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逸品號擴容,十艦啟航通遠洋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136章 逸品號擴容,十艦啟航通遠洋

第136章 逸品號擴容,十艦啟航通遠洋(1 / 1)

長安的春風還帶著渭水兩岸的濕潤綠意,泉州港的海風已裹著鹹腥的暖意,漫過碼頭的青石板。三月的泉州,正是航海的好時節——東南季風漸起,海麵風平浪靜,碼頭上擠滿了裝卸貨物的腳夫、吆喝叫賣的商販、等待出海的漁民,還有專程來看“逸品號”啟航的百姓,人聲、號子聲、海浪聲交織在一起,熱鬨得像一場盛大的節慶。

碼頭最東側的泊位上,十艘嶄新的“逸品號”商船並排停靠,如十條銀色的巨鯨臥在海麵。船身長達二十丈,比此前的舊船加長了近七丈,船舷兩側加裝了半寸厚的防護鐵皮,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銀亮光澤,能抵禦近海海盜的登船砍擊;船帆是用三層加厚的蜀錦縫製,上麵用金線繡著一個碩大的“逸”字,風吹過帆麵,“逸”字仿佛活了過來,在藍天下舒展張揚;甲板上,腳夫們正小心翼翼地搬運貨物,一箱箱蜀錦、吳綾碼得整整齊齊,一摞摞青瓷、白瓷被稻草裹得嚴嚴實實,還有成箱的肥皂——這些是“逸品軒”的招牌商品,早已通過西域商路在中亞打響名氣,如今要乘著海船,去往更遠的地方。

李逸身著一身便於行動的青色勁裝,站在碼頭的了望台上,手裡拿著一卷羊皮航線圖,目光掃過每一艘船的細節。他身後跟著兩名技藝學院工科畢業的學生,一個叫陳舟,擅長船舶設計;一個叫林帆,精通導航設備,兩人正拿著圖紙,向李逸彙報最後的檢查情況:“李大人,所有船隻的水密隔艙都已測試完畢,即便單側船身受損進水,也不會影響整體浮力;改良羅盤的指針誤差已校準到半度以內,結合天文觀測儀,能精準定位航向;淡水艙用陶罐密封,儲存的淡水足夠全船人員飲用三個月,乾糧也備足了壓縮餅與醃肉,還帶了新鮮的豆子,可在船上發豆芽補充維生素。”

李逸點點頭,指尖在航線圖上的“真臘”“天竺”“波斯”“大食”等地名上劃過,眼中滿是對遠洋的期待。這不是他第一次謀劃海上貿易——早在三年前,西域商路恢複後,他就從波斯商人穆罕默德口中得知,大唐的絲綢、瓷器在印度洋沿岸的城邦中,能賣出比西域高兩倍的價錢,隻是因海上航線艱險、船隻簡陋,少有商人敢涉足遠洋。那時起,他便下定決心,要打造一支能通遠洋的商船隊,讓大唐的商品真正走向“海闊憑魚躍”的天地。

“陳舟,船尾的尾舵再檢查一遍,遠洋航行全靠尾舵控製方向,不能有半點差錯。”李逸叮囑道。

陳舟立刻應聲:“大人放心,我們已讓船廠的老工匠用硬木加固了尾舵軸,還備了兩套備用尾舵,萬一在海上損壞,能在兩時辰內更換完畢。”

李逸走下了望台,沿著碼頭走到最中間的“逸品一號”船旁。老船長周海正指揮著船員檢查錨鏈,他年過五十,臉上滿是海風刻下的皺紋,是泉州港最有經驗的船長,跑過二十餘年近海航線,如今第一次要駕船闖遠洋,眼中卻沒有絲毫畏懼,隻有興奮。

“周船長,此次遠航,辛苦你了。”李逸走上跳板,與周海握手。

周海黝黑的臉上露出笑容,聲音洪亮如鐘:“李大人客氣了!能駕著這麼好的船去遠洋,是老夫這輩子的福氣!您放心,老夫定把貨物安全送到,再把海外的好東西帶回來!”

李逸指著船艙裡的貨物,詳細囑咐:“底層貨艙裝的是瓷器與肥皂,中層裝絲綢,頂層留了空艙,準備裝回程的香料與棉花種子。特彆要注意的是那幾箱織布機圖紙,放在船長室的鐵櫃裡,鑰匙由你親自保管,到了波斯後,要親手交給當地的商會會長,他們會安排工匠學習改良技術。”

周海鄭重地點頭,從腰間解下一個銅製鑰匙串,上麵掛著一把小巧的鐵鑰匙:“大人放心,這鑰匙老夫會貼身帶著,丟不了!”

正午時分,十艘船的船長都聚集到“逸品一號”的甲板上,召開臨行前的最後一次會議。李逸將航線圖鋪在甲板中央的木桌上,用石子標出兩隊的路線:“此次遠航,我們分為兩隊:第一隊由周海船長帶領五艘船,走近海航線,先到真臘的吳哥窟,那裡的貴族最愛大唐絲綢,我們可先以絲綢換取當地的象牙與胡椒;再前往天竺的摩揭陀國,天竺的棉花品種優良,要多帶些種子回來,試種在江南的棉田;第二隊由趙河船長帶領另外五艘船,走遠洋航線,穿過馬六甲海峽,前往波斯的巴士拉港,再嘗試抵達大食的巴格達,攜帶的肥皂與織布機圖紙是重點,要與當地商人建立長期合作,打開新的市場。”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位船長:“每艘船配備兩名工科學生,負責維護設備與記錄航線;還帶了一名醫科學生,備足防治海上疫病的草藥。遇到危險時,優先保證人員安全,貨物次之——人才是咱們開拓遠洋貿易的根本,比什麼都重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船長們紛紛點頭,趙河船長起身說道:“李大人,我們已與泉州港的水師打過招呼,他們會派兩艘巡邏船護送我們出南海,避開近海的海盜聚集地。等出了南海,我們會按您教的方法,在船桅杆上掛起‘逸品軒’的旗號,沿途的城邦看到旗號,便知是大唐的商船,會給予通行便利。”

李逸滿意地點頭——這也是他提前半年就做好的準備,不僅與泉州水師達成合作,還通過西域商路的關係,讓波斯商人穆罕默德提前給沿途城邦的商會送信,告知“逸品號”商船隊的到來,為遠航掃清了不少障礙。

會議結束後,船員們開始做最後的登船準備。陳舟與林帆帶著幾名船員,將天文觀測儀搬到船頭的觀測台上,調試著鏡片的角度;醫科學生王杏則在船艙裡整理草藥箱,將防治風寒、痢疾、壞血病的草藥分類擺放,還在每個船員的行李裡塞了一小包維生素草茶——這是她在學院學到的配方,用曬乾的檸檬草、薄荷與野菊花混合,能預防海上常見的壞血病。

傍晚時分,蘇瑤帶著逸品女紅坊的幾名繡娘,坐著馬車趕到碼頭。她們帶來了上百個刺繡香囊,每個香囊裡都裝著艾葉、薄荷與驅蚊草,是蘇瑤特意請醫科學子配製的,能在濕熱的海上環境中驅趕蚊蟲。

“周船長,這是給您的香囊,您常年在海上,蚊蟲多,掛在船艙裡能舒服些。”蘇瑤將一個繡著“平安”二字的香囊遞給周海,又轉身將其他香囊分給船員,“大家在海上要照顧好自己,多喝熱水,少吃生冷的食物,我們在長安等著你們平安歸來。”

一個年輕的船員接過香囊,臉頰微紅,小聲說道:“多謝蘇姑娘,我們定不負您與李大人的期望,把大唐的好東西賣到海外去!”

蘇瑤笑著點頭,走到李逸身邊,輕聲問道:“所有準備都妥當了嗎?有沒有漏掉什麼?”

李逸握住她的手,指尖傳來她的溫度,心中滿是溫暖:“都妥當了,你放心。等船隊回來,咱們就能嘗到真臘的胡椒、天竺的棉花,說不定還能帶回大食的琉璃,到時候咱們在逸品軒開個‘遠洋商品展’,讓長安的百姓也見識見識海外的新奇東西。”

蘇瑤眼中滿是期待,又有些擔憂:“海上不比陸地,風浪難測,你們一定要多派人關注天氣,遇到危險就先避一避,彆逞強。”

“我知道。”李逸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我已讓每艘船都配備了經驗豐富的氣象觀測員,能根據雲形、風向判斷天氣變化,絕不會拿船員的性命冒險。”

次日清晨,天還未亮,泉州港就已熱鬨起來。百姓們自發聚集到碼頭,有的提著剛煮好的熱茶,有的拿著自家做的乾糧,要給船員們送行。辰時整,三聲號炮響徹港口,震得海麵泛起圈圈漣漪——這是啟航的信號。

船員們紛紛登上船隻,解開係在岸邊的纜繩。周海船長站在“逸品一號”的船頭,拔出腰間的彎刀,指向東方的海麵,高聲喊道:“啟航!”

十艘船的船帆同時升起,在東南季風的吹拂下,帆麵鼓得滿滿的,帶著船隻緩緩駛離泊位。甲板上,船員們揮舞著手臂,向碼頭上的百姓告彆;碼頭上,百姓們也高聲歡呼,“一路平安”的喊聲此起彼伏,蘇瑤站在李逸身邊,手裡緊緊攥著一個沒送出的香囊,眼中滿是不舍,卻又帶著驕傲。

李逸望著漸漸遠去的船隊,直到船影變成海麵上的十個小點,才緩緩收回目光。他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小的羅盤,這是陳舟特意為他做的迷你版改良羅盤,指針正穩穩地指向船隊遠去的方向。

“他們會成功的。”李逸輕聲說道,像是在對蘇瑤說,也像是在對自己說,“用不了多久,大唐的絲綢會鋪滿真臘的宮殿,大唐的瓷器會擺上天竺的寺廟,大唐的肥皂會走進波斯的市集,大唐的織布機技術會傳遍大食的工坊。到那時,海上的商路會像西域的商路一樣繁榮,大唐的商貿,會真正實現‘陸海並舉’。”

蘇瑤靠在他的肩上,看著海麵上的波光,輕聲回應:“我相信。就像當初你說要恢複西域商路、要升級學院一樣,隻要你想做的事,就沒有做不成的。等他們回來,咱們還要擴大船隊,讓‘逸品號’的旗號,出現在更多的海域。”

海風拂過兩人的發梢,帶著遠方的鹹濕氣息。碼頭的喧囂漸漸散去,隻剩下海浪拍打著礁石的聲音。李逸知道,十艘“逸品號”的啟航,不僅是一次商業冒險,更是大唐商貿格局的一次突破——從此,大唐的商品不再隻靠“絲綢之路”向西,還能靠“海上絲路”向南、向更遠的西方延伸;從此,大唐的改革事業,不僅有陸上的人才助力,還將有海上的貿易添彩。

他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羅盤,指針依舊堅定地指向遠洋的方向。就像這指針一樣,他的初心也從未改變——無論是鹽鐵改革、學院升級,還是如今的遠洋貿易,最終的目的,都是讓大唐的百姓更富足,讓大唐的盛世更長久。而這十艘“逸品號”,正是載著這份初心,駛向了更廣闊的天地,也駛向了大唐商貿更輝煌的未來。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無極道之因緣烏雲 婦產科的男醫生 港綜:開局滿爆率,我成娛樂大亨 全球殺戮:我一級屠神 苟道慎行:係統帶我撿漏諸天 無饑之邦不喂豺狼 辰仙之路 蓮花樓之花敗自開 封神來臨,我堵住了金鼇島大門 血玉千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