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未雨綢繆築藩籬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285章 未雨綢繆築藩籬

第285章 未雨綢繆築藩籬(1 / 1)

青城的第一場雪落得悄無聲息,總壇議事堂的燭火卻亮到了後半夜。李瑁麵前攤著五份加急文書,墨跡被燭火烤得微微發卷——隴右分壇報來,波斯商隊拖欠的藥材款已逾期三月,涉及白銀五千兩,若追討不力,百草堂的冬季藥材采購將陷入停滯;清議堂查到,新修訂的《江湖事務管理條例》補充條款中,“跨州商隊需額外報備”的規定可能影響開春後的絲路貿易;更令人憂心的是,護民部的密報顯示,漠北的突厥餘部近期異動頻繁,恐危及河套地區的商路安全,而那裡剛鋪設了三成的新驛道。

“這些事湊在一起,就不是巧合了。”李瑁指尖在文書上敲出輕響,目光掃過在座的各部首領,“上月文化融合展剛落幕,波斯的琉璃盞還在藝苑發光,這邊就出了欠款糾紛;朝廷的新條款剛下來,商隊的路線規劃就得跟著改;漠北的風雪還沒起,異動的消息就來了——風險從不會等咱們準備好了再上門。”

趙虎握著剛磨好的佩刀,刀鞘上的防滑紋還是按波斯技法刻的,此刻卻重重拍在案上:“護民部願加派人手去河套巡邏!隻是新驛道的工匠都是臨時雇的,真遇襲了,怕是會一哄而散,得想個法子穩住他們。”民生協調部的林秀則蹙眉道:“五千兩白銀不是小數,波斯商隊說是大食那邊的貨款沒到賬,可咱們總不能坐等著藥材斷供,得有後手。”

李瑁點頭,起身走到牆上的《江湖輿圖》前,用朱砂筆在隴右、河套、長安三地各畫了個圈:“從今日起,成立‘風險防控部’,由清議堂周先生牽頭,各部門抽派精乾人手,專司風險評估、預警、應對。先把這三個圈裡的風險理清楚,再推及全盟。”

三日後,風險防控部的牌子在總壇西側掛了起來,與藝苑的“文化融合坊”隔院相望。周先生帶著二十個精挑細選的弟子,把堆積如山的卷宗按“經濟”“政治”“社會”三類分揀:經濟類裡,除了波斯商隊的欠款,還有鐵劍門體驗坊的客源波動、海外貿易的彙率變化;政治類中,朝廷新條款的解讀、地方官府的政策執行偏差都需細究;社會類最繁雜,從漠北異動、工匠流失,到江湖內部可能因文化融合產生的派係摩擦,都得一一標注。

“評估風險,得像百草堂辨藥一樣,先看‘性味’,再論‘毒性’。”周先生給弟子們演示如何製作“風險評估表”,表格分“發生概率”“影響範圍”“應對難度”三欄,每欄按“輕微”“中等”“嚴重”評級。比如波斯商隊欠款,發生概率標“中等”,影響範圍標“嚴重”關乎藥材供應),應對難度標“中等”可協商或另尋貨源),最終評定為“需優先處理”。

李瑁每日都來看評估表,當看到“漠北異動”被評為“嚴重”時,當即召集防控部、護民部、海外事務部商議應對預案。“預案不能隻想著打。”他指著河套的驛道圖,“新驛道的工匠多是附近農戶,家裡有田有地,真遇襲了,顧慮的無非是家人安全和工錢。護民部可在驛道沿線設‘護工營’,讓工匠家眷暫住,工錢按日預支一半,再教些基礎的防身術——他們知道自己和家人是安全的,才會留下來。”

海外事務部的趙部頭則主動請纓:“屬下認識大食的一個商會首領,可派弟子快馬去交涉,若真是大食那邊的問題,咱們不妨做個擔保,先讓波斯商隊把藥材款付了,後續再從他們的琉璃貨款裡抵扣,既保了藥材供應,又不得罪盟友。”

預案定下的第七日,河套果然傳來消息:突厥餘部小規模襲擾了驛道外圍的村落,護工營按預案敲響銅鑼,工匠們雖有些慌亂,但見家眷被護得嚴實,又想起預支的工錢,竟有大半拿起手邊的工具防控部早備下了削尖的木棍),配合護民部的弟子守住了營寨。而隴右那邊,大食商會的回信也到了,同意由聯盟擔保,波斯商隊先付三成貨款,剩餘的分三月從琉璃款中扣除,百草堂的藥材采購總算沒斷檔。

首戰告捷,防控部的弟子們信心大增,又針對朝廷新條款製定了“政策解讀專班”。周先生帶著懂律法的弟子,逐字逐句分析“跨州商隊需額外報備”的條款,發現“額外報備”僅針對百人以上商隊,且可提前通過驛站與地方官府銜接。他們立刻編了本《新條款應對指南》,附上報備流程、聯係人名單、應急溝通話術,分發給各分壇,還特意請了長安來的師爺在防控部坐班,隨時解答疑問。

“政治風險,就像走鋼絲,得知道哪步該快,哪步該慢,更得知道手裡的平衡杆往哪偏。”周先生給弟子們講案例,上月有個分壇的商隊沒按新條款報備,被官府扣了貨,防控部按指南裡的“應急話術”溝通——先說明商隊是去救災的,再補辦報備手續,最後請地方官去看商隊帶的藥材,很快就解了圍。

經濟風險的應對則更需靈活性。防控部發現鐵劍門體驗坊的客源在每月初五、十五會驟減,原是附近寺廟的“廟會日”,便建議體驗坊在這兩日推出“廟會聯動活動”,教香客門打製小鐵器如鑰匙扣、平安牌),客源竟比往日還多了三成。針對海外貿易的彙率波動,他們借鑒波斯商隊的做法,與幾家大商會約定“以物易物”的保底比例,比如“一匹絲綢換三斤琉璃”,避免純貨幣交易的風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社會風險的防控最見功夫。防控部在評估中發現,文化融合雖好,但部分老弟子對“波斯技法”“大食理念”仍有抵觸,可能引發內部摩擦。於是在藝苑設了“新舊對話會”,讓老弟子講“江湖老規矩的道理”,讓年輕弟子說“文化融合的好處”,趙鐵柱帶著老匠人演示傳統淬火術時,特意說:“波斯的防滑紋好,但咱們的‘千錘百煉’才是根本,兩者不衝突。”

入冬後,一場更大的風險悄然而至。長安傳來消息,朝廷要核查各門派的“生態稅”使用情況,有禦史參奏說“江湖聯盟可能挪用稅款謀私利”。這消息若傳開,輕則影響聯盟聲譽,重則可能被收回生態保護的主導權,屬於“政治+社會”複合型風險,防控部當即評定為“嚴重”。

李瑁連夜讓人整理出《生態稅收支明細》,明細裡不僅有賬簿,還有護民部栽樹的數量、民生協調部修塘的圖紙、受益百姓的簽名畫押。他帶著周先生和林秀親自去長安,先見鄭玄,再請奏唐太宗,將明細呈上去:“陛下可派禦史去各分壇核查,每一分稅銀都用在栽樹、修塘、護林上,有百姓為證,有草木為證。”

唐太宗翻看明細,看到雲霧山補種的樹苗成活率達八成,賀蘭山西麓的草場增產三成,不禁撫掌:“既有如此成效,何懼核查?朕派禦史去,不是為了問罪,是想看看你們的法子能不能在全國推廣。”

核查結果出來那日,防控部的弟子們在評估表上給“生態稅風波”蓋了個“已化解”的紅章。周先生望著滿牆的評估表,半數都蓋了紅章,剩下的也標注了“正在應對”,不禁感慨:“風險管理就像給聯盟打預防針,疼一時,卻能防大病。”

李瑁卻指著藝苑傳來的歌聲——孩子們正在唱新編的《風險謠》:“風要起,先紮籬;雨要來,早修渠;風險到,心不慌,聯盟自有好主張。”他對眾人道:“防控風險,不隻是為了‘不出事’,更是為了讓聯盟在風浪裡走得更穩、更遠。就像這文化融合,若沒有風險防控兜底,怕是早就亂了套;而有了防控體係,咱們才能放心地去嘗試、去創新。”

歲末盤點時,風險防控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年預警中等以上風險二十七起,成功應對二十五起,未造成重大損失;製定各類應急預案十三套,從商隊遇襲到政策變動,皆有章可循;培養了五十名專業的風險評估師,分派到各分壇,讓防控網覆蓋全盟。

鄭玄來訪時,特意去防控部看了看,見弟子們正在用波斯的琉璃算盤核算風險概率,不禁笑道:“你們把外來技法用到風險管理上,倒真是‘融新’的好例子。陛下說,朝廷的戶部也該學學你們的評估法子,把風險防控做得更細些。”

李瑁送鄭玄出門時,雪又下了起來,落在防控部的牌子上,很快積了薄薄一層。藝苑的“文化融合坊”裡,沈萬山正和波斯工匠調試新的琉璃鏡,鏡中映出防控部的窗欞,窗內的燭火明明滅滅,像在計算著未來的風雨。

“你看,”李瑁指著那麵鏡子,“風險就像這雪,看著輕柔,積多了也能壓垮房梁。但隻要咱們知道雪有多大、房梁能承多少,提前掃、及時撐,就不怕它。”

鄭玄點頭:“治國與治盟,道理原是一樣。未雨綢繆者,方能立於不敗。”

風雪中,防控部的弟子們還在整理新一年的風險預測,燭火照亮他們年輕的臉,也照亮了案上的《風險管理總綱》,開篇寫著:“江湖之路,風險如影;防控之責,守土護民;既要有融新的勇,更要有防患的智。”

李瑁知道,風險管理體係的建設永遠沒有終點,就像文化融合不會停歇。但隻要這兩套體係相輔相成——用融合的活力推動發展,用防控的穩健守護根基,江湖聯盟這棵大樹,就能在風雨裡紮得更深,長得更茂,結出更多讓百姓安穩、讓天下安寧的果實。

遠處的鐘樓敲響了新年的鐘聲,沉穩而有力,像在為這方天地裡的守護者們,送上最堅實的祝福。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為青梅守身?資本家小姐嫁他首長 窗台上的暖陽 入夜,寵她入骨 全球領主:神話帝國 我在末世撿破爛,撿出個仙界 足球開局就有3個億 網遊:重鑄白絲女神兵,無敵萬界 玄門大師今天也在物理超度 百人藏凶 千秋一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