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依靠了這筆不菲的關稅收入,清廷這棵連根都爛了的大樹,才又勉強支撐了幾十年。
但這第二條,在陝西又是行不通的。
陝西並非貿易節點,由於絲綢之路早已不存在,在曆史的這個節點,明朝的工商業也並不發達,各省的主要稅收來源,依然還是田賦。
思來想去,實在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不過好在咱是穿越者,不會寫作業,還不會抄作業嗎?
幾百年後的偉人是怎麼做的,咱選擇性地學習不就行了嗎?
第二天,一道告示貼滿了西安府的大街小巷,瞬間燃爆了西安百姓,一時間萬人空巷,數萬人湧入街道,跪下山呼“公主千歲,公主萬福!”
隻見那告示寫道
“大明廣陵公主懿旨
昔日奸臣亂政禍國、軍閥養寇自重,致使遼東崛起,山陝百姓備受壓榨、無以為生,百姓餓殍遍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妶玉光複關中,不忍見關中父老民生疾苦,特頒此罪己詔,以女代父,向關中父老請罪!
妶玉焚香告祭天帝,與天父地母盟誓永久免除山陝田賦,有妶玉在世一日,大明不征山陝百姓一粒米、一顆麥!
若有違此誓,天地不容!”
在這份懿旨後麵,還頒布了幾條法令
1.“土改令”。
仿照漢中和鳳翔的政策,在農村開展土改運動,給無地的農民分地。對於地主,清廷統治期間幫著清軍禍害百姓的,公審後沒收財產,土地分給農民。
2.“勵商令”。
鼓勵並扶持工商業發展,廢除各地的地方收稅關卡,對於進出陝西的商人隻收一次關稅,入境後地方禁止再收稅。
3.“國營令”。
對於礦產、山林、煤、鐵等資源性行業,設立國營企業進行開發,嚴禁私人私自開采。
4.“開鹽令”。
取消鹽業專營,任何民間商人和組織,在向政府合法登記備案,並且納稅後,都可以合法經營鹽業。
5.“退稅令”。
對於從陝西境內出口到關東的部分商品,采取退回關稅的政策。
簡單來說,就是鼓勵商人到陝西建立作坊和工廠,生產產品。
類似的法令還有不少,陸陸續續隨後頒布。
沒錯,妶玉就是要拿一窮二白的陝西當試驗區,來徹底改造大明朝這個農業社會,推動工商業和市場經濟的發展。
這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維持公主軍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實在是太費錢了,如果僅僅依靠田賦,在不劫掠百姓的情況下,根本就無以為繼。
既然陝西已經窮到了穀底,那麼搞改革的阻力也就不會太大,反正老秦人也沒什麼還能再失去的了。
希望改革能夠成功吧!
妶玉暗自祈禱。
喜歡大明貞德傳請大家收藏:()大明貞德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