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失控的苦果,讓林凡徹底沉靜下來。他不再將自己視為力量的主人,急於去掌控、去命令,而是回歸到一個初學者的心態,一個觀察者、一個傾聽者、一個試圖理解體內這片新生“天地”運行法則的求道者。
靜室之內,時光仿佛凝滯。林凡摒棄了所有主動引導能量的念頭,甚至連修複傷勢都暫且放下。他隻是靜靜地內觀,神識如同最溫和的月光,灑在經脈與識海的每一個角落,不帶任何傾向,隻是純粹地“記錄”。
他“看”到,離火本源如同一輪微縮的驕陽,懸浮在識海一隅,散發著恒定而內斂的光與熱,其力量並非主動散發,而是如同磁場般自然影響著周圍。坎水本源則化作一片蔚藍的星雲,緩緩旋轉,靜謐而深邃,滋養著神魂,其寒意並非刻意,而是本質的流露。星辰之力則如同無數條纖細的銀色溪流,遵循著某種玄奧的軌跡,在離火與坎水之間穿梭、連接,試圖搭建溝通的橋梁。
當他的心神足夠寧靜,甚至能“聽”到它們之間細微的“對話”。離火的熾熱會讓臨近的坎水微微“蒸騰”,化作更精純的霧氣;而這霧氣上升,觸及星辰網絡,又會使其更加“濕潤”與富有韌性;星辰網絡偶爾閃爍,其秩序之力又會撫平離火因坎水蒸騰而產生的一絲不易察覺的“躁動”。
這是一個極其緩慢、極其精微的共生過程。之前的失控,正是因為他強行介入,打破了這種自然演化的節奏。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林凡心中流淌過《周易》的經文,有了更深的體悟。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妄為,要順應其本身的規律。
他不再試圖去“平衡”,而是去“理解”這種動態的、看似衝突實則相依的共存狀態。他體悟著“水火既濟”卦中,水在火上,相互製約又相互成就的意象;也思索著“未濟”卦中,火在水上,相互背離卻又暗藏轉化之機的道理。
在這種極致的靜觀中,他對自身力量的感知變得前所未有的敏銳。那縷隱藏在能量衝突處的歸墟氣息,再次被他捕捉到。它確實如同陰影中的毒蛇,每當三種力量因他的不當乾預而產生劇烈摩擦時,它便會悄然顯現,汲取那衝突產生的混亂與負麵意念,壯大自身,雖然幅度微乎其微,但其存在本身,就令人如鯁在喉。
林凡沒有試圖去驅除它——在找到根除之法前,貿然行動可能打草驚蛇,甚至引發更劇烈的反噬。他隻是冷靜地“標記”了它,如同在體內安裝了一個監控,時刻留意其變化。
數日過去,林凡雖然沒有主動運功,但精神卻愈發飽滿,眼神更加深邃通透。他體內那種脆弱的平衡,在這種“無為而治”下,反而逐漸穩固了一絲。雖然距離完全掌控還差得遠,但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樣,稍有不慎便有天傾之危。
這一日,陳教授帶著一份剛破譯出的古籍殘卷,來到了靜室。
“林先生,你看這個。”陳教授將一份拓印的絹帛在林凡麵前展開,上麵是古老的篆文和一些抽象的星圖與水紋圖案,“這是從龍城秘庫中找到的,疑似上古時期關於‘河圖洛書’與天地本源感應的零星記載。”
林凡目光掃過,心神立刻被吸引。其中一段文字寫道:“……氣機交感,如星引潮。同源之力,遙相呼應。心若冰壺,塵念儘滌,可感其方位,辨其吉凶……”
“氣機交感……同源呼應……”林凡喃喃自語,心中豁然開朗。他一直依靠《星樞秘要》和離火本源去感應其他本源,卻忽略了自身剛剛融合的坎水之力!八卦本源同出一源,彼此之間定然存在著更直接、更本質的感應!
他立刻閉上眼睛,不再借助任何外物,而是全力催動識海中那片蔚藍色的坎水星雲,同時將心神調整到最近體悟到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狀態,努力排除所有雜念,隻保留對“水”之本質的純淨感知。
起初,隻是一片混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他心神徹底沉靜下來,仿佛與體內的坎水本源融為一體時,一種奇妙的感應產生了。
首先清晰起來的,是身邊葉靈均身上那縷同源而出的南明離火氣息,溫暖而親近。緊接著,是龍城地下深處,那微弱但真實存在的、維係著城池部分運轉的地脈水汽。
然後,他的“感知”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漣漪不斷向外擴散。
他再次清晰地“看”到了北方,那片剛剛平複下來的弱水沼澤,殘存的坎水之力如同尚未完全愈合的傷疤,傳來隱痛與汙濁感。
而他的意念,繼續向東蔓延。
穿過荒蕪的山脈,越過扭曲的大地,一片無比狂暴、充滿了毀滅與新生氣息的區域,在他的感知中驟然亮起!那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被無數紫色、金色、黑色雷霆籠罩的廢土!雷光不是從雲層劈下,而是直接從大地、從虛空、從扭曲的法則中迸發!在那裡,一股與坎水截然不同,充滿了極致動感、暴烈、似乎能撕裂一切又孕育一切的磅礴力量,正如同沉睡的凶獸般蟄伏,其核心處,傳來一種被束縛、被壓抑的憤怒與……悲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震卦本源!果然在東方雷殛廢土!而且其狀態,似乎同樣不妙!
但就在林凡試圖更清晰地感應“震”之本源的具體狀態時,一股強烈的、帶著警告意味的刺痛感從他識海中傳來!並非來自震卦本身,而是來自他體內那縷歸墟氣息!它仿佛被這種純粹的本源感應所刺激,猛地躁動了一下,雖然瞬間又隱沒下去,但那清晰的乾擾感,讓林凡的感應驟然中斷!
林凡猛地睜開眼睛,額角有細微的汗珠。
“如何?”陳教授緊張地問道。
“確定了,在東方雷殛廢土。但其狀態狂暴,似乎也被某種力量影響著。”林凡沉聲道,隨即話鋒一轉,語氣凝重,“而且,我體內的那縷歸墟氣息,會對這種純粹的本源感應產生乾擾和排斥。”
這是一個壞消息,意味著他無法隨時隨地精確感應其他本源,尤其是在需要精確定位或判斷狀態時,這縷隱患可能會帶來致命的誤導。
但同時,也是一個線索。這縷氣息如此忌憚純粹的本源感應,正說明了它的“異物”本質,也暗示了,或許當林凡完全掌控了自身力量,或者集齊更多本源,形成更強的共鳴時,便能將其徹底逼出或淨化。
陳教授聞言,沉思片刻:“看來,解決你體內隱患與尋找下一個本源,需要同步進行了。我們需要一個方法,既能屏蔽或減弱這縷氣息的乾擾,又能增強你感應的準確性。”
林凡點了點頭,目光落在窗外。東方天際,隱隱有雷光閃爍,即使相隔萬裡,亦能感受到那股令人心悸的躁動。
前路依舊艱險,但方向已然明確。體內的微光雖弱,卻足以在黑暗中,指引出前進的航向。
喜歡易鏡玄圖請大家收藏:()易鏡玄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