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紙上畫著府邸的大致布局:前院有塊不小的空地,東跨院有三間廂房,西跨院是廚房和雜物間,後院還有個小花園。
他指著前院的空地:“這裡我想種上幾棵朝陽甜種石榴樹,清顏喜歡,咱們家人也都愛吃,秋天結果時,滿院都是石榴香,也有個‘多子多福’的好彩頭,但是桃樹也要種下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楚清顏看著圖紙上的空地,眼前立刻浮現出滿院石榴樹的模樣,忍不住點頭:“好!要種三棵,跟咱們朝陽城的一樣,每年都能結滿果子,桃樹也有的話,可以做桃花酥。”
楚將軍指著東跨院的廂房,語氣帶著幾分考量:“這三間廂房,一間給你母親住,一間給清瑤住,還有一間……可以改成清瑤的畫室。
她自小喜歡畫畫,江南來的程公子也懂字畫,正好讓他們能一起琢磨。”
“嶽父考慮得極是。”景淮初笑著附和:“我還想著,西跨院的廚房可以擴寬些,楚母喜歡做點心,寬敞的廚房用著方便。
另外,後院的小花園可以種些江南的桂樹和朝陽的月季,既有清瑤喜歡的江南景致,也有咱們朝陽的特色,程公子若留下,也能多些熟悉的氣息。”
“程公子?”楚將軍挑眉,看向楚清顏,眼底帶著幾分打趣:“清瑤那丫頭,這幾日跟程公子走得近,若程公子願意留在朝陽城,或是去京城,咱們也該給人家留間客房。”
楚清顏認真道:“程公子懂園林設計,前日他還說,朝陽城的庭院布局比江南更開闊,若能在京城府邸的花園裡加個小水榭,夏天乘涼、賞荷正好。”
“水榭好!”景淮初眼睛一亮,在圖紙上的後院位置畫了個小圈:“就按清顏說的,在後院挖個小池塘,種上荷花,建個木水榭,榭裡放張石桌。
夏天咱們一家人能在這兒吃茶、聊天,清瑤和程公子也能在這兒畫畫。”
楚將軍看著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規劃,嘴角露出欣慰的笑意。
他拿起硯台旁的狼毫筆,在圖紙上的前院位置畫了道矮牆:“這裡可以砌道矮牆,圍著石榴園,牆上爬些藤蔓,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既好看又能擋些風。
另外,府門口得掛塊‘鎮國將軍府’的匾額,要選上好的楠木,刻上禦賜的名號,讓京裡人都知道,咱們楚家是憑忠勇得的這份體麵。”
“匾額的事,我會讓人去準備,選最好的工匠來刻。”景淮初接過筆,在圖紙上標注“匾額”二字。
接著又補充道:“還有府裡的門窗,都換成雕花的,跟咱們朝陽城將軍府的樣式差不多,後麵住進來也不會覺得陌生。
客房就設在東跨院的偏房,鋪上新的被褥,備好筆墨紙硯,程公子若去京城,也能住得舒心。”
幾人圍著圖紙,越聊越細致——從石榴園的灌溉、水榭的欄杆樣式,到廚房的灶台數量、畫室的采光,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家人的喜好與需求。
陽光透過書房的雕花窗欞,灑在圖紙上,將幾人的影子疊在一起,溫馨得像一幅團圓畫。
“對了,嶽父。”景淮初忽然想起江南銅料的事,從懷裡取出那卷文書,遞到楚將軍麵前:“這是程公子帶來的江南銅料樣品的檢測結果,工部說這種銅料比北方的更耐磨,還輕便,正好能用在了望塔的滑輪上。
我想著,等府邸修整好,讓程公子也去京城看看,或許他還能給了望塔的木料提些建議——江南多良木,他定懂行。”
楚將軍接過文書,仔細看了一遍,點頭讚許:“程公子這孩子,不僅懂字畫,還懂材料,是個難得的人才。
若他願意去京城,咱們也歡迎,正好讓他幫著清瑤設計畫室的布局,也能給邊防出份力。”
正說著,院外傳來楚母的聲音:“你們在書房聊什麼呢?飯都快好了,清顏的嫁衣布料還在廊下晾著,彆讓風吹皺了。”
三人笑著起身,景淮初小心翼翼地把圖紙和皇帝的批複疊好,放進錦盒裡。
楚清顏走在最前麵,腳步輕快,心裡滿是歡喜——她仿佛已經看到了京城的“鎮國將軍府”:前院的石榴樹結滿了紅果,後院的水榭飄著荷香,母親在廚房做著桂花糕,阿姊和程公子在畫室裡畫畫,她和景淮初在廊下看了望塔的改良圖紙。
書房外的陽光更暖了,桂香飄進來,混著飯菜的香氣,漫在將軍府的正午時光裡。
楚將軍走在中間,看著身邊景淮初和楚清顏的背影,心裡忽然覺得,半生戎馬守護的江山,終究換來了家人的安穩與團圓——這“鎮國將軍府”,不僅是朝廷的認可,更是他們楚家在京城的根。
景淮初握著錦盒,側頭看向楚清顏,眼底滿是溫柔:“等咱們把府邸修整好,接嶽父嶽母和清瑤去京城,再請程公子一起來,到時候咱們在石榴園裡擺酒,慶祝喬遷,也慶祝咱們的婚期將近。”
楚清顏笑著點頭,指尖輕輕碰了碰他的袖口,帶著陽光的溫度。
驛卒早已策馬離去,馬背上的風塵還未散儘,卻已將皇帝的認可與溫情,穩穩送到了朝陽城。
喜歡一路躺平,隻願當鹹魚請大家收藏:()一路躺平,隻願當鹹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