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臘月,年味已漸漸濃了起來,西市的街頭卻比往日更顯擁擠。一輛滿載絲綢的馬車在人群中艱難前行,車輪碾過青石板路,濺起的泥水濺到了路邊商販的貨攤上;挑著擔子的農戶一邊避讓馬車,一邊高聲吆喝“讓一讓”,擔子上的蔬菜卻還是蹭到了行人的衣角;幾個孩童穿梭在人群中,險些被馬車絆倒,引得家長一陣驚呼——這樣的擁堵場景,在長安東西市每日都會上演,尤其是在早市與晚市時段,狹窄的街道往往要堵上半個時辰,百姓出行苦不堪言。
此時的戶部衙門內,李逸正對著一張泛黃的“長安交通規劃圖”沉思。這張圖是他三年前走訪東西市時繪製的,上麵用紅筆標注著“需拓寬路段”:西市通往朱雀大街的“廣濟路”,現狀寬僅三丈,需拓寬至五丈;東市通往大明宮的“通訓路”,寬兩丈五,需拓寬至四丈;兩條路的兩側還需增設“人行道”與“商戶臨時攤位區”,避免商販占道經營導致擁堵。
“郎君,蘇姑娘派人來說,嫁衣的最後一針已經繡完,讓您抽空去女紅坊看看。”管家走進書房,輕聲提醒。距離婚禮隻剩十日,蘇瑤早已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婚禮籌備上,可李逸卻仍在為街道拓寬工程奔波——他想在婚前完成這項民生工程,讓百姓在新年到來前,能走在寬敞的街道上,舒舒服服地置辦年貨。
“告訴蘇姑娘,我看完這份施工方案就過去。”李逸頭也不抬,手中的筆在規劃圖上圈出“廣濟路中段”,那裡有十餘家老字號商鋪,若直接拓寬,可能會影響商戶生意,需提前與商戶協商解決方案。
半個時辰後,李逸帶著規劃圖與施工方案,來到西市的廣濟路。街道兩側的商戶早已得知要拓寬街道的消息,不少商戶圍在李逸身邊,臉上滿是擔憂。開了三十年綢緞莊的張掌櫃率先開口:“李侍郎,拓寬街道是好事,可我這綢緞莊的門麵若被拆了,年前正是生意最好的時候,損失可就大了!”
“張掌櫃放心,我們早已考慮到商戶的利益。”李逸展開施工方案,指著“分段施工”與“臨時攤位”的條款解釋道,“工程分三段進行,先施工東段與西段,中段的商戶可正常營業;待東段、西段完工後,再搭建臨時攤位,讓中段商戶搬到臨時攤位經營,施工期間,朝廷還會補貼商戶三成租金,確保大家的損失降到最低。”
他頓了頓,又指向規劃圖上的“人行道與攤位區”:“街道拓寬後,兩側會增設三尺寬的人行道,人行道外側設臨時攤位區,商戶若想在街邊擺攤,隻需到市舶司登記,繳納少量管理費,便可在指定區域經營,既不影響交通,又能增加商戶收入。”
張掌櫃與其他商戶聞言,臉上的擔憂漸漸消散。賣糕點的王大娘笑著說:“要是這樣,那我們就放心了!之前街道堵得厲害,顧客都不願意來,拓寬後路好走了,生意肯定能更好!”
解決了商戶的顧慮,李逸立刻召集工部的工匠與戶部的官員,召開施工動員會。工部郎中趙安負責工程監督,他看著施工方案,有些擔憂地說:“李侍郎,距離新年隻剩一個月,要完成兩條路的拓寬,時間會不會太緊張?而且冬季施工,水泥容易凍結,影響工程質量。”
“時間確實緊張,但我們可以增加工匠數量,分兩班倒施工,白天鋪設路基,晚上進行路麵平整;至於水泥凍結的問題,我們可以在水泥中加入適量的石灰與草木灰,提高抗凍性,還可以在施工後用草席覆蓋路麵,保持溫度。”李逸早已想好應對之策,他從懷中取出一份“冬季施工細則”,上麵詳細記錄了水泥配比、施工時間安排、質量檢測標準,“這份細則是逸品學院工科的畢業生與工部工匠共同製定的,經過了多次試驗,確保冬季施工質量不會出問題。”
趙安接過細則,仔細翻閱後,眼中滿是敬佩:“李侍郎考慮得如此周全,我們定能按時完成工程!”
次日清晨,廣濟路的東段率先開始施工。工匠們早早來到工地,有的用鋤頭開挖路基,有的用馬車運送石料,有的則忙著攪拌水泥,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李逸也來到工地,與工匠們一起查看路基深度——按照施工標準,路基需挖至三尺深,填入碎石與石灰,再夯實平整,這樣才能確保路麵長期使用不塌陷。
“李侍郎,您怎麼還來工地?再過幾日就是您的婚禮了,該在家籌備才是!”正在夯實路基的老工匠王師傅,看到李逸後,連忙放下手中的夯錘。
李逸笑著拿起一把鐵鍬,幫著鏟碎石:“婚禮籌備有瑤兒在,這裡更需要人盯著。這街道拓寬工程,關係到百姓出行,可不能出半點差錯。”
老工匠們聞言,乾勁更足了。他們知道,李侍郎是真心為百姓辦事,即便即將成婚,也不願耽誤民生工程。
施工過程中,李逸還特意邀請了東西市的百姓代表擔任“工程監督員”,每日檢查工程質量與進度。百姓代表中有退休的老官員、經營多年的商戶、普通的農戶,他們會定期向李逸反饋施工中的問題——比如有工匠偷工減料,減少碎石用量;比如施工噪音過大,影響周邊居民休息。李逸接到反饋後,立刻要求整改:對偷工減料的工匠進行處罰,更換不合格的路基;調整施工時間,中午與晚上避免使用大型工具,減少噪音乾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廣濟路東段僅用十日便完成拓寬,原本狹窄的街道變得寬敞平坦,人行道與攤位區劃分清晰,行人與馬車各行其道,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擁堵。商戶們陸續搬回原位,張掌櫃的綢緞莊門前,前來選購年貨的顧客排起了長隊,他笑著對李逸說:“李侍郎,您看,路寬了,顧客也多了,這日子真是越來越好了!”
通訓路的施工也在同步推進。這條路通往大明宮,平日裡官員與百姓往來頻繁,擁堵問題更為嚴重。李逸在施工時,特意在道路兩側增設了“避車台”,每隔五十步設一個,供馬車臨時停靠避讓,進一步提升通行效率。
工程進行到第十五日時,蘇瑤帶著剛繡好的嫁衣,來到廣濟路的施工現場。她看著寬敞的街道與忙碌的工匠,又看了看滿身灰塵的李逸,眼中滿是心疼,卻也帶著驕傲:“逸哥哥,你放心,婚禮籌備都安排好了,你專心盯著工程就好。百姓們能在新年走寬敞的路,比什麼都重要。”
李逸走上前,輕輕為蘇瑤拂去肩上的雪花:“辛苦你了,瑤兒。等工程結束,我一定好好陪你籌備婚禮。”
臘月二十八,距離新年隻剩兩日,長安街道拓寬工程終於全部完工。拓寬後的廣濟路與通訓路,寬敞平坦,人行道上行人悠閒漫步,馬車在車道上平穩行駛,商戶們在攤位區有序經營,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擁堵。百姓們紛紛走上街頭,感受著新街道帶來的便捷——賣菜的農戶再也不用為堵車耽誤時間,能更快地將新鮮蔬菜運到市場;逛街的百姓不用再擠來擠去,能輕鬆選購年貨;官員們上朝也節省了時間,不用再提前一個時辰出發。
這日傍晚,李逸與蘇瑤並肩走在廣濟路上。夕陽的餘暉灑在寬敞的街道上,為青石板路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芒。孩子們在人行道上追逐嬉戲,商戶們的吆喝聲清脆響亮,馬車駛過路麵,發出平穩的聲響。
“逸哥哥,你看,百姓們多開心。”蘇瑤指著不遠處正在選購綢緞的母女,臉上滿是欣慰。
李逸點點頭,心中滿是成就感。他知道,這是他婚前推動的最後一項民生工程,雖然忙碌,卻意義非凡。這條拓寬的街道,不僅方便了百姓出行,更承載著他對民生的牽掛,對大唐未來的期許。
“瑤兒,等我們婚後,還要推動更多民生工程——江南的水利修繕、河北的棉花種植推廣、逸品學院航海科的實習航線拓展……”李逸握著蘇瑤的手,眼中滿是堅定,“隻要我們堅守‘務實利民’的初心,大唐的百姓,定會過上更安穩、更幸福的日子。”
蘇瑤依偎在李逸身邊,輕聲說道:“我會一直陪著你,和你一起為百姓辦事,為大唐的繁榮努力。”
夜色漸深,長安的街頭亮起了燈籠,拓寬後的街道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寬敞明亮。百姓們的歡笑聲、商戶的吆喝聲、馬車的鈴鐺聲交織在一起,彙成了一曲溫馨的“民生讚歌”。李逸知道,這條街道,隻是他民生改革之路的一個縮影;未來,還有更多的“路”需要他去拓寬,更多的民生難題需要他去解決。而他,也將帶著這份初心,在婚後的日子裡,繼續攜手蘇瑤,為大唐的民生與繁榮,書寫更多溫暖的篇章。
臘月三十這日,長安城內張燈結彩,百姓們走上寬敞的街道,置辦年貨、走親訪友,臉上滿是笑容。大家都在說,今年的新年格外不一樣——路寬了,心順了,日子也更有盼頭了。而這份“不一樣”,正是李逸在婚前,用自己的堅守與付出,為百姓送上的最好新年禮物。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