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廿八的暖陽剛把糧倉前的薄雪曬化,列國的農夫已扛著糧袋往雜院趕。秦國的漢子扛著新磨的麵粉,袋口紮著紅布條;楚國的農婦挎著剛篩的糯米,米粒白得像碎雪;魯國的田夫提著榨好的豆油,油壺上貼著“豐年”的紅帖。腳步踩在融雪的泥地上“噗噗”響,像給新年敲著前奏,引得牆根的臘梅都開得滿枝紅。
“公孫先生,您看這糯米發得中不中?”王二愣子捧著盆發好的糯米往石臼裡倒,米粒沾著水汽,透著股子甜香,“昨兒個從糧倉裡取的新米,按楚國的法子泡了三天,就等今兒打年糕,您給掌掌眼。”
公孫矩剛把“華夏”劍靠在雜院的老槐樹下,劍鞘上的“甜”字紋旁,新長出的“年紋”像串掛著的燈籠,把舊紋路襯得紅彤彤的。“這做年糕跟釀日子似的,得發得透、捶得勻,”他用手指按了按糯米,“阿柴從楚家嬸子那學的法子,秦國的石臼捶、楚國的木甑蒸、魯國的糖稀拌,三樣配著來,年糕才又軟又甜。”
說話間,小石頭抱著個竹編的年糕模子跑過來,模子上刻著“豐”字,紋路倒跟劍上的年紋一個樣。“這是跟魯國家爺學刻的‘福字模’,”王二愣子媳婦拎著個布包跟在後頭,包裡裝著貼春聯的紅紙,“能把年糕壓出字,蒸好後紅通通的,看著就喜慶。”
小石頭把模子往劍邊一放,劍穗突然晃了晃,墜下片紅絨布,正好墊在模子底下“啪”地鋪平,壓年糕時再也不粘底,引得跟著看熱鬨的小黃狗都圍著模子轉,想舔沾在邊兒上的糯米。
一、年貨裡的糧香巧做
雜院的年貨場比趕集還熱鬨,列國的家夥往院裡一擺,秦國的大石臼、楚國的木蒸籠、魯國的糖稀罐排成排,捶米的“咚咚”聲、蒸糕的“呼呼”聲、說笑的“哈哈”聲纏成團,轉眼間,院裡就飄滿了甜香,像把整個糧倉的甜都揉進了年貨裡。
“這做年貨得按口味來,”楚國的劉嬸正往糯米裡加紅棗,“秦國的漢子愛吃鹹,年糕裡得摻點豆麵;楚國的媳婦愛甜,得澆上糖稀;魯國的娃愛香,得撒把芝麻。就像給不同人做不同的菜,都得合心意。”
公孫矩幫著搭蒸籠,把燕國的竹篾編在楚國的木甑外,又在甑底墊了層秦國的玉米葉,蒸年糕時“滋滋”冒熱氣,倒跟劍上年紋的節奏對上了。“你看這火候,”他往灶裡添了把鬆柴,“蒸糯米得大火上汽,蒸年糕得中火燜,蒸糖包得小火慢蒸,一灶能出三樣年貨,不耽誤事。”
阿柴在旁邊貼春聯,突然指著地上的影子喊:“師父,您看這蒸籠的影子,跟劍上的年紋對上了!”
眾人扭頭一看,可不是嘛!石臼的影子圈著圓,蒸籠的影子冒著涼氣,糖稀罐的影子泛著光,三股影子在地上織成張紅通通的網,把列國的年味都兜在裡頭。
“昨兒個試做糖包時差點吵起來,”李掌櫃提著個藤籃過來,籃裡的炸丸子還冒熱氣,“秦國的小夥想多放麵,說耐吃;楚國的媳婦說要多放糖,講甜。最後各讓一步,麵糖各半,連教書先生都誇這糖包又暄又甜。”
繡娘抱著個布包袱走來,裡麵是列國婦人做的新鞋:秦國的布鞋納著粗線,魯國的棉鞋繡著梅花,楚國的單鞋縫著布扣。“這是給大夥備的新年禮,”她往每個鞋裡塞了塊糖,“穿鞋暖腳,吃糖甜心,過年就得這樣熱乎。”
小石頭突然指著槐樹上的紅燈籠,眾人抬頭,見陽光穿過燈籠,在地上投出個歪歪扭扭的“年”字,正好把劍的影子圈在正中間。
二、年三十的共守暖夜
年三十的傍晚,雜院的灶房裡飄著年夜飯的香。秦國的漢子在燉肉,肉鍋裡飄著八角桂皮;楚國的農婦在包餃子,餃餡裡摻著蝦仁香菇;魯國的田夫在炸魚,魚身上裹著麵粉,金黃酥脆。
“這年夜飯得湊夠‘列國味’,”老糧官坐在灶邊燒火,火光照得滿臉通紅,“秦國的燉肉、楚國的餃子、魯國的炸魚,再加上燕國的白菜、韓國的豆芽,湊成八大碗,才算過年。”
公孫矩幫著擺碗筷,把秦國的粗瓷碗、楚國的青瓷盤、魯國的木筷子擺得整整齊齊,每副碗筷旁都放著顆紅棗。“這叫‘歲歲紅’,”他笑著說,“來年日子才能紅紅火火。”
小石頭也跟著忙,幫著往餃子裡包硬幣——秦國的銅錢、楚國的銅板、魯國的鐵錢,各包了三枚。“誰吃到硬幣,來年就有好運氣!”他舉著包好的餃子,笑得露出豁牙。
天黑時,年夜飯終於上桌了。列國的人圍著大桌坐,你給我夾塊肉,我給你盛碗湯,小黃狗蹲在桌下,小石頭也給它夾了塊魚,它吃得尾巴直晃。
“今年能有這麼好的年景,全靠大夥一起護糧、一起收糧,”王二愣子端著酒碗站起來,“來年開春,咱還一起種糧,讓糧倉更滿,日子更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人都站起來碰碗,酒液灑在桌上,映著燈籠的光,像撒了層碎金子。教書先生也端著碗,慢悠悠地說:“這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不管是哪國的人,心湊在一塊兒,日子就能過紅火。”
守歲時,雜院的燈籠全點亮了,紅通通的照得滿院亮。秦國的漢子在院子裡放鞭炮,“劈裡啪啦”響;楚國的農婦帶著娃剪窗花,剪得有魚有花;魯國的田夫在糧倉門上貼“糧滿倉”的紅帖,貼得端端正正。
小石頭拉著公孫矩去看他剪的窗花,是個歪歪扭扭的糧倉,旁邊還畫著劍。“這劍能護著糧倉,來年糧食準夠吃!”他舉著窗花,眼睛亮得像星星。
公孫矩摸著他的頭,又看了看靠在槐樹下的劍——劍鞘上的年紋在燈籠光下,竟像活了似的,透著股子暖勁。
三、年初一的互拜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