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意氣罷了。”李承乾淡淡一笑,目光掠過李恪溫潤如玉的臉龐,落在他腰間懸掛的一塊蟠龍玉佩上——那是去年李恪生辰,父皇所賜。他話鋒一轉,語氣隨意,“聽聞三弟近來精研《左傳》,頗有心得?父皇常讚你聰穎好學。”
“皇兄謬讚了。”李恪微微垂首,姿態謙遜,“不過是些粗淺功夫,怎及皇兄胸懷天下,誌在四方。”他抬起眼,笑容依舊溫和,“弟隻願潛心學問,將來能輔佐皇兄,為我大唐儘一份綿薄之力。”
兩人相視而笑,兄友弟恭,氣氛融洽。暮色溫柔地籠罩下來,為這對天家兄弟鍍上一層柔和的光暈。然而,在彼此眼底最深處,在那溫煦笑容的背麵,一絲難以察覺的、冰冷的審視與疏離,如同潛藏的暗流,在無聲湧動。李承乾看到了李恪眼底那份不屬於孩童的沉穩與深藏的驕傲;李恪亦感受到了這位新晉太子兄長溫和表象下,那深不可測的平靜與睿智。
這東宮的台階,似乎從這一刻起,便悄然劃開了無形的界限。
立政殿的燈火總是比彆處溫暖幾分。窗欞上糊著素雅的蟬翼紗,映出殿內柔和的光暈。空氣中浮動著清雅的果香和淡淡的藥草氣息。
長孫皇後靠坐在軟榻上,身上搭著一條薄薄的錦被,臉色仍帶著一絲大病初愈後的蒼白,但精神尚好。她手中拿著一件縫製了一半的小兒肚兜,針腳細密,繡著憨態可掬的虎頭。李泰青雀)正依偎在她身側,小腦袋枕著母親的腿,手裡把玩著一個精巧的九連環,圓嘟嘟的小臉上一派無憂無慮的滿足。年僅五歲的長樂公主和更小的城陽公主則坐在鋪了厚厚絨毯的地上,圍著一個小巧的鎏金熏籠,好奇地看著裡麵炭火烘烤的幾枚香橙,橙皮受熱散發出的香甜氣息讓她們咯咯直笑。
殿內一派溫馨安寧,與外朝的血雨腥風和東宮的森嚴冷寂截然不同。
“阿娘!阿娘!你看我解開了!”李泰忽然興奮地舉起解開的九連環,獻寶似的湊到長孫皇後麵前,圓潤的眼睛亮晶晶的。
“青雀真聰明。”長孫皇後放下針線,溫柔地撫摸著兒子柔軟的頭發,眼中是化不開的寵溺,接過九連環仔細看了看,“這麼快就解開了,比你大哥小時候還厲害呢。”
“大哥?”李泰眨巴著眼睛,隨即小嘴一撇,帶著孩童特有的、毫不掩飾的占有欲,“大哥是太子了,以後肯定很忙很忙,沒空陪阿娘了。青雀天天陪著阿娘解悶!”
長孫皇後失笑,捏了捏他肉乎乎的小臉蛋:“傻孩子,你大哥再忙,也是阿娘的兒子。”話雖如此,她眼底深處卻掠過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和憂慮。承乾…那個在幽州地牢裡熬過生死劫的孩子,如今站在了更高的位置,也離她更遠了。
“太子殿下到——”內侍的通傳聲打斷了殿內的溫馨。
李承乾的身影出現在殿門口。他換下了太子的常服,隻穿著一件月白色的圓領袍,卸去了白日的威儀,顯露出幾分屬於少年的清朗。然而,那眉宇間沉澱的沉穩,依舊與這滿室的童真格格不入。
“大哥!”李泰立刻從母親身邊跳起來,像隻歡快的小鳥撲了過去,一把抱住李承乾的腿,仰著小臉,“大哥你看!我解開了九連環!阿娘說我比你小時候還厲害!”
長樂和城陽也丟下熏籠裡的香橙,邁著小短腿跑過來,一左一右地抱住李承乾的另一條腿,奶聲奶氣地叫著:“大哥抱!大哥抱!”
李承乾的身體有瞬間的僵硬。孩童柔軟的身體貼著他,帶著奶香和溫暖的體溫。他低頭,看著李泰亮晶晶的、滿是炫耀和依賴的眼睛,看著兩個妹妹天真無邪的笑臉。一種陌生的、帶著酸澀暖意的洪流,猝不及防地衝撞著他冰封的心防。
他緩緩蹲下身,動作還有些生疏,卻儘量放柔了聲音,伸手摸了摸李泰的頭:“嗯,青雀很厲害。”又輕輕捏了捏長樂和城陽粉嫩的臉頰。他的嘴角,極其艱難地,向上彎起一個微小的、卻無比真實的弧度。
“承乾,”長孫皇後溫柔的聲音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她看著被弟弟妹妹們圍在中間的長子,看著他臉上那抹生澀卻真實的笑容,眼眶微微發熱,“過來,讓阿娘看看你。”
李承乾起身,走到軟榻邊。長孫皇後伸出手,溫暖的手指輕輕撫過他略顯清瘦的臉頰,替他理了理鬢邊一絲被弟弟妹妹蹭亂的頭發。那目光,帶著無儘的心疼、慈愛和一種深沉的、無法言說的歉疚。“累不累?”她輕聲問,千言萬語都化在這最樸素的三個字裡。
“不累。”李承乾搖搖頭,在母親身旁的繡墩上坐下。殿內暖融的燈火映照著他尚顯稚嫩的側臉,弟弟妹妹們在腳邊嬉鬨,母親溫柔的目光落在身上。這一刻,權力鬥爭的血腥,北疆突厥的威脅,東宮無形的枷鎖,似乎都被隔絕在了這方溫暖的天地之外。
他拿起母親放在榻上的那件小小的虎頭肚兜,指尖撫過細密的針腳。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混合著這久違的、屬於“家”的暖意,悄然在心底滋生、蔓延。他不再是異世的孤魂林休,他是李承乾,是大唐的太子,是母親的兒子,是弟弟妹妹們的兄長。這條荊棘遍布的儲君之路,他必須走下去,為了母親眼中的淚光,為了弟弟妹妹們無憂的笑臉,也為了…自己在這個時代,能夠真正立足的根基。
“阿娘,”他抬起頭,望向長孫皇後,眼神清澈而堅定,“明日,我想請孔穎達師傅為我講解《尚書·禹貢》。”少年的聲音在溫暖的立政殿內響起,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為這溫馨的夜晚,添上了一筆屬於未來的、沉甸甸的注腳。
喜歡長安新火請大家收藏:()長安新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