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九歌·子夜”信物,與母親實驗編號07存在頻率共振。
辦公室私接非標線路,可能用於數據回傳或遠程控製。
寫完,她停頓片刻,在最後補了一句:
“他不是在創作音樂,是在執行指令。”
她起身,把錄音機、bk01本、拓印紙全塞進床底暗格。臨關燈前,她看了眼手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平台推送了一條新消息:“讀者‘聽風者07’修改了評論,現顯示為‘係統錯誤,內容無法加載’。”
她冷笑。
不是係統錯誤。
是有人清除了痕跡。
而清除動作的觸發點,很可能就是她昨晚發布的彩蛋旋律——那段能喚醒記憶的節奏,觸碰了不該碰的頻率。
她重新開機,調出周硯秋最近發布的幾首編曲工程文件。她沒權限看完整版,但公開片段的頻譜分析圖還在緩存裡。
她放大波形圖,在背景噪音層中逐幀篩查。
第三遍時,她發現了。
在《靜默回響》伴奏的第2分48秒,有一段極低頻的隱藏信號。肉耳聽不見,但波形特征與母親磁帶開頭的引導音完全一致。
那是啟動信號。
就像鑰匙插入鎖孔前的第一次轉動。
她退出軟件,打開搜索引擎,輸入“九歌子夜”。
頁麵跳轉,第一條結果被屏蔽,顯示“內容違規,不予展示”。她換幾個關鍵詞,全都觸發相同提示。
她關掉電腦,靠在椅背上,閉眼。
腦海裡全是周硯秋畫骷髏時的筆觸節奏。
噠、噠噠、噠噠、噠。
像某種倒計時。
她突然想起母親最後一次教她彈琴時說的話:“有些旋律,不是給人聽的。”
當時她不懂。
現在她懂了。
這些旋律,是給係統聽的。
是給“九歌”聽的。
是給像周硯秋這樣的人,植入的啟動指令。
她睜開眼,抓起外套衝出門。
她必須再看一眼那把鑰匙。
哪怕隻是確認它還在不在夾層裡。
大樓已清場,電梯停運,她走消防通道上樓。腳步聲在空蕩的樓梯間回蕩,但她沒放慢。
六樓,走廊燈光微黃。
她貼著牆走到辦公室門口,鐵絲剛伸進去,門卻自己開了條縫。
有人來過。
她推門進去,直奔書桌。
文件夾還在原位。
她打開夾層。
鑰匙不見了。
刻著“九歌·子夜”的內側多了一行新字,是用鋼筆寫的,墨跡未乾:
“你聽見的,從來不是音樂。”
喜歡重生後我靠寫歌爆火全網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靠寫歌爆火全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