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餓了,期待食物,我給你聽鍋蓋的聲音,告訴你“在做了”,卻永遠不端上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天後,林九的發現證實了陳牧策略的有效性。
“陳隊,你看!”他指著監測屏幕,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可思議。
地下菌絲的活動信號變得前所未有的紊亂和狂躁。
傳感器捕捉到,菌絲群曾數次試圖在地下拚湊出“求你”的字樣,但每一次都在成型前因為自身結構的劇烈衝突而崩解消散,仿佛一個急於表達卻又說不出話的人,在痛苦地撕扯自己的聲帶。
更詭異的是,林九捕捉到了一組異常的低頻波動,經過數據模型轉換後,那聲音聽起來……
“像是……哭到失聲後,那種控製不住的抽氣聲。”林九的表情有些複雜,他遲疑地看向陳牧,“我們……我們是不是做得太絕了?”
陳牧盯著屏幕上那些混亂撕裂的信號,臉上浮現出一抹冷笑,那笑容裡沒有半分憐憫:“不是我們絕情,是它們不懂。人最擅長騙自己,但絕不會永遠被同一種謊言欺騙。它學會了乞求,卻沒學會絕望。”
這場無聲的較量,已經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
第七日,夜幕深沉。
陳牧親自帶領一支精銳小隊,在絕對的無線電靜默下,悄然返回了被封鎖的教堂廢墟。
他們沒有攜帶任何武器,隻抬著十個沉重的保溫餐箱。
在廢墟四周,他們挖開早已標記好的十個點,將餐箱一一埋入地底。
每個箱體的內壁都塗滿了一種特製的“餌料漆”,能夠緩慢釋放出類似高熱量熟食的分子信號。
同時,箱內連接著微型溫控器,精確地模擬著“食物剛剛出鍋,還冒著熱氣”的狀態。
然而,這些箱子全都是空的。
陳牧要讓那個潛藏在地下的意識體,陷入一個最殘酷的認知悖論:它能清晰地“聞”到食物的存在,甚至能“感受”到食物的溫度,但無論它如何祈求、如何等待,那個“主人”,永遠不會歸來。
做完這一切,所有人悄然撤離。
次日淩晨,當第一縷陽光刺破地平線時,奇跡發生了。
持續了數日的劇烈地動,驟然停止。
整個營地,乃至方圓百裡的沙漠,都恢複了死一般的寂靜。
控製中心裡,一片歡騰。
“能量讀數!所有藍晶脈絡的能量讀數都在暴跌!”林九激動地喊道,“已經跌破臨界點了!我們贏了!它撐不住了,正在自我消亡!”
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趙雷甚至開了一瓶珍藏的酒,準備慶祝這場來之不意的勝利。
然而,陳牧的目光依舊凝固在主屏幕上,那雙深邃的眼睛裡,沒有絲毫喜悅,反而閃過一絲更深的憂慮。
他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就在眾人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一直盯著數據流的林九,臉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了。
他猛地抬頭,眼中滿是驚駭與不解,失聲喊道:“不對……不對!這不是消亡!它們沒死,它們是在……‘退燒’!”
“退燒”這個詞,讓整個控製中心瞬間從沸騰降至冰點。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監控畫麵上。
在教堂廢墟那個深不見底的坑口邊緣,一根比發絲還要纖細的菌絲,悄無聲息地鑽出了地麵。
它沒有像之前那樣狂亂地生長,也沒有試圖構成任何文字,隻是像一條有了自主意識的藤蔓,貼著地麵,朝著村外一條早已乾涸的灌溉渠,堅定而緩慢地延伸而去。
那個方向,精準地指向下一個幸存者營地的所在。
它放棄了乞求,放棄了這片讓它學會“期待”又最終陷入“絕望”的土地。
與此同時,陳牧手腕上的戰術終端無聲地震動了一下。
一行冰冷的係統提示,在屏幕上悄然彈出:
【檢測到目標出現集體性放棄行為,認知模型發生根本性轉變。
建議立即啟動‘火種逆燃’預案。】
喜歡人在末世開局一把槍請大家收藏:()人在末世開局一把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