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新才履職顯鋒芒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215章 新才履職顯鋒芒

第215章 新才履職顯鋒芒(1 / 1)

長安城的晨光總帶著三分慵懶,透過朱雀門的城樓灑下來時,已化作金粉般的碎光。李瑁踏著這層光走進政事堂時,案上的青瓷瓶裡已插了新折的桃花,粉白的花瓣沾著露水,映得滿室都有了春意。廊下的石榴樹抽出了新葉,嫩紅得像抹胭脂,風一吹,葉尖的露珠滾落,砸在青石板上,洇出小小的濕痕。

“殿下,這是江南新送的茶籽,據說榨出的油比尋常茶油清三分。”內侍捧著個烏木盒子進來,說話時小心翼翼,生怕碰落了花瓣上的露水。盒子打開,裡麵鋪著軟絨,茶籽圓潤飽滿,泛著淺褐的光澤,湊近了聞,有淡淡的草木香。李瑁抬手示意放下,目光卻落在窗外——昨夜剛過穀雨,禦花園的牡丹開得正盛,姚黃魏紫擠擠挨挨,讓他忽然想起十年前,也是這樣的時節,父親帶他在禦花園認草木,說“萬物有靈,皆可入畫”。

正怔忡著,堂外傳來輕快的腳步聲,帶著些微的喘息。李瑁轉頭,見蘇明遠捧著卷圖紙快步進來,青色的官袍下擺沾了些泥點,顯然是剛從城外工地趕回來。他發髻有些散亂,鬢角的汗順著臉頰滑落,滴在胸前的衣襟上,洇出一小片深色。“殿下,您看這渠壩的新圖紙!”蘇明遠把圖紙在案上鋪開,手指點著一處弧形設計,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按這個弧度,汛期能多蓄三成水,還能減少堤壩的壓力,工匠們都說可行。”

圖紙鋪開時,帶著室外的潮氣,邊緣有些發卷。李瑁俯身細看,墨跡還帶著濕氣,蘇明遠的指痕在上麵印出淡淡的暈圈。他想起這年輕人剛入仕時,連奏報都寫得歪歪扭扭,握著筆的手總在發抖,如今卻能主持淮河治水工程,筆尖劃過的線條比工部老吏還要精準。“這弧角的角度再調小半分,”李瑁拈起筆,在圖紙上輕輕一畫,筆鋒穩健,“汛期水流急,太陡了怕衝垮堤腳。你看這裡,”他指著圖紙上的壩基部分,“去年洛河潰堤,就是因為弧度過大,水流衝擊時形成了漩渦,掏空了壩底的泥沙。”

蘇明遠眼睛一亮,湊近了細看,鼻尖幾乎碰到圖紙:“殿下說的是!我怎麼沒想到?昨日試築的小段,確實有兩處勾縫被衝開了,當時隻當是工匠手藝糙,原來問題在這兒。”他麻利地從懷裡掏出炭筆,在圖紙邊緣記下修改處,額角的汗珠滴在圖紙上,暈開一小片水漬,倒像是給那道弧線添了顆晶瑩的珠子。“我這就去改,讓工匠們重新下料,爭取今日就能試築新的壩段。”

“早飯吃了嗎?”李瑁忽然問。蘇明遠一愣,才摸著肚子笑起來,笑聲裡帶著些窘迫:“光顧著趕圖紙,忘了。早上從工地出發時,灶上的饅頭剛上籠,想著趕回來再吃,一忙就忘了時辰。”李瑁喚內侍傳膳,笑著搖頭:“你啊,跟你爹一個性子,辦起事來就忘了時辰。你爹當年修漕渠,三天三夜沒合眼,最後直接栽倒在工地上,還是我讓人把他抬回來的。”

說話間,內侍端來兩碟小菜、一碗粥和四個白麵饅頭。蘇明遠也不客氣,拿起饅頭就著鹹菜吃起來,吃得又快又香,嘴角沾了點醬色,他自己沒察覺,李瑁看著卻覺得親切。“慢點吃,沒人跟你搶。”李瑁遞過一杯溫水,“你爹總說,乾活得有力氣,肚子裡沒食,手裡就沒勁,這話在理。”

蘇明遠咽下嘴裡的食物,點頭道:“我爹也常說,當年若不是殿下您派人送去的糧草,漕渠工地上的弟兄們早就撐不住了。他讓我跟著殿下好好學,不光學本事,更要學殿下這份體恤人心的情分。”

正說著,趙二柱扛著個半人高的木架進來,木架上纏著粗麻繩,上麵架著個黃銅做的玩意兒,齒輪咬合處還纏著布條,顯然是怕磕碰。他進門時沒留神,肩膀撞在門框上,“咚”的一聲,嚇得他趕緊扶住木架,臉上冒出細汗:“殿下,您要的水車模型做好了!”他把木架小心翼翼放在地上,解下麻繩,擦了把汗,露出憨厚的笑,“按您說的,加了個反向齒輪,天旱時能倒轉抽水,比原先的效率高兩倍。您看這鏈條,俺讓鐵匠加粗了三分,保證拉得動大木桶。”

那水車模型做得精巧,黃銅齒輪打磨得鋥亮,鏈條上串著十二個小木桶,每個桶底都鑽了細小的孔,用來模擬漏水的損耗。李瑁走上前,轉動模型側麵的搖柄,黃銅齒輪“哢嗒”作響,聲音清脆,帶著鏈條上的小木桶緩緩上升,倒出水珠時,竟連成了道細細的銀線。“不錯,”他點頭,手指在反向齒輪上敲了敲,“但這齒輪太密,齒牙間距隻有半分,怕是不經磨。讓鐵匠鋪用高錳鋼重鑄,再鍍層錫,減少磨損,耐用些。”

趙二柱連連應著,從懷裡掏出個布包,層層打開,裡麵是幾塊不同成色的錫塊:“俺早讓鐵匠試了,這三塊是摻了鋅的,您看哪個合適?左邊這塊摻了三成鋅,硬些;中間這塊摻了一成,軟些,好加工;右邊這塊沒摻,純錫的,就是貴點。”他拿起錫塊在手裡掂著,“鐵匠說摻鋅的更耐磨,就是怕冬天冷的時候會脆,俺想著淮河邊上冬天也不算太冷,是不是摻點鋅更劃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瑁拿起中間那塊錫塊,在指尖撚了撚:“就用中間這塊。三成鋅太脆,純錫太貴,一成鋅正好,兼顧硬度和韌性。你想得周到,連材料都試好了,這點比你師父強。”趙二柱嘿嘿笑起來,露出兩排白牙:“師父說,乾活得往前想三步,不然出了岔子,返工更費錢。”

正說著,陳九提著個竹籃進來,籃裡鋪著新鮮的荷葉,裹著些青綠的稻穗。“殿下,新培育的早稻結穗了!”他把稻穗攤在案上,穗粒飽滿得快把稻稈壓彎,金黃中透著青綠,還帶著田野的清香,“您瞧這顆粒,比去年的晚稻多了兩成,而且成熟期短了十天,正好能趕在梅雨季前收割,不用怕淋雨發芽。”

李瑁撚起一粒稻穀,放在指間搓開,米白的米粒透著瑩潤的光,捏在手裡沉甸甸的。“讓戶部統計下,關中平原能種多少畝,秋收時朕要去看看實際產量。”他看向陳九被曬得黝黑的臉,額頭上還有被蚊蟲叮咬的紅痕,“你在田裡盯了三個月,也該歇歇了,讓副手接著跟進。”

陳九嘿嘿笑:“歇不住啊殿下。那幾畝試驗田剛撒了新肥,是用豆餅和草木灰混的,不知道效果咋樣,得天天看著才放心。昨天發現有幾株稻子葉尖發黃,俺讓人去查了,說是水裡缺了點鐵,今天剛撒了些鐵渣,就等著看明天轉不轉綠呢。”他從籃底掏出個小本子,上麵密密麻麻記著日期和稻子的生長情況,“您看,這是俺記的日誌,哪天抽了多少穗,哪天澆了多少水,都記著呢。”

李瑁接過日誌本,翻開一看,字跡不算工整,卻一筆一劃很認真,還有些用炭筆畫的稻葉草圖,標注著“葉尖黃”“莖稈粗”等字樣。“不錯,凡事就怕認真。”他把本子還回去,“晚上回去早點睡,彆總熬夜守在田裡,身子是本錢。”

午後,政事堂的竹簾被風掀起,露出廊下的棋盤。李瑁與新科進士們對弈,卻頻頻看向窗外——蘇明遠的渠壩圖紙改了三版,此刻正帶著工匠在城外試築,信使來報說新的壩段穩得很;趙二柱的水車模型被工部拿去仿造,匠人說稍加改動就能批量製作,要在江南推廣;陳九的早稻樣本送進了禦膳房,禦廚正琢磨著用新米做些點心,說要請殿下嘗嘗鮮。

“殿下,該落子了。”對麵的進士輕聲提醒。李瑁回過神,看著棋盤上的星羅棋布,忽然笑道:“你們看,這棋盤多像我大唐的疆域,每個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少了誰都不成。蘇明遠的渠壩、趙二柱的水車、陳九的稻穗,還有你們手裡的筆,都是這棋盤上的子,各有各的用處。”

進士們若有所思,李瑁卻起身走到案前,提筆在紙上寫下“任賢則興”四個字。墨跡未乾時,蘇明遠的信使匆匆進來,遞上張紙條:“蘇工說,按殿下改的弧度試築,堤壩穩得很,水衝上去連晃都不晃,他讓小的把這好消息告訴殿下!”

李瑁把紙條遞給眾人傳閱,陽光透過竹簾,在字上投下細碎的光斑。他忽然想起父親曾說“治國如栽樹,根紮得深,葉才能茂”,如今看著這些年輕的麵孔,看著他們手裡的圖紙、稻穗、模型,終於明白,這大唐的根,早已在這些踏實做事的人心裡,紮得又深又牢了。

暮色降臨時,蘇明遠風塵仆仆地回來,褲腳還沾著淮河的泥水,手裡卻舉著塊光滑的鵝卵石:“殿下,這是渠底的石頭,您看這成色,說明水流清了,泥沙少了!以前渠底都是淤黑的泥塊,現在能摸著這樣光溜的石頭,說明堤壩擋沙的效果成了!”他說著,把石頭往案上一放,石麵映出窗外的霞光,亮晶晶的。

趙二柱也扛著修好的水車模型進來,齒輪轉得更順滑,倒出的水珠連成了串,落在銅盆裡濺起細碎的水花。“殿下您看,加了高錳鋼的齒輪就是不一樣,轉了一下午都沒卡殼,鐵匠說這玩意兒能用十年!”

陳九則帶來了新米做的糕,用荷葉包著,打開時熱氣騰騰,混著荷葉的清香。“殿下嘗嘗,這是用新培育的早稻磨的粉,比陳米做的更糯些。”

李瑁看著他們被汗水浸濕的衣襟,忽然覺得,這才是最好的朝會。沒有冗長的奏報,沒有空洞的言辭,隻有實打實的成果,和眼裡藏不住的光。他拿起塊米糕,遞給眾人:“嘗嘗,這是你們自己種出的米,甜不甜?”

甜,當然甜。那甜味裡,有淮河的水,有稻田的風,有齒輪的轉聲,更有這些年輕人心裡,對這大唐最真切的熱愛。李瑁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遠處的長安城亮起了萬家燈火,像撒了一地的星子。他知道,隻要這些星子一直亮著,這大唐,就永遠不會暗下去。

夜深時,李瑁在燈下重看那卷《新才名錄》,蘇明遠、趙二柱、陳九……每個名字後麵都記著他們的功績:“蘇明遠,主持淮河清淤工程,使沿岸萬畝良田免受水患”“趙二柱,改良水車,使江南灌溉效率提升兩倍”“陳九,培育早熟稻種,畝產增收三成”……字跡越來越密,越來越深,紙頁邊緣都被磨得起了毛邊。

他提筆在最後添了句:“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唯才者能立。”放下筆時,窗外的月光正好照在紙上,那行字像是鍍了層銀,亮得晃眼。案頭的桃花不知何時落了瓣,一片粉白的花瓣飄在紙上,像是給這行字蓋了個溫柔的印。

這一夜,政事堂的燈亮到很晚,照亮了簷下新抽的石榴枝,也照亮了那些正在大唐的土地上,用雙手書寫未來的人。他們或許出身不同,技藝各異,卻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讓這江山更穩,讓這日月更長。而這,或許就是父親當年說的“萬物有靈,皆可入畫”——每個人都是畫中的一筆,少了誰,都不成完整的盛唐。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李瑁放下筆,走到窗前。遠處的作坊已傳來“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城外的田埂上,已有農人扛著鋤頭走過。新的一天開始了,就像這些年輕人才的成長,從未停歇。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都市冥帝:玄針逆乾坤 殺死那個番茄作家 小叔兼祧兩房後,詐死夫君回來了 重生堂妹哭求換親?絕嗣首長我嫁 星辰劍神 重生後之我要權路青雲 最強女保鏢 覺醒秦始皇,全場都跪了! 祁總,您家霸鵝又上熱搜了! 最強係統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