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朝堂風波:實證反駁 “違禮” 之論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159章 朝堂風波:實證反駁 “違禮” 之論

第159章 朝堂風波:實證反駁 “違禮” 之論(1 / 1)

長安的早朝總是來得格外早。天還未亮透,太極殿外的廣場上已站滿了身著朝服的官員,青色、紫色、緋色的官袍在晨霧中連成一片,官員們或低聲交談,或垂首靜立,等待著宮門開啟的鐘聲。近日,“李逸與蘇瑤籌建長安女子學堂”的消息已在朝堂內外傳開,不少人都在暗中揣測,這場看似尋常的早朝,或許會因這件事掀起波瀾。

辰時整,鐘聲準時響起,宮門緩緩推開,官員們按照品級依次進入太極殿。殿內燭火通明,鎏金柱上雕刻的龍紋在火光下愈發威嚴,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麵色沉靜,目光掃過殿內的官員,最終落在了站在前列的太子李治身上。李治今日身著太子禮服,神色卻有些緊繃——他早已聽聞保守派對女子學堂的不滿,心中暗自擔憂,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為李逸辯解。

待官員們行完朝禮,戶部尚書率先出列,奏報了上月的國庫收支情況,隨後幾位官員依次彙報了地方政務,一切看似與往常無異。就在唐太宗準備宣布退朝的前一刻,站在禮部官員隊列中的禮部侍郎崔玄齡突然向前邁出一步,躬身行禮,聲音洪亮地打破了殿內的平靜:“陛下,臣有本要奏!”

崔玄齡出身清河崔氏,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向來恪守傳統禮法,對李逸推行的諸多革新舉措本就心存不滿。如今聽聞李逸要辦女子學堂,更是覺得觸及了“綱常底線”,早已打定主意要在朝堂上發難。

唐太宗見是崔玄齡,微微頷首:“崔侍郎有話但說無妨。”

崔玄齡直起身,目光掃過殿內,最終落在李逸身上,語氣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嚴肅:“陛下,臣聽聞李逸大人與蘇瑤夫人正在西市柳巷籌建‘長安女子學堂’,欲招收平民女子入學讀書。臣以為,此舉實乃違禮之舉!古訓有雲‘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的本分是在家中學習女紅、相夫教子,而非拋頭露麵,與陌生男子同處一室讀書識字。”

他頓了頓,語氣愈發沉重:“若天下女子都效仿此舉,紛紛走出家門求學,誰來操持家務?誰來教養子女?長此以往,必會擾亂家庭和睦,動搖我大唐的綱常倫理!臣懇請陛下下令,即刻停辦女子學堂,嚴懲李逸大人,以正禮法!”

崔玄齡的話音剛落,殿內立刻響起了附和之聲。站在他身旁的禮部郎中王大人率先開口:“崔侍郎所言極是!女子讀書本就不合祖宗規矩,李逸大人此舉,分明是為了博取名聲,不顧禮法綱常,陛下萬不可縱容!”

緊接著,一位頭發花白的前朝老臣也出列說道:“陛下,老臣為官四十載,從未聽聞女子可入堂求學之事。女子無才,方能安分守己;若有了才學,難免心生妄念,恐生禍端啊!還請陛下三思,停辦女子學堂!”

一時間,殿內的保守派官員紛紛附和,你一言我一語,將“女子讀書違禮”的論調渲染得愈發嚴重。太極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燭火跳動,映得官員們的臉色或激昂或凝重,空氣仿佛都凝固了一般。

太子李治坐在一側的太子位上,雙手緊握成拳,心中焦急不已。他深知李逸辦女子學堂是為了平民女子好,並非如保守派所說的“博取名聲”,可“女子讀書”在傳統觀念中確實爭議極大,他若是貿然為李逸辯解,不僅會得罪眾多世家官員,還可能被父親認為“不分禮法”,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

唐太宗坐在龍椅上,始終沒有說話,隻是目光沉沉地看著殿內的爭論,時而掃過崔玄齡等保守派官員,時而落在一直沉默站立的李逸身上。待保守派的聲音漸漸平息,他才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李逸,崔侍郎等人說你辦女子學堂違禮,擾亂綱常,你可有說辭?”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李逸身上。隻見李逸從容地向前邁出一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朝服,然後躬身行禮,語氣平靜卻堅定:“陛下,臣以為,崔侍郎等人所言‘女子讀書違禮’,實乃偏見,而非真理。禮法的本質,是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讓社會井然有序;若一味固守陳規,不顧民生之需,那便不是‘守禮’,而是‘迂腐’。”

此言一出,崔玄齡立刻皺起眉頭,正要反駁,卻被唐太宗抬手製止。唐太宗示意李逸繼續說下去,李逸便接著說道:“臣辦女子學堂,並非要讓女子拋頭露麵、心生妄念,而是要讓她們學到能改善生活的實用本領。臣有三證,可證明女子讀書不僅無害,反而對家庭、對社會大有裨益。”

他話音剛落,便從隨身的布袋中取出一卷文書,雙手捧著,遞向殿前的內侍:“第一證,是逸品女紅坊的記賬對比表。臣經營逸品女紅坊多年,坊中有女工兩百餘人,其中三十名女工是早年跟著蘇瑤夫人識過字、學過算術的。臣曾做過統計,這三十名識字女工,每日記賬的效率比不識字的女工高兩倍——不識字的女工記賬,需先請賬房先生念出賬目,再用符號記錄,常常出錯;而識字女工可直接記錄,賬目清晰明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內侍將文書呈給唐太宗,李逸繼續說道:“陛下可查看,這張表上詳細記錄了去年一年的情況:不識字女工的賬目出錯率高達三成,曾多次因賬目錯漏導致原料浪費、工錢算錯,引發女工不滿;而識字女工的賬目出錯率僅一成,且從未出現過工錢算錯的情況。僅此一項,逸品女紅坊每月便能減少損耗五十貫錢,女工們也更安心工作。女子識字能幫家中記賬、幫工坊理賬,這難道是‘違禮’?”

唐太宗仔細翻閱著手中的對比表,隻見上麵用工整的字跡記錄著每日的賬目數量、出錯次數、損耗金額,數據清晰,一目了然。他一邊看,一邊微微點頭,眼中的嚴肅之色漸漸緩和了幾分。

崔玄齡站在一旁,臉色有些難看,卻找不到反駁的理由——畢竟李逸說的是實實在在的數據,而非空泛的道理。他隻能強辯道:“記賬不過是小事,怎能因此便讓女子拋頭露麵讀書?女子的本分還是在家中相夫教子!”

李逸看向崔玄齡,語氣平靜地說道:“崔侍郎說記賬是小事,那救人性命,算不算大事?臣的第二證,便是江南村民的感謝信。”他又取出一封封用粗紙寫就的信件,遞給內侍:“去年江南遭遇洪澇,瘟疫盛行,尤其是痢疾,奪走了不少村民的性命。當時逸品女紅坊派了五名女工前往江南,協助當地官府救治百姓,其中一名叫林阿妹的女工,便是早年跟著蘇瑤夫人學過醫理的。”

“林阿妹雖不懂高深的醫術,卻知道如何識彆治療痢疾的草藥,如何用沸水消毒,如何指導村民喝熱水、勤洗手。她在江南待了一個月,用所學的醫理知識,救治了十餘名患痢疾的村民,其中包括三名年幼的孩童。這些村民感念她的恩情,便聯名寫了這封感謝信,托人送到長安。”

唐太宗接過信件,打開其中一封,隻見上麵的字跡雖不工整,卻滿是真摯:“……林姑娘教我們用薄荷、金銀花煮水喝,教我們用布蘸熱水敷額頭,救了我們一家的命。若不是林姑娘識字,能看懂醫書,怎會知道這些法子?多謝李大人、蘇姑娘教出這樣的好姑娘……”

一封封信件讀下來,唐太宗的臉上漸漸露出了讚許之色。他抬起頭,看向崔玄齡:“崔侍郎,你說女子讀書違禮,可這林阿妹用讀書學到的醫理救了十餘人的性命,這難道也是‘違禮’?讓百姓因不識字、不懂醫理而死於瘟疫,才是真正的‘違禮’吧!”

崔玄齡被問得啞口無言,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卻仍不甘心:“可……可那隻是個例!並非所有女子讀書都能救人,若是更多女子都去讀書,誰來照顧家庭?”

“崔侍郎放心,臣早已考慮到這一點。”李逸接著說道,“臣的第三證,便是《女子常識入門》的課本樣本。”他取出一本裝訂整齊的課本,遞給內侍:“這本課本是臣與蘇瑤夫人共同編寫的,內容分為識字、算術、醫理三部分,全是圍繞‘實用’展開——識字隻教常用字,算術隻教生活中用得到的算法,醫理隻教基礎的護理常識和草藥識彆。”

“而且臣規定,女子學堂的授課時間是每日上午兩個時辰,下午和晚上仍可在家中做女紅、照顧家人,絕不會影響家庭生活。學堂還為貧困女子提供‘以女紅抵雜費’的機會——她們可將在家中做的女紅交給學堂,由逸品女紅坊收購,所得錢財可抵償筆墨紙硯的費用,無需家中額外花錢。”

唐太宗接過課本,翻開一看,隻見裡麵的文字簡潔易懂,每頁都配有簡單的圖畫:“日”字旁邊畫著太陽,“水”字旁邊畫著小溪,“草藥”旁邊畫著薄荷、甘草的模樣。算術部分的題目都是“數雞蛋”“算布料”“記工錢”之類的生活場景,醫理部分則寫著“發燒喝熱水”“傷口要消毒”等常識。

他合上課本,看向殿內的官員們,語氣堅定地說道:“李逸所言極是!女子讀書能記賬、能救家人、能貼補家用,這是實實在在的民生之益,何談違禮?朕看,崔侍郎等人是被陳規陋俗束縛了思想,忘了禮法的根本是為百姓謀福祉!”

說到這裡,唐太宗的語氣變得嚴厲起來:“朕今日便下令,準李逸繼續開辦長安女子學堂,且允許他在其他州府酌情推廣。此後,若有官員再以‘違禮’為由阻撓女子學堂的開辦,或以其他借口刁難入學女子,一律以‘妨礙民生’論處,嚴懲不貸!”

殿內瞬間鴉雀無聲。保守派官員們麵麵相覷,雖心有不甘,卻不敢再反駁——唐太宗的態度已然明確,且李逸的實證確鑿,他們若是再堅持反對,便是“妨礙民生”,隻會引火燒身。崔玄齡看著唐太宗手中的課本和文書,隻能無奈地低下頭,不再說話。

唐太宗見無人反駁,便宣布退朝。官員們依次走出太極殿,李逸剛走到殿門口,便被一個熟悉的聲音叫住:“賢婿,等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回頭一看,隻見英國公蘇定方快步走上前來,臉上滿是笑容,一把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日你在朝堂上用實證反駁崔玄齡那群老頑固,真是大快人心!我就知道,你辦事向來穩妥,不會讓人抓住把柄。有陛下這句話,往後女子學堂的開辦,便沒人敢再輕易阻撓了!”

蘇定方是蘇瑤的父親,向來支持李逸的革新舉措,今日在朝堂上雖未開口,卻一直暗中為李逸捏著一把汗。如今見李逸順利化解危機,心中自然十分高興。

李逸笑著拱了拱手:“嶽父過獎了。臣不過是說了些實話,拿了些實在的證據罷了。若不是陛下明察秋毫,體恤民生,女子學堂也未必能順利開辦。”

“陛下固然英明,但你的準備也足夠充分。”蘇定方點點頭,又想起什麼,問道,“那學堂何時開學?需不需要我派人去維持秩序?免得有些不長眼的家夥去搗亂。”

“開學的日子定在本月十五,多謝嶽父關心。”李逸說道,“不過眼下倒不用麻煩嶽父,臣已讓逸品軒的護衛去學堂附近巡邏,確保開學順利。隻是……”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凝重了些,“今日雖暫時平息了朝堂的非議,但民間對‘女子讀書’的偏見仍在。崔侍郎等人雖不敢再明著反對,暗中或許還會做些手腳。臣知道,這隻是第一步,未來還需用學堂的實績,讓更多人看到女子讀書的好處,才能徹底改變大家的觀念。”

蘇定方聞言,也收起了笑容,鄭重地點點頭:“你說得對,路還長著呢。不過你放心,隻要有需要,嶽父定會幫你。瑤兒能嫁給你這樣有擔當、有遠見的人,是她的福氣,也是我們蘇家的福氣。”

兩人並肩走出宮門,此時晨光已經灑滿了廣場,遠處傳來商販的叫賣聲,長安城內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李逸抬頭望向天空,心中充滿了堅定——今日的朝堂風波,讓他更加確信,隻要堅持“民生為本”,用實績說話,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他仿佛已經看到,不久之後,長安女子學堂裡坐滿了渴望知識的平民女子,她們捧著《女子常識入門》,認真地讀書、識字、學算術,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希望。而這,便是他想要看到的“禮”——讓每一個人都能憑借知識改變命運,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因知識而更加幸福。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書六零,係統求我拯救反派兒子 昨夜晨曦 重生七零:被死對頭給覬覦了! 人間煙火故事集 冰封末世,重生後美女物質我都要 末世來臨:仇火荒途與綠州 末世:開局獲得神級美女傭兵 星旅餘燼 係統賦能給他們戴上枷鎖為我賣命 災年求生:我靠囤貨養全村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