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一田融合護的實,等得穗穗的熟_青史照山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青史照山河 > 第151章 一田融合護的實,等得穗穗的熟

第151章 一田融合護的實,等得穗穗的熟(1 / 2)

芒種的熱風剛把麥穗吹得泛金,列國的農夫已扛著護熟具往田裡趕。秦國的漢子扛著麻製捆穗繩,繩頭編著防滑的活結;楚國的農婦拎著竹製測熟板,板上刻著“黃熟”“臘熟”的刻度;魯國的田夫推著木製曬場耙,耙齒裹著防刮的布套。捆繩劃過穗稈的“哢哢”聲,像給待熟的籽粒唱著倒計時,引得埂邊的野菊都收起了花瓣,怕擋了曬向穗子的陽光。

“公孫先生,您看這麥穗咋還有點青尖?”王二愣子蹲在穗壟間,用測熟板卡著麥穗,板上的“黃熟”線還差半指,“昨兒個按楚國的法子捏了捏,籽粒還沒硬實,再不管遇著雨就糟了,您給瞅瞅咋護熟才好。”

公孫矩剛把“華夏”劍靠在田埂的老椿樹上,劍鞘上的“飽紋”旁,新長出的“熟紋”像串泛金的麥穗,把舊紋路襯得金燦燦的。“這護熟跟守著娃長大似的,得扶得穩、測得準,”他掰開麥穗看熟度,青尖裡裹著的籽粒已泛白,“阿柴從楚地老農那學的法子,秦國的捆繩防倒、楚國的測熟板監進度、魯國的曬場耙整場地,三樣配著來,穗子才能熟得勻、收得淨。”

說話間,小石頭抱著個竹編的護熟籃跑過來,籃底的編紋刻著泛金的麥穗形,倒跟劍上的熟紋一個樣。“這是跟魯國家爺學編的‘分繩籃’,”王二愣子媳婦拎著個布包跟在後頭,包裡裝著記熟度的粉筆,“一格放捆穗繩、一格盛測熟板、一格擋曬場釘,乾活時不混茬,粉筆還能在穗稈上畫記號——青尖畫‘圈’、黃熟畫‘勾’,好區分。”

小石頭把護熟籃往劍邊一放,劍穗突然晃了晃,墜下根細麻繩,正好纏在籃柄的掛環上“啪”地係牢,原本要滑掉的測熟板頓時穩住了,引得跟著看熱鬨的小黃狗都湊過來,鼻子湊著麥穗嗅熟粒的香。

一、護熟前的巧準備

整理護熟工具的場麵比秋收前的集市還熱鬨,列國的器具往院壩裡一擺,秦國的捆穗繩、楚國的測熟板、魯國的曬場耙排成排,搓繩的“嗡嗡”聲、磨板的“沙沙”聲、說笑的“哈哈”聲纏成團,轉眼間,件件工具就收拾得稱手,像等著給穗子“送終場”的幫手。

“這護熟具得按熟情選,”楚國的老農正給測熟板校刻度,手指捏著板沿比對麥穗,“秦國的捆穗繩韌,適合捆麥稈,勒緊了不崩斷;楚國的測熟板準,剛好卡著麥穗看熟度,差一點都能瞅見;魯國的曬場耙軟,整曬場時不刮傷地皮,就像給不同作物選不同的‘守熟家什’,得貼心。”

公孫矩幫著改捆穗繩,把燕國的細麻線纏在秦國的粗麻繩上做防滑,又在繩尾加了個楚國的木扣,捆穗時“哢哢”一扣就緊,倒跟劍上熟紋的節奏對上了。“你看這繩長度,”他量著穗壟間距,“麥壟寬,繩做長點;稻壟窄,繩做短點;穀壟居中,一根能捆三棵,不浪費。”

阿柴在旁邊測曬場平整度,突然指著地上的影子喊:“師父,您看這曬場耙的影子,跟劍上的熟紋對上了!”

眾人扭頭一看,可不是嘛!捆穗繩的影子纏成圈,測熟板的影子刻著線,曬場耙的影子掃著痕,三股影子在地上織成張網,把列國的巧思都兜在裡頭。

“昨兒個試測稻穗時差點吵起來,”李掌櫃提著個藤籃過來,籃裡的玉米餅夾著醬豆,還冒熱氣,“秦國的小夥想早捆穗,說防倒;楚國的媳婦說要等全黃,講熟度夠。最後各讓一步,青尖多的先標、黃熟的先捆,連教書先生都誇這法子細。”

繡娘抱著個布包袱走來,裡麵是列國農夫用的護具:秦國的布手套沾著麻絨,魯國的草圍裙打著補丁,楚國的麻護腕縫著吸汗布。“這是給大夥備的,”她往每個手套裡塞了塊山楂糕,“手套防繩勒手,圍裙擋穗芒紮身,嘴裡含點酸的,乾活不燥得慌。”

小石頭突然指著椿樹上的斑鳩,眾人抬頭,見陽光穿過枝葉,在地上投出個歪歪扭扭的“熟”字,正好把劍的影子圈在正中間。

二、協作護熟的熱乎勁

護熟的時候,列國的農夫自發分了三夥。秦國的漢子在前頭“捆穗”,捆穗繩“哢哢”地繞著穗稈,每三棵捆成一撮,像給麥穗“搭小架”;楚國的農婦跟在後頭“測熟”,測熟板“啪嗒”地卡著麥穗,把青尖多的穗做上粉筆記號;魯國的田夫推著曬場耙殿後,耙齒“唰唰”地掃著曬場,把土坷垃耙得平平整整。

“今兒這護熟,比守著灶上的粥還細心!”王二愣子媳婦舉著測熟板吆喝,板上的粉筆印在穗稈上,像給麥穗“貼了小標簽”,“秦國的繩捆得牢,楚國的板測得準,魯國的耙整得平,三樣齊活,穗子想不熟都難!”

公孫矩站在田埂上,看著捆好的麥穗像排小燈籠,泛著金亮,旁邊的小石頭正踮著腳學捆穗,繩總繞錯圈。“捆穗得繞三圈,”公孫矩握著他的手示範,“第一圈鬆點、第二圈勒緊、第三圈扣牢,像給穗子係腰帶,不鬆不勒才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才乾了不到兩個時辰,東頭的麥田已捆完半畝,西頭的稻田剛測完熟,北坡的穀田正整著曬場,三夥人配合得像台轉得順溜的機器,引得路過的老農都停下鋤頭瞅新鮮。

“你看這搭配多妙,”隔壁的老太太坐在埂上擇灰菜,銀白的頭發被風吹得亂蓬蓬,“捆穗的是秦國的老漢子,測熟的是楚國的大姑娘,整場的是魯國的半大孩,忙著忙著就忘了誰是哪國的,倒像一家子守自家的糧。”

護到列國合耕的“共熟田”時,田裡更熱鬨了。秦國的農夫數著捆好的撮數,楚國的農婦記著青尖穗的比例,魯國的田夫算著曬場的麵積。指尖碰過的麥穗,都透著股子熟香,連飛過的麻雀都落下來,在曬場邊啄著散落的粒,好像也在等豐收。

“這混著護熟,護的不光是穗子,更是咱心裡的盼頭,”李掌櫃蹲在埂上喝茶,粗瓷碗沿沾著穗芒,“就像去年咱修的糧倉,秦國的木匠做架、楚國的瓦匠抹縫、魯國的石匠壘基,倉牢了,場平了,收糧才踏實。”

歇晌時,小石頭拉著公孫矩去看自己捆的那片麥田,雖捆得有點鬆,卻沒斷一根穗。剛走到劍旁邊,田裡的熟香被風吹得飄過來,落在劍鞘上,竟和熟紋疊在了一起,像給劍鞘蓋了層金紗。

“這劍和小石頭,怕是一夥的吧?”有人在埂上大著嗓門笑。

三、防倒伏的暖互助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