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選擇了將《陰暗森林》VR化,那就要認真並且用心的去做。
而重製這款遊戲,不單單是把原遊戲照搬成VR那麼簡單,這會顯得毫無誠意。
起碼孟舒是這麼想的。
要做,就得把VR版《陰暗森林》當成一款新遊戲來做,讓玩家們在體驗時會有一種全新的新鮮感和陌生感。
所以,遊戲內容就得在原基礎上額外加些新東西進去。
而‘禁忌之森’,就是他的‘新內容’。
據文檔介紹,這是一片詭異且神秘至極的古怪森林。
裡麵,生活著大量奇特的類人型實體。
咋一看之下,似乎是個遠離人類世界的桃源之地,又似乎是個與世無爭的祥和世界。
但是,這地方卻有一個極其古怪的異常特性。
即命名危害。
也就是‘無法被命名。’
這片森林,不能以任何口頭談話、文字書寫等形式的名稱、代稱、編號來指代。
因為一旦這麼做了,命名者便會出現各種千奇百怪的死亡方式。
而所有間接看到或者聽到的這個命名名稱的人,會根據看到和聽到的‘次數’來出現較輕或者嚴重的生命危機。
如果是直接從命名者那知道了森林的名稱,那下場會跟命名者差不多。
所以它不能被命名,隻能被‘描述’。
且同一個描述不能用兩次,否則也會被視為‘命名’,然後引發上述危機。
因此,稱呼這片森林的時候,得不斷用各種組合詞來‘描述’它。
這就是為什麼該文檔沒有編號了。
但按編號順序的話,它在4000的位置上。
而除了森林本身的命名危害之外,裡麵生活的類人型實體也不簡單。
它們,會竊取名字!
這些類人型實體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名稱來稱呼你。
如果你應了,那就說明你接受了它們對你的稱呼,那你的名字將會被類人型實體竊取,從而成為它的東西。
最後你不再是你,包括你的身份和所有。
實體將會使用你的名字和身份進入人類的世界。
而沒有名字的你終將會成為森林中的一份子。
以類人型的方式…
另外,在被告知森林名稱後如果死亡了,也有可能成為裡麵的一份子。
總之,對孟舒來說,這種撲所迷離的詭異森林很符合他的要求和想法。
而現在,他也可以將其實現。
早在去年5月他剛做《陰暗森林》的時候,因為是穿越而來的第一款遊戲。
他一窮二白,身無分文。
很多想法都因為時間上的原因而無法實現。
隻能在原遊戲中添加一些FBC的相關設定,以此來打好基礎。
包括第二款遊戲《21點》也是,一個月的時間並不能讓他把遊戲豐富起來,隻能添加一些有關FBC的台詞這種程度。
所以,現在重製VR版的《陰暗森林》,那自然要把最初沒能實現的想法給做到,好完善這個恐怖宇宙。
那麼這篇‘禁忌之森’的文檔就非常合適。
因為《陰暗森林》本身的故事就發生在一處瘋狂生長的森林之中,而融合這個文檔後不僅會讓FBC世界觀進一步完善,還能讓這片森林出現許多意料之外的怪異之事。
至於劇情走向,孟舒也早已想好。
此時,在辦公室裡,孟舒新建了個臨時Word文檔。
雙擊點開後,開始製定劇情流程。
首先第一步,遊戲本身的劇情不變,依舊是在恐怖森林中調查真相,最後發現讓森林變異的原因是一個外來的發光生命體造成的。
而遊戲的結局也會得到保留,分彆是從夢境中醒來,付出生命燒光一切的好結局。以及繼續深陷夢境,被永遠困在意識中所謂‘溫暖家庭’裡的壞結局。
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加入FBC的世界觀和‘禁忌之森’的設定,對孟舒來說這並不難。
係統麵板中的60+12的策劃數值讓他思路清晰,邏輯順暢。
首先是原本遊戲背景故事:
在《陰暗森林》劇情中的1987年,一個發光的星空生命體造訪了人類的星球,並墜落在了某小國的一片森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