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明成化年間,蘇州府長洲縣有一書生姓沈名桓,表字文卿,生得眉目疏朗,胸藏錦繡,雖才學滿腹卻時運不濟,連考三科皆名落孫山。這年隆冬,沈桓見家中米缸將空,歎道:大丈夫豈能困守寒窯?便收拾幾卷詩書,欲往杭州投奔表叔謀個館職。
這日行至嘉興地界,忽見漫天飛雪如扯絮般飄灑。沈桓見前方有座破敗山神廟,忙閃身躲入。才拍打身上積雪,忽聽神像後傳來女子啜泣聲。沈桓秉燭照看,竟是個十六七歲的小娘子,穿著單薄襦裙,凍得唇色發紫。
小娘子何以在此?沈桓解下狐裘遞去。那女子含淚道:奴家姓柳,隨父販綢至此遇了強人,父親被害,奴拚死逃脫...言罷哭得梨花帶雨。沈桓心生憐憫,取出乾糧分食。二人圍著篝火敘話,柳娘見沈桓談吐文雅,忽紅著臉道:公子若不相棄,奴願執帚相隨。
沈桓大驚:使不得!小生家徒四壁,豈能誤你終身?柳娘卻道:雪夜相逢是天意,奴觀公子非久困之人。說著從懷中取出一枚溫潤玉佩,此乃家傳寶物,願作聘資。沈桓推辭不過,見這女子明眸皓齒,心下亦動,遂以玉簪回贈,二人對月盟誓。
次日雪霽,沈桓攜柳娘至杭州。表叔見侄兒攜美而來,暗皺眉頭,隻安排他們在雜院廂房暫住。當夜柳娘親熬薑湯,沈桓方飲半碗忽覺天旋地轉,昏厥前見柳娘嘴角勾起詭笑。
再醒時身在柴房,表叔怒罵:孽障!那女子卷了銀錢跑了!還留書誣你勾結江洋大盜!沈桓如遭雷擊,掙紮著見那留書筆跡秀媚,竟詳述自己。正混亂間,官差破門而入,鐵鏈套頸便鎖。
公堂上知府扔下血衣一件:這可是你的?沈桓見正是昨日所穿,襟前竟有點點血跡。又傳客店夥計作證,說親見沈桓昨夜持刀歸來。人證物證俱全,沈桓百口莫辯,被判秋後問斬,打入死牢。
這冤獄似鐵,沈桓在暗牢中日夜啼血。這夜正悲憤間,忽聞牆根窸窣聲,竟有白鼠銜著饅頭鑽入。沈桓餓極吞食,卻覺饅頭中藏有硬物,取出竟是寸長鑰匙!試開鐐銬,應聲而解。又見鼠群合力啃咬牆磚,不過三更竟掘出狗洞。
沈桓鑽出大牢,見荒園中立著個白發老嫗,拄杖笑道:公子可還記得三年前放生的白狐?說罷化作青煙散去。沈桓恍然記起昔年雪中救狐往事,忙望空拜謝,趁夜色逃出杭州城。
一路乞討至揚州,沈桓病倒破廟。昏沉中覺有人喂藥,睜眼竟是個麻臉道士。那道長歎道:你被狐仙所救雖是天意,然身上妖氣未除,貧道贈你符水一碗。沈桓飲下嘔出黑血,頓覺神清目明。道士又道:你命中有三劫,此乃第一劫。若想破局,可往南京尋個左眉有痣的賣油郎。
沈桓將信將疑南下南京。這日在秦淮河畔見兩潑皮毆打個賣油漢子,其左眉果有朱砂痣!沈桓雖文弱卻挺身嗬斥,潑皮見書生迂腐,嬉笑著揚長而去。賣油郎感激不儘,邀至家中飲酒。此人姓成名大,說起遭遇拍案怒罵:那賭坊設局害我欠債百兩,明日再不還就要奪我祖宅!
沈桓靈光乍現:成兄可聽過倒澆燭之術?遂附耳授計。當夜成大按計攜油壇入賭坊,佯裝賭瘋竟連贏十局。莊家疑心出千,成大笑道:不過是在呂祖像前供了燈油。眾賭徒爭相購其油,成大不僅還債,反賺得盆滿缽滿。
三日後成大擺酒相謝,席間忽有衙役闖入鎖拿沈桓!原來杭州越獄事發,海捕文書已至南京。成大急攔:此我表親,諸位莫認錯人!暗中塞銀打點。待官差退去,成大低語:我在應天府衙有故舊,且打探消息。
當夜成大歸來麵色凝重:沈兄,此事蹊蹺!那柳娘竟是蘇州知府外室,現住在烏衣巷深宅!沈桓怒發衝冠,欲尋仇卻被成大按住:知府勢大,須從長計議。二人正商議間,忽聞窗外鴉啼慘厲,一道寒光破窗而入!
沈桓側身閃避,袖箭釘入梁柱三寸。成大操起油勺追出,隻見黑影翻牆而去,牆頭飄落香帕一方。沈桓拾起細看,帕角繡著二字,香氣與當年柳娘所用一般無二!正驚疑時,鄰婦探頭道:成官人快逃!剛有官差往這邊來了!
成大急拉沈桓鑽入地窖,頭頂腳步聲如擂鼓。待靜寂後摸出暗道,竟至秦淮畫舫。艄公見成大遞來暗號,撐船駛入煙波。沈桓見舫中端坐個戴帷帽的女子,成大拜道:屬下幸不辱命。女子摘帽露出傾城之貌,沈桓失聲驚呼:柳娘?!
那女子卻冷笑:公子認錯人了,奴家姓蘇,柳娘是我孿生姊姊。遂道出一樁秘辛:原來蘇家本是徽州富商,柳娘幼年被拐,十年前蘇州知府周永年強納蘇父妾室,逼得蘇家破人亡。此番布局是為尋機報仇!
沈桓如聽天書,成大解釋道:我實為蘇家舊仆。那日賭坊設局本為接近周知府妻弟,不料巧遇公子。蘇小姐淚光盈盈:姊姊助紂為虐,奴欲救之反遭追殺。今聞公子蒙冤,特來相助。
正說著畫舫劇震,窗外火把如龍。周知府在岸上獰笑:好個沈桓!竟勾結反賊!兵士亂箭齊發,蘇小姐肩頭中箭。成大急轉舵衝向下遊,沈桓撕袍裹傷時,觸到蘇小姐懷中硬物——竟是半枚與自己玉佩嚴絲合合的玉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玉原為一對,蘇小姐氣息奄奄,家父說持另半者便是...話音未落,舫底轟然破裂!沈桓墜河刹那抓住浮木,再抬頭隻見畫舫已成火海。
漂至淺灘獲救,救他的竟是麻臉道士!道長拂塵指路:向北三十裡有貴人。沈桓蹣跚至一處莊園,叩門後驚見開門的正是柳娘!二人對視俱震,柳娘忽淚如雨下:公子快走!周賊在此宴客!
內廳忽傳周知府醉語:愛妾怎還不來獻舞?柳娘推沈桓入柴堆,整衣應聲。沈桓從縫隙見席間有個虯髯將軍,柳娘舞至酣處突拔簪刺向周知府!卻被護衛擒住,周知府摔杯怒罵:賤人!本官早知你是蘇家細作!
將軍忽拍案而起:周大人好大官威!亮出金牌:本欽差奉旨查你貪墨河工款、陷害良民諸罪!官兵湧入綁了周知府。柳娘卻掙向沈桓藏身處哭喊:公子速逃!地窖有...話未說完氣絕身亡,背心插著枚毒鏢。
沈桓趁亂潛入地窖,見成大被鐵鏈鎖著,奄奄一息道:蘇小姐未死...在棲霞山...遞來血書一封即咽氣。沈桓悲憤交加,從密道逃出後展信駭然——原來蘇父臨終前留藏寶圖,指向洞庭湖中沉銀!
半月後沈桓抵洞庭,按圖索驥至君山島。月夜挖尋時忽聽背後冷笑:多謝沈兄代勞。轉身見麻臉道士持刀逼近!那道長撕下麵具,竟是周知府師爺:大人雖倒,寶藏合該我取!沈桓急退險墜懸崖,忽聞梵唱聲聲,崖下轉出個老僧。
阿彌陀佛。老僧擲念珠擊飛鋼刀,施主可記得放生白狐?師爺驚逃間失足落崖。老僧對沈桓合十:貧僧乃蘇家故交,令尊當年與蘇公同船沉銀,實為掩人耳目。引至洞中見十箱金銀,另有個鎏金匣盛著婚書——沈蘇兩家指腹為婚的憑證!
沈桓攜寶返南京,官府依婚書尋回蘇小姐。原她墜河被商船所救,二人終得團聚。後沈桓捐銀修堤,成大被追封義士,柳娘遺骨遷入蘇家祖墳。三年後沈桓中進士,外放蘇州知府,重審舊案昭雪冤獄。上任那日百姓夾道,忽見白狐銜花躍入轎中,轉瞬無蹤。
這正是:雪夜相逢本非偶,玉佩重合證前緣。狐報恩義鼠掘洞,善惡到頭終有篇。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