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把槍,代表的不是武力威脅,而是一種承諾。
一種“我有能力讓你閉嘴,但我選擇讓你說話”的承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比任何空洞的盟約都更有力量。
他緩緩收回自己的手槍,插回槍套,動作不再是備戰,而是一種收斂鋒芒的儀式。
他對陳牧說:“天工研究所的技術,加上你們這份膽魄,或許真能乾成點事。我的人,暫時就駐紮在外麵,充當你們東側的第一道防線。有任何需要,用槍聲叫我們。”
陳牧點了點頭:“多謝。”
隨著第一批外來武裝力量的正式“歸順”,天工研究所的氛圍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緊張感依舊存在,但不再是孤立無援的絕望,而是一種枕戈待旦的警惕。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主控室進入了平穩的輪值監控階段。
趙雷負責外部防禦協調,老砧的小隊成了最可靠的哨兵。
林九則全神貫注地優化著“槍語聯盟”的信號過濾和數據分析模塊,確保每一次“心跳”都能精準無誤。
而陳牧,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那張巨大的全球據點圖。
十七個紅點,像十七顆頑強的心臟,在黑暗的大陸上同步搏動。
每一次信號的跳躍,都讓“文明活性值”以微弱但堅定的姿態緩慢攀升。
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軌,一種脆弱的新秩序正在建立。
然而,陳牧的眉頭卻並未完全舒展。
他盯著地圖西北角和東南角的兩個紅點,一個是“沙眼”,另一個是“鐵脊”。
在剛才那場波瀾壯闊的信號雪崩中,所有據點的回應幾乎是瞬時聯動的,唯獨這兩個點,它們的信號頻率在接入網絡的瞬間,出現了一絲極其微小的延遲。
那延遲短到隻有百分之幾秒,在係統層麵甚至被歸為正常的網絡波動。
如果不是陳牧對數據流有著近乎變態的敏感度,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
可這絲微小的延遲,就像一首完美合奏的交響樂中,一個被刻意拖慢了半拍的音符。
它不影響主旋律的激昂,卻在聽覺的底層,埋下了一絲說不出的怪異和不協調。
是設備老化?
還是信號受到了特殊的地磁乾擾?
陳牧調出了這兩個據點的所有背景數據,反複比對,卻找不出任何技術上的合理解釋。
他沒有聲張,隻是將這兩個據點的監控優先級默默調到了最高。
直覺告訴他,這張剛剛織就的希望之網,或許並不像表麵看上去那般天衣無縫。
在那看似整齊劃一的槍聲節拍之下,可能隱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錯位的雜音。
夜色漸深,主控室裡隻剩下儀器的嗡鳴和鍵盤的輕響。
窗外,廢土世界的風聲一如既往地呼嘯,仿佛在吟唱著一首古老而荒涼的歌。
而那張閃爍著十七個紅點的地圖,在陳牧眼中,既是人類文明複蘇的星火,也可能是一盤暗流湧動的棋局。
他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能讓那錯位的節拍徹底暴露出來的契機。
喜歡人在末世開局一把槍請大家收藏:()人在末世開局一把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