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應勢而變拓新途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276章 應勢而變拓新途

第276章 應勢而變拓新途(1 / 1)

長安城的秋市比往年熱鬨了幾分,卻透著股不同尋常的氣息。綢緞鋪的掌櫃們聚在茶肆歎氣,說南方新出的機織布又細又便宜,自家的手工錦緞賣不動了;糧行的賬房先生扒著算盤發愁,西域的胡商直接把駝隊趕到了關中,糧價被壓得一天一個樣;連最紅火的西市酒肆,都開始賣起了波斯的葡萄釀,擠占了本地米酒的生意。

這些消息順著商路傳到青城山脈時,李瑁正在各族武學館查看新收的弟子。突厥少年阿古拉正練著太極雲手,雖動作生澀,卻已能領會“以柔克剛”的妙處;吐蕃少女卓瑪在學漢家的刺繡,纖指拈針,將密宗拳的招式繡在絹帕上,針腳細密如星。一派融融景象中,清議堂遞上來的月報卻透著寒意:聯盟旗下的綢緞莊月利降了三成,軍械坊的鐵價受江南新礦影響,成本漲了兩成,連最穩當的護商隊,都因商路改道少了近半活計。

“這不是誰家的錯。”李瑁把月報攤在議事堂的案上,檀香的煙氣在字裡行間繚繞,“就像黃河改道,不是堤壩不牢,是水勢變了。大唐的商路通了西域,機織布、新礦場冒出來,老法子自然跟不上。”他指尖劃過“鐵劍門”三個字,想起那位紅臉膛的門主,上月還拍著胸脯說“咱的鐵犁能傳三代”,如今賬冊上的赤字卻觸目驚心。

秦風捧著各地商號的賬冊進來,靴底沾著的露水在青磚上洇出淺痕:“盟主你看,百草堂的藥材生意還好,因為他們按蘇婉姑娘的法子,把草藥做成了膏劑、藥丸,比原草好帶好賣;反倒是鐵劍門的鐵匠鋪,還在打老式農具,江南的新鐵犁又輕又快,犁地時能省三成力氣,農戶們都寧願多花半兩銀子買新的。”

李瑁翻開鐵劍門的賬冊,墨跡裡還帶著鐵鏽味。其中一頁記著:“八月,鑄鐵犁三十把,隻售出七把,餘二十三把堆於庫房。”他想起上月去淮州巡查,看到農戶用的新鐵犁——犁頭是弧形的,據說借鑒了回紇彎刀的弧度,是江南工匠結合水力鍛造法做的。“守著老手藝不行了。”他合上賬冊,“得讓大家明白,江湖不隻是打打殺殺,吃飯的門路也得跟著世道變。”

三日後,聯盟召集各門派掌事在總壇議事。議事堂的銀杏木長桌旁,坐滿了來自各地的掌門、坊主,連嶺南俚族蛇形門的門主都帶著翻譯趕來。清風觀的玄塵道長率先訴苦,白須抖得像風中的蘆葦:“觀裡的香火錢越來越少,香客都被山下新蓋的‘琉璃塔’引去了,說是能登高望遠,比咱們的古觀新鮮。前日清點庫房,連給三清像換金身的銀子都湊不齊了。”

鐵劍門門主趙鐵柱更是紅了臉,粗大的手掌在桌案上按出深深的指印:“庫房裡堆著百十來把舊犁,再賣不出去,弟子們下月的月錢都發不出了。有幾個年輕弟子已在偷偷打聽,想跑去江南的新礦場當鐵匠。”

“新鮮不是壞事,咱們也能造新鮮。”李瑁指著議事堂外的銀杏林,晨光透過葉隙灑進來,在地上織成金斑,“清風觀的千年銀杏、鐵劍門的鑄劍洞、百草堂的藥圃,哪一樣不是稀罕景致?咱們敞開山門,讓香客、遊人進來看看,既能讓他們見識門派底蘊,還能添份進項,這便是‘旅遊業’。”

他這話像顆石子投進平靜的水潭,激起層層漣漪。玄塵道長眼睛一亮,拂塵往案上一拍:“貧道懂了!就像長安的曲江宴,遊人來看的不隻是水,是那份景致裡的講究。咱們觀裡的晨鐘、道茶,若能讓香客體驗,說不定比琉璃塔更有味道!”

“不止如此。”李瑁讓人展開新繪的《門派風物圖》,卷軸長達三丈,上麵用朱砂標著各門派的特色:鐵劍門的“淬火池”能看火花飛濺,百草堂的“百草園”可認藥摘果,怒蛟幫的“龍舟塢”能體驗造船,連突厥黑石部的“馴馬場”都被畫了進去,旁邊注著“可學套馬杆技法”。“讓文宣部把這些編成冊子,配上各族武學館的表演日程,賣給往來商客。遊客來了,住聯盟的客棧,買門派的特產,這不就多了幾條財路?”

趙鐵柱摸著絡腮胡琢磨:“要是把鑄劍的過程做成表演,讓遊客親手敲兩下劍坯,再刻上名字當紀念品,說不定真有人願意掏錢。我那打鐵的兒子,一手‘鐵畫’功夫,能在劍鞘上烙山水,正好能派上用場。”

說乾就乾。清風觀先動了起來,玄塵道長讓人在千年銀杏下搭了十二座茶棚,竹製的棚頂覆著茅草,簷下掛著銅鈴,風過時叮咚作響。道童們穿著月白道袍煮茶,用的是觀後山泉,茶葉是自家炒製的“雲霧茶”。遊客可跟著學“三清茶”的泡法——先投鬆實,再放梅花,最後撒上佛手,說是能清心明目。臨走時還能帶走一小罐觀裡特製的“銀杏茶”,包裝紙上印著觀裡的古觀圖。

第一個月下來,清風觀的進展就讓玄塵道長眉開眼笑。香火錢雖隻多了兩成,茶錢和紀念品的收入卻抵得上往日半年的進項。有個長安來的舉人,在茶棚裡寫了首《銀杏茶賦》,刻在石碑上立在林邊,引得更多文人墨客前來打卡,連帶著周邊農戶的野菜、山果都賣上了好價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鐵劍門的“鑄劍體驗坊”更火。趙鐵柱讓人把鍛造間隔出一半當表演區,砌了三尺高的看台。匠人們把淬火、鍛打的步驟拆成三段:先看“千錘百煉”——老師傅掄錘鍛打劍坯,火星濺起半尺高;再觀“淬火成鋒”——通紅的劍坯浸入冷水,騰起白霧,伴隨著“滋啦”聲響;最後是“刻名留念”——遊客可穿上防火圍裙,在師傅指導下給劍坯打兩錘,再由趙鐵柱的兒子用鐵筆刻上名字。

有個江南來的富商,花五十兩銀子定製了一把短劍,要求在劍鞘上烙上自家商號的徽記,說要“掛在書房當擺設,比古董還稀罕”。更有趕考的舉子,特意來打一把“文劍”——劍身不開刃,隻刻上“金榜題名”四字,當作祈福之物。趙鐵柱算完賬,笑得合不攏嘴,在議事堂拍著李瑁的肩膀:“盟主,這比打十把犁還掙錢!我已讓弟子們把庫房的舊犁回爐,改打適合遊客體驗的小劍坯了。”

可新問題很快冒了出來。百草堂想把藥圃擴建成“草藥迷宮”,按八卦陣布局,種上枸杞、薄荷、紫蘇等易認的草藥,讓遊客在尋路時認藥、識藥,卻缺銀子買種苗和竹籬笆;黑石部的馴馬場想添幾匹良種馬,又怕遊客少,投進去收不回本錢,首領阿史那骨都支支吾吾地說:“我們的馬都是戰馬退役,性子烈,遊客怕是不敢騎……”

民生協調部的林秀把這些難題報上來時,眉頭擰成了疙瘩:“都是好點子,就卡在錢和風險上。百草堂的蘇婉姑娘算過,建迷宮得花三百兩,她隻湊得出一百兩;黑石部更難,一匹良種馬就要五十兩,他們連十兩都拿不出來。”

李瑁正在看海外事務部送來的《西域商情》,上麵說波斯商人想在長安開“琉璃鋪”,卻擔心水土不服,正四處打聽有沒有本地商號願意合夥。他忽然一拍案:“咱們來做‘聯合投資’!聯盟出一半本錢,門派出一半,賺了錢按比例分,虧了也一起擔。再讓科技研發部和清議堂把關,算算這事有幾成把握,風險大不大。”

他讓清議堂製定了《風險評估章程》,從“遊客多少”“成本高低”“能撐幾個月”三個方麵打分,夠八十分的項目才允許立項。百草堂的“草藥迷宮”先過審,得了八十七分——蘇婉保證能培育出四季常青的藥草,文宣部預估每月能來三千遊客,聯盟便和他們各出一百五十兩,還協調護民部幫忙修路,把通往藥圃的土路改成了石板路。

黑石部的馴馬場更妙,他們聯合了回紇的鷹揚門。鷹揚門出好馬,黑石部出場地,聯盟負責宣傳,賺的錢三家分。突厥漢子們起初不樂意,阿史那骨都梗著脖子說:“馬是咱們的命根子,哪能給外人騎?要是被遊客嚇壞了,以後怎麼打仗?”可看到第一個月就分了三十兩銀子,能給部落添十頂新帳篷,立馬改口:“多來些遊客才好!我讓兒子們學漢話,給遊客當向導!”

科技研發部也沒閒著。沈萬山帶著工匠給各景點添“省力神器”:給清風觀的茶棚裝了“自動續水壺”——用銅管連著火爐,水開了能自己流到茶壺裡,道童們不用再跑前跑後;給鐵劍門的體驗坊做了“安全小錘”——看著威風,錘頭卻是空心的,既不會傷到人,又能打出響,連七八歲的孩童都能掄得動;給百草堂的迷宮做了“認藥牌”——木牌上畫著草藥圖,背麵刻著功效,遊客看不懂還能按鈴叫藥童講解。

這些小發明讓遊客玩得更舒心,回頭客也多了起來。有個洛陽來的婦人,帶著三個孩子遊完百草堂,特意找到蘇婉:“我家小兒子總咳嗽,在迷宮裡認了枇杷葉,你教的‘煮葉法’真管用,這回來是想再買些川貝膏。”蘇婉笑著應下,心裡卻更明白,旅遊業不隻是看景致,更是把門派的本事變成百姓用得上的東西。

文宣部則把各景點串成了“江湖風情線”。從青城山下的鐵劍門開始,一路到清風觀、百草堂,最後到黑石部的馴馬場,還印了“集章手冊”,巴掌大的冊子上畫著各門派的標誌,遊客集齊五個門派的印章,能換一把聯盟特製的小折扇,扇麵畫著各族武學招式。

有個教書先生帶著學生走完全程,在手冊上題字:“讀萬卷書,不如走江湖一程。鐵劍門見匠心,清風觀悟淡泊,百草堂知民生,黑石部曉勇毅——此行勝讀十年書。”這話被文宣部抄下來,貼在各景點的布告欄上,引得更多學子前來“研學”。

半年後,聯盟的經濟賬冊換了新模樣。傳統的電商、打鐵收入占了三成,旅遊業和新興產業占了七成。更讓人驚喜的是,各門派的關係更緊密了——百草堂給清風觀的茶棚提供草藥,讓道茶添了潤肺的功效;鐵劍門幫黑石部修馬廄,用的是他們新創的“燕尾榫”,既結實又好看;連波斯商人都來找聯盟合作,想在琉璃鋪裡擺上鐵劍門的短劍當搭配,說“大唐的劍配西域的琉璃,才是最好的景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天,李瑁收到林秀送來的《轉型月報》,封麵用燙金大字寫著“江湖新貌”,裡麵畫著條向上的曲線,代表著聯盟的月收入,從最初的五百兩漲到了三千兩。林秀指著其中一頁說:“江南的織造坊想來學咱們的模式,他們的機織布雖好,卻少了特色,想和百藝堂合開‘織布體驗館’,讓遊客學紡線、織布,再把自己織的布做成帕子帶走。”

李瑁望著窗外,秋風正吹落銀杏葉,飄向遠處的遊客步道。那裡有穿漢服的姑娘在拍銀杏,鬢邊彆著鐵劍門的小劍簪;有戴胡帽的少年在買百草堂的藥囊,囊裡裝著防風寒的藥材;還有老人在清風觀的茶棚裡學認草藥,身邊圍著聽故事的孩童。他忽然明白,經濟轉型不是和過去一刀兩斷,而是像把老手藝裝進新皮囊,讓鐵劍門的錘聲、清風觀的茶香,在新的世道裡依然能活得熱氣騰騰。

議事堂的檀香又升起新的煙氣,這次卻帶著些草藥香、鐵鏽香,混在一起,成了江湖獨有的味道。秦風進來時,手裡拿著新擬的《三年規劃》,卷軸上畫著鐵軌和馬車,是科技研發部新研的“鐵軌馬車”——用熟鐵鑄軌,馬車嵌在軌上,跑得又快又穩。“盟主你看,”秦風指著規劃圖,“等鐵軌把各景點連起來,從鐵劍門到清風觀隻需半個時辰,咱們的旅遊業能再翻一倍!”

李瑁笑著點頭,指尖在“聯合投資”“風險評估”的字樣上輕輕敲擊。他知道,經濟的水勢還會變,新的挑戰也會來——說不定哪天西域的琉璃會被更稀罕的物件取代,江南的機織布會遇上更便宜的料子。但隻要守住“順勢而為、抱團取暖”的法子,江湖聯盟這棵大樹,就能在每一次轉型裡,紮得更深,長得更茂。

暮色漸濃,總壇的燈火亮了起來。遠處傳來遊客的笑聲,與鐵劍門的錘聲、清風觀的鐘聲、百草堂的藥香交織在一起,像一首關於變與不變的歌謠。李瑁知道,變的是賺錢的法子,不變的是江湖人那份敢闖敢試、守望相助的底氣,而這,才是應對一切挑戰的根本。

他拿起筆,在《三年規劃》的末尾添了一行字:“路在腳下,心向一處,縱有風波,亦能行遠。”窗外的銀杏葉還在飄落,卻像在為這行字,鋪就一條金光閃閃的前路。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們都在拚命的活著 巫師:開局獲得傳承之一 歡喜妙法,女帝尤憐 重生為魔,我以雙修證無敵 靈狐涅盤:神醫嫡女 驚鴻照影落絮無聲 半世瘋癲,一生安然 快穿之不再早死的白月光 快穿:從重生末世求生開始 世界569:我帶人類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