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智者的箴言(2010年11月30日)_金蘭厭勝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金蘭厭勝劫 > 第551章 智者的箴言(2010年11月30日)

第551章 智者的箴言(2010年11月30日)(1 / 1)

十一月的最後一天,燕京迎來了今冬第一場像樣的雪。細密的雪粒,被呼嘯的北風卷著,簌簌地敲打著窗欞,在玻璃上凝結成細碎的冰花。城市的喧囂似乎被這場初雪壓低了分貝,空氣裡彌漫著一種清冽而沉靜的寒意。

在城西一處安保嚴密、環境清幽的院落裡,一棟小樓的二層書房,卻如同風暴眼中最寧靜的港灣。厚重的窗簾隔絕了室外的寒冷與喧囂,隻留下書桌上那盞老式台燈,散發著溫暖而柔和的橘黃色光暈。燈光如同有形的畫筆,將兩個對坐的身影清晰地勾勒出來,投映在身後那排頂天立地、塞滿了厚重典籍的書架之上。

李玄策與父親李長庚,相對而坐。中間隔著一張古樸的紅木茶幾,上麵擺放著一套素雅的青瓷茶具,茶壺嘴正嫋嫋升騰著白色的水汽,散發出龍井特有的清雅豆香。旁邊還有一小碟洗淨的冬棗和蘋果,紅潤的果皮在燈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

這是李長庚回國進行短期學術交流的間隙。父子二人,一位是曆經滄桑、洞悉寰宇的睿智長者,一位是身負重任、運籌帷幄的國之棟梁。平日裡,隔著浩瀚的太平洋,隻能通過加密郵件或視頻傳遞隻言片語。此刻,這難得的、不受打擾的麵對麵長談,顯得彌足珍貴。

李長庚穿著一件舒適的深灰色羊毛開衫,銀發梳理得一絲不苟,臉上帶著長途飛行後的些許倦意,但那雙深邃的眼睛,卻比窗外的星辰更加明亮,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沒有急於開口,隻是端起茶杯,輕輕吹散熱氣,氤氳的水汽模糊了他鏡片後的目光片刻,又迅速散去。

“玄策,”李長庚的聲音平和而舒緩,帶著一種曆經歲月沉澱的沉穩力量,打破了書房的寧靜,“這次回來,看到很多變化,心裡很欣慰。‘天河’登頂,‘蛟龍’探淵,‘嫦娥’奔月……這是厚積薄發的力量。但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需要看得更遠,想得更深。”

李玄策身體微微前傾,如同最專注的學生。他穿著家常的深色毛衣,卸下了平日的威嚴,眼神裡充滿了對父親學識與智慧的敬仰與渴求。他親手為父親的茶杯續上熱水,水聲在靜謐中顯得格外清晰。

“爸,您說。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視野,總被眼前的千頭萬緒所限,需要您這樣的高度和廣度來打開格局。”

李長庚放下茶杯,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牆壁,投向了浩瀚無垠的未來時空。

“那就聊聊風吧。”他緩緩開口,語氣平實,內容卻石破天驚,“不是窗外的北風,而是……正在醞釀的、將改變人類文明走向的幾股‘颶風’。”

第一股風:量子之風——重塑世界的基石。it,還有我們斯坦福的幾個頂尖實驗室,都在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李長庚的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麵,如同在敲擊著未來世界的大門,“不再是理論空談,而是看到了工程化的曙光。玄策,想象一下,當算力以指數級爆炸增長,傳統密碼學將如同紙糊的城堡,瞬間崩塌。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密方式將被徹底顛覆。這不僅僅是計算速度的問題,它關乎未來所有係統的安全根基,關乎國家安全的命脈。誰率先掌握實用化的量子霸權,誰就握住了開啟下一個時代的鑰匙,或者說……掌握了讓對手退回石器時代的能力。”

李玄策眼神一凝,呼吸都下意識地放輕了。他想到了“天河一號”的強大,但父親描述的量子世界,是另一個維度的降維打擊。這印證了念墨之前郵件裡提到的擔憂,但更加具象化,也更加迫近。

第二股風:生命之風——重寫造物的密碼。

“合成生物學。”李長庚吐出這個詞,語氣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凝重,“這不僅僅是基因編輯那麼簡單。它是在嘗試像工程師設計電路一樣,設計和構建全新的生物部件、裝置和係統,甚至……全新的生命形式。在斯坦福的實驗室裡,我看到他們用人工設計的基因回路,讓細菌生產出自然界從未有過的材料或藥物,效率驚人。”他頓了頓,鏡片後的目光銳利起來,“但硬幣的反麵,是前所未有的生物安全風險。設計針對特定人群的病原體?製造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機器’?理論上,在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基因編輯工具支持下,這已非天方夜譚。這股風,既能帶來治愈絕症、解決糧食危機的甘霖,也可能釋放出毀滅性的瘟疫惡魔。倫理的堤壩,必須比技術的浪潮築得更高、更堅固。”

李玄策的眉頭深深鎖起。他想到了方清墨在生物材料上的研究,也想到了父親和念墨之前關於超算倫理的警示。此刻,這警告變得更加具體和駭人。這已不僅是安全,而是關乎人類物種存續的終極問題。

第三股風:無形之風——戰爭形態的嬗變。

“戰爭,早已不是你們教科書裡描繪的樣子了。”李長庚的語氣帶著曆史的滄桑感,“鋼鐵洪流的碰撞,正在被網絡空間的無聲絞殺、太空資產的精確製導、電磁頻譜的絕對壓製、乃至認知領域的輿論操控所取代。未來的戰場,可能沒有硝煙,沒有明確的國界,甚至沒有穿著軍裝的士兵。一次成功的網絡攻擊,可以讓一座大都市陷入黑暗;一次對關鍵衛星的乾擾,可以讓精確製導武器變成瞎子;一次精心策劃的信息汙染,可以瓦解一個民族的鬥誌。戰爭的勝負手,越來越依賴於誰掌握了最尖端的科技,誰能構建最堅韌的信息疆域,誰又能最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大腦’核心決策)和‘神經’關鍵基礎設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玄策默默點頭。他分管領域內遭遇的種種“非傳統”挑戰,在父親的話語中找到了更深層次的解釋和未來圖景。國安的概念,正在無限延展。

第四股風:能源之風——文明的命脈之爭。

“石油、天然氣,終有枯竭之日,地緣政治的絞索也越收越緊。”李長庚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在凝視著能源的未來,“可控核聚變,是懸在人類頭頂的‘人造太陽’,一旦成功,能源近乎無限。但這仍是遙遠的聖杯。眼下,頁岩氣革命、深海油氣開采、可燃冰利用、以及你們大力發展的風、光等清潔能源,正在重塑全球能源版圖和權力結構。誰能掌握下一代能源的核心技術和供應鏈,誰就能扼住未來發展的咽喉。南海之下,乃至月球之上的資源如氦3),都將是這場無聲戰爭的關鍵籌碼。資源安全,從未像今天這樣,與國家的生存命脈緊密相連。”他再次提及南海,提及“蛟龍號”的意義,目光深邃。

第五股風:興衰之風——曆史長河的啟示。

最後,李長庚的聲音變得更加悠遠,仿佛從曆史的深處傳來:“縱觀大國興衰,技術革命往往是轉折的催化劑,但絕非唯一因素。製度的包容性、社會的凝聚力、文化的韌性、以及對教育、人才、基礎科研的持續投入,才是支撐一個文明在技術浪潮衝擊下屹立不倒的深層根基。資源的爭奪、霸權的更迭,其背後往往是發展模式、治理效能、以及能否順應時代潮流、解決自身結構性矛盾的終極比拚。忽略民生的繁榮是沙上城堡,壓製創新的穩定是死水一潭。玄策,你們這一代人,正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曆史節點上。機遇與挑戰,都如同眼前這場雪,看似寧靜,卻蘊藏著改變地貌的力量。”

李玄策靜靜地聽著,父親的話語如同洪鐘大呂,在他心中激蕩起巨大的回響。量子、生命、戰爭、能源、興衰……這些宏大而深邃的議題,在父親平實卻充滿洞見的敘述中,被抽絲剝繭,層層展開。他仿佛被引領著,站在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山巔之上,俯瞰著腳下奔湧的時代洪流與未來的重重迷霧。那種視野的開闊與思維的激蕩,是任何文件和會議都無法給予的。

他不再是簡單地應對眼前的危機,而是開始思考如何為這個國家、為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即將到來的、由這五股颶風交織而成的時代巨變中,構築起一道堅實而富有遠見的堤壩,搶占發展的製高點。

“爸,”李玄策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深深的震撼與感激,“您今晚說的每一句話,都像一顆種子,種在了我心裡。這已經不是戰術層麵的應對,而是關乎百年國運的戰略思考。我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眼前的路,似乎也亮了一些。”

李長庚欣慰地看著兒子,眼中充滿了慈愛與期許。他拿起一枚冬棗,遞給李玄策:“路,終究要自己走。我們這些老家夥,不過是把看到的風景,告訴後來者。記住,真正的力量,源於對規律的敬畏,對知識的渴求,對民生的擔當,以及……在驚濤駭浪中,始終保持那份定海神針般的戰略定力。”

書房裡,茶香嫋嫋,橘黃的燈光溫暖依舊。窗外的風雪似乎更大了,但在這方寸天地間,智慧的箴言如同不滅的火種,照亮了通往未來的幽深路徑。父子倆的身影,在書架的剪影中,久久地定格在這思想碰撞的冬夜裡。李玄策拿起自己的筆記本,翻開新的一頁,鄭重地寫下了第一行字:“觀五風,立根本,謀百年……”筆尖沙沙作響,如同春蠶在積蓄破繭的力量。他知道,從今夜起,他思考的維度,將不再局限於國安部的常務副部長,而是向著一個更宏大、更艱巨的使命,悄然延伸。窗外的雪,正靜靜覆蓋著大地,仿佛在為新的征程,鋪就一張純淨的素箋。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遇見,更好的我們 甜誘!掐腰!冷戾大佬夜夜纏吻她 下山尋親破懸疑 彈幕覺醒:懷孕女配對著反派嚶嚶 九五重生:明惠的幸福人生 拾年燈燼 乾坤我為主 掉錯時間段的士兵突擊 黎姿的快穿奇遇記 八零之小錢勸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