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宋政和年間,江南蘇州府有個綢緞商人姓鄭名禮,表字文彬,年方二十八歲,生得眉目疏朗,舉止溫雅。這鄭禮祖上原是官宦人家,到他父親這一輩改作經商,在觀前街開著三間門麵的綢緞鋪,家中使喚著四五個夥計,雖不算富可敵國,卻也積攢下萬貫家財。隻是這鄭禮有個毛病,自恃才高,眼界極高,尋常女子入不得他眼,因此年近三十尚未婚配。這一日正值暮春時節,鄭禮在鋪中查完賬目,見窗外細雨綿綿,忽然起了遊興,吩咐夥計好生看店,自己撐了把油紙傘,信步往虎丘山去了。
誰知行至半山腰,天色驟變,狂風卷著豆大的雨點劈頭蓋臉砸將下來。鄭禮慌忙間見前方有座古寺,急急奔去避雨。才進山門,卻見廊下早已立著一位老者並一個年輕女子。那老者約莫五十上下,頭戴方巾,身著青布直綴,像個教書先生。那女子十六七歲年紀,穿著月白綾衫,外罩淡青比甲,生得明眸皓齒,玉貌芳容。鄭禮不敢唐突,遠遠立在另一側廊下,眼角餘光卻忍不住打量那女子。但見她雲鬢微濕,更襯得麵若桃花,偶爾抬眼望雨,那眼神清亮如秋水,直教鄭禮心頭怦然。
雨勢漸小,那老者忽然咳嗽不止,女子急忙從袖中取出個瓷瓶,倒出丸藥伺候老者服下。鄭禮見老者麵色蒼白,忍不住上前拱手道:“老丈可是身體不適?在下略通醫理,若不嫌棄...”老者還禮道:“多謝相公美意,老朽這是舊疾,服了藥便無礙。”三人便在廊下敘話。原來老者姓柳名文淵,本是杭州府學教授,因不滿蔡京專權,辭官歸隱,攜女玉娥回鄉途經蘇州。這玉娥自幼聰慧,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更有一手好繡工,在杭州時求親的媒人幾乎踏破門檻,柳教授卻因看不慣那些紈絝子弟,始終未許。
鄭禮與柳教授越談越投機,從詩書談到時局,竟是相見恨晚。那玉娥偶爾插言,見解不凡,鄭禮更是暗暗稱奇。雨住天晴,鄭禮邀父女二人到家中暫住,柳教授推辭不過,隻得應了。誰知當夜柳教授舊疾複發,一病不起。鄭禮忙請來蘇州名醫診治,親自煎藥伺候,如同侍奉親生父親。柳教授在病榻上對鄭禮道:“老朽恐怕時日無多,唯有小女放心不下。觀相公品行端正,若蒙不棄...”話未說完,鄭禮已明白其意,當即跪地叩拜:“小婿定當好生照顧玉娥妹妹。”不幾日柳教授溘然長逝,鄭禮厚葬了嶽父,守孝期滿後,擇吉日與玉娥成了親。
這樁姻緣本是天作之合,誰知婚後半年,鄭禮接到湖州一筆大生意,需親自前往。臨行前夜,玉娥將一枚貼身佩戴的珍珠衫交給鄭禮:“這是妾身自幼佩戴之物,相公帶在身邊,見衫如見妾身。”鄭珍重收在行囊中。次日啟程,一路舟車勞頓不在話下。卻說在湖州料理生意時,鄭禮結識了當地富商周員外。這周員外有個妹妹喚作秀娥,年方二八,頗有幾分姿色,那日來鋪中尋兄長,恰遇鄭禮在廳中算賬。秀娥見鄭禮相貌堂堂,不由多看了幾眼。
也是合該有事,這秀娥本是輕浮性子,回到家中竟對鄭禮念念不忘,便使貼身丫鬟去打聽。那丫鬟名喚春梅,最會逢迎主子,見小姐有意,便出主意道:“奴婢聽說那鄭官人明日要去城隍廟上香,小姐何不...”主仆二人如此這般商議定了。次日鄭禮果然到城隍廟進香,才出廟門,就見一個女子慌慌張張跑來,身後跟著幾個潑皮。那女子見到鄭禮,急忙躲到他身後:“官人救命!”鄭禮本是俠義心腸,當即喝退潑皮。這女子正是秀娥,假意稱謝,邀鄭禮到家中用茶。鄭禮推辭不過,隻得去了周府。
一來二去,秀娥百般撩撥,鄭禮畢竟是個血氣方剛的男子,一時把持不住,竟與秀娥有了私情。這日鄭禮在秀娥房中飲酒,多喝了幾杯,不覺大醉。秀娥伺候他安歇時,無意中翻出行囊裡的珍珠衫,見這件衫子用上百顆珍珠串成,光華奪目,知是珍貴之物,便偷偷藏起。次日鄭禮酒醒,發現珍珠衫不見,大驚失色。秀娥假意道:“許是昨日丫鬟收拾衣物,混在妾身的箱籠裡了。”鄭禮不好細搜,隻得作罷。
卻說蘇州家中,玉娥自丈夫去後,日日盼歸。這日隔壁搬來一戶人家,姓陳名廉,是個落第秀才,妻子早喪,獨自帶著個七歲孩兒。那陳秀才見玉娥獨居,時常借故搭話,玉娥總是避而不見。誰知這陳秀才心懷不軌,那日見玉娥丫鬟出門買菜,竟偷偷在牆根下挖了個小洞,夜間透過小洞偷看玉娥梳洗。玉娥起初不覺,後來發現牆洞,又驚又怒,命仆人堵了洞,又將此事告知裡正。陳秀才被訓斥一番,懷恨在心。
轉眼鄭禮在湖州兩月有餘,這日收拾行裝準備返家,秀娥依依不舍,取出件衫子道:“妾身連夜趕製了這件錦袍,贈與官人路上禦寒。”鄭禮接過一看,竟是件男子穿的金線蟒紋錦袍,做工精細,顯然費了不少工夫,不由感動,當即將腰間玉佩解下回贈。回到蘇州,玉娥歡喜迎接,夫妻久彆重逢,自有說不儘的恩愛。夜間玉娥為丈夫整理衣物,忽然在箱底摸到件錦袍,取出一看,頓時變了臉色。原來這錦袍的針法竟與她祖傳的繡工一般無二,袖口處還繡著個極小的“周”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禮見妻子拿著錦袍發呆,笑問:“這袍子如何?”玉娥強作歡顏:“這繡工甚好,不知出自何人之手?”鄭禮得意道:“是湖州一位周姓朋友所贈。”玉娥心中疑雲頓生,她祖上原是湖州人,這獨門繡工隻傳女不傳男,莫非...當下卻不點破,隻將錦袍收起。過了幾日,玉娥假稱要去金山寺還願,雇了船徑往湖州。到得湖州,玉娥女扮男裝,暗中打聽周姓人家。也是天緣巧合,竟被她訪著周員外府第。
玉娥在周府對麵茶樓坐了半日,果然見個年輕女子帶著丫鬟出門,那女子身上的繡花帕子,正是自家針法。玉娥尾隨至綢緞莊,聽夥計稱呼那女子“周小姐”,心中已明白八九分。次日玉娥扮作珠寶商人,到周府求見秀娥,取出珍珠衫道:“此乃貴府鄭官人抵押在小店之物,今日特來贖取。”秀娥見到珍珠衫,大吃一驚,支吾道:“鄭官人早已回蘇州去了。”玉娥察言觀色,心中雪亮,收回珍珠衫告辭而去。
這邊玉娥心如刀絞,那邊鄭禮也遇著怪事。自回家後,鋪中生意忽然一落千丈,往日老主顧都不上門了。鄭禮細查賬目,發現竟是隔壁陳秀才在暗中搗鬼。這陳秀才被裡正訓斥後,懷恨在心,四處散布謠言,說鄭家綢緞以次充好。更可氣的是,這日鄭禮在酒樓飲酒,竟聽鄰桌議論,說玉娥與陳秀才有染。鄭禮大怒回家,質問玉娥。玉娥委屈萬分,將陳秀才偷窺之事說了,鄭禮哪裡肯信,夫妻二人吵將起來。
正在這時,門外來了個公差,遞上一紙公文。原來鄭禮在湖州時,曾與周員外合夥做了一筆生意,如今周員外因涉嫌走私官鹽被拘,供出鄭禮是同夥。鄭禮目瞪口呆,正要分辯,已被差人鎖了去。玉娥聞訊,慌忙變賣家產打點官府。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鄭家老宅突然起火,雖搶救及時,卻燒毀了半間庫房,庫存綢緞損失大半。玉娥一麵要救丈夫,一麵要重整家業,忙得焦頭爛額。
卻說鄭禮被押到湖州府衙,在大堂上高喊冤枉。那知府姓胡,是個糊塗官,見證據確鑿,便要動刑。危急時刻,後堂轉出個青衣小帽的老者,在知府耳邊低語幾句。胡知府臉色頓變,忙令將鄭禮收監再審。當夜,獄卒引鄭禮到一間淨室,隻見日間那老者端坐其中。老者道:“我乃本府師爺,今日見你案卷有疑,特來問話。”鄭禮將前後經過細細說了,師爺沉吟道:“若你所言屬實,倒有轉機。那周員外還供出個同謀,名喚陳廉,你可認得?”
鄭禮大吃一驚:“陳廉是蘇州鄰居,怎會...”師爺道:“這便是了。據周員外說,那陳廉與他本是表親,因貪圖鄭家財產,設下此計。”原來陳秀才與周員外早有勾結,那日鄭禮在湖州與秀娥相識,也是陳秀才暗中報信。周員外被拘後,為減罪責,將陳秀才供出。鄭禮如夢方醒,連連叩謝。師爺又道:“你可知今日為何能脫險?實不相瞞,是你夫人前日來湖州打點,求到老夫門下。”鄭禮愧悔交加,恨不能立時飛回妻子身邊。
再說玉娥在蘇州,這日正在整理燒剩的貨物,忽見丫鬟領著個陌生老者進來。那老者道:“老朽受鄭官人所托,來送家書。”玉娥接過書信,卻是白紙一張。正疑惑間,老者笑道:“夫人將紙在燭火上烤烤便知。”玉娥依言而行,白紙上果然顯出字跡,卻是鄭禮訴說冤情得雪,不日將歸。玉娥喜極而泣,忙問老者名姓。老者道:“老夫姓柳,與令尊有同窗之誼。”玉娥這才知遇著父親故人,連忙設宴款待。
席間柳老者問起家事,玉娥含淚將前因後果說了。柳老者拍案道:“那陳秀才現在何處?”玉娥道:“自官府來拿人後,便不知去向。”柳老者冷笑:“他跑不了。”果然三日後,有消息傳來,陳秀才在逃往金陵途中被擒。又過半月,鄭禮安然歸來,夫妻相見,抱頭痛哭。鄭禮取出珍珠衫,玉娥也取出那件錦袍,二人互訴衷腸,方知都是中了奸人圈套。
原來那日玉娥在湖州見過秀娥後,秀娥惴惴不安,暗中查訪,才知周員外與陳秀才的勾當,良心發現,將實情寫信告知玉娥。鄭禮感慨道:“若非夫人明察秋毫,我至今還蒙在鼓裡。”玉娥道:“也是相公吉人天相,得遇柳老先生相助。”說起柳老者,鄭禮猛然想起:“那位柳師爺,莫非就是...”話音未落,門外傳來笑聲,柳老者飄然而入。三人重新見禮,柳老者道:“實不相瞞,老夫與玉娥父親乃是至交,這些年在湖州府衙做幕僚,暗中查訪蔡京罪證。那胡知府是蔡京門生,老夫正要借周員外一案,扳倒這個貪官。”
果然不久後,朝廷下旨,胡知府革職查辦,周員外、陳秀才等一乾人犯依律治罪。鄭禮夫妻經曆這番磨難,感情愈加深厚。這日二人正在後園賞花,忽見丫鬟匆匆來報:“門外有個女子求見。”玉娥出門一看,竟是秀娥。秀娥跪地哭道:“小妹誤信兄長之言,做出醜事,如今無家可歸,求姐姐收留。”玉娥心軟,看向丈夫。鄭禮歎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便將秀娥安置在城外庵堂帶發修行。
轉眼三年過去,鄭家生意越發興隆。這年元宵燈會,夫妻二人上街觀燈,忽見個熟悉身影。玉娥定睛一看,失聲道:“那不是柳老先生麼?”急忙追去,那人卻消失在人群中。次日有客來訪,竟是柳老者,還帶著個年輕書生。那書生與玉娥有七八分相像,原來竟是玉娥失散多年的胞弟!姐弟相認,悲喜交集。柳老者笑道:“老夫今日功成身退,特來辭行。你父親當年托我尋找小公子,如今總算不負所托。”說罷飄然而去。
此後鄭禮夫婦廣行善事,扶危濟困,成為蘇州城中有名的善人。那件珍珠衫被玉娥重新串好,供在佛前,時刻提醒世人:姻緣天定,卻也要真心相待;世事難測,終究邪不壓正。這正是:珠衫暗合姻緣巧,錦袍難掩是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