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大街兩側早已擠滿了看熱鬨的百姓,人們踮著腳尖,爭相目睹茶博侯的風采。
隻見宮中派來的安車華蓋巍巍,八寶流蘇在日光下熠熠生輝,慕承瑾一襲月白儒袍躬身入輿時,周遭頓時響起一片混雜著羨慕與驚歎的嗡嗡議論。
慕知柔目不斜視,在太監的示意下,姿態從容地登上馬車。
簾帷落下,隔絕了外界的一切。馬車緩緩啟動,軲轆壓過青石板路,發出單調的聲響,載著她駛向那重重宮闕,駛向未知的福禍深處。
馬車內,慕知柔靠在車壁上,一直緊繃的身體才微微鬆懈下來,手心一片冰涼的濡濕。
她攤開手,看著那枚小小的白玉平安扣,緊緊攥住,仿佛那是無邊深海中的唯一浮木。
三日前。皇宮,紫宸殿。
早朝的氣氛莊嚴肅穆。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沉香的氣息在巨大的殿宇間繚繞。
高踞龍椅之上的皇帝裴衍,麵容平靜地聽著幾位臣工彙報邊關糧草、河道治理等事宜,指尖偶爾無意識地敲擊著龍椅扶手。
輪到幾位皇子及重臣陳述己見時,蕭珩穩步出列,玄色朝服襯得他身姿如鬆,儀態從容。
躬身行禮後,聲音低磁清朗而沉穩,回蕩在大殿之中:
“陛下,承熙近日翻閱典籍,查看茶馬司奏報,有所思慮。我大亓國勢日隆,萬邦來朝,然欲保江山永固,非獨恃兵鋒之利,亦需文化昌盛,經貿繁榮。西疆、南疆等地,雖地處邊陲,卻物產獨特,民風迥異,更是茶馬古道之要衝。與彼地交易,不僅可獲良馬充實軍備,更能互通有無,揚我大亓威德,使其心向我朝。”
他微微一頓,目光掃過禦階下的眾臣,繼續道:“然,現今茶馬交易之細則,多年未變,或有疏漏之處,未能儘善儘美。茶稅之征收、茶品之定級、交易之規程,皆有待優化,以期既能充盈國庫,又能普惠邊民,穩固邊疆。故此,兒臣以為,當製定一套更為完備、公正之茶馬交易新策,此乃利國利民之長遠大計。”
皇帝裴衍聽著,麵上不動聲色,但因為蕭珩至今不曾主動叫過自己“父皇”而心下怏怏,但就蕭珩方才的進言,眼底卻掠過一絲極淡的欣賞。
蕭珩所言,確實切中了他近來的一些思慮,星眸閃動,看向蕭珩。
此時,蕭珩話鋒一轉,拋出了真正的重點:“然,製定如此精細專業之策,非深諳茶道、通曉茶市、且心懷公允之人不可勝任。兒臣鬥膽舉薦一人——新晉茶博侯,慕承瑾。”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響起一陣極其輕微的騷動。不少大臣交換著驚訝的眼神。
蕭珩恍若未覺,聲音愈發清晰:“慕承瑾雖出身商賈,然其於茶道一途,堪稱鬼斧神工,無人能出其右。其對茶葉品類、產地、流通、價值乃至番邦飲茶偏好,了解之深,遠超常人。更難得的是,其為人清正,心懷家國,陛下亦曾盛讚其‘茶心通明’。兒臣以為,若召慕承瑾入宮伴駕,允其查閱相關卷宗,谘詢各方意見,輔助朝廷製定此新策,必能事半功倍,成就一部既符合朝廷利益,又能促進邊貿繁榮的良法!”
龍椅上,皇帝裴衍的指尖停止了敲擊。
蕭珩這番話,簡直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慕承瑾那手茶藝,尤其是那日在皇家鬥茶會上,一道九霄疊翠所展現的意境格局,確實讓他驚為天人。更何況,他還像極了他!
若能借此人之才,梳理茶政,開辟財源,鞏固邊疆,確是一步妙棋。
而且,將這樣一個有趣又無甚根基的才子放在身邊,閒暇時品茗論道,豈不快哉?他內心已是千肯萬肯,大為舒暢。
然而,帝王心術,讓他麵上絲毫不露。他隻是微微頷首,目光深沉,看不出喜怒,仿佛隻是在考慮一個尋常的建議。
而位列前排的魏嵩,雖看似眼觀鼻鼻觀心,卻極快地、幾不可察地朝斜後方遞了一個眼神。
站在刑部官員隊列前的刑部尚書王煥宥,立刻心領神會,手持玉笏,大步出列,聲音洪亮中帶著一絲急切:“陛下!臣以為,承熙皇子殿下此議,大為不妥!”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到王煥宥身上。
王煥宥躬身道:“陛下,茶馬交易及茶稅改革,確係國之大計,當由朝廷重臣、六部有司協同辦理,方顯鄭重。那慕承瑾,不過一介商賈,僥幸因茶藝得蒙聖恩,敕封侯爵,已是曠古未有之殊榮,豈可再得寸進尺,入宮伴駕,參與機要?此例一開,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亦有損朝廷體統!還請陛下三思!”
他這番話,擲地有聲,引經據典,直指“士農工商”的等級秩序和朝廷顏麵,頓時引得不少守舊老臣暗自點頭附和。
皇帝裴衍麵色依舊平靜,心中卻閃過一絲不悅。
這魏嵩一黨,手伸得未免太長了!
他佯裝沉思,手指再次輕輕敲擊龍椅扶手,片刻後,才緩緩開口,聲音聽不出情緒:“王愛卿所慮,不無道理。茶博侯之才,朕深知之。然則宮禁重地,製度森嚴……此事,容後再議吧。”
喜歡茗計請大家收藏:()茗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