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信誓旦旦地說看到窗簾動了一下,有人則堅決否認;
有人說聽到槍響前有輕微的腳步聲,有人則認為完全是幻覺。
更令人起疑的是,所有酒店工作人員,在被問及那個通風管道檢修口時,
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無知”或“疏忽”。要麼說那是工程部負責,自己不清楚;
要麼說很久沒檢查過了,以為一直是鎖著的。
韓笑敏銳地察覺到,這些看似零散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證詞背後,
似乎隱藏著一種有意識的集體性的回避和掩蓋。
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暗中操縱著信息的流向,
試圖將調查引入歧途,或者至少是拖延時間。
人人自危,各懷鬼胎。有人可能怕擔責任,影響酒店聲譽和自己的工作;
有人可能被真正的幕後黑手收買或威脅;還有人可能隻是單純地被嚇壞了,記憶出現了混亂。
謊言,如同硝煙一般,彌漫在詢問室的空氣中,成為比技術難題更令人頭疼的障礙。
科學可以還原物理的軌跡,卻難以輕易穿透人心的壁壘。
臨近中午,韓笑暫時中止了詢問。
他獨自站在那幅平麵圖前,目光久久凝視著那個被紅圈標注的射擊點。
林一的科學報告,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剖開了案件的物理外殼,指出了凶案發生的精確機製和地點。
然而,圍繞這個地點所編織的人證網絡,卻如同一團亂麻,
充滿了刻意的模糊、謹慎的回避和赤裸裸的謊言。
這強烈的反差,本身就在訴說著一個可怕的事實:
這起刺殺,絕非一個孤立槍手的臨時起意。
其背後,必然有一個對酒店環境極其熟悉、
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影響或控製部分酒店人員的內部策應體係。
凶手能夠順利潛入、隱藏、射擊並逃離,每一步都可能得到了某種“默契”的配合或“便利”的忽視。
冰冷的彈道軌跡,與溫熱的、充滿謊言的證詞,在此刻交彙,指向了一個更深的陰謀。
韓笑拿起林一那份字跡工整、數據翔實的報告,
又看了一眼記錄本上那些雜亂矛盾的口供。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老林用科學把幽靈逼到了牆角…”他低聲自語,
“…而現在,該輪到我們去會一會…那些幫幽靈打掩護的‘活人’了。”
硝煙散儘,留下的不僅是火藥的痕跡,更是人性的謎題。
科學的真相已經清晰,但關於共謀與沉默的真相,才剛剛開始浮出水麵。
調查的方向,必須從單純的物證追蹤,轉向更複雜、也更危險的人心博弈。
未完待續!
喜歡林一探案集:第一季請大家收藏:()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