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灘塗的血泥已沒過馬膝,踩上去“咕嘰”作響,混著斷裂的槍杆、崩飛的甲片與凝固的血痂,在陰沉的天色下泛著暗沉的紅。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戰馬嘶鳴聲攪成一團,連渭水的浪頭都似被染透,拍打著岸邊時濺起的全是血色飛沫。明軍中路陣中,龍纛在風裡獵獵作響,明黃色的旗麵染透了血,卻依舊像一道燒不儘的火,牢牢釘在戰場中央——崇禎勒馬立於陣心,腰間斜挎的定業劍泛著冷光,劍鞘上的雲紋沾了血泥,卻絲毫不減其威嚴。他目光掃過眼前密密麻麻的闖軍,指節因用力攥緊劍柄而泛白,卻沒退後半步。
“朱由檢!拿命來!”一聲暴喝突然從闖軍陣中炸開,翻山虎提著鬼頭大刀,拍馬衝出。那刀身泛著寒光,刃口還沾著前一刻斬殺明軍兵士的血,他踩著馬鐙往前傾身,刀風裹挾著殺氣,直撲崇禎麵門。闖軍兵士見狀,紛紛呐喊助威,想借著這股勢頭衝散明軍中路陣形。
“陛下莫慌!”不等崇禎抬手,三名錦衣衛千戶已策馬衝出。他們身著玄色勁裝,腰間佩著繡春刀,動作利落如豹——千戶周銳率先揮刀格擋,“鐺”的一聲脆響,繡春刀與鬼頭大刀相撞,火星四濺,他手腕發力,竟將翻山虎的刀勢生生擋偏;千戶林晏趁機繞到翻山虎左側,刀光一閃,直削對方馬腿;千戶趙衡則提刀劈向翻山虎後背,三柄繡春刀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刀網,瞬間將翻山虎圍在陣中。
翻山虎雖悍勇,卻架不住三名錦衣衛千戶的聯手夾擊。他揮刀左擋右攔,鬼頭大刀與繡春刀碰撞的脆響在陣前回蕩,可不過五回合,左臂就被周銳的刀劃開一道深痕,鮮血順著傷口往下淌,染紅了半邊衣袖。“一群鼠輩!敢以多欺少!”他嘶吼著,拚儘全力將刀劈向林晏,卻被趙衡從身後架住刀柄,周銳趁機一刀刺向他的胸口——繡春刀穿透鎧甲,直刺心臟,翻山虎的身體猛地一僵,雙手無力地垂落,鬼頭大刀“哐當”一聲砸進血泥裡。
周銳拔出繡春刀,一腳將翻山虎的屍體踹下馬,對著崇禎單膝跪地:“陛下,反賊已斬!”崇禎頷首,目光掃過陣前不敢上前的闖軍兵士,沉聲道:“傳令下去,守住陣腳,莫讓賊軍有機可乘!”錦衣衛們齊聲應和,繡春刀出鞘的寒光更盛,闖軍兵士們看著翻山虎的屍體,竟沒一個人敢再往前衝——崇禎身邊這幾百精銳,雖人少,卻個個是百戰之兵,刀光裡的狠勁,看得人心裡發怵。
與此同時,渭水南岸的後陣中,吳奎正蹲在血泥裡為傷兵包紮。他麾下的五千歸陝營,兵士皆是去年從李自成麾下歸降的陝西籍兵卒——曾跟著闖軍四處劫掠,卻也飽嘗顛沛之苦,去年明軍收複陝西時,他們見崇禎下令“降兵不殺、願歸鄉者發糧”,才放下兵器投了明。如今被收編為“歸陝營”,人人臂上係著紅布條,既是標識,也是他們與過去切割的證明。此刻他們圍著篝火休整,槍杆上的血漬凝著黑痂,有人默默擦拭著兵器,有人盯著臂上的紅布條發呆,沒人說話,卻透著一股與往日不同的沉靜。
“將軍!前方探子來報!”一名斥候策馬奔來,馬鐙上沾著的血泥甩了一路,聲音帶著急喘,“陛下已讓人抬著龍纛,親自殺進中軍陣了!闖賊正圍著中軍猛攻,孫傳庭將軍的兵馬快撐不住了!”
吳奎猛地站起身,手裡的布條“啪”地掉在地上。他盯著前方戰場的方向,隱約能看到那道明黃色的龍纛在血霧中沉浮,喊殺聲裡似有若無傳來“護陛下”的嘶吼。他轉身看向歸陝營的兵士,聲音沉得像壓了鉛:“弟兄們!咱們曾跟著李自成四處亂闖,害過不少鄉親,也吃過不少苦——是誰給咱們一條活路,讓咱們回陝西、有口飽飯吃?是陛下!現在陛下在中軍拚命,對麵就是曾把咱們當槍使的闖賊,你們說,咱們要躲在後邊嗎?”
營中先是一陣沉默,隨即有人猛地站起身,手裡的長槍往地上一戳:“將軍!俺們不躲!陛下沒殺俺們,還讓俺們回陝西,俺們得報恩!”這話像點燃了引線,五千兵士齊刷刷地站起身,臂上的紅布條在風中飄動,眼裡的迷茫被決絕取代——他們曾為賊,如今要護著給他們“歸陝”機會的君王,要讓世人看看,他們不是隻會劫掠的亂兵。
“好!”吳奎高舉長刀,刀身在篝火下泛著冷光,“舉營旗!隨我衝!喊出口號——護陛下!歸正途!守咱陝西的家!”
“護陛下!歸正途!守陝西的家!”五千歸陝營兵士的呐喊震徹南岸,壓過了篝火的劈啪聲。他們舉起那麵繡著“歸陝”二字、染過血的營旗,踩著血泥往前衝。有人跑得太急,摔進血泥裡,爬起來接著衝;有人緊攥著臂上的紅布條,像是攥著自己的新生。他們要去護著那個給他們活路的陛下,要親手斬斷與闖賊的過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時的中軍戰場,孫傳庭正率著殘存的三千嶽家軍苦苦支撐。原本一萬的兵馬,經過近十個時辰的廝殺,如今隻剩下不到三成,兵士們的鎧甲上滿是刀痕,有的連兵器都斷了,隻能用拳頭、用牙跟闖軍拚殺。李自成的一萬輕騎原兩萬,已折損近半)像潮水般反複衝擊,孫傳庭的長槍已斷成兩截,卻依舊拄著半截槍杆,擋在兵士們身前:“弟兄們!再撐一會兒!歸陝營的弟兄們快到了!”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護陛下!歸正途!”的呐喊——吳奎的歸陝營到了!五千兵士舉著營旗,像一把淬了血的尖刀,狠狠紮進闖軍的側後陣。闖軍裡不少人認識這些“舊袍澤”,見狀先是一愣,隨即被歸陝營兵士的狠勁嚇住——這些曾與他們一同作戰的人,此刻拚殺起來比明軍還凶,刀刀往要害上砍,仿佛要把過去的憋屈全發泄出來。
孫傳庭見狀,當即嘶吼著發起反擊:“弟兄們!歸陝營的弟兄們棄暗投明,咱們跟他們一起殺賊!”三千嶽家軍瞬間爆發出震天的呐喊,跟著歸陝營兵士往裡衝,兩支兵馬很快合兵一處,硬生生撕開了闖軍的包圍圈,朝著崇禎的龍纛方向靠攏。
李自成坐在馬背上,看著衝過來的歸陝營,氣得臉色鐵青,玄鐵甲片碰撞的脆響格外刺耳:“叛徒!一群叛徒!給本王殺了他們!”可闖軍已被打亂了陣腳,歸陝營兵士抱著“贖罪”的念頭拚殺,有的抱著闖軍騎兵一起滾進血泥,有的用斷槍捅馬眼,任憑李自成怎麼嘶吼,都擋不住這股“歸正護主”的狠勁。
而右翼戰場,張三正與圖爾格殺得難解難分。他的丈二長矛已被圖爾格的開山斧劈斷,此刻隻能握著半截矛杆,在血泥裡輾轉躲閃。圖爾格狂笑,斧刃帶著風聲劈向張三的頭顱:“沒了長矛,你就是個廢物!”張三猛地矮身,斧刃擦著他的頭皮劃過,劈進旁邊的血泥裡,濺起的泥塊砸在臉上生疼。
“廢物?”張三咬著牙,突然撲上前,一把抓住圖爾格的馬韁繩。那戰馬本就焦躁,被他一扯,瞬間人立而起,張三借著勢頭,竟直接跳到了馬背上,雙手死死抱住圖爾格的腰。“你瘋了!”圖爾格大驚,反手用斧柄砸向張三的後腦勺,張三忍著痛,一口咬在圖爾格的肩膀上,鮮血瞬間流進嘴裡,又腥又鹹。
兩人在馬背上扭打起來,你扯我的鎧甲係帶、我撕你的戰袍領口,戰馬被攪得發狂,在血泥裡原地打轉,把周圍的兵士撞得東倒西歪。圖爾格想把張三掀下去,卻被張三死死纏住手腕;張三想掏腰間的佩劍,卻被圖爾格按住小臂——就這麼僵持著,戰馬突然前蹄一軟,“撲通”一聲栽倒在地,兩人重重摔進血泥裡,濺起一片暗紅的水花。
圖爾格先爬起來,一把奪過地上的開山斧,朝著張三的胸口劈去。張三在血泥裡翻滾躲閃,斧刃劈在他身邊的泥地裡,竟砸出一道小坑。他趁機摸向靴筒——那裡藏著他的獨門飛刀,是當初嶽承嗣送他的,說是“關鍵時候能保命”。
兩人再次站起身,都已是滿身血泥,呼吸粗得像破風箱。圖爾格的開山斧劈得虎虎生風,每一擊都想置張三於死地;張三則握著半截矛杆,左躲右閃,眼睛死死盯著圖爾格的破綻。五十回合、八十回合、一百回合……兩人的力氣都快耗儘了,張三的肩膀被斧風掃到,皮肉翻卷,疼得他幾乎握不住矛杆;圖爾格的大腿也被矛尖劃傷,每走一步都牽扯著傷口、滲出血來。
“今日……定要斬了你!”圖爾格嘶吼著,拚儘全力將斧劈向張三的頭顱。張三猛地矮身,同時從靴筒裡摸出飛刀,手腕一甩——那飛刀泛著冷光,像一道閃電,直刺圖爾格的咽喉。圖爾格瞳孔驟縮,想躲卻已來不及,飛刀“噗”地刺入,鮮血瞬間噴湧而出,濺在張三的臉上。
圖爾格捂著喉嚨,指著張三,嘴裡發出“嗬嗬”的聲音,最後身體一軟,重重倒在血泥裡,沒了聲息。
張三喘著粗氣,坐在血泥裡,看著圖爾格的屍體,突然舉起手臂嘶吼:“賊將已斬!弟兄們!聽我號令!”殘存的三千嶽家軍原一萬,折損近七成)齊刷刷地圍過來,眼裡滿是敬佩——剛才那一戰,將軍拚到了最後一刻,連命都快豁出去了。
不遠處的多鐸,看著圖爾格的屍體,臉色鐵青得像鍋底。他迅速收攏起潰散的兩千清軍騎兵,又調出身邊不到兩千的鐵浮屠,沉聲道:“隨本王衝!把右翼奪回來!敢退者,斬!”說著,他提著馬刀,率先衝了出去,鐵浮屠的馬蹄踏在血泥裡,發出沉悶的“咚咚”聲,像催命的鼓點。
張三見狀,當即站起身,對著嶽家軍喊道:“弟兄們!楊四將軍在左翼苦戰!咱們去彙合!聯手擋住這群韃子!保不住右翼,陛下的中軍就會受威脅!”三千兵士齊聲應和,跟著張三朝著左翼方向衝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時的楊四,麾下還有一千多背嵬軍、兩千多嶽家軍,正死死扛著鐵浮屠的衝擊。背嵬軍的陌刀手已倒下近半,剩下的人依舊舉著長刀,組成一道殘缺的鋼鐵屏障。看到張三率部趕來,楊四大喜過望,嘶吼著喊道:“張三!你來得正好!咱們左右夾擊!先破了他的鐵浮屠!”
張三策馬衝到楊四身邊,手裡的半截矛杆指向多鐸的陣形:“楊將軍,你帶背嵬軍攻左翼,我帶嶽家軍衝右翼!咱們先斷了他的鐵浮屠陣型!”
“好!”楊四笑著點頭,銀槍一揚,“背嵬軍,舉刀!嶽家軍,列陣!隨我殺!”
兩支兵馬很快分兵合進,六千多明軍兵士舉著兵器,對著多鐸的四千聯軍兩千鐵浮屠+兩千騎兵)發起了衝鋒。喊殺聲再次震徹渭灘,刀光劍影裡,明軍兵士踩著血泥往前衝,哪怕倒下了,也要拽著敵軍的腿一起摔進泥裡。右翼的戰局,在張三斬將、兩軍彙合的瞬間,徹底朝著明軍傾斜。
而中軍的崇禎,看著衝過來的歸陝營與嶽家軍,看著右翼振奮的廝殺,握著定業劍的手終於微微鬆了些。他勒馬往前踏出半步,對著身邊的錦衣衛喊道:“傳令各陣,穩住防線,莫要貪功!待兩翼彙合,再一舉破敵!”
錦衣衛們策馬奔出,將命令傳遍各陣。明軍兵士們聽到陛下的號令,廝殺的節奏漸漸穩了下來,歸陝營的兵士也跟著放慢腳步,不再盲目衝鋒——他們知道,這一次,他們不是為了劫掠,而是為了守護,守護給他們“歸陝”機會的君王,守護這片終於能安穩紮根的土地。
喜歡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請大家收藏:()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