這兩年的日子可真是苦不堪言啊!
老天爺仿佛跟台灣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連續的大旱讓土地乾裂,莊稼無法生長。
而夏天呢,本應是陽光明媚的季節,卻常常被台風和海嘯所籠罩。
這些狂暴的自然災害如惡魔般席卷而來,無情地淹沒了農田,將農民們辛勤勞作的成果毀於一旦。
台灣島上的百姓們苦不堪言,他們的生活陷入了絕境。
然而,更讓他們雪上加霜的是,朝廷不僅沒有伸出援手,反而在這個時候加重了賦稅。
原本就已經顆粒無收的老百姓,哪裡還有能力承擔如此沉重的負擔呢?
如今的台灣島,米價像火箭一樣飆升,傳言說一杯米的價格等同於一杯銀!
史料《台灣府誌》記載:“一杯米,一杯銀。”說的就是馮錫範掌政時期的台灣。
這對於那些早就餓的貼肚皮的老百姓來說,米的價格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老百姓無法承受這樣的高價,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和家人挨餓。
而在這個時候,馮錫範的屬下們卻趁機更加猖狂地剝削百姓。
他們不顧百姓的死活,肆意搜刮著民脂民膏。
許多老百姓逃回大陸,得到了姚啟聖的安置之後,姚啟聖也知道台灣島上的情況。
於是姚啟聖命令自己的間諜,也在暗中推波助瀾,散布各種流言蜚語,讓老百姓對現狀充滿了絕望。
所以如今台灣的老百姓們,日夜期盼大清的王師,能早日戰勝鄭氏集團,一統台灣。
老百姓們認為,隻有大清朝的軍隊才能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這背後隱藏著的是馮錫範為了保證水師的開銷,以及個人私利而發布的各種稅收。
這些稅收如同沉重的枷鎖,緊緊地套在百姓們的身上,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根據鄭氏政權詳細的稅收記錄顯示,民眾需要承擔的雜稅種類繁多,令人咋舌。
其中包括按房屋征收的“厝稅”,這使得每個家庭都無法幸免;按原住民村社征收的“贌社”,嚴重影響了原住民的生活。
漁業相關的“港潭”稅、“大小網箔”稅、“烏魚旗”稅,讓漁民們苦不堪言;農業方麵則有“牛磨”稅、“蔗車”稅等,農民們的負擔愈發沉重。
此外,還有商業稅如“入港貨稅”、“出港鹽稅”等等,商人的利潤也被大幅壓縮。
上廁所要收稅,喝茶也要收稅,總之馮錫範所征收的稅名,隻有你想不到的。
如此繁重的賦稅,讓台灣的土著居民,尤其是高山族等,生活陷入絕境。
他們終於忍無可忍,紛紛揭竿而起,發動起義。
麵對這一局勢,馮錫範派遣大軍前去討伐起義。
他的軍隊手段殘忍,對起義的農民進行了殘酷的鎮壓,數千無辜的老百姓慘遭殺害。
馮錫範如今權勢熏天,不僅如此,他還依仗自己的權勢,肆意欺壓百姓,作威作福,毫無顧忌。
正因為如此,馮錫範在台灣島上被老百姓們深惡痛絕,大家都稱他為“惡魔”。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