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公共廁所與垃圾處理,長安煥新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196章 公共廁所與垃圾處理,長安煥新

第196章 公共廁所與垃圾處理,長安煥新(1 / 1)

永徽三年的十一月,長安下水道改良工程正如火如荼推進,另一項關乎城市環境的改革也同步落地——公共廁所建設與垃圾集中處理。當東市片區的工匠們忙著鋪設下水道支管時,西市旁的平康坊內,一座嶄新的磚石建築已初具雛形,這便是長安一百一十座公共廁所中的第一座。

李逸對公共廁所的設計極為細致。每座廁所占地約半畝,采用與下水道相同的青磚砌築,牆體高達八尺,既保證了隱私,又能通風散味。廁所內部被分為男女兩間,每間都鋪設著平整的青石板,地麵向牆角傾斜,形成微小的坡度,這樣一來,清潔後的汙水與日常產生的汙物便能順著坡度流入牆角的暗溝,再通過支管彙入主乾道下水道,徹底避免汙水淤積。

在廁所外側,還特意修建了兩個洗手池,用陶管從附近的水井引水,常年保持清水流淌。洗手池旁的木牌上,用紅色顏料寫著“便後洗手,遠離病菌”八個大字,旁邊還畫著簡單的洗手示意圖,方便不識字的百姓理解。廁所門口擺放著兩個陶缸,一個裝滿石灰,一個裝滿清水,石灰用於消毒,清水則可隨時補充到洗手池,由專人負責定期更換。

平康坊的公共廁所剛建成時,百姓們起初還有些猶豫。一位提著菜籃的老婦人站在廁所門口,探頭探腦地往裡看,小聲對身邊的鄰居說:“這公共廁所看著倒乾淨,可這麼多人用,會不會很快就臟了?”旁邊一位中年男子也附和道:“以前都是找個偏僻角落解決,突然要到這種地方來,還真有點不習慣。”

負責管理這座廁所的保潔員張大叔,見狀連忙走上前,笑著解釋:“大娘、大哥,您放心,這廁所每天早晚都會清理兩次,還會用石灰消毒,保證乾淨無異味。您看這洗手池,洗完手乾乾淨淨的,比在外麵方便衛生多了。”

張大叔原本是長安城外的流民,去年家鄉遭遇旱災,莊稼顆粒無收,他便帶著家人逃到長安,卻一直沒有穩定的生計,隻能靠乞討為生。此次李逸從流民中招募保潔員,他第一時間報了名,憑借勤勞踏實的態度順利入選,負責平康坊、崇業坊與安業坊三座坊的廁所清理工作,每月能拿到兩貫錢的工錢,還能在工程結束後分到安置房。

為了做好這份工作,張大叔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到平康坊的廁所,用竹掃帚將地麵清掃乾淨,再用清水衝刷石板,最後撒上一層薄薄的石灰。傍晚收工前,他還要再來一次,將廁所內的汙物徹底清理,確保第二天使用時依舊乾淨。“以前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現在不僅能掙錢養家,還能為長安的乾淨出份力,真是太感謝李大人了!”張大叔一邊清掃廁所,一邊感慨道,臉上滿是滿足的笑容。

在張大叔與其他保潔員的努力下,長安的公共廁所始終保持著整潔。漸漸地,百姓們開始習慣使用公共廁所,甚至有人特意繞遠路,也要到公共廁所方便。“還是公共廁所乾淨,用完洗手,再也不用擔心染上疾病了。”一位經常來平康坊廁所的書生說道,他還特意寫了一首詩,貼在廁所門口,稱讚公共廁所“青磚築室潔無塵,便後洗手祛病菌”。

與公共廁所同步推進的,還有垃圾集中處理。李逸讓人在長安的每條街道旁,每隔五十步就放置一個木質垃圾箱。這些垃圾箱高約三尺,寬兩尺,采用耐腐蝕的柏木製成,表麵刷著清漆,既防水又耐用。箱子正麵貼著用黃紙寫的標語——“垃圾入箱,長安乾淨”,字體工整醒目,老遠就能看到。

為了確保垃圾及時清運,李逸從官府的馬車隊中抽調了二十輛馬車,每輛馬車配備兩名車夫,負責一條街道的垃圾清運工作。車夫們每天清晨出發,沿著街道將垃圾箱中的垃圾倒入馬車,再將空箱子放回原位,然後趕著馬車前往城外的垃圾填埋場。填埋場選在長安城外十裡處的一片荒地上,事先挖好了深五尺的大坑,垃圾倒入後,車夫們會在上麵覆蓋一層薄土,再撒上石灰,防止蚊蟲滋生與土壤汙染。

然而,垃圾集中處理的推廣並非一帆風順。一開始,許多百姓習慣了隨地傾倒垃圾,對新的垃圾處理方式並不適應。西市旁的延壽坊內,就有不少商戶將菜葉、果皮隨手扔在店鋪門口,還有孩童將破舊玩具丟在街道中央,剛放置不久的垃圾箱,裡麵的垃圾寥寥無幾,箱子周圍卻堆滿了雜物。

負責延壽坊宣傳工作的女子學堂學員蘇玲,看到這種情況,心中有些著急。她與另外兩名學員一起,拿著自製的宣傳冊,挨家挨戶地向商戶與百姓講解垃圾入箱的好處。“大叔,您看這街道上的垃圾,一到夏天就會發臭,還會滋生蒼蠅蚊子,傳播疾病。要是把垃圾倒入木箱,街道乾淨了,大家也不容易生病,您說是不是?”蘇玲對著一位正在傾倒垃圾的商戶說道,語氣溫柔卻堅定。

那商戶是個賣肉的屠戶,名叫王屠,以前習慣將豬下水隨手扔在店門口,聽了蘇玲的話,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姑娘,俺以前沒注意這些,以為倒在門口方便,沒想到還會傳播疾病。俺這就把垃圾收拾了,以後都倒入木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了讓更多百姓養成垃圾入箱的習慣,李逸還推出了“垃圾入箱獎勵”製度。每月底,由戶部官員、長安府衙役與各坊的裡正組成評審團,對長安一百一十座坊的街道衛生情況進行評選,選出十座“清潔坊”。被評為“清潔坊”的坊,每戶百姓都能獲得一斤“逸品糧”作為獎勵,由官府統一發放。

這個獎勵製度推出後,百姓們的積極性大幅提高。延壽坊的裡正組織坊內的百姓成立了“衛生監督隊”,每天派人在街道上巡邏,提醒大家將垃圾倒入木箱;商戶們也互相監督,若是有人隨地傾倒垃圾,其他商戶會主動上前勸說。王屠還特意在自己的肉鋪門口掛了一塊“支持垃圾入箱”的木牌,每當有顧客來買肉,他都會順便宣傳幾句:“以前俺店門口全是垃圾,蒼蠅到處飛,顧客都不願意來;現在把垃圾倒入木箱,街道乾淨了,來買肉的人也多了,生意比以前好了不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垃圾入箱”漸漸成為長安百姓的習慣。街道上的垃圾越來越少,原本隨處可見的菜葉、果皮與破舊雜物消失不見了,空氣中的惡臭也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氣。每到清晨,當陽光灑在乾淨的街道上,總能看到百姓們悠閒地散步,孩童們在街邊嬉戲,商戶們打開店門,熱情地招呼著顧客,整個都城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這日清晨,李逸帶著戶部官員,沿著朱雀大街巡查。街道旁的垃圾箱整齊地排列著,裡麵裝滿了前一天的垃圾,箱子周圍乾乾淨淨,沒有一絲雜物。不遠處,兩名車夫正趕著馬車,將垃圾箱中的垃圾倒入車中,動作嫻熟而迅速。

“李大人,您看這街道,比以前乾淨多了!”一位戶部官員笑著說道,“以前走在朱雀大街上,總能聞到一股臭味,現在不僅不臭了,還能看到不少百姓在街邊賞花聊天,真是大變樣啊!”

李逸點了點頭,目光落在不遠處的公共廁所上。此時,張大叔正拿著掃帚清掃廁所門口的地麵,幾位百姓正排隊等候使用廁所,臉上沒有絲毫嫌棄,反而帶著自然的神情。看到這一幕,李逸心中滿是欣慰——公共廁所與垃圾集中處理,雖然隻是城市改革中的小舉措,卻實實在在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環境,讓長安煥發出新的生機。

他走到張大叔身邊,問道:“張大叔,現在百姓們使用公共廁所的情況怎麼樣?清理起來還順利嗎?”

張大叔放下手中的掃帚,笑著回答:“李大人,現在百姓們都願意來公共廁所,很少有人再隨地方便了。清理起來也順利,每天早晚各一次,撒上石灰後,基本沒有異味。您看這洗手池,每天都有不少人用完廁所後洗手,大家的衛生習慣也變好了!”

李逸又走到一位正在洗手的老婦人身邊,問道:“大娘,您覺得這公共廁所怎麼樣?用著方便嗎?”

老婦人笑著說:“方便!太方便了!以前俺家孫子總在街邊方便,俺說了好多次都沒用;現在有了公共廁所,他自己就會來,還會主動洗手。這都是李大人的功勞,讓我們能用上這麼乾淨的廁所!”

巡查結束時,已是正午。李逸站在朱雀大街的中心,望著乾淨整潔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與充滿活力的店鋪,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公共廁所與垃圾集中處理的成功,讓他更加堅定了推進城市改革的決心。接下來,他還要對長安的貧民窟進行改造,讓流民們都能住進寬敞明亮的房子;還要在街道旁種植樹木,美化城市環境;還要建立城市衛生管理製度,讓長安的乾淨整潔能夠長期保持。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長安的街道上,給這座古老的都城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澤。百姓們三三兩兩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談論著城市的變化,歡聲笑語回蕩在都城的每一個角落。李逸知道,長安的煥新,隻是一個開始。在不久的將來,這座百萬人口的都城,將會成為一座更加乾淨、更加整潔、更加繁榮、更加宜居的盛世之都,成為大唐最耀眼的明珠,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瞻仰。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撼龍秘卷 跛王爺 清歡渡:味染人間 箭神三少爺 趕山打獵守護一家 臨安風骨 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 四合院:悠閒人生,拒絕內卷 豪門重生之萌娃攻略 暗戰:滬上喋血,大嫂愛我癡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