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登聞鼓聲徹九重_明末穿越,闖王一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穿越,闖王一統 > 第153章 登聞鼓聲徹九重

第153章 登聞鼓聲徹九重(1 / 2)

永昌九年的初夏,北京城的日頭漸漸顯露出幾分烈性。才過辰時,陽光就已將紫禁城的琉璃瓦烤得發燙,連空氣都微微扭曲起來。金水河的水位比往年這時節要低上幾分,河底的鵝卵石清晰可見,預示著這可能是個少雨的酷夏。

紫禁城金鑾殿內,雖還是清晨,卻已散朝。大順開國皇帝李自成端坐於龍椅之上,並未立即起身。他身著的明黃色龍袍,繡著精致的雲龍紋樣,但在殿內略顯幽暗的光線下,那耀眼的金色也似乎沉澱了下來,與他眉宇間那一絲揮之不去的、來自黃土高坡的沉鬱與審慎融為了一體。君臨天下數載,帝座的輝煌並未完全洗去他骨子裡的那份屬於義軍領袖的警覺。

偌大的殿宇顯得格外空曠,唯有香爐中升起的嫋嫋青煙,在因空曠而更顯深邃的寂靜空氣裡,勾勒出舒緩而神秘的軌跡。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欞,投射在地麵的金磚上,形成一道道光斑,灰塵在光柱中無聲飛舞。李自成的指節,無意識地、輕輕地敲打著禦座那硬木雕龍的扶手,發出沉悶而規律的微響,在這寂靜的大殿中,清晰可聞。

他的思緒,早已飄回了數月前陝西米脂的那場民變。那事端雖如荒野星火般被迅速撲滅,未成燎原之勢,但領頭者高峰、黃剛那兩張因長期饑餓與深重冤屈而扭曲的麵容,以及他們被拿下時那句“官逼民反,自古皆然”的嘶吼,卻如同燒紅的烙鐵,深深刻在他的心頭,時不時就在這樣的寂靜時刻灼燙一下。尤其是那個叫黃剛的粗壯漢子,在被兵士押解下去前,竟掙紮著回頭,脖頸上青筋暴起,用儘最後的力氣嘶喊出:“陛下!您坐在金鑾殿上,可知下麵的官兒有多少是黑了心腸的?若能親下去走走看看,比看一百份、一千份奏折都真!”

這話,在當時聽來,大逆不道,足以治罪。但李自成當時隻是沉默地看著他被拖走,那句話卻像種子般,在他心底紮了根。振聾發聵,餘音至今不絕。

“微服出巡……”李自成幾乎是無聲地自語,嘴唇微動,隻有他自己能聽見這四個字的分量。上次,他與被他視為臂膀、來自未來的戚睿涵,以及李岩、劉菲含等人,化身尋常商賈,於永定河碼頭明察暗訪,確實揪出了一串盤剝民工、侵蝕國庫的蠹蟲。那次經曆證明,這確是了解真實民間疾苦、查察吏治貪腐的一劑良方,遠比那些經過層層粉飾的奏章來得真切。

然而,喜悅是短暫的,憂慮是長久的。帝國疆域萬裡,北至大漠,南抵煙瘴,西絕流沙,東臨滄海。他縱有分身之術,也難以踏遍每一寸土地,聽儘每一個角落的冤屈。奏折可以批閱,官員可以召見,但民心的向背,基層的腐壞,往往隱藏在那些冠冕堂皇的彙報之下。

“陛下。”一個沉穩的聲音在殿門口響起,打破了李自成的沉思。內閣首輔李岩去而複返,他手持一份奏章,步履從容地走入殿內。他身著緋色官袍,身形清瘦,目光睿智,見李自成獨坐於龍椅之上,眉宇間帶著化不開的思慮,便知皇帝的心結,多半還是繞不開“吏治”與“民心”這四個字。“這是刑部與都察院聯名上奏,關於完善《大順律》中‘告訴’條款的細則。臣覺得,或可一觀。”

李自成收斂心神,微微頷首。身旁侍立的內侍立刻上前,恭敬地從李岩手中接過奏章,再彎腰呈遞給皇帝。李自成展開黃綾封麵的奏本,目光沉靜地翻閱著。上麵多是些程序性的補充規定,直到他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項提議上,手指不由頓住。

“……仿前明舊製,於午門外設登聞鼓,懸鐘於側。凡軍民人等,若有冤情重案,而地方官府審理不公或阻攔上告者,許其擊鼓鳴鐘,直訴於天聽。敢有阻攔者,以蒙蔽聖聽論處,嚴懲不貸。”

“登聞鼓……”李自成低聲念出這三個字,指尖在這行字上輕輕劃過,“前明雖有此製,洪武、永樂年間或還有幾分效用,到了中後期,亦多流於形式,或被宦官、權貴把持,形同虛設。小民欲擊此鼓,難於上青天。”他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向李岩,“我大順新立,朕起於草莽,深知民間之苦。正當革除前朝弊政,刷新吏治。此鼓若設,便不能讓它成為宮牆之外的擺設。要讓這鼓聲,真能上達天聽,下震奸邪。要讓天下百姓知道,朕,願意聽他們說話。”

李岩躬身,深以為然道:“陛下聖明。臣與刑部、都察院諸位同僚商議,亦以為前明之弊,關鍵在於‘阻攔’二字。往往冤情未至京師,告狀者已死於途中,或困於地方衙門的推諉拖延。故此次,重點在於‘嚴懲阻攔’四字。需明發諭旨,以最嚴厲的措辭曉諭天下州縣,並派專員於午門值守,一旦鼓響,無論晝夜,無論寒暑,必須即刻通傳,陛下亦需……儘可能及時回應。如此,方能取信於民,使升鬥小民之冤屈,終有一線希望可申,亦使地方官吏有所忌憚,不敢過於肆意妄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是儘可能,是必須。”李自成斬釘截鐵地糾正道,聲音在金鑾殿內回蕩,“準奏。此事就由你親自督辦。鼓,要大,要顯眼;槌,要重,要結實。朕要這鼓聲響起時,連這金鑾殿的瓦片,都得跟著震動幾分,讓這滿朝文武都聽得清清楚楚!”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凝重:“告示,要貼遍各州府縣衙,乃至交通要道的驛站、集市,用百姓能看懂的白話,讓每一個種田的、做工的、行商的人都知道,他們還有一條路,可以通到朕的麵前。告訴他們,朕,怕的不是民有冤情,怕的是民有冤而無處可訴!”

李岩感受到皇帝話語中的決心,神色一凜,深深一揖:“臣,遵旨。必竭儘全力,使此鼓不負陛下重望,不負萬民期盼。”

皇帝的意誌,很快便化作了行動。詔令以六百裡加急的速度頒行天下。不過旬日,一麵碩大無比、需兩人合抱、蒙著厚實堅韌牛皮的紅漆大鼓,被工部的能工巧匠精心製作完成,莊嚴地安置在午門之外,正對著寬闊的廣場。鼓身朱紅,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一團凝聚的火焰。鼓旁立起一座高大的石碑,以工整的楷書鐫刻著擊鼓鳴冤的律法條文,以及膽敢阻攔、拖延、敷衍者,無論官職大小,皆以重罪論處的嚴厲懲處規定。

消息如野火春風,迅速傳遍了兩京一十五省。在京城,在南京,在西安,在成都……各地的茶館酒肆、田間地頭,這麵“通天鼓”成了百姓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聽說了嗎?皇上在午門外立了麵大鼓,有冤屈的可以直接去敲,能告到皇上那兒去呢!”一個挑著擔子的貨郎在濟南府的茶館裡歇腳,壓低聲音對同桌的人說。

“真有這等事?怕不是做做樣子吧?那些當官的,能讓我們輕易敲響?”旁邊一個老成些的匠人表示懷疑,搖了搖頭,吹了吹粗瓷碗裡漂浮的茶葉沫。

“這次不一樣,告示上說了,誰敢攔,就砍誰的腦袋!聽說還是李相爺親自督辦。”貨郎爭辯道,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但願吧……若真能如此,那可是青天大老爺開了眼……”角落裡,一個麵容愁苦、像是受了什麼委屈的老農喃喃自語,那雙原本習慣於逆來順受、渾濁無光的眼睛裡,似乎也因為這遙遠的消息,開始閃爍起一絲微弱而期盼的光亮。

就在登聞鼓設立後約莫半月的一個清晨。旭日初升,橘紅色的光芒剛剛染亮東方天際,給北京城連綿起伏的琉璃瓦頂鍍上一層流動的金輝。宮門尚未開啟,午門外廣場一片空曠,隻有身著鮮明甲胄、持戟而立的宮廷衛士,如同泥塑金剛般,沉默而肅穆地佇立在各自的崗位上。清晨的微風吹過,帶著幾分涼意,拂動著衛士頭盔上的紅纓。

突然,一陣急促而略顯淩亂、帶著長途跋涉疲憊感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打破了這份屬於皇城腳下的莊嚴肅穆的寧靜。一個身影,穿著哈密衛一帶百姓常見的、洗得發白且布滿塵土的粗布衣裳,踉踉蹌蹌,幾乎是連滾爬爬地奔到那麵巨大的、象征著皇權與公正的登聞鼓前。

他約莫三十上下年紀,麵色焦黑乾裂,是長期經受西域風沙與烈日炙烤的痕跡,嘴唇因乾渴而裂開數道血口子,眼中布滿了縱橫交錯的血絲,眼神裡混合著極度的疲憊、深入骨髓的恐懼,以及一種豁出一切、孤注一擲的決絕。

值守的軍官按律上前一步,手按在刀柄上,目光審視著這個不速之客,沉聲問道:“來者何人?有何冤情,需擊此鼓?”

那漢子聞言,身體猛地一顫,像是被抽去了所有力氣,又像是被這句話觸動了某根心弦,“撲通”一聲雙膝跪倒在冰冷堅硬的青石地麵上。他雙手高高舉起過頭,手中緊握著一份被汗水、塵土甚至可能是淚水浸染得褶皺不堪、邊緣破損的狀紙,聲音嘶啞得如同破鑼,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悲愴與堅決:“小民……小民乃哈密衛農戶,王五。狀告……狀告鎮守哈密衛的天嘉侯左良玉將軍,及其麾下將領左夢庚、閆如雄等,縱兵害民,侵占田產,克扣朝廷撫恤,勒索商旅,殺良冒功……無惡不作。哈密百姓,苦不堪言,求陛下……求陛下為小民做主,為哈密百姓伸冤啊!”

話音未落,他不再猶豫,猛地抓起那放在鼓架旁的、沉重無比的硬木鼓槌。那鼓槌入手冰涼而沉甸,他雙手緊握,用儘全身殘存的力氣,甚至帶動了整個瘦削的身體,朝著那麵巨大的、象征著最後希望的鼓麵,猛地撞去。

“咚——”

一聲沉悶而巨大、仿佛直接敲在人心上的響聲,如同平地驚雷,驟然炸響在巍峨的皇城腳下。聲波渾厚沉重,猛地擴散開去,撞擊著朱紅色的高大宮牆,回蕩在空曠的廣場上空,驚起了遠處古槐樹上棲息的一群麻雀,撲棱著翅膀倉皇飛遠。

“咚、咚、咚”鼓聲持續不斷,一聲接著一聲,初始還有些淩亂,很快變得沉重而執拗,節奏分明。每一聲,都仿佛承載著無數沉冤與血淚,承載著千裡戈壁的風沙與苦難,穿透重重宮闕,越過一道道門禁,堅定不移地向著那帝國的權力核心傳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幾乎在鼓聲傳入大內,尚未停歇之際,李自成已在日常處理政務的養心殿偏殿更衣,準備開始一天的辦公。聞聲,他正在係玉帶的手動作驟然一頓,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難明的光芒,有凝重,有冷厲,也有一絲“果然來了”的了然。

“到底響了。”他沉聲道,聲音不高,卻讓身旁伺候的內侍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宣擊鼓人,朕要親審於此殿。”他改變了直接去正殿的計劃,決定在這更便於問話的偏殿接見鳴冤者。

“遵旨。”內侍不敢怠慢,立刻小跑著出去傳令。

不多時,形容憔悴、衣衫襤褸、身上還帶著一股長途跋涉留下的風塵與汗酸氣的王五,被兩名侍衛小心翼翼地攙扶了進來——他幾乎已經無法自己站穩。一進入這雖為偏殿,卻依舊皇家氣象威嚴、陳設精美的所在,王五更是渾身抖如篩糠,撲倒在地,額頭緊緊貼著光滑的金磚地麵,連抬頭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抬起頭來。”李自成的聲音從上方傳來,平靜中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將你的冤情,再對朕說一遍。慢慢講,講清楚。”

王五戰戰兢兢地抬起頭,看到龍椅上那模糊而威嚴的身影,淚水瞬間湧了出來,混合著臉上的汙垢,留下兩道泥痕。他強抑著恐懼,開始斷斷續續地陳述。

他講述了左良玉部下,尤其是其子左夢庚和心腹將領閆如雄,如何以清查“通俄奸細”為名,強行霸占了他家世代賴以生存、精心培育的十畝葡萄園;如何克扣朝廷為安撫戰後百姓、鼓勵墾荒而發放的種子、農具和本該到戶的撫恤銀兩;如何向過往商隊收取高額的、毫無道理的“保護費”,中飽私囊;甚至如何為了冒功,將一些不願屈服的小部落牧民誣為馬匪,屠村滅戶……樁樁件件,他努力說得清晰,雖然因為激動和恐懼時而顛倒,但時間、地點、涉及的人物,甚至幾個一同受害卻敢怒不敢言的鄉民名字,他都說了出來,與他手中那份汙損的狀紙內容相互印證。

“左良玉,”李自成打斷了他,聲音依舊平穩,但殿內的空氣仿佛驟然降溫,“他本人,可知情?可參與?”

王五渾身一顫,再次叩頭,聲音帶著哭腔和憤懣:“陛下……左侯爺……他,他縱容部下,他自己……也收取好處。軍中皆知,左侯爺說過……說過‘天高皇帝遠,西域的事,京城管不著’……他還說,還說陛下……當年也是……”他不敢再說下去,隻是砰砰地磕頭。


最新小说: 逆襲,我的眼睛能看透命運 讓你修武道,你頓悟億萬神賦? 靈淵異聞錄:敖丙現代降妖錄 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 諸天大佬,看我整活彆笑!求放過 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 葉胎 炮灰女配自救:薅禿天道當充電寶 詭異克星:從破廟求生開始 雙修暴擊十萬次,仙子倒貼求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