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九年仲秋,京師驟起風波。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秦硯卿,因彈劾寶鈔弊政遭構陷,猝死詔獄。其女秦桑年方二八,本待選宮中女官,聞變夤夜出逃。臨行前,老仆塞來烏木算盤半副,泣曰:“此老爺臨終所托,雲內藏破局之鑰...”
桑娘避禍至杭州舅家,豈料舅父早被錦衣衛收監。表嫂冷臉擲來織機:“吾家豈容罪臣之女?”遂被貶入織坊為奴。夜半撫算盤垂淚,忽聞珠響叮咚,殘盤竟自行拚合,浮現血字:“孤山梅,玉泉冰,十八星鬥映璿璣。”
次日押送貢緞往孤山彆院,恰逢錢塘商會歲核。桑娘見廳中檀木算盤與懷中烏木盤紋路相契,失手打翻茶盞。總賬房陸仲淵蹙眉抬頭,卻見這織女指尖飛點:“第三柱珠位錯檔,該是七歸六除非五去...”滿堂嘩然中,竟將百年錯賬頃刻厘清。
陸先生驚為天人,破例收作算房學徒。桑娘夜夜以烏木算盤推演,發現寶鈔作偽竟與宮中采買相關。某夜查賬至三更,忽見窗外黑影幢幢。危急時陸先生破門而入,袖中飛出銅錢擊退刺客,歎道:“秦姑娘可知今師乃尊父同科進士?”原來陸仲淵竟是父親門生,奉命暗中護持。
二人循算珠指引往玉泉寺查證,於彌勒座下掘得鐵匣。內藏戶部舊檔與半頁血書,直指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忽聞弓弦響動,錦衣衛緹騎圍寺。陸仲淵為護桑娘肩中毒箭,血染經幡之際,烏木算盤驟放光華,十八顆珠淩空排作星圖,現出“靈隱茶畦”四字。
桑娘負傷遁入龍井山,被采茶女蘇繡兒所救。蘇家茅屋懸著副八卦算盤,與烏木盤陰陽相合。繡兒泣曰:“先父本為寶鈔提舉司匠官,因察覺鈔版暗記玄機被害...”二人比對照驗,發現偽鈔暗藏北鬥紋樣,與宮中欽天監秘符吻合。
恰逢鄭和第六次出洋在即,寶鈔需求劇增。桑娘扮作茶商混入貢船,見押運太監腰間牙牌竟與偽鈔暗記同源。夜盜賬冊時誤入底艙,駭見鑄模機樞暗藏火藥,竟欲毀船阻撓西洋貿易!千鈞一發間,陸仲淵率商船趕來,火把映出他飛魚服下金吾衛腰牌——原是皇上親軍暗查此案。
三方混戰間,突有海寇乘亂劫船。桑娘被擄至舟山島,匪首獰笑:“小姑娘可知烏木算盤本是張士誠藏寶圖?”方知前元餘孽欲攪亂金融以複國。桑娘假意合作,以算學推演潮汐,暗將海盜布防圖編作漁歌傳出。
陸仲淵得訊率水師圍剿,血戰中桑娘手執算盤立於桅杆,珠算聲裡指揮若定。忽見匪船噴出毒火,正是偽鈔所用磷粉。危難時烏木算盤迸裂,內現金針一枚,繡兒識得乃其父所製辟火機關。金針破焰引雷,賊船儘焚。
凱旋歸杭途中,桑娘於殘盤夾層得父親絕筆:“寶鈔弊根不在工藝,在人心貪瀆。”更驚見賬目暗指宮中貴妃涉案。此時繡兒突然發難,匕首直指桑娘:“姐姐莫怪,馮公於我蘇家有滅門之仇!”原來她早知貴妃乃馮保義女,欲借桑娘之手複仇。
三方對峙時,欽差葉宗行持聖旨駕到。這位“水利禦史”竟亮出都察院左都禦史身份,冷笑:“爾等可知杭州灣潮災實為人禍?”遂展圖紙:馮保為私開銀礦,竟改錢塘江堤走向!葉公指向江心:“偽鈔白銀多來自此處私礦。”
眾人夜探銀礦,駭見礦工皆黥麵囚徒。桑娘認出幾個竟是失蹤的戶部官員!突聞爆炸聲起,馮保親信欲炸礦滅口。陸仲淵護眾官突圍時身陷火海,桑娘返身相救,二人雙手交握處,烏木算盤殘珠突然聚成太極圖,引地下水倒灌滅火。
馮保事敗自焚前,嘶吼出驚天之秘:原來皇上早知寶鈔弊政,意在引蛇出洞整頓金融。秦主事之死實為苦肉計,今聖駕已密臨杭州!大帳揭開,永樂帝朱棣拂袖而出,指桑娘懷中算盤:“此物乃朕與你父手製,內藏新鈔圖樣。”
原來秦硯卿未死,正從詔獄暗格走出。父女重逢時,皇帝親手拚合算盤,十八珠變作三十六天罡星圖:“朕欲革寶鈔弊政,鑄銀元通四海。秦卿可願領戶部侍郎,督造新幣?”桑娘卻叩首:“臣女乞開女戶,許女子掌賬經商。”
聖旨頒下那日,杭州城開設大明首間女子銀號。門匾“珠璣閣”乃皇帝親題,楹聯暗藏玄機:“五湖舟楫算來總是民生淚,四海金珠數去無非汗血錢。”開業當天,繡兒奉上蘇家祖傳鎏金算盤:“姐姐莫忘天下尚有女子囿於深閨。”
桑娘遂設女賬房學堂,首課那日忽見台下坐著微服皇帝。朱棣笑指陸仲淵:“金吾衛指揮使該歸位了。”卻見陸將軍解官印置於算盤上:“臣願為珠璣閣大掌櫃,為陛下數天下財富。”皇帝大笑,竟賜婚旨:“朕早備好雙喜算盤作賀儀!”
大婚之夜,二人共執烏木算盤清查國庫。至三更時分,算珠忽自行跳躍,現出前元暗賬。順藤摸瓜竟查出靖難遺臣私設海外金庫!桑娘孕中仍率船隊出海,於呂宋島起獲白銀三百萬兩。歸航時颶風阻路,她以算盤測星位,竟開辟新航路直抵天津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永樂駕崩那年,珠璣閣分號已遍及十三省。桑娘攜子往南京述職,於長江遇襲。刺客刀鋒及頸時,孩兒懷中玩具算盤突化盾牌——原是陸仲淵以玄鐵重鑄信物。糾纏間扯開刺客麵紗,竟是當年詔獄獄卒!供出驚人內幕:秦父當年假死實為查建文餘黨。
洪熙元年元夕,桑娘接密旨入宮。仁宗朱高熾病榻前展開《天下銀流圖》,歎道:“朕欲革寶鈔,然權貴掣肘。珠璣閣可願接皇商身份?”桑娘卻獻上烏木算盤:“臣婦願以商製政,使白銀流通如血脈。”
此後十年,珠璣閣暗中構建大明金融網。陸仲淵訓練“算珠衛”,以商隊護衛之名行監察之實。至宣德年間,民間竟“不知寶鈔,隻認珠璣票”。忽有倭寇連環劫銀車,桑娘親往沿海查訪。於舟山島重逢當年海寇遺孤,現已成為市舶司翻譯的少年泣曰:“倭刀背後實有晉商指使!”
晉商八大家聯合發難,指控珠璣閣操縱銀價。桑娘公堂之上取出百年賬冊,珠算聲徹夜不絕,竟將晉商走私軍械的暗賬悉數揭破。末了輕撥最後一珠:“諸公可知洪武三十年海禁真相?”滿座駭然中,屏風後轉出三楊內閣,歎服:“夫人真乃大明管仲!”
正統七年,桑娘壽終正寢。送葬隊伍行至錢塘江畔,忽見江心升起三十六座銀山——正是當年私礦所在。空中現出巨幅珠璣票虛影,上書“通四海利民生”。自此商船過此必拋銀幣祭江,稱“珠璣潮”。
其孫陸知白後來官至戶部尚書,改革稅製時總見祖母虛影撥算盤。某日國庫對賬缺銀三萬,夜夢桑娘笑指梁上。果在正梁暗格尋得前朝金磚,恰好補平虧空。梁上刻字墨跡猶新:“量天下財富,須存仁心一寸。”
這正是:
烏木算珠溯冤深,金陵王氣暗中參。
珠璣閣啟風雲變,銀海潮平日月新。
豈道紅顏終誤國?偏教素手重銓衡。
江心猶見秦時月,曾照桑娘夜算星。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