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汝州煙塵_明末穿越,闖王一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6章 汝州煙塵(1 / 1)

崇禎十七年的殘冬,中原大地籠罩在一片肅殺之中。南陽城頭,旌旗在低垂的灰雲下獵獵作響,那旗幟上的“明”字仿佛也失了往日的鮮亮,被陰霾浸染得黯淡無光。鉛灰色的雲層沉甸甸地壓下來,似乎要將這座古老的軍事重鎮碾碎,連呼嘯的北風都帶著一股鐵鏽和塵土混合的悲涼氣息。

一隊儀仗森嚴的人馬,簇擁著一頂八抬大轎,緩緩駛入南陽城門。守城的兵士早已得到通知,紛紛跪伏在地,不敢仰視。轎簾掀開,一位麵皮白淨、無須,身著深青色內官袍服的中年宦官,在隨從的攙扶下穩步走出。他便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奉旨巡閱諸軍的監軍韓讚周。

韓讚周站定,微微眯起那雙慣於洞察宮闈秘事的眼睛,掃視著南陽城的防務。城牆之上,垛口後麵,士卒們的身影在寒風中顯得有些瑟縮,眼神中混雜著疲憊與茫然。他輕輕吸了一口冰涼而乾燥的空氣,宮中特有的那種圓滑而矜持的腔調便響了起來,不高不低,卻清晰地傳入迎接的南陽府官員耳中:“天色不佳啊…...咱家這一路行來,可見百姓疾苦,軍士辛勞。陛下心係前線,特遣咱家前來,宣示天恩,鼓舞士氣。”他的話語不疾不徐,每個字都仿佛經過精心斟酌,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讓周圍的地方官將不由得將腰彎得更低了些。

南陽府衙的正堂,為了迎接這位天子近臣,早已收拾停當,但依舊掩不住那股子陳舊衙門特有的陰冷潮濕之氣。幾盆炭火在角落裡燃燒,發出劈啪的輕響,跳動的火苗映照著堂內眾人的臉龐。

平西侯吳三桂端坐在主位之上,一身戎裝染滿征塵,雖經打理,仍可見磨損的痕跡。他臉龐棱角分明,劍眉斜飛入鬢,本是英武逼人的樣貌,此刻卻難掩深深的疲憊。連日來的行軍布防,與清軍斥候的零星接戰,以及糧餉補給不足的困擾,都在他眉宇間刻下了深深的溝壑。他身後,楊銘、戚睿涵等一眾關寧軍將領按劍而立,甲胄在燭光下閃著冷硬的光澤。他們沉默著,眼神銳利如鷹,緊盯著踏入堂內的韓讚周一行人,那目光中除了應有的禮節,更多的是審視與難以消弭的警惕。山西慘敗、友軍背叛的陰影,如同夢魘般纏繞著這支曾經威震遼東的鐵軍,讓他們對任何來自朝廷的“天使”都抱有本能的疑慮。

韓讚周似乎對這股凝重的氣氛渾然不覺,或者說,他早已習慣了地方將帥這種複雜的目光。他麵帶程式化的微笑,先是展開黃綾詔書,用那特有的、帶著幾分尖銳又刻意放緩的腔調,朗聲宣讀。詔書內容無非是“勠力同心,共禦外侮”、“倚卿為乾城”之類的套話,堂內眾人皆屏息靜聽,唯有炭火的劈啪聲和韓讚周那略顯刺耳的嗓音在回蕩。

宣詔完畢,韓讚周將詔書恭敬遞與吳三桂,臉上的笑容加深了幾分,話鋒卻悄然轉向:“侯爺,陛下深知前線艱辛,將士用命,寢食難安呐。”他略作停頓,目光掃過吳三桂及其身後將領,“更知用兵之道,貴在上下同心,將士用命。陛下有言,馬都督吉翔,乃國戚之尊,忠謹可靠,陛下已嚴令其固守南陽,與侯爺麾下精兵互為犄角,絕不容有失!”

他特意加重了“國戚之尊”和“嚴令”幾字,隨即又放緩語速,看似推心置腹地補充道:“此番守土,馬都督及其麾下勁旅,必是侯爺堅實後盾,侯爺大可放心,斷不會如山西那般,再受友軍掣肘、拖累之憂。”他輕描淡寫地提及山西舊事,仿佛隻是隨口一提的安撫,但那話語深處隱含的敲打意味,卻像一根無形的針,刺入了在場每一位關寧軍將領的心頭——朝廷對山西之事了然於胸,此次安排,既有倚重,也未嘗沒有告誡與牽製的意味。

吳三桂接過詔書,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冰涼光滑的絹帛,目光低垂,落在麵前那張擺放著簡陋茶具的案幾上。茶杯是粗瓷所製,茶水早已半涼,映照著他沉靜如水的麵容,看不出太多波瀾。對於馬吉翔此人,他早有耳聞。知道此人本是桂王藩邸一個不起眼的遠親,文韜武略一無所長,全憑其妹馬太妃得寵於前桂王,才得以雞犬升天,一躍成為手握實權的都指揮使,鎮守南陽這等要衝。軍中風評,此人唯善鑽營,貪墨克扣乃是常事,實非可托付重任之輩。

然而,此刻監軍太監親自作保,陛下“嚴令”亦在詔書之中。他吳三桂,一個先降李闖,再投南明的“貳臣”,麾下關寧軍雖驍勇,卻已是寄人籬下,糧餉補給多有仰仗南京朝廷和湖廣地方。若此刻表露出對馬吉翔的絲毫疑慮,不僅得罪這位國戚,更可能觸怒皇權,於大局有百害而無一利。種種思量,在他心中電光石火般掠過,最終化作一聲無聲的歎息。

他緩緩抬頭,嘴角牽起一絲近乎僵硬的弧度,聲音因連日勞累而帶著明顯的沙啞:“韓公公言重了。陛下隆恩,臣等感激涕零。馬都督既是陛下信重之臣,國之柱石,本侯自然信得過。”他話鋒一轉,指向身後懸掛的碩大地圖,“隻是,據探馬回報,清虜此番來勢洶洶,肅親王豪格、貝勒尼堪兩路精兵,兵力合計不下十萬,鐵騎剽悍。河南府、南陽兩地,防線綿長,關隘眾多,處處需兵。若要萬無一失,還需與馬都督詳細籌劃,緊密配合,方能不負聖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韓讚周笑容可掬,連連點頭:“這個自然,這個自然。臨行前,馬都督已對雜家再三保證,一切聽從侯爺調度,同心抗敵,絕無二心。侯爺但有方略,馬都督必竭力配合。”他話說得漂亮,仿佛馬吉翔已是吳三桂囊中之物,任由驅使。

話已至此,吳三桂知道再多言無益,隻能暫時按下心頭翻湧的疑慮,拱手沉聲道:“如此,有勞公公回稟陛下,臣吳三桂,謹遵聖諭,定當竭儘全力,以報皇恩浩蕩,雖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

送走韓讚周後,南陽府衙內的氣氛並未輕鬆多少。吳三桂立刻下令,召集麾下核心將領,同時派人前往馬吉翔的都督府,邀請其過來共商防務大計。

約莫半個時辰後,馬蹄聲在府衙外響起,馬吉翔在一眾頂盔貫甲的親衛簇擁下,大步流星地走入正堂。他一身嶄新的山文甲,擦得鋥亮,在燭火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穿在他那略顯富態、肚腩微凸的身上,卻顯得有些緊繃和滑稽。他滿麵紅光,未語先笑,對著吳三桂便是深深一揖,聲音洪亮得幾乎能震落梁上的灰塵:“侯爺,韓公公想必已傳達了陛下旨意。末將不才,蒙陛下信重,委以守土重責,深知國事維艱,豈敢怠慢。侯爺威震華夏,用兵如神,末將早已心向往之。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他一番話如同事先演練過一般,滔滔不絕,熱情得近乎誇張:“末將已嚴令部下,自今日起,唯侯爺馬首是瞻。侯爺但有所命,我南陽守軍,絕無二話。便是刀山火海,也隻管向前!”他用力拍打著胸前的護心鏡,發出砰砰的響聲,以示決心。、

跟在他身後的四位千戶——王家寶、劉森林、許強、潘化雲,皆身材魁梧,麵容精悍,眼神銳利,此刻也齊聲抱拳低吼:“謹遵侯爺將令!”聲震屋瓦,氣勢倒是十足。

戚睿涵站在吳三桂身側稍後的位置,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作為穿越者,他見識過現代社會的種種人際交往,對這等官場作態已不陌生。馬吉翔的熱情洋溢,總讓他覺得像是浮在水麵上的油花,看著熱鬨,卻毫無根基。那四位千戶,看似勇武,眼神也足夠凶狠,但戚睿涵憑借這段時間在軍中曆練出的眼力,總覺得他們身上缺少了點什麼東西——那不是武藝或勇力的問題,而是一種真正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後,沉澱在骨子裡的沉凝與對生命的漠然,一種屬於百戰老兵的獨特“殺氣”。他微微側頭,對身旁扮作親兵、一身戎裝也難掩清麗之氣的董小倩低聲道:“此人之言,舌燦蓮花,恐難儘信。觀其部屬,銳氣外露,卻似少了幾分沙場淬煉的底蘊。”

董小倩自幼混跡江湖,三教九流的人物見過不知凡幾,看人眼光更為毒辣。她螓首微點,用僅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回應:“聲高而氣虛,色厲而內荏,不過是倚仗裙帶、沐猴而冠之輩。其麾下所謂‘高手’,眼神遊離,下盤虛浮,恐是銀樣鑞槍頭,非可信賴之輩。”

吳三桂久經官場沉浮,曆經背叛與殺戮,何嘗看不出馬吉翔的底細和那番慷慨陳詞背後的虛偽?此人若非靠著妹妹,隻怕連個百戶都混不上。然而,此刻清軍壓境,正是用人之際,關寧軍勢單力薄,急需南陽方麵的配合與支持,至少是表麵上的穩定。他心中縱有千般疑慮,萬般不屑,此刻也隻能強壓下,臉上堆起客套的笑容,伸手虛扶:“馬都督過謙了,都督乃國之所倚,坐鎮南陽,威名遠播。如今國難當頭,正需我等武人同心協力,共保社稷。有都督鼎力相助,本侯信心倍增矣。”

寒暄已畢,吳三桂引馬吉翔至巨大的河南布防地圖前。地圖之上,山川河流、城池關隘標注清晰,一條條可能的進軍路線被朱筆勾勒出來,觸目驚心。吳三桂手指點向黃河沿岸、洛陽周邊的河南府地區,神色凝重:“馬都督請看,據可靠軍報,豪格親率八旗主力,已迫近河南府北境,其兵鋒直指洛陽。此地若失,則南陽北麵屏障儘失,危矣。”

他又將手指南移,點在地圖上的南陽盆地,以及位於河南府與南陽之間的戰略樞紐——汝州。“尼堪一路偏師,自東而來,意圖牽製南陽,若使其與豪格會師,則我軍南北受敵,大勢去矣。”

經過一番看似熱烈,實則各懷心思的商討,最終議定:由吳三桂率關寧軍主力北上,依托洛陽周邊的險要地勢,構築防線,正麵迎擊自北而來的豪格大軍;馬吉翔則坐鎮南陽,確保後方穩固,同時分兵五萬,由其親信將領率領,前出駐守汝州。

汝州地處伏牛山與豫東平原交界,是連接河南府與南陽的咽喉要道,控扼南北。若能守住汝州,則吳三桂與馬吉翔兩部可相互呼應,互為犄角,使清軍不能輕易南下威脅南陽,也不敢全力圍攻河南府,從而將清軍的兩路攻勢分割開來。

“馬都督,”吳三桂的手指重重地點在汝州的位置上,目光銳利地看向馬吉翔,語氣異常嚴肅,“汝州,乃我軍聯係之樞紐,生命之通道!此地萬不可有失!隻要汝州在我軍手中,豪格便不敢傾儘全力攻我河南府,尼堪亦難威脅南陽。此戰成敗,汝州守備,至關重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