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冬雪授字,簡合初心_青史照山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青史照山河 > 第8章 冬雪授字,簡合初心

第8章 冬雪授字,簡合初心(1 / 1)

冬雪落下來的時候,晉地的麥田已經蓋了一層白。

趙無恤坐在農隊的草屋裡,借著油燈的光,把兩卷竹簡攤在案上——一卷是叔父留下的《周禮》殘片,刻著模糊的“禮”字;另一卷是他新寫的竹簡,記滿了“鄰裡之禮”“同舟之禮”“守信之禮”。油燈的光晃悠悠的,把兩個“禮”字映在牆上,像兩顆心,隔著時空貼在一起。

“無恤大哥,你又在看竹簡呀?”

趙狗兒掀開門簾走進來,身上沾著雪,手裡捧著一個陶碗,碗裡是剛煮好的粟米羹,還冒著熱氣。他的粗布衣外裹了件舊棉襖,是老農人送的,雖然有些破舊,卻能擋住寒風——這是農隊的“互助之禮”,沒人教,卻人人都在做。

趙無恤接過陶碗,暖意從指尖傳到心裡。“在想,怎麼把這兩卷竹簡合在一起。”他指著案上的竹簡,“這卷是老祖宗的‘禮’,這卷是我們現在的‘禮’,該讓它們湊成完整的樣子。”

趙狗兒湊到案前,指著《周禮》殘片上的“禮”字:“這個字,我認識!我也會刻!”他從懷裡掏出那塊刻著歪扭“禮”字的竹片,放在殘片旁邊,兩個“禮”字一舊一新,一正一歪,卻都透著認真。

趙無恤笑了,摸了摸他的頭:“今天教你寫‘仁’字好不好?”他拿起竹筆,在新竹簡的空白處,一筆一劃地寫——左邊是“人”,右邊是“二”,簡單的兩筆,卻像兩個人站在一起,互相扶持。

“‘仁’就是兩個人,互相幫襯,是不是?”趙狗兒睜著大眼睛,看著竹筆在竹簡上移動,“就像我幫老農人挑水,老農人教我種麥?”

“對。”趙無恤把竹筆遞給趙狗兒,“你試試,把‘仁’字寫在竹片上,以後教給農隊的小孩。”

趙狗兒握著竹筆,手有些抖,卻寫得格外認真。筆尖在竹片上劃過,留下淺淺的痕跡,像在雪地裡踩下的腳印。“我寫得不好看。”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沒關係。”趙無恤指著竹片上的字,“字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裡裝著‘仁’,做著‘仁’的事。就像這粟米羹,你煮給我,我心裡暖;以後你教小孩寫‘仁’,他們心裡也會暖。”

草屋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是老農人來了。他手裡拿著一把柴,走進來就往灶裡添:“雪下得大,得多燒點柴,彆凍著小孩。”他看見案上的竹簡,又看了看趙狗兒手裡的竹筆,笑著說,“狗兒也學寫字啦?以後我們農隊,也有識字的人了。”

“是啊。”趙無恤把新竹簡遞給老農人,“我想把這些‘禮’,教給農隊的每個人,大人小孩都學。以後不管走到哪裡,大家都記得,什麼是‘禮’,什麼是‘仁’。”

老農人接過竹簡,手指在“富民之禮”四個字上輕輕摩挲。他沒讀過書,卻懂這字裡的意思——是讓農人有飯吃,有衣穿,有安穩日子過。“好啊。”他的聲音有些發顫,“活了一輩子,沒見過有人把我們農人的事,寫在竹簡上。這字,比黃金還貴重。”

正說著,趙午掀開門簾走進來,身上的鎧甲沾了雪,卻帶著喜氣:“無恤,族長找你,說有要事商量。”他看見案上的竹簡,又看了看正在寫字的趙狗兒,眼神裡多了幾分柔和,“你們這‘禮’,做得比我們在戰場上打勝仗還管用——範家那邊,已經派人來談和了,說以後不再搶我們的糧,還要跟我們學種麥。”

趙無恤心裡一暖。他想起春旱時範家將領的凶氣,想起秋收時對方的驚訝,想起現在的“談和”——原來“禮”真的能比戈矛更有力量,能讓敵人變成夥伴,能讓亂世多一點安穩。

跟著趙午去趙氏大帳的路上,雪下得更大了。路邊的農舍裡,能看見燈火的光,聽見小孩的笑聲——那是農隊的人,在暖屋裡煮著粟米羹,教著小孩寫字。趙無恤想起草屋裡的油燈,想起趙狗兒手裡的竹筆,想起老農人添柴的動作,突然覺得,這雪雖然冷,卻凍不住心裡的暖。

大帳裡,趙鞅正對著一幅地圖沉思,案上放著一卷新的竹簡,寫著“趙氏農策”四個字。看見趙無恤進來,他指著地圖上的一片區域:“我想把東邊的荒地,都分給流民,按你說的‘什一稅’,讓他們種麥。你覺得可行?”

“可行。”趙無恤走到案前,看著地圖上的荒地,“流民們都想有自己的地,有自己的家。給他們地,他們就會好好種,就會守‘禮’,趙氏的根基,也會更穩。”

趙鞅點點頭,把案上的“趙氏農策”竹簡遞給趙無恤:“這卷策論,是按你寫的‘禮’編的,以後趙氏的農隊,都按這個來。”他頓了頓,眼神裡帶著期許,“我老了,以後這‘禮’的事,這竹簡的事,就要靠你了。”

趙無恤接過“趙氏農策”,竹簡上的字墨跡未乾,帶著新竹的青氣。他想起叔父在鎬京臨終前的話,想起趙鞅之前說“讓更多人懂這些‘禮’”,想起農隊裡的每個人——他知道,自己接過的不隻是一卷竹簡,是趙氏的希望,是流民的希望,是華夏的希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會的。”他的聲音很堅定,“我會把‘禮’教給更多人,把竹簡傳下去,讓更多人知道,亂世裡,靠‘仁’靠‘禮’,也能活下去,也能活得好。”

趙鞅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明天我就召集宗族的人,宣布‘農策’。你把你的兩卷竹簡帶來,讓大家都看看——老祖宗的‘禮’,和我們現在的‘禮’,該合在一起了。”

第二天清晨,雪停了。陽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趙氏的宗族子弟、農隊的流民、甚至範家派來的使者,都聚集在大帳前的空地上,等著看那兩卷竹簡。

趙無恤捧著兩卷竹簡,站在高台上。他先展開叔父留下的《周禮》殘片,聲音清晰地念:“‘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隻之禮’——這是老祖宗的‘禮’,是敬天愛人的初心。”

接著,他展開新寫的竹簡,念出那些自己一筆一劃寫的字:“‘鄰裡之禮:互助;同舟之禮:共渡;守信之禮:履約;富民之禮:安農’——這是我們現在的‘禮’,是把初心落在實處的樣子。”

空地上靜悄悄的,所有人都看著那兩卷竹簡,看著兩個“禮”字在陽光下泛著光。範家的使者走出來,對著趙無恤躬身行禮:“趙氏的‘禮’,我們服了。以後範家的農隊,也按這個來,和趙氏一起,讓晉地的農人,都能過好日。”

掌聲像雪地裡的春雷,響了起來。趙狗兒擠在人群裡,舉著那塊刻著“禮”字的竹片,笑得格外開心。老農人站在一旁,眼裡閃著淚光,嘴裡念叨著:“好日子,真的要來了。”

趙無恤把兩卷竹簡合在一起,用麻繩捆好。他知道,這不是結束,是新的開始——以後會有更多的竹簡,更多的“禮”,更多的人,把這些字傳下去,把這份初心傳下去。

陽光照在合在一起的竹簡上,像給它們鍍了一層金。趙無恤捧著竹簡,走下高台,走向人群——走向趙狗兒,走向老農人,走向範家的使者,走向晉地的每一個人。

雪地裡的腳印,一串跟著一串,像一條長長的路,通往春天的麥田,通往秋天的豐收,通往華夏的未來。而那卷合在一起的竹簡,就像一顆種子,埋在雪地裡,埋在人心裡,等著春天發芽,等著長大,等著結出滿田的金麥,等著把“禮”與“仁”,永遠傳下去。

他摸了摸懷裡的竹簡,指尖在合縫處輕輕摩挲。那裡,老祖宗的“禮”與現在的“禮”緊緊貼在一起,像一顆跳動的心臟,在亂世的晉土上,在華夏的土地上,永遠鮮活,永遠溫暖。

喜歡青史照山河請大家收藏:()青史照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