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聊完正事,就開始閒聊,林溪也是看著這新彆墅比較好奇。
紅木沙發旁擺著魚缸,藍魔鬼魚在暖光下慢悠悠遊著。
牆上掛著張凡拍的海邊日出照片,色調暖得像能曬到太陽。
林溪三人走到魚缸前,果然被這藍魔鬼魚深深的吸引了,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忍不住感歎:“張凡哥,這魚也太神奇了吧!。”
李教授王教授也笑著說:“這魚確實神奇,能讓人看到最美好的場景,幸虧我們不是研究海洋物種的,這要是讓老龐看到,估計就會賴在這不走了。”
林溪和王教授想起研究所的龐教授,也是相視笑了起來。
張凡邊說邊領著眾人往露台走,推開玻璃門,海風帶著點濕涼吹進來,卻能清楚看見遠處的海麵。
陽光灑在海上,泛著細碎的金輝,漁船像小點一樣慢慢移動。
“哇!從這兒看海也太絕了吧!”林溪忍不住掏出手機拍照,“我要是能住這兒,每天早上起來看海,都不用特意去景區了。”
“那你就留在這不走吧!”張凡笑著說道。
林溪看了看遠處的大海,“那可不行,我還是要以事業為重,我的理想不在大海,而在後山!”
“哈哈哈。”幾人也是笑了起來。
旺財也跟著跑到露台上,卻沒敢走遠,縮在張凡腳邊曬太陽。
林溪趕緊把帶來的絨墊鋪在地上:“給旺財也曬曬太陽,這墊子厚實,彆讓它著涼。”
旺財立刻蜷在墊子上,眼睛眯成了縫,引得眾人都笑了。
下午,張凡開車帶著三人去鎮上采購物資,特意多買了幾袋木炭和融雪鹽:“保護站的爐子燒木炭暖和,融雪鹽放在門口,早上起來化雪用。”
林溪還買了塊厚實的絨墊:“給旺財鋪在保護站的門口,它來的時候就能暖暖和和的。”
回到家,張凡坐在客廳裡,跟三人說起補給的安排:“保護站離我家遠,來回得大半天,以後林溪的補給總讓你們跑也不方便。我堂叔家的侄子張毅,正好二十多歲,和林溪差不多,力氣大也認路,我打算帶他來走兩次——第一次跟你們一起,把觀測點、補給清單都跟他說清楚;第二次讓他自己跟著我再走一遍,熟悉路線上的陡坡、背風處這些關鍵地方。等他摸透了,以後就讓他定期來送補給,省心也安全。”
王教授立刻讚同:“這個辦法好!年輕人腿腳快,多走兩次就能記住路,冬天送補給也放心。”
林溪也笑著說:“那太好了!以後我就能提前把需要的物資列好,等張毅來的時候直接交接,省得總麻煩張凡哥跑一趟。”
張凡掏出手機,給張毅打了個電話,讓張毅明天早上過來,跟著一起熟悉保護站的路線。
夜裡,張凡收拾好客房,老媽也送來兩床厚被子。
林溪躺在床上,還能聽見窗外的海浪聲,忍不住給張凡發了條消息:“張凡哥,你家也太舒服了,我今晚肯定能睡個好覺!”
張凡回複:“好好睡,明天早上給你們煮海鮮粥。”
第二天早上,天剛亮,張毅就趕了過來。
手裡還拎著老媽準備的饅頭和鹹菜:“凡哥,我嬸讓我給你們帶點早飯,熱乎著呢。”
張凡笑著接過,給眾人分了早飯,就帶著張毅跟著李教授、王教授一起,在地圖上先熟悉去保護站的路線,從觀測點到補給存放的倉庫,一一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