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磁青紙?”穿越者青林的呼吸驟然停滯。
他曾在國家博物館的特展上見過這種宋代皇家禦用紙張的複製品,卻從未想過能親眼見到真品——而且是鋪在案上,正準備承載筆墨的真品。
更讓他心臟狂跳的是,書案後坐著的那人,身著赭黃常服,腰間係著玉帶,側臉的輪廓在窗邊透進的晨光裡顯得格外清晰,眉眼間的沉靜與銳利,竟與曆史影像庫裡宋孝宗趙昚的複原圖分毫不差。
趙昚似乎並未察覺身後突然多了個人,他正垂著眼,右手握著一支紫毫筆,筆尖懸在磁青紙上方,指節微微泛白。
案頭的瓷碟裡盛著些金粉,旁邊的小爐上溫著一盞清水,水汽嫋嫋,將金粉的光澤暈染得愈發柔和。
青林注意到,那支紫毫筆的筆杆上刻著細密的雲紋,靠近筆鋒的位置還嵌著一顆米粒大小的珍珠,在光線下折射出溫潤的光暈。
“陛下,金墨已研好。”一個穿著青色內侍服的人輕手輕腳地走過來,將一方研好的金墨放在案邊。
那金墨並非尋常墨錠的黑色,而是泛著淡淡的赤金色,表麵光滑如鏡,仿佛是用融化的黃金澆築而成。
趙昚微微頷首,聲音低沉而溫和:“知道了,退下吧。”他拿起金墨,在清水裡輕輕蘸了一下,然後緩緩在磁青紙上落下筆鋒。
青林的目光緊緊盯著筆尖,隻見那金墨落在幽藍的紙麵上時,竟像是有生命般暈開,墨色濃淡相宜,既不顯得厚重壓抑,也不顯得單薄無力,每一筆都透著說不出的勁道。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趙昚一邊輕聲念著,一邊揮毫潑墨。他的筆法流暢自然,時而急促,時而舒緩,仿佛不是在寫字,而是在演繹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青林站在原地,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生怕驚擾了眼前的景象。他知道,《後赤壁賦》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字裡行間充滿了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慨,而趙昚選擇在此時書寫這篇賦文,不知是否另有深意。
隨著趙昚的筆尖不斷移動,磁青紙上的金字越來越多,整篇賦文的輪廓也漸漸清晰起來。青林注意到,那些金字在幽藍的紙麵上泛著溫潤的金光,即便隔著一段距離,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力量。他忽然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時空管理局監測到南宋孝宗朝存在一處異常的能量波動,懷疑與某種未知的時空現象有關,而他的任務就是穿越到這個時代,找到能量波動的源頭,並儘可能收集相關信息。
難道這能量波動與趙昚書寫《後赤壁賦》有關?青林暗自思索。他仔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發現書房的角落裡放著一個銅製的香爐,香爐裡燃燒的檀香正緩緩升起,形成一縷縷細長的煙柱。煙柱在空中飄動時,竟呈現出一種不規則的波動,與他之前在實驗室裡監測到的能量波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就在這時,趙昚突然停住了筆,他抬起頭,目光似乎不經意地掃過青林所在的方向。青林的心臟瞬間提到了嗓子眼,他下意識地屏住呼吸,身體僵硬地站在原地。然而趙昚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樣,他隻是輕輕皺了皺眉,然後又低下頭,繼續在磁青紙上書寫。
青林鬆了一口氣,後背卻已經被冷汗浸濕。他知道,自己現在身處的是南宋時期,一旦身份暴露,後果不堪設想。他必須小心謹慎,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趙昚的書寫速度漸漸加快,筆尖在磁青紙上劃過的聲音清晰可聞,像是春蠶在啃食桑葉,又像是細雨落在青瓦上。青林的目光隨著筆尖移動,隻見那些金字在紙上跳躍著,仿佛要掙脫紙麵的束縛,飛向遙遠的時空。他忽然想起自己在曆史課上學過的知識,宋孝宗趙昚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間,曾試圖收複中原失地,重振宋朝的國威,卻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或許,他在書寫《後赤壁賦》時,也在借蘇軾的文字抒發自己內心的壯誌豪情與無奈吧。
不知不覺間,夕陽已經西斜,金色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書房,落在磁青紙上,讓那些金字顯得更加耀眼。趙昚終於寫完了最後一個字,他放下筆,輕輕舒了一口氣,然後往後靠在椅背上,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篇《後赤壁賦》上。
青林趁機仔細觀察著那篇賦文,隻見整篇文章布局工整,字跡蒼勁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磁青紙的幽藍色與金字的赤金色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極具衝擊力的視覺效果,即便再過千年,也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其中蘊含的魅力。
“好一幅《後赤壁賦》!”趙昚輕聲讚歎道,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他伸出手,輕輕撫摸著紙麵,指尖劃過那些金字時,似乎在感受著其中蘊含的力量。
青林站在原地,心中百感交集。他既為能夠親眼見到趙昚書寫《後赤壁賦》而感到慶幸,也為這個時代的興衰榮辱而感到惋惜。他知道,自己終究隻是一個過客,無法改變曆史的走向,隻能將眼前的景象深深烙印在腦海裡,帶回未來的時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這時,書房角落裡的銅製香爐突然發出一陣輕微的震動,香爐裡的檀香煙霧瞬間變得紊亂起來,呈現出一種劇烈的波動。青林的瞳孔驟然收縮,他意識到,這正是時空管理局監測到的異常能量波動!
趙昚也察覺到了異樣,他站起身,目光警惕地望向香爐的方向。“怎麼回事?”他沉聲問道,聲音裡帶著一絲威嚴。
青林的大腦飛速運轉,他知道,自己必須在能量波動達到峰值之前離開這裡,否則很可能會被困在這個時代。他迅速從懷裡掏出量子錨點儀,按下了啟動按鈕。
一陣強烈的眩暈感襲來,青林的視線開始變得模糊。他最後看了一眼書房裡的景象,隻見趙昚正一臉疑惑地望著他,而那張鋪在紫檀木書案上的《後赤壁賦》,在夕陽的映照下,泛著令人震撼的溫潤金光,仿佛要永遠定格在這一刻。
當青林再次睜開眼睛時,已經回到了2077年的時空校準實驗室裡。屏幕上顯示著“時空穿越成功,能量波動數據已收集”的提示,而他的指尖,似乎還殘留著磁青紙的幽藍與金墨的溫潤。
他走到實驗台邊,打開了數據儲存器,裡麵保存著他在南宋時期拍攝的照片和收集到的能量波動數據。看著照片中那張泛著金光的《後赤壁賦》,青林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動。他知道,這段穿越時空的經曆,將會成為他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
然而,青林並沒有意識到,在他離開南宋之後,趙昚書房裡的那隻銅製香爐突然停止了震動,香爐裡的檀香煙霧也恢複了正常。趙昚望著青林消失的方向,若有所思地皺了皺眉,然後拿起案上的《後赤壁賦》,仔細端詳起來。他忽然發現,在賦文的最後一個字旁邊,竟多了一個極其細微的、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印記——那是一個小小的、銀色的圓點,在陽光下泛著微弱的光芒。
趙昚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他輕輕撫摸著那個銀色圓點,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預感。他不知道這個印記來自何方,也不知道它意味著什麼,但他隱隱感覺到,這或許是一個來自遙遠未來的信號,一個跨越時空的對話。
而在遙遠的未來,青林正對著電腦屏幕上的能量波動數據進行分析。他發現,這些數據與他之前在實驗室裡模擬的時空隧道能量模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忽然意識到,或許在南宋孝宗朝,真的存在著一條通往未來的時空隧道,而趙昚書寫《後赤壁賦》時所使用的磁青紙和金墨,很可能就是打開這條時空隧道的鑰匙。
青林的心中充滿了興奮與期待,他知道,這個發現將會徹底改變人類對時空的認知。他開始著手準備下一次時空穿越,這一次,他要帶著更先進的設備,深入探索那條隱藏在南宋時期的時空隧道,揭開其中的奧秘。
然而,青林並不知道,在他準備下一次穿越的同時,南宋的趙昚也在對著那張《後赤壁賦》沉思。他已經下令將這張賦文妥善保管,並派人暗中調查那個銀色圓點的來曆。他隱隱感覺到,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才剛剛開始。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千年之後,在一場名為“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的特展上,一張泛著幽藍金光的《後赤壁賦》真跡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人們驚歎於磁青紙的溫潤與金墨的璀璨,更對賦文最後那個小小的銀色圓點充滿了好奇。講解員告訴大家,這個銀色圓點是一個未解之謎,它不屬於南宋時期,卻出現在了這張千年之前的賦文上,仿佛是一個來自未來的神秘印記。
而在人群中,一個穿著銀灰色實驗服的年輕人正靜靜地站在展台前,他的目光緊緊盯著那個銀色圓點,嘴角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這個銀色圓點不僅是他穿越時空的證明,更是人類探索時空奧秘的起點。在未來的日子裡,還會有更多的人跨越時空的界限,與過去的文明進行對話,書寫出更加波瀾壯闊的曆史篇章。
那個年輕人,正是青林。
他成功地完成了時空穿越,不僅收集到了更多關於時空隧道的信息,還在南宋時期留下了那個銀色圓點,作為他與趙昚跨越時空的約定。他知道,雖然自己無法改變曆史的走向,但他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過去與未來產生連接,讓人類的文明在時空的長河中不斷傳承與發展。
展台上的《後赤壁賦》依舊泛著溫潤的金光,仿佛在訴說著那段跨越千年的時空故事。而在展台前,青林的目光望向了遙遠的天際,他知道,在時空的另一端,還有更多的奧秘等待著他去探索,還有更多的文明等待著他去對話。
他的心中充滿了勇氣與決心,他相信,隻要人類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就一定能夠在時空的長河中開辟出屬於自己的道路,書寫出更加輝煌的未來。
喜歡未來星空記請大家收藏:()未來星空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