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下課了,在需要協作的實驗室小組裡。
林硯秋安靜地聆聽了組員們對他“病愈歸來”的關心和祝福。
他微微頷首,言簡意賅地表示“已無大礙,謝謝”。
他甚至難得主動提出,等項目初步框架搭建完成後。
中午林硯秋請同組的師兄師姐們去學校附近一家口碑不錯的私房菜館吃了頓飯。
席間他話依舊不多,但態度平和。
偶爾針對技術難點提出的見解一針見血,直指核心。
足以讓眾人心服口服,輕鬆維持了表麵良好、實則疏離且絕不容逾越的人際關係。
然而,這份短暫維持的“完美學神”體驗卡,有效期終究極其短暫。
幾天新鮮勁一過。
當課程內容不可避免地進入枯燥的重複講解階段。
當周圍同學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期末考核而瘋狂泡館、日夜刷題。
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焦慮的拚搏氣息時。
林硯秋那深入骨髓的懶散本性,以及對早已爛熟於心、甚至覺得過於淺顯的知識點的極度不耐,便徹底暴露無遺。
準時上課?
不存在的。
能讓他勉強爬起床、冒著清晨寒氣趕去教學樓的課。
隻剩下那位以掛科率高著稱、脾氣古怪卻學術造詣極深的老教授的必修課。
而且他通常精準地踩著最後一聲鈴聲踏入教室,悄無聲息地溜到最後一排角落的位置坐下。
攤開的課本下壓著的,多半是某些與課程無關的深奧外文文獻、打印出來的複雜算法圖,或者……乾脆是用來補覺的軟枕。
更多時候,他確實也泡在圖書館——
但絕非為了複習應試。
*
圖書館高層,一個靠窗的獨立休息區。
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毫無保留地灑下,形成一片溫暖而安靜的光域。
這裡視野極佳,可以俯瞰大半個校園的蔥蘢綠意。
又因位置相對偏僻而人跡罕至,成了林硯秋近日常駐的絕對據點。
他通常會先花上半小時甚至更久,以一種極度放鬆甚至稱得上慵懶的姿態。
整個人蜷進寬大舒適的皮質沙發裡,補一個沉酣的回籠覺。
充沛的陽光將他墨色的發絲染上淺金色的光邊,長睫安靜地垂下。
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柔和的陰影,呼吸均勻清淺,仿佛斂起所有鋒芒的玉雕。
引得偶爾抱著書經過的同學都不自覺放輕腳步,屏息凝神,生怕驚擾了這幅靜謐美好的畫麵。
睡足醒轉後。
他可能會從隨身攜帶的簡約帆布包裡掏出一本硬殼精裝、書名拗口至極的閒書,或許是某個冷門哲學流派的艱澀論述。
或許是前沿物理學大膽的假想論文,慢悠悠地、帶著一種近乎奢侈的隨意感翻看。
但最近,一項新的活動占據了他大部分泡館的悠閒時光。
——打遊戲。
前幾天,江雪眠見他眉宇間帶著一層極淡卻無法完全掩去的倦色。
便似無意般隨口提了一款最近在極小眾硬核玩家圈子裡悄然流行起來的策略性獨立遊戲。
遊戲設定極為複雜。
融合了多維資源管理、非線性格局推演和實時危機應對。
需要極高的邏輯思維能力、近乎變態的多線操作精度和瞬間決策能力。
難度極大,足以逼瘋絕大多數自詡高手的玩家。
林硯秋當時隻是聽者有心。
他挑了挑眉,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似乎沒什麼興趣。
回頭卻鬼使神差地,趁著某次係統後台運算的間隙,隨手下載了。
然後,便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迅速上手,並一頭沉迷了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