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烽火淬金_明末穿越,闖王一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9章 烽火淬金(1 / 2)

順治五年,亦是南明弘光四年的初夏。中原大地的烽火並未因季節更替、草木蔥蘢而有半分停歇,反而在一種看似僵持的態勢下,湧動著更為激烈、足以顛覆乾坤的暗流。這暗流,不僅源於正麵戰場的金戈鐵馬,鼙鼓震天,更來自那些在清廷統治腹地,猶如星星之火般悄然燃起,卻又迅速形成燎原之勢的抵抗力量。他們或許沒有嚴整的軍陣,沒有犀利的火器,但他們有著保家衛國的赤誠,有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絕。

武當山,亙古聳立於鄂西北的蒼茫大地之上,層巒疊嶂,如龍蟠虎踞。夏日初臨,山間更是雲霧繚繞,紫氣氤氳,珍禽異獸隱現林間,宮觀殿宇掩映蒼翠,本是一派清修悟道、與世無爭的仙境氣象。

然而,自清軍鐵蹄南下,肆虐湖廣以來,這座被譽為“皇室家廟”的道教名山,也難以再獨善其身。山下的哭嚎與烽煙,不可避免地侵染了這片淨土。山上的宮觀雖依舊晨鐘暮鼓,香煙繚繞,但道士們的心中,早已不再是純粹的黃老無為,靜誦《道德》了。

這一日,黎明破曉前最黑暗的時刻,金頂之上,一位身著青色道袍,長須已然花白,身形卻挺拔如鬆的老者,正迎風而立。他正是武當掌門熊淵衝,年過花甲,麵容清臒,一雙眼睛卻毫無渾濁,反而在晨曦微光中銳利如鷹,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霧,看清山下的苦難塵世。他手中那柄雪白的拂塵,此刻並未輕搖,而是緊緊握著,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

他俯瞰著山下。在逐漸褪去的夜色中,隱約可見遠處平原上清軍營寨的點點燈火,如同嗜血的野獸瞳孔。更遠處,偶爾升起的示警狼煙,像一道道黑色的傷疤,劃破了初夏黎明本該寧靜的天空。山風帶來了濕潤的草木清香,卻也似乎帶來了隱約的血腥與焦糊氣味。

“唉……”一聲悠長而沉重的歎息,從他胸腔中發出,蘊含著無儘的悲憫與憤懣。山下通過隱秘渠道不斷傳來的消息,早已在他心中積鬱成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

“苛政猛於虎……剃發易服,毀我華夏衣冠之正統;圈地占房,奪我百姓生存之根基。更有那駭人聽聞的‘婦女裹足令’,”想到這裡,熊淵衝的眉頭緊緊鎖住,仿佛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五歲稚女,便要斷骨纏足,以求所謂‘三寸金蓮’?此等戕害婦孺,違背天理人倫之舉,簡直是聞所未聞,人神共憤!”

還有諜報清晰指出,清廷為從根本上瓦解漢民的抵抗意誌,正有係統地打壓在中原影響深遠的道教,刻意抬舉藏傳佛教,企圖從精神信仰層麵,徹底馴服這片土地上的生靈。

“無量天尊。”熊淵衝終於再次開口,聲音低沉卻如同金頂銅鐘,在寂靜的山巔回蕩,“清虜無道,視我華夏子民如草芥,毀我衣冠,斷我文脈,乃至戕害婦孺,天理難容。我道家雖講求出世清修,然亦懷濟世度人之心,豈能坐視妖魔橫行,生靈塗炭,而獨善其身於此仙山福地?”

他的目光變得無比堅定,心中已然做出了一個將改變武當命運,乃至影響湖廣戰局的重大決定。

天色大亮後,紫霄宮內,氣氛莊嚴肅穆。三清神像威儀凜然,俯視著下方。數十位武當派的核心人物——各殿長老、各院執事以及武功卓絕的真傳弟子,齊聚於此。燭火在略顯昏暗的大殿內跳躍,映照著一張張神情凝重的麵孔。空氣中彌漫著檀香的清冽,也摻雜著一絲山雨欲來的緊張。

熊淵衝立於眾人之前,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張熟悉的臉龐。他看到有年輕弟子眼中燃燒的怒火與激動,也看到年長同道眉宇間的憂慮與沉思。

“諸位同道,”熊淵衝的聲音打破了沉寂,沉凝如古井深潭,“今日召大家前來,所為何事,想必諸位已有所猜測。”他頓了頓,讓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眾人耳中,“昔日祖天師張道陵立教,亦有蕩魔誅邪,護佑蒼生之誌。我武當一脈,自三豐祖師以來,亦講究武道雙修,既為強身健體,超凡脫俗,亦為扶危濟困,鏟除不平。”

他話鋒一轉,語氣陡然激昂:“如今神州陸沉,韃虜肆虐,鐵蹄所至,山河破碎,萬民泣血!我武當弟子,空有一身武藝,難道僅是為了在這亂世之中,苟全性命於山中,延年益壽嗎?”

一位名叫蘇清玄的年輕道士,性子最為剛烈,此刻再也按捺不住,上前一步,激動地抱拳道:“掌門師祖所言極是。弟子們平日練劍習武,眼見山下百姓受苦,早已按捺不住胸中義憤。這拂塵,這長劍,不應隻用來掃除塵埃,演練套路。願隨掌門下山,殺韃子,救百姓,雖死無憾!”他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臉上洋溢著為國為民的赤誠。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如此決絕。一位須發皆白,資曆極深的長老,玉樞子,沉吟片刻,開口道:“掌門,我等畢竟是方外之人,出家修道,以求清淨無為,羽化登仙。如今卷入這紅塵殺伐,沾染血腥,是否……有違我道家根本教義?且清軍勢大,火器凶猛異常,傳聞有能飛天轟炸之物,我等血肉之軀,僅憑拳腳刀劍,恐難正麵抗衡,若招致清虜報複,千年武當基業,毀於一旦,我等豈非成了罪人?”他的擔憂不無道理,代表了部分求穩持重者的想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熊淵衝並未直接反駁,而是將目光投向殿外,仿佛穿透宮牆,看到了山下蒼生疾苦。他緩緩搖頭,眼中閃爍著曆經世事後沉澱的智慧光芒:“玉樞師弟所言,老道豈能不知?然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華夏傾覆,文明斷絕,道統又何存?清淨之道,在於心性超脫,而非置身事外,坐視妖魔塗炭生靈!那非是清淨,乃是冷漠!”

他收回目光,環視眾人,聲音提高了些許:“至於與清軍硬碰硬,老道尚未迂腐至此。敵強我弱,當效仿古之遊俠,亦如當今江南李大坤等義士所為,聚攏忠義百姓,隱匿山林湖澤,伺機而動。我們要做的,是襲擾其糧道,截殺其信使,鏟除為虎作倀的漢奸,將抗清的信念,如同種子般播撒到湖廣的每一寸土地。讓清虜在這所謂‘統治腹地’,如芒在背,寢食難安。如此,既打擊了清虜,又保全了我等主力,更可喚醒民心!”

他這番深入淺出的剖析,既有大義名分,又有切實可行的策略,頓時讓殿內原本還有些猶豫的道士們茅塞頓開,目光紛紛變得堅定起來。

“掌門高見,我等願追隨掌門,匡扶正義!”

“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激昂的聲音在紫霄宮內回蕩,衝散了最後的疑慮。

決議已定,武當這台龐大的機器迅速而隱秘地運轉起來。以熊淵衝為首,武當山精選了三千名精壯且武藝高強的道士,他們不僅是內家拳高手,許多也精通劍法、棍術乃至暗器。在嚴格的保密下,他們分批秘密下山。脫下平日顯眼的道袍,換上粗布麻衣,或扮作行商夥計,或扮作逃難流民,甚至有人憑借醫術扮作遊方郎中,融入了鄂西北、豫西南廣闊的鄉村山林之中。

他們憑借對地形了如指掌,和一身遠超常人的好武藝,更憑借著武當山在民間固有的崇高影響力和組織能力,迅速發動群眾,建立秘密據點,組織起一支支小而精悍的遊擊隊。

幾乎與此同時,與武當素來交好、同氣連枝的浮丘山道觀,在得知熊淵衝舉事後,亦毫不猶豫地響應。浮丘山道士多以剛猛的外家功夫見長,他們紛紛效仿,投入抗清洪流。兩山道士相互呼應,協同作戰,行動詭秘,來去如風,專挑清軍防守薄弱處、後勤補給線下手。

很快,南陽府、襄陽府等地,一係列令清廷地方官府頭疼不已的事件接連發生:剛剛上任的旗人官員在赴任途中遇襲身亡;投靠清廷、為虎作倀的漢奸士紳深夜被誅殺於宅邸;小股清軍巡邏隊在山區遭遇致命伏擊,全軍覆沒;運往前方的重要糧草在驛站被焚毀一空……

雖然單次行動規模不大,但次數頻繁,範圍廣泛,手段乾淨利落,往往在清軍反應過來之前,義士們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使得清廷在湖廣的統治秩序受到了不小的衝擊,駐防的清軍不得不分兵四處彈壓,疲於奔命,士氣也受到了影響。這些身著便裝,卻依舊保持著道家發髻和凜然正氣的義士,成為了插在清廷腹地的一把把無形而鋒利的尖刀。

就在武當、浮丘義旗紛舉,敵後戰場如火如荼之際,清廷的實際主宰者,攝政王多爾袞,並未放鬆對南明和大順政權正麵防線的壓力。他深知,必須儘快摧毀這兩個明麵上的抵抗核心,才能騰出手來徹底清剿後方愈演愈烈的“匪患”。

順治五年五月,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休整、調兵和謀劃,清軍再次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季攻勢。這一次,清軍兵分四路,如同四支巨大的鐵矛,直指南明與大順的戰略要地,企圖一舉打破僵局。

東路,由能征善戰的貝勒嶽樂率領,輔以漢軍旗中經驗豐富的重將,集結重兵,猛攻長江防線上的重鎮——安慶。意圖十分明確,就是要在南明的長江防線上撕開一個口子,威脅南京的側翼,動搖弘光朝廷的根本。

中路,則由敬謹親王尼堪統率滿洲八旗精銳,攜大量從張曉宇指導下改進的紅衣大炮,以及部分令人談之色變的“疫武器,撲向長江中遊的樞紐,湖廣首府——武昌。若能攻克武昌,則長江天險被攔腰截斷,南明與西麵順軍的聯係將更加困難。

西路則分為兩股:一股由老成持重的阿巴泰坐鎮,攻打位於湖廣與陝西交界處的戰略支點——鄖陽。此地山勢險峻,是順軍防禦體係中的重要一環,拿下鄖陽,便可切斷湖廣順軍與陝西大本營的聯係。另一股,則由肅親王豪格麾下的大將瓦克達統領,自河南出兵,進犯關中平原的北大門——鹹陽,直接威脅李自成鳳翔府政權的核心安全。

戰報如同雪片般,通過快馬和信鴿,飛往鳳翔府的平西侯府以及南昌的南明行在。鳳翔侯府內,氣氛一時間凝重得幾乎能滴出水來。戚睿涵與董小倩留在鳳翔,協助吳三桂協調順軍防禦,同時密切關注著各路戰況的發展。

最初的幾天,傳來的消息確實不容樂觀。清軍憑借著張曉宇改進的火器,尤其是那種被清軍稱為“神火飛鴉”的空中投擲武器,以及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的重型滑膛炮,給明順聯軍的城防工事和守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和沉重的心理壓力。安慶、武昌城下炮火連天,城牆多處出現破損,守軍傷亡慘重。鄖陽、鹹陽的外圍陣地更是屢屢易手,順軍將士往往需要付出數倍於敵的代價,才能勉強守住關鍵隘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侯府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吳三桂緊鎖的眉頭和陰沉的麵容。他站在一張巨大的軍事地圖前,手指在上麵緩緩移動,聲音低沉:“多爾袞這次是下了血本,四路齊攻,投入的兵力和火器強度,都遠超以往。安慶那邊,黃得功、閻應元兩位將軍都是硬骨頭,但嶽樂兵力占優,火炮猛烈;武昌有何騰蛟、堵胤錫兩位督師坐鎮,軍民同心,但尼堪來勢洶洶,還帶著那些醃臢的瘟疫武器;鄖陽和鹹陽,我軍裝備劣勢最為明顯,張鼐、田見秀他們隻能倚仗地形和將士的血勇苦苦支撐,每一刻都在流血啊。”

戚睿涵站在一旁,雖然麵色同樣凝重,眼神中卻並無慌亂失措。他仔細閱讀著每一份前線傳來的戰報,尤其是那些夾雜在軍情中的,關於敵後遊擊隊配合行動的隻言片語。

他走到地圖前,用手指點著湖廣、河南、山東等清軍控製區的腹地,冷靜地分析道:“侯爺勿憂。您請看,此次清軍攻勢雖猛,但其後方已遠非鐵板一塊。武當、浮丘義士起事,李大坤他們在江南依托水網和民眾,攪得風生水起,山東謝遷、於七等人的抗清義軍更是聲勢浩大,攻城略地。清軍每向前推進一步,其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就要多一分擔憂,擔心後路被斷,糧草被劫,信息不通。這正是我們一直以來期盼並努力促成的局麵——正麵戰場與廣闊的敵後戰場相互策應,讓清軍陷入兩麵作戰的泥潭!”

董小倩也點頭附和,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睿涵說得對。而且,侯爺,經過前幾年與清軍的反複交鋒,特彆是經曆了揚州、南昌的防疫戰鬥,我軍將士對清軍的火器、毒氣乃至卑劣的瘟疫戰術,都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和應對之策。睿涵和李大坤他們弄出來的牛痘疫苗和簡易防護措施,雖然不能完全杜絕傷亡,但已經大大降低了軍隊和民眾的恐慌情緒,非戰鬥減員得到了有效控製。將士們不再視清軍如不可戰勝的鬼神,敢戰之心、必勝之念,日益旺盛。”

吳三桂聽著兩人的分析,緊鎖的眉頭稍稍舒展了一些,但眼中的憂慮並未完全散去。戰場形勢,終究要靠前線將士用血肉去拚搏。

然而,戰局的發展,逐漸開始印證戚睿涵的判斷。在安慶方向,靖南侯黃得功、江淮總兵閻應元等人依托堅固的城防和強大的水師支援,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同時,活躍在皖南山區,由前明軍官、義民組成的小股義軍,不斷襲擾嶽樂部的後勤運輸隊,焚燒糧草,破壞道路,使得嶽樂無法心無旁騖地全力攻城,攻勢屢屢受挫。

在武昌方向,尼堪的軍隊遭遇了湖廣總督何騰蛟、僉都禦史堵胤錫領導的軍民的激烈抵抗。更為關鍵的是,城內外軍民利用戚睿涵、李大坤通過秘密渠道傳播過來的防疫知識和方法,迅速隔離疑似病例,注意飲水衛生,有效遏製了清軍試圖再次投放的瘟疫,城內士氣並未因疫病的威脅而崩潰。而且,來自敵後戰場,特彆是武當義士們冒死送來的關於清軍兵力調動、糧草囤積地點的情報,使得明軍指揮層能夠更準確地掌握清軍動向,甚至能預判其進攻重點,提前做好準備。

鄖陽和鹹陽的戰事最為慘烈。順軍將士們憑借著一腔血勇和對秦嶺、巴山地形的高度熟悉,與裝備精良的清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最新小说: 天亮後不遇見 胡說!娘娘嬌弱多胎不是惡鬼 死後第八年,三個瘋批竹馬跪裙邊求訓 陰陽穩婆手劄 天子傳奇之我為紂王屠戮封神 蠱道無常 八零:易孕嬌女換親後,冷麵首長跪地哄 防火防盜防閨蜜,姐妹風雨荊棘路 重生七零軍嫂逆襲從醃醬開始 涅盤之焰:國風主播的榮耀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