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明嘉靖年間,蘇州府吳江縣有個落第秀才,姓周名文淵,祖上原是官宦人家,到他父親這輩家道中落,隻剩城東一座老宅並城外三十畝水田。這周秀才年方廿四,生得眉清目秀,詩書滿腹,卻因性情耿直,屢試不第。這年秋闈又名落孫山,歸家後一病不起,不出三月竟把家中積蓄花去大半。
這日天色未明,周文淵掙紮著起身,見老仆周福端來湯藥,歎道:“福伯,今日當了些何物?”周福垂淚道:“公子莫問,且將養身子要緊。”文淵推開藥碗,踉蹌走到院中棗樹下,忽見樹根處露出個青石角,喚來福伯一同挖掘,竟起出個密封的陶甕。打開看時,裡頭裹著油布,油布裡又襯著錦緞,層層剝開,現出對赤金纏絲釧兒,釧身鏨著並蒂蓮紋,接口處嵌著兩顆貓兒眼,在晨光裡泛著幽幽綠光。
福伯驚道:“這必是太夫人遺物!老奴記得太夫人臨終前說,在棗樹下埋著周家最後的氣運。”文淵撫釧沉思,忽聞門外喧嘩,卻是債主王員外領著四五個家仆闖進來。這王員外本是市井潑皮,靠放印子錢發家,如今在縣裡開當鋪、賭坊,最是狠辣不過。
“周公子,三百兩銀子今日到期,連本帶利五百二十兩,可是要老漢動手搬東西?”王員外抖著滿臉橫肉,眼睛卻早瞟見那對金釧。文淵急將金釧藏入袖中,拱手道:“員外寬限三日,必當如數奉還。”王員外冷笑:“今日拿不出,便用宅契抵債!”正爭執時,鄰家張婆婆過來送炊餅,見狀扯文淵到一旁低語:“城西新來了個嶺南商人,專收古玩珍奇,公子何不去碰碰運氣?”
文淵思量無計,隻得懷揣金釧往城西去。這日恰逢集市,但見三教九流彙聚,有個波斯人馴猴戲蛇,又有湖廣藝人表演吞劍吐火。文淵穿過人群,尋到張婆婆說的鋪麵,卻見門楣懸著“珍寶齋”匾額,店內陳設雅致,架上擺著官窯瓷器、海外珊瑚。掌櫃姓胡,生得白淨麵皮,三縷長須,正拿著放大鏡端詳一枚古玉。
文淵取出金釧,胡掌櫃接過細看,忽然指尖微顫,問道:“足下此物從何得來?”文淵照實說了。胡掌櫃沉吟道:“此乃前朝宮中之物,名曰‘比目連理釧’,本該是一對。”文淵稱是。胡掌櫃又道:“可惜單隻價值折半,若湊成對,可值二千兩。”文淵聞言暗驚,忽聽屏風後環佩叮咚,轉出個戴帷帽的女子,雖看不清麵容,但身段窈窕,聲音清越:“掌櫃的,這對釧兒我要了。”
女子命丫鬟取出銀票,竟真付了二千兩。文淵正要推辭,女子卻道:“周公子不必客氣,他日若得另一隻,可到城南李府尋我。”說罷飄然而去,留一縷異香在店中縈繞。文淵得此橫財,還清債務尚餘一千五百兩,便重整家業,用心讀書。誰知不出半月,怪事頻生——先是家中器物無故移動,繼而夜聞女子啜泣,最後竟見窗紙上映出鬼影。
這夜文淵挑燈夜讀,忽聽書房門吱呀作響,抬頭見個紅衣女子立在月光裡,麵容慘白,頸間一道紫痕。文淵驚問:“卿是人是鬼?”女子垂淚道:“妾乃王員外妾室柳氏,三月前被他勒死在枯井中,求公子為妾身申冤。”說罷遞過一隻繡花鞋,鞋底繡著“永結同心”四字。文淵正要細問,窗外傳來雞鳴,女子倏忽不見。
次日文淵攜鞋告官,縣令卻道:“王員外乃本縣鄉紳,豈容你誣告?”反將文淵打了二十大板。文淵負傷歸家,當夜柳氏鬼魂又來,泣道:“妾身還有支銀簪埋在王家後園海棠樹下,簪中有他私通倭寇的密信。”文淵為難:“我如何進得去王家?”鬼魂道:“端午那日他必去虎丘赴宴,公子可扮作貨郎潛入。”
待到端午,文淵果然混進王家,在後園挖出銀簪。正要離去時,忽聞腳步聲,急忙躲進假山洞,卻見王員外領著個倭寇裝束的男子走進涼亭。那倭寇道:“王桑,十月十五月圓夜,我們在劉家港接貨。”王員外笑道:“鬆本先生放心,二百匹絲綢、五十擔生絲早已備妥。”文淵聽得真切,待二人走後,連夜將密信呈送蘇州知府。
誰知知府衙門有王員外眼線,當夜便有黑衣人來殺文淵。危急時房梁躍下個青衣女子,劍光如雪,瞬間刺倒三人。這女子揭下麵紗,竟是當日珍寶齋買釧之人。她急道:“我乃錦衣衛暗樁李明月,追查倭寇案已久,此處已不安全,公子速隨我走!”
二人趁夜色逃至寒山寺,在禪房互通情由。原來李明月是錦衣衛千戶之女,為查案扮作商賈之女。那對金釧本是她家信物,二十年前父親遭陷害時流落民間。文淵想起幼時聽父親說,周家曾受李千戶大恩,忙道:“姑娘放心,周某必助姑娘洗雪沉冤。”
次日清晨,小沙彌送來素齋,卻暗夾字條:“速離寺,有詐。”二人從後門出走,半路遭遇伏擊。亂戰中文淵為護明月,肩頭中箭。幸得漕幫兄弟路過,殺退追兵,將二人藏於運糧船中。幫主趙天龍早年曾受李千戶活命之恩,聽聞明月身份,慨然道:“賢侄女放心,漕幫三千弟兄任你差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商議對策時,文淵忽想起柳氏鬼魂曾說,王員外書房暗格藏有賬冊。當夜趙天龍派高手潛入王府,果然取得賬冊,上麵記錄著與倭寇往來明細。正要撤離時,卻見王員外提著燈籠進來,冷笑道:“早知道你們會來!”頓時警鑼大作,伏兵四起。
原來這竟是請君入甕之計!文淵、明月被圍在核心,眼看就要被擒,忽見西廂房起火,柳氏鬼魂顯形於火光中,厲聲長嘯。家丁們嚇得魂飛魄散,王員外卻取出一道符咒擲去:“孽障,還不散去!”鬼魂慘叫一聲化作青煙。趁這空隙,漕幫弟兄砍殺出來,混戰中王員外被明月一劍刺傷,倉皇逃往碼頭。
眾人追至劉家港,但見月下海麵泊著五艘倭船,正在裝貨。王員外跳上小船,狂笑:“李明月,你父親當年就是我設計害死的!”明月目眥欲裂,正要拚命,文淵拉住她道:“你看東北方向。”隻見黑暗處轉出十餘艘兵船,旗號赫然是“俞”字——竟是抗倭名將俞大猷的部隊!
原來漕幫早向官軍報信。頓時火箭如雨,殺聲震天。王員外見大勢已去,駕船欲逃,文淵與明月乘快艇追趕。接近時,文淵縱身躍上敵船,與王員外纏鬥。這奸商竟會武藝,刀法狠辣,文淵漸漸不支。危急時明月拋出金釧,正擊中王員外麵門。原來這金釧暗藏機關,觸動機括便射出毒針。王員外慘叫落海,被浪卷去。
戰後清點,擒獲倭寇頭目鬆本,起獲大量贓物。俞將軍親自作保,李千戶冤案得以昭雪。聖旨下,追封李千戶為昭毅將軍,文淵因功授縣丞之職,明月則恢複本姓趙,受封誥命。
這日二人重返吳江,在周家老宅成婚。洞房花燭夜,明月從妝奩取出金釧為信物,文淵也取出另一隻——原來他當初並未賣出雙釧。正喜慶時,忽聞環佩聲響,柳氏鬼魂現形道賀:“妾身冤屈得雪,今將往生,特來拜彆。”說罷化作清風散去,留滿室異香。
次日新人祭祖,見棗樹下又發新枝。福伯來說,枯井中起出王員外藏匿的十萬兩白銀,儘數充公。知府大人親題“義門”匾額相贈。三年後文淵升任知府,明月誕下雙胞胎,夫妻二人出資重修寒山寺,在寺中立了抗倭英烈碑,香火至今不絕。
這正是:
金釧引出善惡報,倭寇終遇雷霆誅。
莫道天網有疏漏,正氣長存是坦途。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