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翻天覆地的變化,如同投入青雲宗這潭湖水中的巨石,激起的漣漪一圈圈擴散,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與之相鄰、同樣講究精密與推演的陣法堂。
陣法堂劉長老,最近有些坐立不安。
他並非古板迂腐之人,相反,在眾長老中,他對林楓那些“離經叛道”之舉,算是接受度較高的。畢竟陣法一道,本就蘊含天地至理與數算邏輯,與林楓鼓吹的“科學”、“數據”似乎有某種共通之處。林楓之前提出的《林楓算法(陣法優化基礎篇)》,他也曾翻閱,雖覺新奇,卻並未完全重視,隻當作一種有趣的思路補充。
可丹房的事,讓他徹底無法淡定了。
那個曾經和他一樣,對自身領域充滿驕傲、甚至有些固執的趙老頭,居然真的低頭了!不僅低頭,還靠著那套“標準化流水線”和“科學管理”,讓瀕死的丹房煥發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賺得盆滿缽滿!
劉長老親自去丹房“參觀學習”過。當他看到那些低階弟子像擺弄玩具一樣,在流水線上穩定產出品質極高的丹藥時,當他看到趙長老那張雖然複雜卻難掩喜色的老臉時,當他聽到那驚人的成丹率和效率數據時……他內心的震動,無以複加。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和機遇感,同時攫住了他。
陣法堂,看似超然,實則也麵臨著瓶頸。高階陣法晦澀難懂,對天賦要求極高,弟子晉升緩慢;基礎陣法雖然普及,但布置效率低下,威力與能耗比不佳。更重要的是,宗門資源有限,丹房的崛起,勢必會擠占其他堂口的資源份額。若陣法堂再不求新求變,恐怕……
他不能再等林楓“惠顧”了。誰知道那小子下一個目標會是器堂還是禦獸園?他必須主動出擊!
於是,這一日,劉長老整理好衣冠,調整好心態(努力壓下那點屬於長老的矜持),來到了雲隱峰。
與趙長老的深夜偷偷摸摸不同,劉長老選擇在光天化日之下,堂堂正正地拜訪。
“林大師兄,老夫劉清源,特來拜訪。”劉長老站在洞府外,聲音平和,姿態放得頗低。
洞府門開,林楓迎出,臉上依舊是那副人畜無害的笑容:“劉長老大駕光臨,快請進。”
分賓主落座,奉上靈茶。劉長老沒有過多寒暄,直接說明了來意,隻是語氣比趙長老當初要委婉和“學術”得多。
“林大師兄,”劉長老斟酌著詞句,“老夫近日觀摩丹房氣象,深感大師兄‘科學管理’之妙,確有化腐朽為神奇之效。聯想到我陣法堂,雖與丹道不同,然其核心亦在於推演、邏輯與結構優化。大師兄此前所著的《林楓算法》,老夫拜讀後,亦覺深受啟發,其中諸多思想,與我陣法之道,似有暗合之處。”
他頓了頓,觀察了一下林楓的神色,繼續道:“隻是,算法精妙,理論高深,老夫與堂內弟子,囿於傳統思維,恐難窺其堂奧,更不知如何將其應用於實際的陣法優化之中。故而今日冒昧前來,是想請大師兄……能否撥冗,也給我們陣法堂……指導一二?”
說完這番話,劉長老心中也有些忐忑。他不知道林楓會提出什麼條件,會不會也像對丹房那樣,要來一場“技術入股”?
林楓聽著劉長老這番既保持了風度又明確表達了訴求的話,心中了然。他放下茶杯,笑容溫和:
“劉長老過謙了。陣法之道,博大精深,蘊含天地至理,我那些淺見,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些取巧的嘗試罷了。”
他話鋒一轉,眼中閃過感興趣的光芒:“不過,長老既然提起,我倒確實對如何將算法思想應用於陣法優化,有些不太成熟的構想。若長老不嫌我班門弄斧,我們倒是可以一起探討探討。”
他沒有提條件,沒有擺架子,反而擺出了合作研究的姿態。
這讓劉長老暗暗鬆了口氣,同時也不禁對林楓更高看了一眼。此子,不僅手段驚人,這為人處世,也遠比同齡人老辣。
“大師兄請講,老夫洗耳恭聽!”劉長老坐直了身體,神情專注,如同一個虛心求教的學生。
林楓知道,陣法堂的“算法革命”,即將正式拉開序幕。而這位主動上門的劉長老,將會成為他在陣法堂最好的“合夥人”與“推廣者”。
林楓沒有直接拋出高深的理論,而是邀請劉長老移步至洞府內專設的“演算沙盤”前。這沙盤並非尋常沙土,而是由靈光凝聚,可隨心變幻,模擬各種陣圖結構。
“劉長老,我們不妨以一個具體的陣法為例。”林楓說著,手指輕點沙盤,靈光流轉間,一座結構繁複、靈絡交織的立體陣圖浮現出來——正是陣法堂常用的“九宮迷魂陣”的基礎構型。此陣有九九八十一個核心節點,靈力回路迂回曲折,啟動慢,維持起來靈力消耗也大。
“以此陣為例,”林楓指著沙盤上的陣圖,“傳統的優化思路,多是依靠經驗,微調某個節點的靈力輸出,或者強化某條回路的穩定性,屬於‘局部修補’。”
劉長老點頭,這確實是他們常用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
“但現在,我們換一個思路。”林楓眼神銳利起來,“我們暫時忘掉‘陣法’這個充滿玄學色彩的詞,把它看作一個純粹的‘連通性網絡模型’。”
他在沙盤旁邊拉出一麵靈光幕布,開始快速書寫、繪圖。
“首先,建模。”林楓邊寫邊說,“我們將八十一個節點視為網絡中的頂點,將節點間的靈力連接通道視為邊。每一條‘邊’都有其‘權重’,這個權重可以代表靈力傳輸的損耗率、延遲時間,或者布設時需要投入的資源成本。”
幕布上出現了由八十一個點和無數連線構成的複雜網絡圖,每條線上都標注了模擬的權重數值。
劉長老看得目不轉睛,他雖然不完全懂“頂點”、“邊”這些詞,但林楓將陣法抽象成點和線的關係,這種視角讓他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我們的優化目標是什麼?”林楓自問自答,“是在保證陣法核心功能(困敵、惑心)強度不變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總體的靈力消耗和啟動延遲。換句話說,就是尋找一個‘最短路徑’和‘最小生成樹’的混合優化問題。”
他切換到沙盤操作,開始演示:
“看這裡,節點A7到C3,再到E8這條路徑,”林楓演示出三條迂回的連接,“它們實現的最終效果,是否可以用節點A7直接連接到E8來近似替代?我們計算一下直接連接與迂回連接在靈力損耗和功能實現度上的差值……”
他調用“楓靈財算係統”的輔助計算模塊,沙盤上靈光快速閃爍,幾個呼吸後得出數據:“看,直接連接,損耗降低四成二,核心惑心功能強度僅下降不足百分之五!這是一個明顯的優化點!”
劉長老瞳孔微縮!
“再看這一片區域,”林楓手指劃過大片密集連接的節點群,“這麼多冗餘連接,就像人身上多餘的脂肪,消耗能量卻用處不大。我們可以運用‘貪婪算法’的思想,在不影響主體結構穩定性和功能的前提下,優先剔除那些權重最高(即損耗最大或成本最高)、但對整體連通性貢獻最小的邊。”
沙盤上,隨著林楓的指令,一條條靈力回路被模擬“切斷”,整個陣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清爽”起來。原本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的靈絡,逐漸顯露出清晰的主乾和分支。
“同時,對於關鍵路徑,”林楓繼續道,“我們可以運用‘動態規劃’的思路,預計算並存儲所有節點對之間的最優次級路徑,一旦主路徑受損,陣法能自動、快速地切換到備用路徑,提升容錯率和韌性。”
整個優化過程,林楓沒有依賴任何玄妙的“陣感”或經驗,完全是基於對網絡結構的分析和一係列清晰的、可重複的計算步驟。
片刻之後,沙盤上的“九宮迷魂陣”已經煥然一新。節點數量未變,但連接線減少了近三分之一,整體結構變得更加簡潔、高效。
林楓啟動模擬運行。
優化前的原版陣法,靈光緩緩亮起,如同老牛拉車,數息之後才完全激活,運行時光芒閃爍,明顯有靈力波動不均、局部過載的現象。
而優化後的新陣法,靈光幾乎是瞬間點亮!啟動速度提升了一倍有餘!運行時光芒穩定均勻,如同呼吸般流暢自然,再無之前的滯澀感。模擬數據顯示,在維持相同困敵強度下,新陣法的靈力消耗比原版降低了四成!
劉長老死死盯著沙盤上那穩定運行、效能驚人的新陣圖,嘴巴微微張開,整個人如同被定身法定住一般。
他數百年的陣法修為、積累的無數經驗,在這一刻,被這冰冷、精確、卻又充滿力量的“算法優化”徹底顛覆了。這無關天賦,無關感悟。這是規則的力量。是計算的勝利。
沙盤之上,新舊兩版“九宮迷魂陣”的模擬運行數據,如同最嚴厲的考官,給出了冰冷而無可辯駁的評判。
林楓指著旁邊靈光幕布上實時顯示的各項參數,開始了他的“性能分析報告”:
“劉長老,請看這裡。”他的手指點在“啟動時間”一欄,“優化前:三點七息。優化後:一點五息。啟動速度提升百分之一百四十七。”
他的手指移動到“靈力消耗(標準單位/時辰)”一欄,“優化前:一百五十單位。優化後:九十單位。能耗降低百分之四十。”
最後,他指向“核心功能強度(惑心指數)”一欄,“優化前:八十五。優化後:八十二。功能強度僅下降百分之三點五,完全在可接受範圍內,甚至可以通過微調關鍵節點進行補償。”
林楓放下手,看向依舊處於震撼中的劉長老,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劉長老,在商業和工程領域,我們通常用一個核心指標來衡量一項技術或產品的優劣——‘性價比’,或者更專業一點,叫‘投入產出比’。”
他頓了頓,刻意放慢了語速,讓每個字都清晰地敲擊在劉長老的心上:
“而現在,對於陣法,我想引入一個全新的概念——‘威力與能耗比’,簡稱‘威耗比’。”
“它衡量的是,在單位靈力消耗下,陣法所能提供的實際威力或效果強度。”
林楓指著新舊陣法的數據,總結道:
“顯而易見,經過算法優化後的新陣法,其‘威耗比’遠遠超過了傳統版本。這意味著,用更少的靈力,我們能實現幾乎相同的戰術目標!或者,在消耗相同靈力的情況下,我們能布置出威力更強、覆蓋範圍更廣的陣法!”
他目光炯炯地看著劉長老:“長老,您想想,這意味著什麼?”
劉長老的呼吸陡然急促起來,他乾瘦的手指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在宗門大比、在外出曆練、在守護山門時,他的弟子們可以更快地布下有效的陣法,占據先機!
意味著在靈力匱乏的秘境、在持久的守禦戰中,他的陣法可以支撐更久,消耗更少的靈石儲備!
意味著同樣一筆布陣預算,現在可以覆蓋更多的區域,或者布置出更強大的陣法!
這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這是戰略層麵的競爭優勢!
以往,陣法堂評價一個陣法,多是從其“玄妙程度”、“威力大小”、“結構精巧”來考量,何曾如此赤裸裸地、量化地去計算過它每消耗一單位靈力能換來多少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