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年見效,糧滿倉廩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200章 一年見效,糧滿倉廩

第200章 一年見效,糧滿倉廩(1 / 1)

永徽五年的深秋,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過後,大唐的田野裡滿是豐收的景象。江南水鄉的稻田旁,金黃的玉米穗在風中輕輕搖曳,像一串串飽滿的金鈴;中原平原上,農戶們正揮舞著鋤頭,將埋在土裡的土豆挖出來,圓滾滾的土豆堆成一座座小山,在陽光下泛著淡黃色的光澤;東北黑土地上,秸稈覆蓋的田壟間,剛收獲的土豆還帶著泥土的清香;西北邊疆的戈壁灘邊,成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邊際,沉甸甸的玉米棒壓彎了秸稈,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年。

春去秋來,轉眼一年過去。在這一年裡,李逸從未停下推動“逸品糧”推廣的腳步。他從皇家科學院農科與女子學堂中,挑選了兩百名經驗豐富的農科學子與女學員,組成“逸品糧巡回指導隊”,分赴全國五大區域,深入鄉村田間,為農戶們提供一對一的種植指導。

在江南地區,每到梅雨季節,巡回指導隊的學子們便忙著幫農戶疏通排水溝。江南多雨,若排水不及時,玉米根係很容易腐爛。學子們帶著農戶們,將原本三尺寬的排水溝拓寬到四尺,還在溝底鋪設碎石,加快水流速度。“排水溝一定要挖深、挖寬,這樣雨水才能及時排走,玉米根才不會爛。”一名學子一邊示範,一邊對農戶們說道。在他們的幫助下,江南地區的玉米田,在今年的梅雨季節裡,沒有出現一畝因積水導致的減產。

西北邊疆乾旱少雨,巡回指導隊的女學員們便教農戶們製作簡易滴灌裝置——用掏空的蘆葦杆,一端插入水井,另一端延伸到玉米與土豆的根部,通過蘆葦杆的滲透作用,將水分緩慢輸送到作物根部,既節約用水,又能確保作物獲得充足的水分。“西北缺水,滴灌能讓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一名女學員對農戶們說。今年夏天,西北出現了半個月的短期乾旱,正是靠著這些簡易滴灌裝置,當地的“逸品糧”才沒有受到影響,依舊獲得了高產。

嶺南多丘陵,平地稀少,巡回指導隊的學子們便協助農戶開辟梯田。他們帶著農戶們,在山坡上挖出一層層寬五尺、高三尺的梯田,在梯田內側挖淺溝保水,外側用石塊加固,防止水土流失。“梯田不僅能增加種植麵積,還能保水保肥,種土豆最合適不過了。”一名學子擦著額頭的汗水說道。如今,嶺南的山坡上,層層疊疊的梯田裡種滿了土豆,翠綠的藤蔓覆蓋了整個山坡,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東北平原氣候寒冷,無霜期短,巡回指導隊的學子們便指導農戶搭建臨時溫室。他們用竹竿搭建框架,覆蓋上油紙,在溫室裡種植土豆,比露天種植提前半個月播種,延長了土豆的生長周期。“溫室能提高溫度,讓土豆有足夠的時間成熟,產量自然能提高。”一名學子對農戶們解釋道。今年,東北的土豆畝產雖然比西北低,但比往年露天種植,已經提高了近三成。

秋收時節,大唐各地的豐收喜訊,如同雪花般飛向長安。

中原豫州城郊的張大戶家,院子裡堆滿了剛收獲的玉米與土豆。張大戶今年五十畝地,種了二十畝玉米與十五畝土豆,剩下的十五畝地依舊種著小麥。經過一年的精心照料,玉米畝產達到了四石五,土豆畝產更是高達五石,比往年種小麥的產量,足足多收了近百石糧食。

院子裡,幾名農科學子正幫張大戶清點糧食。張大戶拉著一名學子的手,笑得合不攏嘴:“多虧了你們,多虧了‘逸品糧’,今年我家的糧囤都裝不下了!這是我這輩子收的最多的一年!”他指著院子角落裡的幾個新糧囤,興奮地說,“這幾個糧囤都是我新打的,以前一個糧囤就能裝下全家一年的糧食,現在五個糧囤都快滿了!”

他頓了頓,又從懷裡掏出兩貫錢,笑著說:“朝廷的獎勵我也拿到了,這兩貫錢,夠我給家裡添幾樣新家具了!明年,我要把剩下的十五畝小麥地也種上‘逸品糧’,爭取再收更多的糧!”

嶺南廣州的李大娘家裡,雖然隻種了一畝玉米,卻也迎來了豐收。嶺南濕熱,玉米的生長受到了一定影響,畝產隻有四石,比江南地區低了不少,但比當地種水稻,還是多收了一石五。李大娘小心翼翼地將玉米脫粒,裝在布袋裡,特意留了十斤顆粒飽滿的玉米種子,準備明年種兩畝。

“這玉米真是好東西!”李大娘一邊篩選種子,一邊對前來走訪的女學員說,“煮著吃香甜軟糯,磨成粉還能做餅、做饅頭,比水稻方便多了。鄰裡們見我種的玉米收成好,都來問我要種子,我已經答應明年分給他們一些了!”她的兩個孩子,正坐在一旁,拿著煮熟的玉米啃得津津有味,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東北遼陽的趙老鐵,今年的收成也讓他驚喜不已。他種的十畝土豆,雖然受氣候影響,畝產隻有四石,比西北涼州的六石低了不少,但比當地種大豆的畝產,還是多了一倍。如今,趙老鐵家的地窖裡,堆滿了剛收獲的土豆,用稻草覆蓋著,能保存到明年春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以前那個逢人就說“外來作物長不好”的倔老頭,現在卻成了“逸品糧”的宣傳員。他經常拿著土豆,在村裡的集市上向村民們推薦:“你們看這土豆,又大又飽滿,燉著吃、煮著吃都好吃,畝產還高!以前我不信外來作物能在東北長好,現在我服了!‘逸品糧’真是好東西,明年我要種二十畝,你們也趕緊種,準沒錯!”

在趙老鐵的帶動下,今年遼陽已有近百戶農戶種植了土豆,種植麵積突破千畝,預計明年還會大幅增加。

長安戶部的官員們,此時正忙著統計全國的糧食產量數據。當最後一組數據統計完成時,整個戶部大堂都沸騰了——官員們看著報表上的數字,臉上滿是震驚與喜悅。一名年長的官員,拿著報表,激動地對同僚們說:“太不可思議了!‘逸品糧’在全國的種植麵積突破了百萬畝,其中玉米六十萬畝、土豆四十萬畝!大唐今年的糧食總產量,比往年增長了三成,僅‘逸品糧’貢獻的產量,就占新增產量的七成!困擾大唐多年的糧食短缺問題,終於徹底解決了!”

更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大唐雖然遭遇了一些自然災害——江南地區出現輕微水災,西北邊疆出現短期乾旱,但由於“逸品糧”的高產與耐旱耐澇特性,各地農戶沒有一戶因缺糧流離失所。以往災年常見的逃荒隊伍,今年徹底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農戶們豐收後的歡聲笑語。

邊疆的糧食供應,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以往,邊疆士兵們常因糧食運輸困難,隻能吃發黴的乾糧。從長安到西北邊疆,路途遙遠,糧食運輸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還常常因為天氣原因,導致糧食在路上發黴變質。士兵們長期吃著發黴的乾糧,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嚴重打擊了士氣。

如今,西北涼州、東北遼陽等地種植的“逸品糧”,可以直接運往邊疆軍營,省去了長途運輸的麻煩。士兵們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玉米粥、蒸土豆,偶爾還能吃到用玉米粉製作的饅頭,夥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在西北安西都護府的軍營裡,將領程處默此時已升任安西都護)正陪著士兵們一起吃飯。看著士兵們狼吞虎咽地吃著蒸土豆與玉米粥,程處默的臉上滿是欣慰。他拿起一個熱氣騰騰的土豆,咬了一口,對身邊的副將說:“以前,士兵們能吃上一頓不發黴的乾糧都難,現在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逸品糧’,士氣比以前高多了!最近訓練,士兵們都格外賣力,突厥部落聽說我們夥食改善、士氣高漲,再也不敢輕易來犯了!”

隨後,程處默立刻給李治上奏,在奏疏中寫道:“陛下,今年邊疆糧食充足,士兵們夥食改善,訓練積極性大增,戰鬥力顯著提升。突厥部落多次在邊境徘徊,卻始終不敢發動進攻,邊疆局勢日益穩定。這都是‘逸品糧’的功勞,是李侍郎推行民生改革的功勞啊!臣懇請陛下,對李侍郎予以嘉獎,以表彰他為邊疆穩定做出的貢獻!”

李治看著各地送來的豐收報表,又讀了程處默的奏疏,心中滿是欣慰。他立刻下旨,召李逸入宮。

當日午後,李逸身著朝服,來到紫宸殿。李治正坐在龍椅上,手裡拿著豐收報表,看到李逸進來,立刻笑著起身:“李逸,你來了!快過來,看看這些豐收數據!‘逸品糧’全國推廣成功,你功不可沒!”

李逸走上前,恭敬地行禮後,接過報表仔細翻看。當看到“糧食總產量增長三成”“逸品糧貢獻新增產量七成”時,他的眼中也閃過一絲激動。這一年的努力,終於換來了最豐碩的成果。

“陛下,這都是陛下重視民生、大力支持的結果,臣隻是做了分內之事。”李逸謙遜地說道。

“你不必過謙。”李治拍了拍李逸的肩膀,語氣堅定地說,“如今百姓糧滿倉廩,再也不用擔心缺糧;邊疆軍心穩定,再也不用怕外敵來犯。這都是你‘務實利民’的成果,是你為大唐立下的大功!朕決定,再撥銀三萬貫,用於明年‘逸品糧’種子的采購與補貼,讓更多農戶受益,讓‘逸品糧’的種植麵積再擴大一倍!”

“臣謝陛下恩典!”李逸連忙跪地行禮。

起身時,李逸的眼中滿是堅定:“陛下,‘逸品糧’的推廣成功,隻是大唐民生改革的開始。未來,我們還要繼續改良‘逸品糧’的品種,培育更耐旱、更耐澇、更抗病蟲害的種子,提高它們的抗災能力;同時,我們還要教農戶們用玉米、土豆製作更多的食物,比如玉米酒、土豆粉條、土豆餅等,不僅能豐富百姓的餐桌,還能讓農戶們將多餘的糧食變現,增加收入。讓大唐的百姓,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不僅能過上安穩的日子,還能過上富裕的日子!”

李治聞言,連連點頭:“好!你的想法很好!朕全力支持你!未來的民生改革,還要靠你多費心。朕相信,在你的推動下,大唐定會越來越繁榮,百姓的日子定會越來越幸福!”

此時的大唐,從江南水鄉到西北邊疆,從嶺南丘陵到東北平原,每一片土地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田間地頭,農戶們忙著收割玉米與土豆,糧囤裡堆滿了新收的糧食;集市上,用玉米、土豆製作的各種食物香氣四溢,吸引著過往的行人;邊疆軍營裡,士兵們訓練時的呐喊聲震天動地,士氣高漲。

“逸品糧”的推廣,不僅徹底解決了大唐困擾多年的糧食短缺問題,更讓大唐的民生根基變得前所未有的穩固。百姓們不再為吃飽飯發愁,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邊疆不再為糧食供應擔憂,能夠集中精力抵禦外敵。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長安的街道上,也灑在大唐的每一片田野上。李逸站在紫宸殿的窗前,望著遠方的天空,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他知道,大唐的盛世,才剛剛拉開序幕。在不久的將來,大唐不僅會成為糧食富足的強國,還會成為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軍事強大的世界中心,而他,將繼續為這個目標,不懈奮鬥,書寫更多屬於大唐的輝煌篇章。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萬億冥幣開局,頂級女鬼求包養 重生之最強散人 重生之盜墓至尊我為神 在造大明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傳 全族扶我青雲誌,我贈族人朱紫袍 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 龍門戰神贅婿 都市仙主 聽風雲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