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品鑒會上_宋神宗的新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7章 品鑒會上(1 / 1)

治平四年十月初七,秋意早已褪去,冬的寒意悄悄地鋪展開來,汴京悄然落第一場初霜。

禁軍西大營灶房,蜂窩煤爐已經整整齊齊擺著。都頭王猛哈著白氣,拍爐笑嚷:“這鐵疙瘩塞塊煤餅就著!省了劈柴功夫,煙少不嗆喉!”火頭軍老孫抬煤筐近前:“曹將軍讓試新煤餅,耐燒!”藍焰竄出爐孔,融了瓦上薄雪,滴水成冰。

曹府煤坊初霜覆瓦,爐火徹夜不熄。管事曹安吆喝:“東家新購三條窯!招工百人,日製煤餅三萬塊!”漢子們赤膊抬煤篩,黑灰混著汗水沾滿腮幫。

後院鐵匠鋪叮當震天,匠人捶打鐵皮爐身,火星四濺。曹府曹家管事灰袍裹身,手指撫過新爐對著工匠道:“今日需送內廷三百具,餘者售禁軍各營!”

西水門柴市初霜掛柴垛,腳夫老趙跺腳嗬手。布衣老婦李氏挎籃近前:“硬柴怎賣?”老趙縮脖:“百二十文一擔!去歲這會兒百四十文哩!”李氏枯眼一亮:“跌了二十文?割條肉給孫兒包餃子!”她數出六十文,“來半擔!省下二十文割肉!”老趙嘟囔裝柴:“禁軍老爺改燒石炭,柴行日子難嘍……”

甜水巷口瓦匠李三推獨輪車,載新買的柴火。妻王氏掀簾笑嚷:“曹家煤坊招短工,日給三十文。明兒孩子他爹你可去篩煤。”炭火盆子安在堂屋,小兒伸手烤火,王氏拍他爪子:“小心燙!這柴火今年便宜了點,這冬天可省了不少銀錢!”

霜風卷過九重宮闕,殿內卻暖意如春。十二座蜂窩煤爐沿玉階排開,藍焰在鐵孔間跳躍,烘得青磚地熱氣氤氳。爐旁煤餅壘如烏塔,宮娥悄步添煤。趙頊斜倚窗邊軟榻怕死所以讓打開全部窗),支摘窗開一線,霜風混著暖息撲臉。他手指撚青瓷盞,茶煙嫋嫋:“李憲,傳各位相公,樞密院使,馮京、章惇、許將、呂惠卿、曾布、蘇頌、再去內庭請皇後。”

殿外丹墀,五口磚灶新砌。禦廚抬巨鍋架火,蜂窩煤藍焰舔著鍋底。燉羊肉香混著蒸餅氣,隨白霧漫過朱欄。

皇後向氏鳳冠翟衣,儀態端靜,素手執銀壺,正為皇帝續上第二道茶湯,水聲淙淙,更襯得殿內一種奇異的靜謐。

內侍省都知李憲悄步上前,低聲道:“大家,諸位相公、學士已至殿外候旨。”

趙頊從窗外收回目光,頷首道:“宣。”

殿門開處,以韓琦、文彥博為首,歐陽修、曾公亮、馮京、章惇、呂惠卿、許將、蘇頌等一眾重臣魚貫而入。眾人甫一入殿,皆是不由自主地微微一怔。

“諸卿都到了。”趙頊收回目光,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今日召諸位來,非為尋常朝議。殿中所立,丹墀所砌,想必諸卿已有所察。此物名‘蜂窩煤爐’,所燃乃特製‘蜂窩煤餅’。禁軍西大營、內庭諸院試用此物,已近兩月。”他略一停頓,目光掃過群臣,“成效利弊,已有初步章程。李憲。”

侍立一旁的入內內侍省都知李憲立刻躬身,旋即指揮一眾小黃人,將一疊裝訂工整的文書,恭敬地分送到每一位大臣手中。

韓琦的手指翻開文書,依舊銳利的雙眼迅速掃過上麵的記錄。上麵清晰地羅列著西大營試點前後的柴炭消耗對比、節省銀錢數額、火頭軍反饋的優劣、以及曹家煤坊初步核算的產能與工本估算。他看得極仔細,眉頭漸漸鎖緊。

待眾人大致覽畢,趙頊再次開口,並將目光轉向身旁:“紙上得來終覺淺。宮內試用,體察更為細微。皇後,你且將內庭試用之所見所感,與諸位相公細細分說。”

向皇後微微頷首,放下茶杯,鳳目掃過階下眾臣,聲音溫婉卻清晰,不帶絲毫矯飾:

“諸位相公。此物確為禦寒佳品。其火旺盛而少煙,殿宇因此潔淨許多;核算用度,較之往年同期的木炭銀錢,節省確超三成。官家與內侍省皆以為利國之物。”

她話鋒微轉,語氣轉為務實與懇切,“然,妾身於內庭掌管試用,曆時月餘,亦切實發現幾處煩難,若不行解決,恐難惠及四方,反生事端。”

眾臣神色一凜,皆知關鍵來了,皆凝神靜聽。

“其一,此煤餅極易受潮,保管需極為精心。”皇後道,“前日一場秋雨驟至,庫房中因疏忽未及以油布嚴密遮蓋的數十塊煤餅,一夜之後便酥軟散形,手捏即成粉渣,不堪再用,耗費頗巨。”

“其二,質地酥脆,遠途運輸損耗極大。”她繼續道,“初時由曹家煤坊運入宮內,雖路程不遠,但經牛車顛簸,傾出時發現,完好者僅十之六七,餘者皆碎裂成塊末,難以入爐,此又為一重耗費。”

“其三,亦是妾身以為至關緊要之處。”她語氣加重,帶著一絲後怕,“其火雖旺,卻產無形之濁氣一氧化碳)。初試時,一名內侍值夜,因畏寒而將窗扉緊閉,不過半個時辰,便覺頭昏目眩,惡心欲嘔,幸得同伴察覺異常,及時開門通風,方才緩過勁來,未釀成大禍。此弊關乎人命,絕不可輕忽。”

皇後以親身經曆,平和卻無比有力地拋出三大缺陷,瞬間為這場本可能流於空泛的“品鑒會”,奠定了無比務實甚至嚴峻的討論基調。殿內一時寂靜,隻聞爐火劈啪與殿外灶鍋的翻滾聲。

沉寂片刻,首韓琦緩緩抬頭,聲音沉穩如山,卻帶著千鈞之重:“陛下,娘娘明察秋毫,所言之弊,切中要害。然,老臣鬥膽,此三弊,尚屬工法、規程可解之難。老臣心中所憂,尤在其外,在於汴京百裡之內,依柴為生之數十萬百姓!”

他目光掃過同僚,最終落回禦座:“汴京柴市,百年經營,其背後盤根錯節。自城外樵采之戶,至河道拉纖運柴之夫,再到城內無數柴薪販夫、垛戶、乃至依托柴市生活的腳店、力夫,林林總總,不下十萬戶!

此乃一個牽扯極廣的行當,其行首、豪商,與京中諸多勢力牽連甚深。若朝廷驟然以官勢推行此新炭,與之爭利,則‘與民爭利’之非議必將囂然而起!其勢足以撼動汴京民生,恐傷陛下聖德,更恐激起民變,動搖都城安穩。陛下,此非石炭木柴之爭,實為人心向背之險,政局安穩之慮!臣恐……”

他沒有說下去,但沉重的憂慮已彌漫整個殿堂。他一語道破了最致命的政治風險——這並非技術問題,而是殘酷的利益再分配和社會穩定問題。

喜歡宋神宗的新宋請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 被休後,每日情報助我熬過荒年 目光所及都將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