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無絕人之路。數日後,應天府尹陳大人之母突發頭風,頭痛欲裂,群醫束手。獄吏閒聊提及,蘇守拙心中一動,高聲呼道:“稟大人!小人祖傳金針之術,或可一試!”
陳府尹正焦頭爛額,聞報將信將疑,命提蘇守拙至後堂。蘇守拙淨手焚香,凝神靜氣,以獄中磨尖的竹簽代針,取風池、百會、太陽諸穴,手法精妙。半個時辰後,老夫人痛楚大減,沉沉睡去。陳府尹大喜,問所欲。蘇守拙伏地泣訴:“大人明鑒!小人實乃被錢萬山構陷!那‘贓物’玉鎖及琉璃珠,皆是贗品!珠畏犀角灰,大人可取灰一試便知!更有人證周老實,可證錢萬山奪珠誣陷之事!小人願以殘命擔保,若虛言,甘受淩遲!”
陳府尹見其醫術精湛,言辭懇切,已信三分。又思錢萬山乃蘇州商賈,在南京並無根基。遂命取犀角燒灰,密遣心腹,攜灰及假鎖,秘驗琉璃珠。
結果立現:灰痕過處,珠光頓斂,且留下清晰灰漬!此珠確係贗品無疑!再提審周老實,所述與蘇守拙吻合。陳府尹勃然大怒:“好個錢萬山!欺官構陷,罪不容誅!”立發海捕文書,通緝錢萬山一乾人等。
此時錢萬山何在?他正躊躇滿誌,攜假鎖至魏國公府,聲稱獻寶。豈料府中老管家持鎖一看,冷笑:“此等贗品,也敢來魚目混珠?”原來魏國公府確有陰鎖圖譜,真品鎖身隱有“大明永樂年製”暗款,且鎖內機括繁複,非原配鑰匙難開。錢萬山之鎖,一無暗款,二則鎖舌簡易,老管家一眼識破!錢萬山魂飛魄散,正欲狡辯,南京捕快已如狼似虎闖入,將其與孫一帖鎖拿歸案!
第五回公堂上巧匠證機心市曹口黑商吞惡果
公堂之上,三曹對案。蘇守拙、周老實當堂指控。錢萬山猶自狡辯,反咬蘇守拙製假誣陷。府尹冷笑,命呈上假玉鎖與犀角灰:“錢萬山,你既言此鎖乃聚珍閣鎮店之寶,真品無疑。本官問你,真品‘海龍睛’琉璃珠,可畏犀角灰?”
錢萬山臉色煞白,冷汗如雨。他當然驗過!正是因此才知是假,才設下毒計!此刻如何敢答?
府尹厲喝:“來人!當堂驗珠!”
皂隸取灰,當眾摩拭珠體。眾目睽睽之下,珠光迅速暗淡,灰痕宛然!滿堂嘩然!
“錢萬山!你還有何話說?”府尹拍案。
蘇守拙再叩首:“大人!此鎖不僅珠假,玉亦非和田!真和田玉,絮如毛氈,側光可見。此玉絮如亂麻,乃南陽獨山玉仿舊!更有一證:鎖身蓮瓣內壁,有周家先祖所留指甲暗記!此鎖實為周家仿製之贗品!錢萬山奪珠構陷周老實在前,仿鎖嫁禍小人在後,其心可誅!”
錢萬山癱軟如泥,孫一帖等人見大勢已去,紛紛招供畫押。鐵證如山,錢萬山被判“誣告反坐,謀奪他人財物,偽造珍玩,數罪並罰”,秋後問斬!聚珍閣抄沒,家產充公。孫一帖等從犯,流放三千裡。蘇守拙、周老實沉冤得雪,當堂釋放。
第六回守拙軒重開彰天理琉璃珠深藏警人心
蘇守拙攜周老實返回蘇州。陳府尹感其冤屈與金針之術,贈銀百兩安家。吳江縣令亦知錯判,親至“拙器軒”賠禮。蘇守拙名聲大噪,不再僅是巧匠,更被譽為“義眼蘇”。
他用所贈銀兩,重開“守拙軒”,專事古玩鑒定與精巧器作。立下三條鐵規:一不鑒生坑盜墓)之物;二不涉權貴紛爭;三不為贗品開真書。周老實感念恩德,留下幫襯,頤養天年。
那把惹禍的假“七寶玲瓏鎖”及“賽龍睛”琉璃珠,作為證物發還。蘇守拙將其懸於店堂正中,旁刻警語:
琉璃易鎖人心竅,玉可仿形難仿德。
但使守得拙意在,不教鬼蜮度陳倉。
有富商欲以千金購此“警世鎖”,蘇守拙笑拒:“此非奇珍,乃照妖鏡也。懸於此,警我,亦警世人。”
風波過儘見晴空,守拙軒前日正紅。
慧眼能分真與假,仁心可渡險和凶。
琉璃鎖陷貪嗔獄,犀角灰明鬼蜮蹤。
莫道市廛無朗鏡,舉頭三尺是蒼穹!
終篇判詞:
慧眼識珠起禍端,黑心設阱連環圈。
宴無好宴藏機巧,鎖是假鎖布深淵。
公堂犀灰照鬼蜮,獄中仁術結善緣。
錢賈市曹吞惡果,蘇匠軒堂懸警言。
看官記取琉璃訓:
貪念便是無底船!
守得拙心方為寶,不羨玲瓏不羨仙。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