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心中一動,點頭道:“大人秉公處理即可。”
稅務官本就因錯怪李逸有些愧疚,聽聞王家綢緞鋪可能漏繳稅款,立刻說道:“我也一起去查!正好看看這世家子弟的店鋪,賬目是否如他們所說的那般‘清晰’。”
眾人來到王軒家的綢緞鋪,王軒正在店內指揮夥計整理貨物,看到稅務官和大理寺卿,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你……你們來這裡做什麼?”
“奉陛下之命,查你家綢緞鋪的賬目!”稅務官語氣嚴肅,不容置疑。
夥計們連忙將綢緞鋪的賬本搬出來,這些賬本都是用算籌記錄的流水賬,字跡潦草,記錄混亂,很多地方隻寫了“賣綢緞十匹”,卻沒寫金額;有些地方寫了金額,卻沒有對應的出貨單;甚至有幾個月的賬目,因為算籌計算失誤,連利潤都算不清楚。
稅務官抽查了去年的賬目,對照繳稅憑證,發現有三個月的稅款都沒有繳納,累計漏繳稅款達兩百貫!“王軒!你家綢緞鋪漏繳稅款兩百貫,證據確鑿,你還有什麼話說?”
王軒嚇得雙腿發軟,跪倒在地:“不……不是我故意漏繳,是賬本太亂,算錯了……”
“算錯了?”稅務官冷笑一聲,“三個月連續算錯?還都是少算稅款?你當本官是傻子不成!”
大理寺卿上前一步,拿出之前搜出的書信:“王軒,你不僅散播謠言詆毀‘逸品軒’,還聯合張柬之侄子彈劾李公子,如今又查出漏繳稅款,你可知罪?”
王軒看著書信,知道再也無法狡辯,隻能癱坐在地上,麵如死灰。
此事很快稟報給了李治。李治得知真相後,怒不可遏——王軒剛回京就不思悔改,反而散播謠言、漏繳稅款;張柬之身為禦史大夫,不僅不約束侄子,還參與其中,實在是罪不可赦!
“傳朕旨意!”李治語氣冰冷,“王軒散播謠言、漏繳稅款,禁足半年,罰銀五百貫;其父王權教子無方,免去禮部尚書之職,降為禮部侍郎;張柬之侄子參與散播謠言,杖責三十,流放嶺南;張柬之失察縱容,再降一級,貶為禦史中丞,罰俸一年!”
旨意下達後,長安城內一片嘩然。百姓們得知“逸品軒”是被冤枉的,紛紛前往“逸品軒”購物,以表支持;而王家綢緞鋪則門可羅雀,甚至有之前的顧客上門要求退還貨款,生意一落千丈。
國子監內,那些之前嘲諷李逸的官員子弟,得知王軒的下場後,再也不敢輕易招惹李逸——連禮部尚書家的公子都栽在了李逸手裡,他們這些人,又怎能敵得過如此嚴謹、如此有手段的李逸?
張柬之接到旨意時,正在禦史台處理公務。他看著手中的聖旨,氣得渾身發抖,卻又無可奈何——他本想借王軒之手扳倒李逸,卻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沒能傷到李逸,反而連累了自己和侄子,甚至讓王權也被降職。
“李逸!你這個小畜生!”張柬之將聖旨摔在地上,眼中滿是怨毒,“此仇不報,我張柬之誓不為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此時的“逸品軒”總店,早已恢複了往日的熱鬨。百姓們不僅來購買商品,還紛紛誇讚李逸的嚴謹和正直。
“李公子真是好人,賬目這麼清晰,還多繳了稅款,哪像王家那樣偷稅漏稅!”
“之前都是聽信了謠言,以後咱們就認‘逸品軒’,再也不相信那些世家子弟的鬼話了!”
蘇瑤也特意趕來,看著店內熱鬨的景象,笑著對李逸說:“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化解這場危機。你設計的那個‘複式記賬法’,真是厲害,連稅務官都讚不絕口。”
李逸握住蘇瑤的手,眼中滿是溫柔:“多虧了你一直支持我。其實,我設計這個記賬法,不僅是為了清晰記錄賬目,也是為了防止有人再用‘偷稅漏稅’來陷害我——如今看來,倒是派上了用場。”
“以後再有類似的危機,咱們也能應對自如了。”蘇瑤笑著說道。
夕陽西下,“逸品軒”的燈籠漸漸亮起,暖黃的光暈映在百姓們的笑臉上,顯得格外溫馨。李逸站在店門口,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滿是感慨——從最初的賭債纏身,到如今的應對自如,他經曆了太多的挑戰,也成長了太多。
他知道,王軒和張柬之絕不會善罷甘休,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陰謀和陷阱。但他並不畏懼——他有清晰的賬目,有百姓的支持,有蘇瑤的陪伴,還有那顆始終堅守的初心。
次日,李逸照常前往國子監。這一次,那些曾經嘲諷他的官員子弟,看到他都紛紛低下頭,再也不敢露出輕蔑的神色;甚至有幾位友善的學子主動上前,向他請教“複式記賬法”的細節。
李逸笑著一一解答,心中明白——唯有實力和真誠,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他坐在槐樹下,再次翻開《貞觀政要》,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書頁上,溫暖而平靜。
他知道,國子監的學習隻是一個階段,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皇家科學院的構想需要推動,專利製度的細則需要完善,“逸品號”的商船隊需要擴大……但他有信心,一步一個腳印,將這些構想變為現實,讓大唐變得更加繁榮,讓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而暗處,張柬之看著李逸在國子監內從容的身影,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正在策劃一個更大的陰謀,一個足以徹底扳倒李逸的陰謀。這場正邪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