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長安積弊,改革初想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194章 長安積弊,改革初想

第194章 長安積弊,改革初想(1 / 1)

永徽三年的深秋,長安城裡“逸品糧”豐收的喜訊還在街頭巷尾流傳——茶館裡的說書人將玉米土豆的高產故事編進了新話本,市井間的孩童唱著“金黃玉米棒,飽腹暖心房”的童謠,就連西市的胡商們,也開始打探“逸品糧”的貿易渠道,盼著能將這神奇作物運往西域。可就在滿城歡慶之時,戶部侍郎李逸的身影,卻頻繁出現在長安最臟亂的貧民窟,眉頭始終緊鎖。

此時的長安,早已不是貞觀初年的規模。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都城人口已突破百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朱雀大街上車水馬龍,東西兩市商賈雲集,皇城內外宮殿巍峨,可繁華表象之下,城市治理的積弊卻如附骨之疽,日益凸顯。尤其是基礎設施的落後,早已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街道上汙水橫流,雨水與生活汙水順著青石板的縫隙淤積在低窪處,久而久之形成墨綠色的臭水坑,即便到了深秋,仍散發著刺鼻的惡臭;百姓們沒有固定的垃圾傾倒點,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在牆角、巷尾,甚至朱雀大街的僻靜角落,也能看到腐爛的菜葉與破舊的衣物;每到夏季,濕熱的氣候讓這些垃圾迅速變質,蚊蟲滋生,瘟疫便會如期而至,而貧民窟更是重災區,狹窄的巷道、擁擠的棚屋、汙濁的水源,讓瘟疫傳播速度極快,每年都有數百人因此喪命。

這日清晨,天剛蒙蒙亮,李逸便帶著戶部的三名官員,換上一身普通的粗布衣裳,悄然走出府門,朝著城東的貧民窟走去。城東的貧民窟緊鄰渭河,是長安最貧困的區域,這裡的百姓多是失地農民、破產工匠與流民,他們搭建的棚屋用茅草與破木板拚湊而成,密密麻麻地擠在狹窄的巷道兩側,連陽光都難以穿透。

剛走進貧民窟的入口,一股混雜著汙水、垃圾與黴味的惡臭便撲麵而來,隨行的年輕官員忍不住捂住口鼻,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李逸卻仿佛早已習慣,隻是眉頭皺得更緊,腳步絲毫沒有停頓。狹窄的小巷不足三尺寬,腳下的土路泥濘不堪,汙水順著牆角的溝壑緩緩流淌,在低窪處積成一個個小小的臭水坑,水麵上漂浮著菜葉、破布,甚至還有死去的老鼠。幾個衣衫襤褸的孩童,正光著腳在汙水旁追逐嬉戲,身上沾滿了汙泥,臉上卻帶著天真的笑容,絲毫沒有意識到環境的危險。

“李大人,您看那邊。”一名年長的官員指著巷尾,聲音帶著幾分不忍。李逸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一處低矮的棚屋旁,堆著一座一人多高的垃圾堆,腐爛的食物殘渣與破舊的家具混雜在一起,蒼蠅在上麵嗡嗡作響,幾隻野狗正低著頭,在垃圾堆裡翻找食物,不時發出凶狠的嘶吼。路過的百姓紛紛加快腳步,用袖子捂住口鼻,臉上滿是厭惡與無奈。

就在這時,一位頭發花白、穿著補丁摞補丁衣裳的老婦人,拄著一根破舊的木棍,顫巍巍地從棚屋裡走出來。她看到李逸一行人,眼中先是閃過一絲警惕,隨即又被絕望取代。當李逸走到她麵前,輕聲詢問生活狀況時,老婦人突然抓住他的手,渾濁的眼睛裡湧出淚水,聲音哽咽地說:“李大人,您是來體察民情的官吧?求您救救我們吧!每年夏天一到,我們這就鬨瘟疫,去年我的小孫子,就是因為喝了巷子裡的臟水,上吐下瀉,沒幾天就沒了……您看看這日子,汙水到處流,垃圾沒人管,我們就算不餓死,也得被這臟東西害死啊!”

老婦人的手粗糙而冰涼,緊緊地攥著李逸的手腕,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李逸心中像被針紮了一樣,一陣刺痛。他看著老婦人滿是皺紋的臉,看著她眼中絕望的淚水,又看了看巷子裡在汙水中嬉戲的孩童、在垃圾堆旁覓食的野狗,一股強烈的責任感湧上心頭。他握緊老婦人的手,語氣鄭重地說:“大娘,您放心,我李逸在此承諾,定會想辦法改善長安的環境,讓大家能住上乾淨、安全的房子,喝上乾淨的水,不再受瘟疫的折磨!”

老婦人聞言,淚水流得更凶,她不停地對著李逸磕頭:“多謝李大人!多謝青天大老爺!您真是我們的救星啊!”李逸連忙將她扶起,又安慰了幾句,才帶著官員們繼續走訪。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裡,李逸一行人走遍了城東的貧民窟,看到的景象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有的棚屋因為長期浸泡在汙水中,地基已經腐爛,隨時可能坍塌;有的百姓因為喝了臟水,患上了痢疾,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卻沒錢醫治;還有的巷道因為垃圾堵塞,雨水無法排出,整個巷道都被淹沒,百姓們隻能踩著木板出行。每看到一處慘狀,李逸的心情就沉重一分,改革城市治理的決心也愈發堅定。

中午時分,李逸帶著官員們回到戶部。剛走進衙門,他便立刻下令:“傳我命令,召集工部的工匠、戶部的主事,還有長安府的官員,半個時辰後在戶部大堂召開會議,商議長安城市改革事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半個時辰後,戶部大堂內擠滿了人。工部的工匠們穿著沾滿木屑的衣裳,手裡還拿著工具;戶部的主事們抱著賬本,臉上滿是疑惑;長安府的官員們則神色凝重,顯然已經猜到會議的主題。李逸坐在主位上,目光掃過眾人,開門見山地說:“今日召集大家,是為了商議長安城市治理的改革。想必大家也知道,如今長安人口激增,可基礎設施卻極為落後,汙水橫流、垃圾遍地,每年夏季瘟疫頻發,百姓苦不堪言。若是再不改革,不僅會影響百姓生活,還會損害大唐的顏麵!”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經過今日的走訪,我提出三項改革舉措,大家共同商議。第一,改良下水道係統。目前長安的下水道多是土溝,容易堵塞,還會滲透汙水汙染地下水。我計劃用磚石砌成管道,按照街道的走向鋪設,將汙水統一引入城外的渭河,避免淤積。同時,在主要街道的兩側開挖明溝,用於排放雨水,防止內澇。”

話音剛落,一名年長的工部工匠便站起身,眉頭緊鎖地說:“李大人,您的想法雖好,可改良下水道需要大量的磚石與工匠。長安城內的磚石儲備本就不足,若是要鋪設全城的管道,至少需要十萬塊磚石,還需要數百名熟練的工匠,短期內根本無法籌備齊全啊!”

“磚石不足,就從周邊的州縣調運。”李逸立刻說道,“我會奏請陛下,撥款五萬貫,從京兆府、華州、同州等地采購磚石,再安排驛站的驛卒負責運輸,確保磚石能及時供應。工匠方麵,除了工部現有的工匠,還可以從流民中招募——長安城外有不少流民,他們大多有手藝,隻是沒有生計。我們可以給他們提供食宿,每月發放兩貫錢的工錢,相信會有很多人願意參與。”

工匠們聞言,臉上的顧慮漸漸消散。一名年輕的工匠說道:“若是能解決磚石與工匠的問題,改良下水道係統便可行。隻是管道的設計需要仔細規劃,要根據街道的坡度確定管道的傾斜度,確保汙水能順利流淌,避免堵塞。”

“這個問題,就交給你們工部負責。”李逸點頭,“你們要儘快繪製出下水道的設計圖,標注好管道的位置、尺寸與傾斜度,一周後交給我審核。”

隨後,李逸提出了第二項改革舉措:“第二,在長安每坊設立一座公共廁所。目前長安百姓大多隨地大小便,不僅汙染環境,還容易傳播疾病。每坊的公共廁所要建在坊內的偏僻角落,用磚石砌成,分為男女兩個區域,內部鋪設石板,定期派專人清理,將糞便運出城外,用於農田施肥。”

長安府的一名官員立刻提出疑問:“李大人,長安共有一百一十坊,每坊建一座公共廁所,需要大量的土地與資金。而且,百姓們已經習慣了隨地大小便,突然讓他們去公共廁所,恐怕難以適應,甚至會出現抵觸情緒。”

“土地方麵,每坊都有閒置的空地,足以建造公共廁所。”李逸說道,“資金可以從城市治理專項撥款中支出,不夠的話,再從戶部的備用金裡調劑。至於百姓的適應問題,我們可以先在幾個坊試點,派衙役與裡正宣傳公共廁所的好處,同時製定獎懲製度——凡是隨地大小便的,罰款五十文;主動使用公共廁所的,每月可領取兩斤大米作為獎勵。相信用不了多久,百姓們就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官員們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一名裡正說道:“李大人的辦法可行。隻要宣傳到位,再加上獎懲製度,百姓們肯定願意配合。而且,公共廁所建好後,坊內的環境會改善很多,百姓們也能切實受益。”

最後,李逸提出了第三項改革舉措:“第三,推廣垃圾集中處理。我們要在長安的主要街道旁,每隔五十步放置一個木質垃圾箱,箱子上標注‘垃圾投放處’的字樣,由官府派專人每日清理,將垃圾運出城外的指定地點填埋。同時,鼓勵百姓將可回收的垃圾,如破銅爛鐵、廢舊紙張等,送到指定的回收站,官府按照重量給予一定的獎勵,既減少了垃圾量,又能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一名戶部主事站起身,擔憂地說:“李大人,木質垃圾箱需要定期更換,而且每日清理垃圾也需要不少人力。長安的街道綿延數十裡,光是垃圾箱的製作與維護,還有清理人員的招募,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戶部的財政恐怕難以承擔。”

“開支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解決。”李逸說道,“首先,垃圾箱可以用官府閒置的木材製作,減少采購成本;其次,清理垃圾的人員,可以從流民中招募,與修建下水道的工匠待遇相同;另外,我們可以鼓勵商戶參與——凡是在街道旁放置垃圾箱的區域,商戶們每月繳納少量的費用,用於垃圾箱的維護與清理,官府則會為這些商戶提供一定的稅收優惠。這樣一來,既能減輕戶部的財政壓力,又能調動商戶的積極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主事們聞言,紛紛點頭:“這個辦法考慮周全,既能解決開支問題,又能讓商戶參與到城市治理中來,一舉兩得。”

會議持續了整整一個下午,眾人圍繞著三項改革舉措,詳細討論了實施細節,從材料采購、人員招募,到宣傳推廣、獎懲製度,每一個環節都製定了初步的方案。雖然過程中仍有不少困難,比如磚石運輸的路線、公共廁所的管理細則、垃圾填埋場的選址等,但在李逸的主持下,這些問題都一一得到了初步解決。

散會時,天色已暗,長安城裡亮起了燈籠。李逸站在戶部的門口,看著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心中滿是感慨。他知道,長安城市治理的改革,注定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征程,會遇到來自各方的阻力——既有財政上的壓力,也有百姓習慣的抵觸,甚至可能會有官員的推諉懈怠。但他更清楚,為了長安百萬百姓的福祉,為了大唐都城的繁榮,這場改革必須推行下去,而且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就在這時,一名官員匆匆趕來,遞給他一份奏折:“李大人,這是陛下剛剛批複的奏折,同意撥款五萬貫作為城市改革的專項經費,還批準了從周邊州縣調運磚石、招募流民的請求。”

李逸接過奏折,看著上麵李治的朱批,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有了朝廷的支持,改革的步伐就能更快一些。他抬頭望向夜空,月亮已經升起,灑下清冷的光輝。他仿佛看到,幾年後的長安,街道乾淨整潔,再也沒有汙水橫流與垃圾遍地;貧民窟的百姓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房子,孩子們在乾淨的街道上嬉戲,再也不用擔心瘟疫的威脅;整個都城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成為真正的盛世之都。

“改革,從明日就開始!”李逸握緊拳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轉身走進戶部,開始起草明日的改革實施方案,燈光在他的身後亮起,照亮了長安城市改革的希望之路。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覺醒神明:從神話世界成為神明 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 大宋:這個潘金蓮不對勁 大明醫途:從洪武開始長生 九州爭霸錄 魏砥 規則道書 龍珠讓我發家致富,可藍星破產了 我在中東當王爺 凡人碼農加SAP加XR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