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長街送賢士_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5章 長街送賢士(1 / 1)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九,西安城籠罩在初冬的薄霧裡。朱雀大街直道上,龍旗獵獵,朱由檢一身常服立在玄武門城樓之下,身後跟著個背著大竹簍的書生,正是宋應星。竹簍裡塞滿《天工開物》手稿與勘測工具,邊角還露著幾包麥種。

“皇上,臣此去山西,定不辱命。”宋應星對著朱由檢深深一拜,聲音朗朗,“待臣傳信,必在山西煉出最堅的甲、最利的矛,助嶽將軍橫掃西北;更要修通汾河溝渠,讓山西百姓有糧可種、有水可飲。”

朱由檢上前一步,親手扶起他,眼底帶著幾分惜才的悵然:“先生之大才,乃大明之幸。此去路途艱險,務必保重身體。”

“陛下!”李清忽然從隊列中走出,拱手請命,“臣想跟著宋兄同行,見識《天工開物》的真章,也能在旁搭把手。”

朱由檢擺了擺手,眼底泛起笑意:“去吧,若能幫著先生完善實務之學,也是你的功勞。”

就在此時,城門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嶽承嗣翻身下馬,大步上前跪拜:“陛下萬歲!先生昨日所言,令臣振聾發聵。先生之安,便是天下之安。”

他側身讓開,身後一個精悍的青年上前見禮。“此乃秦老將軍之子馬萬年,也是臣的徒弟。”嶽承嗣道,“他率一千白杆兵護送先生入山西,先生切莫推辭。”

宋應星聞言,對著嶽承嗣拱手笑道:“嶽節度使乃天下之真英雄,陝西之表率!多謝將軍厚意,這份情,宋某記下了。”他轉頭喚過一個半大少年,“此乃犬子宋士義,習得臣的本事七八分,便留在將軍身邊。待來年春耕,讓他幫著陝西挖渠種糧,教百姓新的耕作法子。”

宋士義上前躬身:“嶽將軍,晚輩宋士義,願效犬馬之勞。”

嶽承嗣剛要應下,溫玉薇已上前一步,扶了扶耳邊碎發,對著宋應星輕聲道:“先生珍重,一路順遂。”

“夫人珍重。”宋應星頷首,又與眾人一一致謝,便帶著李清、馬萬年與護衛隊,踏上了前往山西的路。

朱由檢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轉頭對嶽承嗣道:“嶽卿,回去吧。好好帶教宋先生的次子,若他日他也成國之柱石,卿功不可沒。”

嶽承嗣再次跪拜:“陛下,臣謝過陛下!謝過宋先生!也代陝西百姓謝過陛下!”三拜之後,便驅馬趕著馬車回了嶽府。

此時的嶽府書房,溫體仁還癱坐在地上。案上的《孟子》與《陽明心學》散落一地,他頭發散亂,雙目通紅,半生信奉的教條與要拋棄舊學的念頭在腦中瘋狂碰撞,頹廢得如同丟了魂:“到底要丟還是要留……”

“溫爺爺。”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宋士義端著一杯熱茶走進來,怯生生道,“昨日家父在行宮多有衝撞,讓爺爺受罪了。”

溫體仁抬頭看著眼前的半大孩童,忽然自嘲一笑,伸手讓他扶起自己:“你父說得對,老夫抱著孟子的教條不放,才是誤國誤民的蛀蟲,半生都走偏了路。”

“不是要完全拋棄呀。”宋士義扶著他坐到椅上,認真道,“父親說,孟子的‘民為貴’本是好念想,可太理想化,落不了地;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才是做事的法子。陛下昨日不是說了嘛,讓爺爺用孔子‘經世致用’的根,融入陽明先生的務實法子,把那些不切實際的空想拋開——不是丟了儒學的根,是丟了沒用的教條,這樣才能真的幫到百姓啊。”

溫體仁愣住了,轉頭看向門口——嶽承嗣與溫玉薇正站在那裡,眼神裡滿是關切。他望著眼前的少年、女婿與女兒,渾濁的眼底忽然有了光亮,喃喃道:“原來……陛下是這個意思,是老夫鑽了牛角尖。”

他揮了揮手:“你們先下去吧,老夫睡一覺。”

下午時分,溫玉薇推開書房門,見溫體仁已梳洗整齊,正坐在案前翻看書卷,精神好了大半。“父親,可想通了些?”

溫體仁放下書,長歎一聲:“老夫活了半生,竟沒個孩童看得透徹,更沒一個隻會打仗的武夫看得明白。孔子講‘愛人’,陽明講‘務實’,核心都是讓百姓過好日子。是老夫抱著孟子的空想不放,忘了儒學本是要做事的,不是要背書的。”

他跟著溫玉薇走到前廳,隻見桌上已擺好了飯菜,嶽承嗣、嶽家小妹、宋士義都已坐定,正等著他。眾人見他進來,都起身相迎,溫玉薇眼中更是帶著期待。

溫體仁看著滿桌人,忽然憨厚一笑,擺了擺手:“吃飯。”

用過餐後,溫體仁猛地一拍桌案,起身對著嶽承嗣與溫玉薇深深一揖:“你們說得都對,是老夫狹隘了。老夫這就進宮,向陛下請罪,也請陛下許老夫一個機會,用陽明先生的法子,實實在在為陝西百姓做些事。”

喜歡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請大家收藏:()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