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俠骨丹心 江湖揚名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162章 俠骨丹心 江湖揚名

第162章 俠骨丹心 江湖揚名(1 / 1)

潼關城頭的血跡尚未乾透,清晨的寒風裹著淡淡的硝煙味掠過街巷。李瑁踏著碎裂的磚石走過內城街道,看到幾名華山派弟子正蹲在牆角,將隨身攜帶的金瘡藥分給受傷的百姓。他們青布長衫上沾著塵土與血漬,手中的長劍卻擦拭得鋥亮,劍穗上的紅綢在風裡輕輕飄動。

“殿下。”洪七公拄著鐵杖從巷口走來,身後跟著幾個丐幫弟子,每人懷裡都抱著鼓鼓囊囊的布袋,“老叫花子讓弟兄們搜了搜叛軍的糧倉,找到些沒燒完的糙米,先給百姓們熬點粥喝。”

李瑁望向不遠處的空場,那裡已支起十幾口大鍋,米粥的香氣混著草藥味彌漫開來。昨夜從城牆上解救的百姓們圍著鍋台,臉上雖有驚魂未定的惶恐,眼裡卻已燃起生機。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接過丐幫弟子遞來的陶碗,淚水混著熱氣落在碗沿上,哽咽著說不出話。

“這些江湖朋友,倒是比軍中的糧官還懂民心。”郭子儀不知何時站在身後,望著那片升騰的熱氣感歎。他剛巡查完城防,甲胄上還凝著霜花,“昨日若不是華山派弟子攀崖破了飛石陣,禁穀奇襲怕是要多折損一半人手。”

李瑁點頭。他想起昨夜在禁穀棧道上,那些青衫弟子如靈猿般貼著岩壁滑行,指尖摳進石縫的力道,比玄甲士的鐵爪還要穩固。當叛軍點燃硫磺彈時,是點蒼派的弩箭精準射穿引線,才沒讓整段棧道化為火海。這些平日裡隱於山林的江湖人,在國難當頭時展現出的勇毅,絲毫不輸沙場老將。

“傳我令,”李瑁轉身對親兵道,“在城主府前設壇,表彰此戰有功的江湖義士。另外,讓人把他們的事跡寫下來,貼在潼關四門,再抄錄百份,由快馬送往各州縣。”

郭子儀眼中閃過讚許:“殿下此舉,既能讓百姓知江湖俠義,也能讓這些江湖人與朝廷結下情誼,一舉兩得。”

午時的城主府前,臨時搭起的高台上鋪著唐軍的玄色戰旗。李瑁身著明光鎧,與郭子儀並肩而立,台下黑壓壓站滿了軍民。洪七公帶著各門各派的首領站在最前排,武當派的道長們青袍拂塵,丐幫弟子們雖衣衫襤褸卻腰杆筆直,連素來隱世的昆侖派都派了弟子前來,玄色勁裝外罩著雪白的披風。

“潼關之戰,逆賊勢大,”李瑁的聲音透過親兵的傳聲筒傳遍廣場,“若非諸位江湖義士拔刀相助,我軍斷難如此神速收複此城!”他指向身旁的木牌,上麵用朱砂寫著各門派的功績:華山派破飛石陣,點蒼派阻硫磺彈,丐幫探得敵軍布防,昆侖派護送傷兵……每一行字都浸著血汗。

“華山派弟子柳輕煙!”李瑁高聲念道。

一名青衫女子應聲出列,腰間長劍的穗子隨動作輕搖。她正是昨夜在“一線天”用銀針射殺暗哨的姑娘,此刻臉上雖帶著倦容,眼神卻清亮如泉:“民女在。”

“你率十名弟子攀越百丈懸崖,斬殺禁穀暗哨七人,為奇襲掃清障礙,當受此賞!”李瑁讓人遞過一個錦盒,裡麵是玄宗禦賜的“俠義”金牌,純金打造的牌麵上刻著展翅的雄鷹。

柳輕煙接過金牌,卻沒有立刻退回,反而朗聲道:“殿下,民女有一請。”她指向台下的百姓,“這些金牌若能熔了換糧,或許能讓更多人熬過這個冬天。”

廣場上先是寂靜,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李瑁望著女子眼中的澄澈,心中微動:“好!這金牌便暫由你保管,待平定叛亂,本王親自請旨,為華山派另鑄更重的賞賜!”

接下來是洪七公。老叫花子被兩個弟子扶著走上台,鐵杖在石板上敲出篤篤聲:“老叫花子可不要什麼金牌,”他咧開缺了門牙的嘴笑,“隻求戰後朝廷能給丐幫一塊令牌,讓弟兄們在各州縣討飯時,彆被官差追得像喪家犬就行。”

這話引得眾人哄笑,李瑁卻正色道:“丐幫弟子遍布天下,戰時傳遞軍情、救助百姓,功不可沒。本王在此承諾,戰後定奏請陛下,賜丐幫‘義社’之名,凡有災荒之處,地方官需接濟丐幫弟子,共同安撫災民。”

洪七公眼睛一亮,猛地挺直腰杆,竟對著李瑁深深一揖:“老叫花子替天下丐幫弟兄,謝過殿下!”

表彰持續了兩個時辰,當最後一名昆侖派弟子接過賞賜時,夕陽已將廣場染成金紅。百姓們圍著江湖義士們問東問西,孩子們纏著丐幫弟子要聽俠客故事,連受傷的士兵都掙紮著坐起來,要看看那些飛簷走壁的英雄究竟長什麼樣。

“你看,”郭子儀低聲對李瑁說,“百姓心裡,原是敬著這些俠義的。隻是從前朝廷總視江湖為異類,才讓彼此隔了層紗。”

李瑁望向人群中那個給孩子演示劍法的華山弟子,他的動作並不花哨,卻引得孩子們陣陣歡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李瑁輕聲道,“這些人本就該是朝廷的助力,而非隱患。”

入夜後,城主府的偏廳裡擺開了宴席。沒有絲竹歌舞,隻有粗瓷碗裡的烈酒和大盤的熟肉。李瑁端起碗,先敬了戰死的將士與江湖義士,然後對眾人道:“接下來進軍洛陽,還需諸位相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洪七公咂了口酒:“殿下儘管吩咐,老叫花子的人早已在洛陽城外探好路了。”

武當派的清風道長放下拂塵,語氣溫和卻堅定:“我派弟子擅長布防,可助唐軍勘察洛陽城的防禦薄弱點。”

李瑁點頭:“安慶緒在洛陽城外挖了三道壕溝,還布了不少陷阱,正需道長這樣的行家指點。另外,聽說安慶緒抓了不少洛陽名士,逼他們為偽朝效力,丐幫弟兄若能設法營救,便是大功一件。”

“這事兒包在老叫花子身上!”洪七公拍著胸脯應下。

酒過三巡,柳輕煙忽然起身,長劍在手中轉了個漂亮的劍花,劍尖挑起一枚銅錢:“殿下,民女有個不情之請。”她將銅錢擲向空中,劍光一閃,銅錢被劈成兩半,“江湖人散漫慣了,不懂朝廷規矩,若日後有弟子行事魯莽,還望殿下能念在今日之功,從輕發落。”

李瑁看向眾人,見各門各派的首領都露出關切之色,便笑道:“隻要不違國法、不傷百姓,些許小節何足掛齒?本王倒是希望,日後江湖與朝廷能定下約法三章:一者共抗外侮,二者安撫百姓,三者互不相犯。諸位以為如何?”

“殿下英明!”眾人齊聲應和,紛紛舉杯相慶。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灑進來,照在每個人帶笑的臉上,仿佛連空氣中的血腥氣都淡了幾分。

幾日後,潼關四門的布告欄前擠滿了人。識字的先生被圍在中間,高聲念著江湖義士的事跡:“……昆侖派弟子夜闖叛軍大營,救出被擄女子三十七人,途中斬殺逆賊二十餘……”“……點蒼派弩箭營,於禁穀射殺叛軍百人,無一失手……”

人群中不時爆發出喝彩。一個挑著貨擔的老漢抹著眼淚:“我那被抓去當民夫的兒子,就是被這些俠客救出來的啊!”旁邊的婦人也附和:“可不是嘛,昨夜給我們送藥的姑娘,就是布告上寫的柳輕煙呢!”

消息隨著唐軍的快馬傳遍天下。江南的書生們寫詩讚美“俠骨丹心”,塞北的牧民聽說江湖人幫唐軍打仗,都覺得新奇又敬佩。連長安城裡的孩童,都開始模仿華山派的劍法,嘴裡喊著“殺逆賊,護大唐”。

李瑁站在潼關城頭,看著信使快馬加鞭奔向洛陽方向,心中明白,這場戰役的勝利,不僅在於收複了一座雄關,更在於打破了朝廷與江湖之間的隔閡。當百姓們不再視江湖人為草莽,當江湖人願為家國而戰,這股潛藏在民間的力量,終將成為大唐複興的根基。

“殿下,”張彪匆匆走來,手裡拿著一封密信,“洛陽傳來消息,安慶緒聽說潼關失守,已下令焚燒洛陽糧倉,準備逃往範陽!”

李瑁接過密信,指尖在“焚燒糧倉”四個字上收緊。他望向洛陽的方向,眼中閃過冷光:“傳命下去,三日後兵發洛陽!告訴弟兄們,江湖的朋友會與我們同行,這一戰,不僅要收複故都,更要讓天下人看看,大唐的軍民同心,無人能擋!”

城樓下,玄甲士們正在檢修兵器,江湖弟子們幫著百姓修補房屋,炊煙在街巷間嫋嫋升起。陽光灑在潼關的城磚上,將那些彈痕與血跡照得清晰,卻也映出了重生的希望。李瑁知道,前路依舊漫長,但隻要這俠義之心能傳遍天下,大唐的複興,便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臨行前夜,洪七公帶著幾個丐幫長老來找李瑁,遞上一張泛黃的地圖:“這是老叫花子年輕時走南闖北畫的,洛陽城裡的每條暗巷、每處地窖都標得清楚,或許能幫上忙。”

李瑁展開地圖,上麵密密麻麻的標注裡,還夾雜著幾處用朱砂圈出的記號。“這是?”

“洛陽城裡最有名的幾家藥鋪和糧店,”洪七公嘿嘿一笑,“都是些心向大唐的老字號,到時候弟兄們缺什麼,報老叫花子的名號就行。”

李瑁握緊地圖,隻覺得這張薄薄的紙比千斤鎧甲還要沉重。他忽然明白,所謂江湖,從來都不是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而是藏在市井之間的熱血與擔當。當這些散落的星火彙聚成燎原之勢,便能照亮最黑暗的夜晚。

“出發!”隨著李瑁一聲令下,唐軍主力與江湖義士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開出潼關。玄甲士的鎧甲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江湖人的兵刃在風中輕鳴,百姓們夾道相送,將自家做的乾糧塞進士兵手中。

隊伍最前方,李瑁勒住馬韁回望潼關。這座飽經戰火的雄關,此刻已換上新的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他知道,從這裡開始,江湖與朝廷的故事,將翻開新的一頁,而這一頁的名字,叫做——天下同心。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為青梅守身?資本家小姐嫁他首長 窗台上的暖陽 入夜,寵她入骨 全球領主:神話帝國 我在末世撿破爛,撿出個仙界 足球開局就有3個億 網遊:重鑄白絲女神兵,無敵萬界 玄門大師今天也在物理超度 百人藏凶 千秋一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