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款動作角色扮演遊戲。
1款橫版動作闖關遊戲。
1款VR恐怖生存遊戲。
從這名單上不難看出,國外現在的主流遊戲還是以FPS射擊為主。
而且,這24款遊戲裡,還真有不少玩家此前關注過得遊戲。
比如由俄國獨立工作室開發的曆史即時戰略遊戲《征戰》就很受人期待。
還有動作角色扮演遊戲《魔法國度》也是讓人急不可耐。
至於那幾款FPS遊戲,要說不喜歡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是是大廠出品,玩還是值得一玩的。
不過這些遊戲哪怕再優秀,質量再高。隻要基數一多,玩家們也會覺得疲憊。
畢竟玩法固定,沒什麼區彆,可選擇和替代的真的太多太多了。
玩這些知名大廠出的FPS仿佛有種任務般的既視感,似乎隻是為了嘗鮮...
當然,除了這些國外的作品,他們還看到了來自國內的三款遊戲。
無限網娛的那款FPS就不說了,質量不會低,但也高不到哪去,屬於可有可無的那種。
畢竟玩法都是一樣的。
而技遊網絡的《血腥科學家》,由於此前已經出過預告片了。
所以玩家們一直對其抱有懷疑的態度。
因為他們從那個預告片裡隻看到了突突突,並沒有看到什麼恐怖的場麵或者壓抑的環境。
而現在,在這篇帖子裡麵。
外媒撰稿人在介紹這款遊戲時,更是以「科幻射擊遊戲」來稱呼,而非恐怖遊戲…
搞的玩家們再次去看了《血腥科學家》在E3上的新宣傳片,想要親眼看看這到底是不是恐怖遊戲。
結果還是滿屏的突突突,似乎這就是一款純射擊遊戲…
要知道這些外媒之所以能寫出這些E3遊戲新聞,就是因為他們去過現場,有過接觸,有過了解,且多半體驗過試玩版。
所以玩家們看到這篇新聞後,再加上新的宣傳片。終於不得不承認《血腥科學家》這款遊戲很有可能在恐怖氛圍上顯得不足。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太可惜了。
這不就說明國內頭部公司還是做不出恐怖遊戲嗎…
看到這,其實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恐怖遊戲還得看唯一遊戲。
於是,玩家們下拉帖子,視線看向了他們熟悉的國內遊戲公司。
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個全新的遊戲名。
《死亡空間》!
對於這個名字,第四天災俱樂部的玩家們頓時好奇起來。
死亡空間?
不得了,光是這名字,就能讓人下意識的覺得這是一款恐怖遊戲。
甚至還有人都開始想象這所謂的「空間」到底是怎樣的,才會有「死亡」二字做陪。
不過唯一遊戲的取名水平很高,基本上都很符合遊戲內容。
比如《陰暗森林》,遊戲內容就是在一片詭異的森林裡逃出生天並查明真相。
還比如《21點》,《天空之山》,《控製失效》也是,都和遊戲內容完美符合。
但唯獨《麵容》這款遊戲,玩家們沒搞懂這個取名的真正用意。
不過,除開這些遊戲。《死亡空間》這四個字,已經能讓人第一時間聯想到恐怖二字,光是這一點,其實已經說明了它的成功。
甚至比《血腥科學家》不知道高哪去了。
所以,他們連忙點開了遊戲的E3宣傳片,想要一觀其真容,結果赫然發現這居然是第三人稱越肩視角!?
怎麼回事?
難道不應該是第一人稱的VR視角嗎?
抱著疑狐的心情,玩家們繼續看了下去。
視頻中,他們隻看到一個身穿緊身製服的男人手持著一把似槍不是槍的武器在狹窄陰森的通道中步步謹慎,好似有什麼東西會突然跳出來襲擊他一般,讓這個遊戲角色顯得危機四伏。
主角在進入了一間類似控製室一樣的的地方後,突然一聲巨響。
他的身後,猛的掉下一隻外觀高度腐爛的畸變怪物...
1分20秒的時間,宣傳片便結束了。
內容很短,短到玩家們都沒看出裡麵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就無了...
可能是因為宣傳用的,所以展現出來的畫麵玩家們並沒有從中看到多少可用內容。
隻是看到裡麵的場景帶有一種科幻工業般的感覺,打一些模樣造型讓人極度不適的怪物。
雖然這個視頻展現的東西不多,但玩家們還是大致明白了遊戲的玩法。
跟《血腥科學家》一樣,打怪物的遊戲。
區彆在於,《死亡空間》裡的怪物,是真的怪物!
同時,玩家們還在下方的翻譯介紹裡看到了撰稿人提到的舞台劇。
還特彆強調了舞台劇的故事會在遊戲中以DLC的方式呈現。
這讓玩家們立刻明白,《死亡空間》已經確定了有DLC!
隻是這個舞台劇...
玩家們好奇的在網上搜索了下,結果也都是一些手機拍攝的片段,看的模糊不清。
他們也和國外玩家一樣,草草看了幾個後就不得不被勸退。
沒辦法,拍攝的實在是粗糙,無法入目啊!
於是,部分玩家跑到了彈幕網的爍光動態下麵,詢問起了舞台劇的問題,看看有沒有官方版本。
還有的人跑到了V博無限網娛的下麵去問。
而此時的孟舒,正在電腦上看著《陰暗森林》VR的各項建模素材。
自從公司美術團隊擴招之後,各項美術資源的工作進展的比以前更加快速和方便。
現在,大部分的內容都已經提交到了他麵前讓他一一審核。
在瀏覽完所有的美術資源後,他打回了部分怪物造型和人物造型的素材,讓其修改。
接著,開始了另一項計劃。
孟舒打開了存放著6999個異常的文件夾,從中找到了一個沒有編號,但名為「禁忌之森」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