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喧囂被厚重的車簾隔絕在外。一輛不起眼的青幔馬車,在幾名同樣穿著普通布衣、卻眼神銳利的侍衛護衛下,駛出了金光門,碾上了通往郊外的官道。車輪滾動,揚起乾燥的塵土,空氣裡彌漫著一種令人喉嚨發緊的焦灼氣息。
車內,李承乾換上了一身半舊的靛藍色細麻圓領袍,頭發用一根簡單的木簪束起,刻意斂去了那份屬於太子的尊貴氣度,看起來像個尋常的富家公子。他身邊坐著年僅十餘歲的晉王李治,小家夥同樣穿著樸素的葛布衣裳,小臉上帶著一絲緊張,又難掩對外麵世界的好奇與興奮。
“大哥,我們這是要去哪兒?”李治忍不住小聲問道,眼睛透過車窗縫隙,貪婪地看著外麵與宮牆內截然不同的景象:龜裂的田埂,蔫頭耷腦的莊稼,偶爾可見衣衫襤褸的農人挑著水桶,步履蹣跚地走向遠方。
“去楊家村。”李承乾的聲音平靜,目光也投向窗外那片焦渴的土地,“去看看父皇和孤下令打井抗旱、開倉賑濟,到底有沒有落到實處。看看我們的子民,在這樣的大旱之年,日子究竟過得如何。”
李治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臉上多了幾分鄭重:“就像父皇說的,要‘親民’?”
“嗯。”李承乾應了一聲,摸了摸弟弟的頭,“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坐在太極宮裡看奏疏,永遠不如親自走到田間地頭,聽聽百姓怎麼說。”
馬車顛簸著前行,離長安城越遠,景象越發觸目驚心。原本應該鬱鬱蔥蔥的田野,如今一片枯黃。渭水的一些細小支流已經徹底乾涸,露出布滿裂紋的河床。官道兩旁的樹木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葉子卷曲發黃。空氣中沒有一絲水汽,隻有塵土和烈日灼燒後的燥熱。
約莫一個時辰後,馬車拐下官道,駛入一條更為狹窄的土路。前方不遠處,一個被低矮土牆圍攏的村落出現在視野裡,正是楊家村。村口立著一根新豎起的木杆,頂端掛著一麵褪色的三角旗,算是村落的標識。幾間茅草屋的屋頂顯得破敗,但村中道路卻打掃得頗為乾淨。
李承乾示意馬車在村口不遠處停下,隻帶了扮作管事的王林和兩名貼身侍衛,領著李治,步行入村。其餘侍衛則分散開來,在不遠處警戒。
剛進村口,就看見幾個半大的孩子圍著一口新砌好的井台,用一個小小的轆轤費力地向上提水。井水清澈,打上來倒入旁邊的木桶,孩子們便歡呼著用手捧水喝,又互相潑灑嬉鬨,雖然水珠珍貴,但那份久旱逢甘霖的喜悅是真實的。
“老人家,叨擾了。”李承乾走向井台旁一個正在用柳條修補簸箕的老漢,拱手作禮,語氣溫和,“我們是過路的行商,天氣炎熱,想討碗水喝,不知可否方便?”
那老漢抬起頭,一張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皺紋,但眼神還算清亮。他打量了一下李承乾一行人,見他們衣著雖然普通但整潔,舉止有禮,尤其看到李治那粉雕玉琢又帶著好奇的小臉,心下一軟,放下手中的活計,露出樸實的笑容:“方便,方便!貴客快請坐。老婆子,快給客人倒水!”
老漢熱情地將他們讓到井旁一棵大槐樹下的石墩上坐下。一個同樣上了年紀、收拾得乾淨利落的老嫗聞聲從屋裡出來,用粗陶碗盛了滿滿幾碗清涼的井水端上來。
“多謝老丈、老媽媽。”李承乾接過水碗,遞給李治一碗,自己也喝了一口。井水甘冽清涼,瞬間驅散了旅途的燥熱,在這大旱之年,顯得尤為珍貴。李治更是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碗,小臉露出滿足的神色。
“好水!”李承乾讚道,順勢問道,“老人家,今年這天旱得厲害,我看彆處田地都乾裂了,你們村這井水倒是充沛?”
提起這井,老漢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帶著由衷的感激:“是啊,老天爺不下雨,可愁死人了!多虧了官府,多虧了太子殿下啊!”他指著那口新井,“這口井,就是前些日子官府派了兵爺和工匠來,帶著那種新式的鑽頭,打了三天三夜才打出來的!深著呢!要不是這口井,我們村今年怕是熬不過去了。”
“哦?官府派人來打的?”李承乾故作好奇地問,“還派了兵?”
“可不是嘛!”老嫗也接口道,臉上滿是慶幸,“領頭的是位姓張的校尉,人可好了,帶著兵爺們幫著挖土、架轆轤,日夜趕工,累了就在村口席地睡一會兒。打井的匠人也是官家派來的好手藝,不然我們這些泥腿子,哪懂得打這麼深的井?”她指了指不遠處幾塊明顯得到澆灌、雖然長勢不如往年但好歹還泛著些綠意的田地,“有了水,好歹能保住些口糧,官府前些日子還按人頭發了些賑災糧,是陳糧,但能活命!村裡人都念著太子殿下的好呢!”
老漢連連點頭:“對對!聽說是太子殿下親自下的令,讓兵爺都幫著打井,還嚴查那些囤糧抬價的奸商!我們楊家村算是趕上了好時候,遇上明主了!要是前朝那會兒……”老漢搖搖頭,沒再說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李治聽著,小胸脯不自覺地挺了挺,偷偷看了大哥一眼,眼中滿是崇拜。
李承乾心中稍安,看來自己推行的打井和賑濟政策,至少在楊家村是落到了實處,也收獲了民心。他又問了些村裡的情況:糧食夠不夠撐到秋收,有沒有人生病,有沒有官吏趁機盤剝。
正聊著,老嫗端出了幾個粗麵餅子和一小碟自家醃的鹹菜,熱情地招呼:“貴客走了遠路,定是餓了,家裡沒什麼好東西,將就著墊墊肚子,莫要嫌棄。”
看著那粗糙的餅子和少得可憐的鹹菜,李承乾知道這恐怕已是這對老夫婦能拿出的最好的待客之物了。李治看著那與自己平時吃的精致點心天差地彆的食物,有些猶豫,但在大哥平靜的目光下,也學著接了過來。
喜歡長安新火請大家收藏:()長安新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