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保守派受挫,改革之路再向前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110章 保守派受挫,改革之路再向前

第110章 保守派受挫,改革之路再向前(1 / 1)

入秋的長安,褪去了盛夏的燥熱,多了幾分清爽。太極殿外的銀杏樹葉漸漸染上金黃,隨風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大唐的繁華與變遷。此時的朝堂之上,氣氛卻與往日不同——鹽鐵改革的全麵成功,如同一股強勁的東風,吹散了保守派盤踞多年的陰霾,讓支持改革的聲音占據了絕對主導。

張柬之身著深青色朝服,站在文官隊列的中後位置,臉色陰沉得如同窗外的烏雲。自鹽鐵改革在全國推廣並取得輝煌成效後,他的日子便一日比一日艱難。此前,他以禦史中丞的身份,多次上奏彈劾鹽鐵改革“擾亂舊製”“與民爭利”,甚至暗中聯合幾位保守派官員,試圖阻撓改革推進。可如今,百姓用上了平價優質的鹽鐵,國庫收入大幅增長,各地送來的奏折全是對改革的稱讚,他那些彈劾的言論,不僅沒能動搖改革根基,反而讓自己漸漸被唐太宗冷落。

就在昨日,吏部還傳來消息,原本由他負責的地方監察事務,被唐太宗下令轉交他人負責。這無疑是一個信號——陛下已不再信任他這位“保守派中堅”。張柬之心中滿是不甘,卻又無可奈何。他偷偷瞥了一眼站在前方的李逸,隻見李逸身著緋色官袍,身姿挺拔,眉宇間滿是自信,與半年前那個在朝堂上還要為鹽鐵改革據理力爭的年輕人,判若兩人。

“諸位愛卿,今日召你們前來,是想與大家商議下一步的朝政規劃。”唐太宗坐在龍椅上,目光溫和卻帶著威嚴,“鹽鐵改革推行半年,全國官鹽、鐵價大幅下降,稅收增長四成,百姓滿意度顯著提升。此等利國利民之舉,當成為我大唐改革的典範。”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李逸身上,語氣中滿是讚賞:“李逸,如今鹽鐵改革成功,百姓受益,國庫充實,下一步,你可考慮在其他領域推行類似改革,比如茶葉、絲綢的稅收與經營。這兩項產業關乎民生,也是我大唐的重要財源,若能加以規範,定能進一步完善大唐的經濟體係。”

此言一出,殿內立刻響起一片讚同之聲。戶部尚書王圭率先躬身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茶葉、絲綢乃我大唐特產,江南茶葉遠銷北方,蜀地絲綢更是通過絲綢之路銷往西域各國,隻是如今市場混亂,偷稅漏稅、壟斷經營的現象時有發生,若能參照鹽鐵改革的經驗加以規範,定能為國家帶來更多收益,也能讓百姓、商家受益。”

工部尚書段綸也附和道:“臣也讚同!此前鹽鐵改革中,‘因地製宜、實用利民’的理念十分有效,若能應用到茶葉、絲綢領域,定能解決當前市場的諸多問題。”

李逸感受到滿朝文武的支持,心中暖流湧動。他上前一步,躬身答道:“陛下,臣謝陛下信任。其實在鹽鐵改革推進過程中,臣便已開始關注茶葉、絲綢領域的問題,如今已有初步想法。茶葉、絲綢與鹽鐵不同,鹽鐵關乎國計民生,需官營與民營協同;而茶葉、絲綢多為民間經營,百姓依賴其謀生的不在少數,因此改革不可照搬鹽鐵模式,需以‘規範市場秩序、優化稅收製度’為核心。”

他停頓片刻,繼續說道:“具體而言,其一,規範經營資質。當前茶葉、絲綢市場魚龍混雜,不少商家無證經營,以次充好,損害消費者利益,也擾亂市場秩序。可參照鹽鐵經營權開放的經驗,由地方官府審核商家資質,為符合條件的商家頒發經營許可證,嚴禁無證經營;其二,優化稅收製度。如今茶葉、絲綢稅收標準混亂,地方官員隨意加征賦稅,導致商家負擔沉重,不少商家為避稅而走私。可製定統一的稅收標準,按產量或銷售額征稅,同時加強監管,防止偷稅漏稅,確保稅收公平;其三,打擊壟斷經營。江南部分茶商、蜀地部分絲綢商,憑借財力壟斷市場,哄抬價格,百姓與小商家苦不堪言。需嚴厲打擊壟斷行為,鼓勵公平競爭,讓市場價格回歸合理水平。”

李逸的話音落下,殿內再次響起掌聲。唐太宗滿意地點點頭:“你的規劃詳細周全,既考慮到了茶葉、絲綢領域的特殊性,又延續了鹽鐵改革‘實用利民’的理念,很好!此事便交由你負責,戶部、刑部全力配合,儘快製定具體方案,待方案成熟後,先在江南、蜀地試點,再逐步推廣至全國。”

“臣遵旨!”李逸躬身領命,心中充滿了乾勁。

站在隊列中的張柬之,聽著李逸的規劃與滿朝文武的讚同,心中滿是苦澀。他原本還想站出來反對,稱“茶葉、絲綢經營已久,貿然改革恐引發混亂”,可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他深知,經過鹽鐵之爭,保守派已徹底失去了話語權。此前支持他的幾位保守派官員,見改革利國利民,早已悄悄與他劃清界限,有的甚至轉而支持李逸的改革舉措。上次朝會後,吏部尚書還私下對他說:“柬之,如今改革已是大勢所趨,百姓擁護,陛下支持,我們若再堅持反對,恐會惹禍上身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想到這裡,張柬之隻能低下頭,沉默不語。他看著殿內支持改革的氛圍,心中清楚,李逸提出的“實用利民”改革理念,已得到朝廷與百姓的廣泛認可,保守派已無力阻止改革的步伐。

散朝後,官員們紛紛圍攏到李逸身邊,向他道賀,同時探討茶葉、絲綢改革的細節。江南道禦史崔大人笑著說:“李大人,江南茶葉市場混亂已久,不少茶商壟斷茶山,抬高茶價,百姓喝不起好茶,小茶農也賺不到錢,此次改革,定能還江南茶葉市場一個清明!”

蜀地刺史柳大人也說道:“蜀地絲綢聞名天下,可如今不少絲綢商偷稅漏稅,官府征稅困難,若能優化稅收製度,既能增加國庫收入,又能減輕誠信商家的負擔,真是一舉兩得!”

李逸一一回應,與眾人交流著改革思路。看著眼前這些支持改革的官員,他心中滿是感慨。從科舉改革開始,他便與保守派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那時,張柬之等人以“科舉舊製不可破”為由,多次阻撓科舉改革,試圖維持世家大族對官場的壟斷。是他與蘇瑤等人據理力爭,以“選拔賢才、為國育才”為由,說服唐太宗推行科舉改革,讓寒門子弟有了入朝為官的機會。

後來的鹽鐵改革,更是困難重重。保守派稱“鹽鐵官營乃祖製,不可更改”,甚至暗中勾結私鹽私鐵販子,破壞改革試點。是他帶領團隊深入各地調研,製定分批次推廣方案,解決了偏遠地區運輸成本高、邊境地區私販猖獗等問題,最終讓鹽鐵改革取得成功。

一路走來,雖曆經挫折,卻始終秉持“民生為本”的初心,從未動搖。如今,科舉改革讓朝堂多了許多有識之士,鹽鐵改革讓百姓用上了平價鹽鐵,國庫也日漸充實。這一切,都證明改革的道路是正確的。

“李大人,您在想什麼?”崔大人見李逸出神,輕聲問道。

李逸回過神,笑著說:“我在想,從科舉改革到鹽鐵改革,若沒有陛下的支持,沒有諸位的配合,沒有百姓的擁護,改革恐怕難以推進。如今,我們又要開啟茶葉、絲綢改革的新征程,這同樣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李大人放心,我們定當全力配合!”眾官員齊聲說道。

李逸與眾人道彆後,便前往戶部衙門。此時的戶部,早已不複往日的沉悶。鹽鐵改革成功後,戶部官員們士氣高漲,不少人主動提出要參與茶葉、絲綢改革的籌備工作。李逸剛踏入衙門,戶部侍郎張恒便迎了上來:“李大人,您交代的茶葉、絲綢市場調研數據,我們已經整理好了,請您過目。”

李逸接過卷宗,仔細翻閱著。卷宗中詳細記錄了江南、蜀地茶葉、絲綢的產量、銷量、價格、稅收等數據,還標注了當前市場存在的問題,如江南茶商壟斷茶山、蜀地絲綢偷稅漏稅等。“做得很好!”李逸滿意地說,“接下來,我們要根據這些數據,製定具體的改革方案,先在江南、蜀地選擇幾個試點,積累經驗後再全國推廣。”

張恒點頭應道:“好的,李大人。我們還需與地方官府溝通,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確保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沒錯,”李逸說道,“還要注意傾聽商家與百姓的意見,改革方案若有不妥之處,及時調整。我們推行改革,最終目的是讓百姓受益,不可脫離民生。”

接下來的幾日,李逸帶領戶部官員,日夜加班,製定茶葉、絲綢改革方案。他們參照鹽鐵改革的經驗,結合茶葉、絲綢領域的特殊性,製定了詳細的試點計劃:在江南選擇杭州、蘇州作為茶葉改革試點,在蜀地選擇成都、蜀州作為絲綢改革試點;試點期間,重點推進經營資質審核、稅收製度優化、壟斷行為打擊三項工作;同時,組建“茶葉絲綢改革指導團隊”,前往試點地區指導工作,解決實際問題。

方案製定完成後,李逸入宮呈給唐太宗。唐太宗仔細翻閱後,滿意地說:“方案詳細周全,考慮到了方方麵麵的問題。就按你製定的計劃推進,試點過程中若有困難,可隨時向朕稟報。”

“謝陛下!”李逸躬身謝恩。

離開皇宮時,已是夕陽西下。夕陽的餘暉灑在長安的街道上,將整個城市染成了金色。李逸站在戶部衙門的窗前,望著窗外的繁華景象:街道上,百姓們提著裝滿貨物的籃子,臉上洋溢著笑容;商戶們敞開大門,誠信經營,熱情地招呼著客人;鹽鐵店鋪前,再也沒有因價格過高而愁眉苦臉的百姓,取而代之的是輕鬆選購的身影。

他想起半年前,鹽鐵改革剛剛啟動時,長安街頭還有百姓為買不到平價鹽而發愁,鐵匠鋪裡也有農戶因農具價格過高而歎息。如今,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鹽鐵改革的成功,不僅讓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也讓國家的經濟更加繁榮。

李逸輕輕歎了口氣,心中滿是欣慰。他知道,鹽鐵之爭的勝利,不僅是改革的勝利,更是“實用利民”理念的勝利。在改革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阻力,保守派的反對、舊製度的束縛、現實中的困難,這些都曾讓他倍感壓力。可每當看到百姓因改革而受益,他便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接下來,還要完善茶葉、絲綢的管理製度,優化地方稅收體係,推動更多領域的改革。”李逸輕聲自語,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改革之路沒有終點,未來還有許多挑戰等待著他。比如,茶葉、絲綢改革試點可能會遇到商家的抵製,地方稅收體係優化可能會觸動部分官員的利益,這些都需要他拿出更大的勇氣與智慧去應對。

但他並不畏懼。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唐太宗的支持,讓他有了堅實的後盾;支持改革的官員,讓他有了得力的幫手;擁護改革的百姓,讓他有了前進的動力。隻要繼續堅守“民生為本”的初心,秉持“實用利民”的理念,與大家同心協力,大唐的改革之路,定會越走越寬,國家也會越來越繁榮昌盛。

夜幕漸漸降臨,長安街頭亮起了燈籠,星星點點的燈光照亮了整個城市。李逸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皇宮的方向,心中充滿了期待。他仿佛看到,在不久的將來,江南的茶山鬱鬱蔥蔥,茶農們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蜀地的絲綢作坊裡,織工們辛勤勞作,織出的絲綢精美絕倫;全國各地的百姓,都能用上質優價廉的茶葉、絲綢,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他知道,這一天不會太遠。因為改革的種子已經種下,在大唐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終將長成參天大樹,為百姓遮風擋雨,為國家帶來繁榮與富強。而他,將繼續做改革的推動者,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為大唐的盛世添磚加瓦,讓“實用利民”的理念,在大唐的土地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豪門棄女邊境立功後連升九級 軍中女霸王! 暖動人心 靈飛經:中微子紀元 末日簽到,我養的少女是終焉女王 末世:開局優勢在我 末世梟雄:我的係統是禁忌 行屍走肉之想躺平?我先改個劇本 末世熔爐我收取美國五大湖 天狼的使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