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的秋意,已悄然浸染了京城的脈絡。天空呈現出一種高遠澄澈的湛藍,幾縷薄雲如扯散的棉絮,被風推送著,緩緩掠過鱗次櫛比的高樓。陽光帶著金屬般的質感,慷慨地潑灑下來,卻已褪去了夏日的灼熱,隻留下溫暖而明亮的觸感,落在國安部大樓厚重肅穆的灰色外牆上。大樓頂層一間寬大的辦公室內,空氣卻仿佛凝固著某種無形的張力,與外界的秋高氣爽格格不入。
李玄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對著辦公室。他身姿依舊挺拔如鬆,但眉宇間凝聚的疲憊如同刀刻斧鑿,在眼角、在額際留下深深的痕跡。深藍色的製服外套隨意地搭在椅背上,隻著一件熨帖的白色襯衫,袖口一絲不苟地挽至小臂,露出腕間一塊樣式古樸、表盤磨損嚴重的舊表——那是他初入防汛站時,父親李長庚托人輾轉送來的禮物,陪伴他度過了無數個驚心動魄的日夜。
窗外,城市的脈搏在陽光下平穩跳動。然而,隻有身處這間辦公室的核心,才能感知到平靜表象下湧動的暗流。過去幾周,“錢荒”的餘波尚未完全平息,西疆的情報線又頻頻示警,幾份關於國際尖端科技領域異常動向的絕密報告,此刻正靜靜躺在他身後那張寬大的紅木辦公桌上,像幾塊沉重的鉛石,壓在他的心頭。
他端起桌角那隻碩大的搪瓷缸,裡麵是早已涼透的濃茶。茶湯深褐,浮著幾片沉底的茶葉梗。他仰頭,喉結滾動,近乎貪婪地灌下一大口。冰涼的苦澀液體滑過喉嚨,帶來一絲短暫的清明,試圖驅散連日熬夜帶來的混沌。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輕輕叩響,節奏帶著一種刻意壓製的興奮。
“進。”李玄策的聲音低沉,帶著熬夜後的沙啞。
門開了,秘書小陳快步走進來,手裡拿著一份薄薄的、印著紅色“特急”字樣的文件袋,臉上的激動幾乎要溢出來。他的呼吸有些急促,眼睛亮得驚人:“李部長!超算中心!‘天河二號’!峰值速度……世界第一!確認了!”
“哦?”李玄策猛地轉過身,眼中的疲憊如同潮水般瞬間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鷹隼般的銳利光芒。他幾步上前,幾乎是劈手奪過那份文件袋。指尖觸碰到那特殊的紙張質感時,一種微妙的電流感似乎順著指尖直竄上來。他迅速拆開封簽,抽出裡麵那份技術簡報和幾張內部拍攝的照片。
簡報上,一行行數據冰冷而震撼:峰值計算能力每秒五億億次!持續計算能力三億億次!大幅度超越上一代天河一號,將全球超算排行榜榜首的位置,牢牢刻上了中國的名字。
李玄策的目光掃過那些天文數字般的運算指標,卻沒有過多停留。他的視線,如同最精密的探針,穿透了冰冷的數字,直抵其下蘊含的、足以撬動未來的磅礴力量。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劃過照片上那龐大機櫃陣列的一角,那裡麵是數以萬計高速運轉的處理器核心,散發著幽藍的冷光,如同沉睡的星海被喚醒。
“‘天河’……”他低聲重複著這個名字,像是在咀嚼一塊千錘百煉的精鋼,“國之重器,豈止於算得快?”
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小陳:“立刻聯係超算中心張主任,還有戰略技術局的劉局。通知他們,我下午親自過去。另外,把‘金鐘罩’計劃三期升級的可行性評估報告,還有我們前階段收集的關於‘蜂巢’、‘幽靈網’那幾個大型網絡攻擊平台的模擬推演數據,全部整理出來,一並帶上。”
“是!”小陳應聲,迅速轉身去安排。他知道,當李部長眼中燃起這種光芒時,就意味著一個全新的、宏大的棋局即將展開。
下午,當李玄策的車隊駛入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時,一種迥異於國安部大樓的科技感撲麵而來。巨大的玻璃幕牆反射著陽光,建築線條簡潔而充滿力量感。步入核心機房區域,低沉而恒定的嗡鳴聲如同大地深處傳來的脈動,無處不在。空氣裡彌漫著精密電子設備特有的、微弱的臭氧味道和經過嚴格過濾的清涼氣息。
透過厚重的觀察窗,李玄策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天河二號”的真容。那不是一台簡單的機器,而是一片由無數黑色機櫃組成的、閃爍著幽藍和綠色指示燈的金屬森林。密集的線纜如同粗壯的藤蔓,盤繞其間,輸送著海量的數據和澎湃的能量。散熱風扇高速運轉,帶起的氣流發出持續的、低沉的呼嘯。巨大的顯示屏上,代表計算負載的曲線如同狂野的心電圖,激烈地上下躍動,展示著它此刻正以人類難以想象的速度,解析著宇宙的奧秘、模擬著生命的密碼、推演著星球的變遷。
“李部長,歡迎蒞臨指導!”超算中心的張主任快步迎上,臉上洋溢著自豪與興奮的紅光。
李玄策微微頷首,目光依舊流連在那片金屬森林上:“國之瑰寶,名不虛傳。張主任,辛苦了。”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穿透了機房的背景噪音。
在隨後的小型戰略研討室裡,氣氛嚴肅而熱烈。巨大的電子屏上展示著“天河二號”的架構圖和應用領域。當張主任詳細介紹其在氣象預測、能源勘探、生物醫藥、流體力學等領域的巨大潛力時,李玄策聽得異常專注,手指在桌麵上輕輕叩擊著,那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動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主任,”李玄策在張主任介紹完民用領域後,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天河’的價值,遠不止於此。”他示意小陳將帶來的資料分發下去,“諸位請看,這是我們國安部門近一年來,監測到的針對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潛在威脅圖譜,以及幾種最具破壞力的網絡攻擊模式的模擬推演數據。”
屏幕上切換出複雜的網絡拓撲圖,代表攻擊路徑的紅線如同毒蛇般蔓延,模擬推演的結果觸目驚心。
“‘金鐘罩’計劃的前兩期,構建了基礎防禦體係,但麵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更龐大、更複雜、更隱蔽的網絡‘洪水’,”李玄策站起身,走到屏幕前,手指精準地點在幾個關鍵節點上,“我們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演武場’,一個能模擬國家級、甚至超國家級網絡攻防戰的‘沙盤’。我們需要在真正的攻擊來臨之前,就在虛擬世界中窮儘一切可能,找出所有漏洞,錘煉出最堅固的盾和最鋒利的矛。”
他的目光掃過在座的科學家和技術主管們,最後落在“天河二號”的架構圖上,眼神銳利如刀:“‘天河’,就是最好的沙盤!它的運算能力,足以支撐我們構建一個無限接近現實的網絡空間攻防模型。將‘金鐘罩’計劃全麵升級,嵌入‘天河’平台!我們要利用它,模擬最極限的攻擊壓力,測試我們防禦體係的極限韌性,更要演練我們主動防禦、溯源反製的戰略能力!”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隻有設備運轉的低鳴。張主任和其他幾位技術主管眼中先是掠過震驚,隨即被巨大的興奮和挑戰感取代。他們從未從這個角度思考過“天河”的戰略價值。將國之重器用於虛擬戰爭的前瞻推演,這是何等的氣魄與遠見!
“李部長,這…技術上完全可行!”一位負責網絡安全模擬的工程師激動地說,“‘天河’的並行處理能力和海量存儲,正是構建超大規模虛擬網絡環境的最佳平台!”
“好!”李玄策果斷拍板,“立即成立聯合工作組。國安部戰略技術局、信息防禦中心,與超算中心精乾力量,無縫對接。製定詳細方案,我要在三天內看到初步框架!”
會議結束,回到國安部辦公室時,窗外的天色已近黃昏。夕陽的金輝給城市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釉色。李玄策坐在辦公桌前,桌上除了堆積的文件,還多了一個特殊的國際快遞信封,來自大洋彼岸的加州。
拆開信封,裡麵是一張簡潔的賀卡和一疊打印工整的技術簡報。賀卡上,是女兒李念墨娟秀中帶著鋒芒的字跡:
父親大人鈞鑒:
聞“天河”耀世,寰宇奪魁,墨於萬裡之外,心潮亦與有榮焉!國之重器,當砥柱中流。此非終點,實乃新章之扉頁。
隨信奉上近期研究簡報一份。量子糾纏之態,或可為未來‘算力疆域’另辟蹊徑。彼處烽煙已起,鑄盾之時,亦不可忘礪矛之鋒。
女念墨謹上
2013年9月15日於帕薩迪納
李玄策的目光在“彼處烽煙已起”和“鑄盾之時,亦不可忘礪矛之鋒”這兩行字上停留了許久。女兒的字跡仿佛帶著加州陽光的溫度,也帶著穿透未來的銳利。他拿起那份量子算法研究簡報,快速瀏覽著那些前沿而艱深的理論推演和實驗數據。量子計算……下一代算力競爭的製高點。念墨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場無聲競賽的下一個賽道。
他放下簡報,拿起桌上那份關於“天河二號”與“金鐘罩”升級計劃的初步報告。沉吟片刻,他擰開那支用了多年、筆身已磨出包漿的暗紅色鋼筆,在報告的扉頁空白處,沉穩而有力地寫下一行批示:
“科技爭鋒,國之命脈。‘天河’為盾,固若金湯;然守成非久安之策,當思鑄矛之利,以原始創新為鋒鏑,方能在未來疆場立於不敗之地。此非一日之功,需深謀遠慮,持之以恒。”
李玄策
2013.9.15
墨跡在紙張上迅速洇開,字跡遒勁,力透紙背。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預示著未來科技與安全領域更為洶湧的暗流與壯闊的波瀾。
寫完批示,他輕輕放下筆,身體向後靠進寬大的椅背。夕陽的最後一點餘暉,透過巨大的玻璃窗,斜斜地投射進來,恰好落在他批閱的文件上,也照亮了他腕間那塊舊表的表盤。表盤上的玻璃有些模糊,秒針卻依舊不知疲倦地、穩穩地向前跳動著,發出幾乎微不可聞的“滴答”聲。
他微微闔上眼,腦海中仿佛又響起了超算中心那低沉而恒定的嗡鳴。那聲音,是鋼鐵森林的呼吸,是數據洪流的奔騰,是古老文明在數字時代發出的、震撼世界的最強音。在這宏大的背景音中,女兒關於量子疆域的警示,父親長庚在異國他鄉實驗室裡的孤燈身影,兒子天樞那雙能映照未來的純淨眼眸……無數畫麵與思緒交織、碰撞。
窗外,華燈初上,京城的萬家燈火次第點亮,彙成一片璀璨的星海。這片星海之下,“天河”的幽藍光芒在巨大的機房裡無聲地流淌,如同一條蟄伏的巨龍,蓄積著足以照亮未來、守護國脈的磅礴偉力。而執棋之人,已看到了更遠方的烽燧。鑄盾與礪矛,將是一場沒有硝煙卻同樣驚心動魄的永恒征途。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