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終於敲響第五府的大門_宿主的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宿主的夢 > 第104章 終於敲響第五府的大門

第104章 終於敲響第五府的大門(1 / 1)

文淵將寫好的信紙仔細折成方塊,遞向王德仁:"你把這四人一並帶往巴中,到了駐地便罰他們去參加勞動改造,好好磨磨性子。"他頓了頓,又道,"獨立連連長一職,暫且由你代理。將這封信就交給柴紹。"

王德仁雙手接過信箋,鄭重地揣入懷中,而後挺直腰杆行了個標準軍禮,聲音鏗鏘:"屬下遵命!"說罷轉身,揮手示意兩名士兵將哀嚎不止的侯君集拖拽起來,又吩咐其餘人收拾殘局,整隊向著驛道前方開拔而去。

玄機子在一旁眯著眼睛瞧完全程,直到王德仁帶著隊伍轉過山道拐角,才湊到文淵身邊,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問:“小子,這長安民兵到底是啥來頭?方才那姓王的小子對你這般恭敬,倒像是你的舊部似的。”

他那雙總是半睜半閉的眼睛此刻瞪得溜圓,枯瘦的手指還不忘撚著胸前的胡須,活像隻嗅到了腥氣的老狐狸,方才被侯君集追砍時的狼狽早已不見蹤影。

文淵嘴角噙著笑意,故意拖長了語調打趣道:“道長啊,我方才還想著要不要殺人滅口,這會子怎好再拉您老下水?”他抬手拍了拍老道的肩膀,眼底閃過幾分促狹,“這種偷摸之事,您還是彆打聽的好,省得夜裡睡不安穩。”

老道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也不說話,跳上馬背,自顧自的打馬小跑起來。

三人一路笑語不斷,曉行夜宿,不日便抵達長安城下。隻是此時這大隋都城,尚名為“大興城”。

這座雄城不僅是隋王朝的統治中樞,更是後世唐長安城的雛形。其規製之宏大、布局之精妙,堪稱天下翹楚。

文淵前世喜歡看曆史書籍,他記得:

隋文帝楊堅代北周建隋後,最初仍以漢長安城為都。然這座曆經數百年風雨的古城,因戰亂頻仍早已殘破不堪,加之城垣狹小、水源汙染嚴重,已難承載新王朝的發展需求。因此,隋文帝決意另選新址,營建一座全新的都城。

公元582年,文帝於漢長安城東南的龍首塬南麓,選中一塊“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的寶地,下令營建新都,定名“大興城”。新都的規劃與建造,由著名建築學家宇文愷主持,其設計兼具實用與規製之美。

工程先從宮城大興宮)破土,而後營建皇城,逐步奠定都城核心框架。

開皇三年583年),城西開鑿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三條水道,分彆引滻水、交水、潏水原文“潞水”應為“潏水”,此處依史實修正)入城,直抵宮城,解決了都城的水源問題。

次年584年),又從大興城東開鑿廣通渠,綿延三百餘裡至潼關,引渭水注入,使漕運可直達黃河,打通了都城與東部地區的物資通道。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即位後,下令開鑿通濟渠大運河重要河段),將大興城與江都今揚州)相連,拓展了南北交通動脈。

大業四年608年),永濟渠動工,大興城由此成為隋代大運河的西端起點,樞紐地位愈發凸顯。

大業九年613年),朝廷征調十餘萬人修築大興城外郭城,至此,這座都城的總體格局終告完成,規模蔚為壯觀。

城市布局理念:大興城的規劃雖借鑒漢魏洛陽城的形製,卻更為規整與理想化。為嚴格區分宮廷、官署與民居區域,實現“朝廷與民居不複相參”的統治構想,其布局以宮城為核心,置於居中偏北之地,宮城南麵設皇城,集中安置中央官署,皇城三麵則環繞以居住裡坊,層次分明,秩序井然。

城市道路係統:城內街道寬闊筆直,形成棋盤式網格布局,堪稱後世城市規劃的典範。宮城與皇城之間的橫街寬達200米,皇城前的直街寬150米,即便是最窄的街道,寬度也有25米。全城以14條南北向、11條東西向主乾街道為骨架,將外郭城劃分為114個裡坊,交通脈絡清晰。

城市裡坊與市場:除中軸線北端的宮城與皇城外,郭城內共設109個裡坊及東西兩市東為都會市,唐代稱東市;西為利人市,唐代稱西市)。各坊均有專名,坊內辟有巷道,為居民聚居之所。大坊四麵設門,內部有十字街貫通;小坊則東西開門,設一條橫街通行。位於城市中心的東西兩市,各占地兩坊,是商業與手工業的核心區域,店鋪按行業分片聚集,交易便捷,車水馬龍,儘顯繁華。

城市的建築布局:

宮城:坐落於城市中心北部,約占全城總麵積的3.7,是皇帝起居與理政的核心區域。宮城城牆堅固,東牆寬約14米,其餘三麵牆寬約18米,城高10餘米,氣勢恢宏,防衛森嚴。

皇城:又稱子城,位於宮城南麵,約占全城總麵積的6.3,為中央官署集中所在地。皇城不設北牆,其東、西兩牆與宮城相連,城牆規格與宮城大體相近,凸顯其與皇權的緊密聯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郭城羅城):為主要居民區,約占全城總麵積的63.8,承載著都城的煙火氣。郭城牆基寬912米,高約6米,城外掘有寬9米、深4米的護城河,護衛著城內百姓的安寧。郭城內各裡坊均築有坊牆,牆基寬2.53米、高約3米,坊門定時啟閉,形成嚴密的防衛與管理體係。

城市供水係統:開皇三年583年),城西開鑿的永安渠、清明渠直通宮城與禁苑,同時開鑿龍首渠引滻河水入禁苑。這些水渠不僅保障了宮廷與百姓的生活用水,更滋養了宮苑園林,使城郭之內兼具雄渾與靈秀之氣。

城市排水係統:城內主要街道兩側均設有排水溝,與水渠係統相互貫通,形成完善的排水網絡,可有效疏導雨水與生活汙水,維護城市環境的潔淨。

這座凝結著宇文愷營造智慧的都城,不僅實現了"朝廷與民居不複相參"的政治理想,更創造了"千門萬戶,蔚為壯觀"的城市奇觀。

文淵一邊緩步前行,一邊給二人細說這大興城的沿革與規製,三人踏著青石板路徐徐入城。正說著,他忽然頓住腳步,望著前方縱橫的坊巷黯然道:"第五家的老宅就在前麵頒政裡,我有位叔叔第五欣一家,如今該還住在那裡。"

青衣與老道正以疑惑的目光望向他,他卻猛地揚起眉眼,語氣裡透著抑製不住的雀躍:"不如咱們這次就去老宅住上幾日,也讓你們瞧瞧我這"外鄉人"的家宅如何?"

“我其實從未見過這位叔叔。”文淵望著頒政裡的坊門,聲音平靜得像一汪深水,“十二歲那年,家父第五尚在九江郡過世,叔父托他的長子第五文龍趕去送的喪。然後,就沒有了然後。”

他頓了頓,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手中的寒星:“十三歲時我被家中管家算計,差點溺死在江裡。醒來後渾渾噩噩了好一陣子,後來才算緩過勁,便開始四處行商。這些年往返路過大興城不知多少次,每次都繞城而去,總沒心情進城來到這頒政裡,見一見這位素未謀麵的叔叔。”

說到這裡,他抬眼望向坊內錯落的屋宇,陽光落在他眉梢,驅散了方才的黯然:“不過今日倒是想通了——”

“嗬嗬。”立在頒政裡第五府門前,文淵輕笑一聲,“這宅子倒是氣派,隻是不知主人家歡不歡迎我。”

他站在巷底抬眼望去,那座四進宅院在青灰天幕下靜默矗立。丈餘高的青磚院牆圍出森嚴輪廓,兩坡青瓦覆頂,瓦當獸紋已被歲月磨得模糊,卻仍守著宅邸最後的尊嚴;牆根爬山虎攀附而上,遮去大半斑駁牆皮,偶露的風蝕裂痕,恰似時光刻下的皺紋。

朱漆大門嵌在牆中,門楣高聳,黑漆銅環在日光下泛著冷光。兩側石獅半舊,鬃毛被磨得光滑,底座積著薄塵,卻仍昂首守著門楣上“第五府”匾額——三字早被風雨啃噬得隻剩淺痕,偏倔強地懸在那裡。門旁半開的柵欄斜倚著,露出門房一角:青瓦小屋的窗欞糊著黃紙,簷下兩串乾辣椒隨風輕晃,磕碰牆麵的細碎聲響,像無人聽的低語。

順著院牆往裡看,幾重飛簷層層疊壓。門房矮簷樸素,二進正房硬山頂的青瓦齊整,脊獸泛著微光;三進閣樓簷角高挑,銅鈴偶隨風叮咚,似一聲歎息;最後那進後罩房最矮,灰瓦土牆近同院牆,屋頂乾草旁垂著紅亮的玉米穗,透著煙火氣。

牆內枝椏不時探出來:前院老槐樹葉子綠得發黑,像沉了太多往事;中院石榴樹藏著青果,似有未說的秘密;後院葡萄藤垂落牆頭,輕輕掃動,像在試探牆外世界。偶有鴿子撲棱棱飛起,繞著飛簷盤旋,影子掠過院牆,轉瞬消失,隻留滿院寂靜,像在屏息等誰揭開塵封舊事。

文淵回頭望了眼青衣與老道,深吸一口氣,抬步走向大門。手已揚起,指尖將要觸到銅環時,卻又猛地頓住,緩緩收了回來。他再次回頭看向二人,目光在他們臉上落了片刻,隨即長舒一口氣,似是將心底的猶豫儘數吐了出去。這一次,他不再遲疑,抬手重重拍在了門環上。

喜歡宿主的夢請大家收藏:()宿主的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 獨斷諸天 全民覺醒,隻有我覺醒了嘴炮 美女村官醉酒試探,我將計就計 聊齋劍神:開局手撕畫皮鬼 洪荒:冥寂天尊 天才之上 HP:離我妹妹遠一點 穿越冷宮,我把朝堂玩成卡牌遊戲 重生之我給家人們算命當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