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天傾
七月的長江,不再是滋養萬物的母親河,而是化作了一頭掙脫鎖鏈、咆哮肆虐的洪荒巨獸。
鉛灰色的雲層低垂,仿佛緊貼著大地,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暴雨!持續不斷的、史無前例的特大暴雨!雨水不再是滴落,而是如同天河倒灌,密集得連成一片白茫茫的幕布,瘋狂地抽打著大地。江河水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暴漲,渾濁的浪濤裹挾著斷木、雜物,狂暴地衝擊著堤岸。多地水文站傳回的數據觸目驚心:超警戒水位!超保證水位!突破曆史最高水位!
終於,在7月2日深夜,伴隨著一聲沉悶如地底驚雷的巨響,某處早已不堪重負的圩堤轟然潰決!渾濁的洪水如同掙脫囚籠的猛獸,帶著毀滅一切的力量,瞬間衝垮堤壩,咆哮著湧入下遊的田野、村莊、城鎮!
汪洋再現
翌日清晨,央視新聞直播的畫麵,刺痛了億萬國人的心。
鏡頭在低空盤旋的直升機上劇烈搖晃。下方,已是一片澤國。曾經熟悉的村莊,隻剩下零星幾座樓房的屋頂露出水麵,如同汪洋中的孤島。渾濁的洪水翻滾著,淹沒了成片的稻田,卷走了牲畜,衝垮了房屋。電線杆歪斜著倒下,隻露出半截。一輛輛汽車如同玩具般漂浮、碰撞、沉沒。
記者穿著雨衣,渾身濕透,聲音透過雨幕和風聲傳來,帶著無法抑製的哽咽:“觀眾朋友們……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是長江中遊某縣的情況……昨夜……圩堤決口了……這裡……這裡已經變成了一片汪洋!水位還在上漲!據初步統計,受災人口已超百萬!大量群眾被洪水圍困,正等待救援!……這景象……讓人不由得想起……1998年……”畫麵切換,是驚慌失措、扶老攜幼在泥水中艱難跋涉轉移的災民,是漂浮在水麵上無助的老人和孩子,是望著被洪水吞噬家園而嚎啕大哭的漢子……1998年那場世紀洪災的恐怖記憶,瞬間被喚醒。
“伏羲”顯威:智慧的千裡眼與順風耳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防總)內,氣氛凝重得如同鉛塊。巨大的電子屏幕上,衛星雲圖顯示著仍在肆虐的龐大降雨雲係,水文監測圖上,代表洪峰的紅色箭頭如同毒蛇般向下遊推進。各地告急的紅色標記密密麻麻,如同泣血的瘡疤。
李玄策端坐在指揮席上,眼神銳利如鷹,不見絲毫慌亂。他麵前,是“伏羲”智慧平台的主控界麵——這是由李念墨團隊主導研發,集成了最前沿科技的國家級災害應急指揮中樞。此刻,“伏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運轉,發出低沉的嗡鳴。
“報告!‘伏羲’平台已啟動最高級彆響應!”
天眼洞察:衛星遙感數據、氣象雷達雲圖、遍布江河的水文傳感器讀數、甚至是災區民眾通過手機app實時上傳的現場照片和視頻標注著位置和災情描述),如同百川歸海,源源不斷地彙入“伏羲”。海量信息在超算核心的驅動下,被迅速整合、分析。
動態建模:巨大的屏幕上,一幅精確到街道、房屋級彆的三維洪澇演進模型正在實時生成!洪水淹沒範圍、深度、流速、未來幾小時甚至幾天的演進趨勢,都以不同顏色清晰標注、動態變化!這不再是模糊的預估,而是近乎透視般的精準預判!
指揮中樞:“伏羲”根據模型和實時災情,自動生成最優救援方案:哪片區域被困人員最密集?哪條道路還能通行?救援力量如何調配最有效率?救援物資如何精準投送?一條條清晰的指令,通過平台瞬間下發到各救援部隊、地方指揮部和一線救援人員手中的終端設備上。
空中鐵翼:命令下達!由王鐵柱工廠提供關鍵抗乾擾部件的新型救援無人機群,頂著狂風暴雨起飛!它們如同不知疲倦的鋼鐵飛鳥,按照“伏羲”規劃的精確航線,穿越雨幕,將救生圈、救生衣、應急藥品、食品包、甚至微型通信中繼器,精準空投到被洪水圍困的屋頂、孤島和救援人員難以快速抵達的區域。機翼下的航燈,在灰暗的雨幕中閃爍,如同希望的星辰。
生命之聲:同時,“伏羲”平台緊急開發的災民版app和接入的村頭應急廣播係統,也在洪水中發出指引的聲音:“被困在xx村東頭三層樓房的鄉親請注意!救援衝鋒舟預計30分鐘後抵達,請保持手機電量,揮舞鮮豔衣物引導!”“xx鎮西側水位即將漫過二樓,請迅速向樓頂轉移,遠離危牆!”“淨水片使用方法:每片兌一升水,靜置30分鐘……”清晰、冷靜的語音指引,穿透風雨,為絕望中的人們帶來生的希望和秩序。
指揮大廳一角,一位頭發花白、穿著舊式防汛製服的老專家——趙工,他正是曾參與過98抗洪、多次與李玄策探討防洪預案的資深工程師。他佝僂著背,布滿老年斑的手顫抖著扶住控製台邊緣,渾濁的眼睛死死盯著屏幕上那如同親臨現場般精準的洪澇模型和高效運轉的救援指令流。淚水,毫無預兆地湧出他深陷的眼窩,順著溝壑縱橫的臉頰滾落。他喃喃自語,聲音沙啞哽咽,帶著穿越時空的痛楚與欣慰:“‘伏羲’……‘伏羲’……好一個‘千裡眼’,好一個‘順風耳’啊!當年……當年我們要是有這個……能少犧牲多少好同誌啊……”他想起了98年那些在洪水中手挽手組成人牆、用血肉之軀對抗洪魔,最終被無情卷走的年輕戰士和基層乾部。科技的偉力,在這一刻超越了人力極限,也撫慰著曆史的傷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全民抗災:血肉鑄就的堤壩
災難麵前,舉國同心!一場與時間賽跑、與洪魔搏鬥的生命保衛戰在千裡江堤上全麵打響。
水上生命線:在滬港,周衛國的電話幾乎被打爆。他雙眼布滿血絲,聲音沙啞,卻依然沉穩有力,坐鎮德迅中國)的全球物流調度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全國乃至全球的運力資源被高效調動。“所有長江沿線倉庫的衝鋒舟、橡皮艇,全部征調!立刻發運!”“聯係內河航運公司,征調大型駁船,開辟水上臨時安置點和物資轉運中心!”“協調鐵路部門,開辟救災物資專列綠色通道!快!快!”他利用強大的物流網絡和危險品運輸的安全管理經驗,將一艘艘救生艇、一車車物資、一支支專業救援隊,通過水陸空立體通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一條條由鋼鐵、決心和效率構築的“水上生命線”在洪水中延伸。
科技守護健康:中科院某生物材料實驗室燈火通明。方清墨帶領團隊已經連續奮戰了三十多個小時。實驗台上,新型高效淨水劑的原料在高速混合;灌裝線上,一瓶瓶濃縮消毒液和便攜式防疫包快速封裝。這些方清墨團隊研發的應急物資,能有效殺滅洪水中的病原體,預防疫情爆發。“快!再快一點!”方清墨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緊迫感,“災區的水質安全刻不容緩!”運輸機轟鳴著,將這些承載著科學家心血的“健康守護者”空投向重災區。
堤壩守護神:與此同時,由李長庚引進歸國的材料科學家團隊,也緊急提供了他們研發的新型堤壩快速修複材料——一種遇水急速膨脹、粘結力超強的特種凝膠。搶險隊員們冒著暴雨,在管湧處、在塌方段,奮力注入這種“神奇膠水”,迅速封堵漏洞,加固險段,為保護更多家園爭取寶貴時間。
最基層的脊梁:在洪水肆虐的某個鄉鎮,一位渾身泥漿、嗓子喊啞了的村支書,正站在臨時搭起的雨棚下,舉著一個用防水布包裹的大喇叭,對著驚魂未定的村民們嘶吼:“鄉親們!彆慌!彆亂跑!都聽我說!手機打開‘伏羲’app!看看上麵的指示!救援的船和飛機馬上就到!黨和政府跟咱在一起!咱們村黨支部、黨員,都在這兒!一個都不會落下!”他布滿血絲的眼睛裡是堅定,嘶啞的聲音裡是力量。這最樸素、最接地氣的呼喊,是災難中最能安定人心的強心劑!
看著前方傳回的一幕幕軍民同心、共抗洪魔的畫麵,看著“伏羲”平台上跳動的、代表著一個個生命被成功轉移、一個個險情被有效控製的綠色信號點,李玄策緊繃的神經稍稍鬆弛。他走到指揮大廳巨大的落地窗前,望著窗外依舊滂沱的雨勢,聲音低沉而堅定,通過內部廣播係統,傳遍每一個緊張工作的崗位:
“《孟子》有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今日之天時,雖凶險異常;今日之地利,雖崩壞難恃。然,我中華大地,萬眾一心,眾誌成城!此乃無堅不摧之‘人和’!致敬所有奮戰在抗洪一線的英雄們!你們,就是守護家園最堅固的堤壩!”
天樞之力:指尖的微光與生命的重量
李家四合院裡,氣氛同樣凝重。電視裡滾動播放著洪災的慘烈畫麵,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方清墨已趕赴實驗室協調物資生產,李念墨在“伏羲”平台後方提供技術支持,李長庚也在協調歸國科學家資源。隻有李天樞和保姆張姨在家。
李天樞蜷縮在沙發上,小臉蒼白,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電視屏幕。他不懂那些複雜的水文數據和救災部署,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片土地上彌漫的巨大悲傷、恐懼和絕望的能量場,如同冰冷的潮水般衝擊著他的感知,讓他胸口發悶,呼吸不暢。
突然,電視畫麵切到了一個更揪心的場景:航拍鏡頭下,一個看起來隻有五六歲的小男孩,緊緊抱著一根漂浮的木頭,被困在一棟被洪水包圍、隻剩下半截屋頂的瓦房頂上!洪水已經快要漫過屋頂,渾濁的浪花不斷拍打著孩子瘦小的身體。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小小的身體在風雨中瑟瑟發抖,隨時可能被卷走!救援的衝鋒舟正在奮力破浪趕來,但洶湧的洪水阻隔著,速度受限。直升機因暴雨和低雲層,一時難以精準定位!
“啊!”李天樞發出一聲短促的驚呼,猛地從沙發上彈了起來!他小小的身體因為極度的焦慮和恐懼而劇烈顫抖,眼睛死死盯著屏幕上那個隨時可能被洪水吞噬的弱小身影。一種源自血脈深處的、想要守護的強烈衝動,如同火山般在他胸中爆發!
“不要!不要掉下去!光!光啊!!”他無意識地嘶喊著,大腦一片空白,身體的本能超越了理智。他猛地撲到巨大的液晶電視前,小小的雙手帶著全身的力量,狠狠地、不顧一切地按在了屏幕中那個孩子所在的區域!冰涼的屏幕玻璃被他滾燙的手心貼住。
就在這一瞬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奇跡發生了!
距離電視屏幕上那個孩子所在位置數百公裡外、現實中那棟被淹瓦房附近的洪水裡,一台早已被淹沒、鏽跡斑斑、完全廢棄的柴油發電機,在渾濁的水底,毫無征兆地、極其微弱地閃爍了幾下!
嗤…嗤啦…
幾縷幽藍色的、極其不穩定的電火花,如同瀕死的螢火蟲,在發電機殘破的接線柱上跳躍了幾下!緊接著,連接在發電機上的一盞早已損壞、被水淹沒大半的防水探照燈,燈絲竟在電流的刺激下,回光返照般猛地亮起一道昏黃、微弱卻異常執著的光芒!
這道光,穿透了渾濁的洪水,頑強地射向陰沉的天際!雖然微弱,但在暴雨如注、一片灰暗的背景下,卻如同黑夜中的燈塔般醒目!
“報告!發現信號!發現信號!屋頂有微弱光源!重複!屋頂有光源指示!”救援直升機上,觀察員狂喜的聲音瞬間響起!
“鎖定光源!全速前進!快!”機長立刻調整航向。
衝鋒舟上的救援隊員也看到了那束光,精神大振:“看到光了!孩子就在那!加把勁!”
幾分鐘後,在直升機探照燈的強光支援下,衝鋒舟艱難卻堅定地靠近了屋頂。一名隊員不顧危險,涉水爬上劇烈搖晃的屋頂,一把將那個嚇得幾乎昏厥的孩子緊緊抱入懷中!裹上保溫毯,安全轉移!
電視直播畫麵切回了演播室,主持人激動地宣布孩子成功獲救的消息。
“得救了……得救了……”李天樞看著屏幕上被救援隊員緊緊抱在懷裡的孩子,緊繃的身體驟然放鬆,喃喃自語。然而,一股巨大的、難以抗拒的虛脫感如同海嘯般瞬間將他淹沒。他眼前一黑,小小的身體軟軟地順著電視屏幕滑倒在地板上,失去了意識。臉色慘白如紙,呼吸微弱而急促。
“天樞!天樞!你怎麼了?!”保姆張姨嚇得魂飛魄散,驚呼著撲過來。
當夜,李玄策和方清墨匆匆趕回。臥室裡,隻開著一盞昏暗的床頭燈。李天樞靜靜地躺在床上,小臉依舊蒼白,眉頭微蹙,似乎即使在昏睡中,也承受著某種負擔。方清墨坐在床邊,緊緊握著兒子冰涼的小手,眼中是化不開的心疼和憂慮。李玄策站在床尾,高大的身影在牆上投下凝重的影子,他凝視著兒子,眉頭緊鎖,深邃的眼眸中翻湧著複雜的情緒——有後怕,有震驚,更有對兒子這份特殊能力背後巨大代價的深深擔憂。
窗外,長江流域的暴雨仍在肆虐,但“伏羲”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輝,正頑強地在黑暗中點亮希望。而李家小兒指尖引動的那一縷微光,如同投入命運長河的石子,激起的漣漪,才剛剛開始擴散。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