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試點蒙學_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6章 試點蒙學(1 / 1)

王審知“試點先行,潤物無聲”的策略,如同一劑精準的緩釋藥方,在泉州這艘因權力交接而略顯顛簸的巨輪上悄然發揮作用。天工院算學科的設立雖仍有爭議,但其展現出的實用價值——度支司賬目日益清晰,工程物料核算誤差大幅降低——讓許多原本持觀望甚至反對態度的務實官員開始緘口,甚至私下表示認可。這小小的成功,為王審知贏得了寶貴的喘息空間,也讓他更加堅定了漸進改革的決心。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鄭玨一方敏銳地察覺到,算學科的站穩腳跟,意味著王審知的“格物”體係正在逐步製度化,這比單純的技術發明更具威脅。他們將攻擊的焦點,更加集中地指向了那個更具顛覆性的潛在目標——“蒙學”。流言蜚語並未停歇,反而因王潮病情的持續惡化而愈演愈烈,仿佛一旦王潮離世,王審知便會立刻撕下偽裝,推行那“大逆不道”的普及教育。

在這山雨欲來的氛圍中,王審知指示陳褚,以極其低調的方式,在天工院圍牆之外、緊鄰工匠聚居區的一處閒置公廨內,掛上了一塊不起眼的木牌,上書“天工院附屬蒙學堂”。沒有鑼鼓喧天,沒有告示宣揚,一切都在靜默中開始。首批學員,僅限於天工院內部工匠、役夫家中年約六至十歲的孩童,人數不過二三十人。聘請的先生,是一位因戰亂流落至此、通曉文墨卻功名無望的老秀才,教材則是由趙子毅牽頭編寫的《常用雜字》和《日用算訣》,內容全然圍繞認讀工具名、記錄工時、簡單核算等實用技能。

開學第一日,場麵冷清甚至有些忐忑。前來送孩子的父母多是看在王司馬“恩典”的份上,內心卻不無擔憂,生怕孩子學了這些“沒用的”反而耽誤了幫襯家務。孩童們更是懵懂,擠在簡陋的學堂裡,好奇又不安。

老秀才姓馮,是個拘謹而認真的人。他站在一塊刷了黑漆的木板上,用石灰塊寫下第一個字——“工”。他清了清嗓子,有些緊張地說道:“孩子們,今日,我們學這個字,‘工’,工匠的工。你們的父輩,都是了不起的工匠……”

學堂的動靜,終究沒能完全瞞過有心人。尤其是密切關注著天工院一舉一動的鄭玨門生。幾日後的一個下午,當馮秀才正帶著孩子們朗讀“刀、斧、鑿、鋸”等工具名稱時,鄭玨竟親自帶著幾名門生,麵色鐵青地出現在了蒙學堂門口!

簡陋的學堂內,孩童們參差不齊的跟讀聲戛然而止,驚恐地看著門口這群氣勢洶洶的“老爺們”。馮秀才嚇得臉色發白,手中的石灰塊差點掉落。

鄭玨目光掃過學堂內那些穿著粗布衣裳、麵帶菜色的工匠子弟,又看了看木板上那些在他看來“不堪入目”的俗字,最後定格在馮秀才身上,聲音冷得像冰:“馮先生?你也是讀聖賢書的人,何以淪落至此,在此教授這些……這些賤業之技,蠱惑蒙童?”

馮秀才囁嚅著,不知如何作答。

就在這時,得到消息的王審知與陳褚及時趕到。王審知邁步走入學堂,擋在了馮秀才和孩子們麵前,麵色平靜地看著鄭玨:“鄭公大駕光臨這偏僻學堂,不知有何指教?”

鄭玨見王審知親自前來,心知正麵衝突難以避免,索性將話挑明,聲音陡然提高,不僅是對王審知,更是對聞訊圍攏過來的工匠和街坊說道:“王司馬!老夫今日來,就是要問個明白!你設立這所謂的‘蒙學堂’,意欲何為?難道真如外界所言,要顛倒乾坤,讓工匠之子與士人子弟同習文字,壞我千年禮法,亂我社會綱常嗎?!”

他的話語極具煽動性,圍觀的工匠中有些人麵露惶惑,交頭接耳。

王審知環視眾人,目光最後落在那些睜著大眼睛、不知所措的孩童身上,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轉向鄭玨,語氣沉穩卻清晰有力地傳遍四周:“鄭公此言差矣。審知設立此學堂,並非要壞什麼禮法綱常,恰恰是為了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

“哦?”鄭玨冷笑,“不知王司馬遵循的是哪位先賢的教誨?竟要授技於賤民?”

王審知不慌不忙,朗聲道:“《論語》有雲:‘有教無類’。孔聖人門下,亦有出身貧寒之弟子。聖人何曾因出身而拒人於千裡之外?審知所為,不過是讓這些工匠之子,識得幾個常用之字,學會簡單算數,以便將來能更好地子承父業,精益求精,為我泉州百工之盛,略儘綿薄之力。這如何就是壞禮法、亂綱常了?”

他走到黑板前,指著上麵的“工”字:“鄭公且看,這是一個‘工’字。工匠憑手藝吃飯,造屋、製器、利民生,其業不賤,其功至偉!讓他們多識幾個字,多懂一點數,能讓手藝傳承得更好,讓器物製作得更精,讓生活過得更好,這難道不是天下至理?難道非要讓他們世代目不識丁,方合鄭公所謂的‘禮法’嗎?”

王審知的話,引經據典,又緊扣實際,說得圍觀的許多工匠紛紛點頭,甚至有人低聲道:“司馬大人說得在理啊……娃兒能認幾個字,將來記個賬、看個圖紙也方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鄭玨見王審知巧妙化解,並爭取了部分民意,心中更怒,厲聲道:“強詞奪理!‘有教無類’乃指教化之廣,非指混淆士庶!工匠之子,習其技藝便是本分,安可窺伺文字?此乃僭越!今日你讓他們識字算數,明日他們便想讀聖賢書,後日便想科舉入仕!層層遞進,貴賤不分,天下豈有寧日?!”

“鄭公過慮了。”王審知淡然道,“此學堂隻教日用雜字和簡單算數,與聖賢書無涉。至於將來如何,那是孩子們自己的造化。我輩為政者,當為民開方便之門,而非設重重障礙。若真有工匠之子天賦異稟,能通聖賢之道,為國效力,那亦是朝廷之福,百姓之幸,何樂而不為?難道因怕泥鰍成龍,就要堵死所有溪流嗎?”

“你……!”鄭玨被王審知這番“泥鰍成龍”的比喻氣得渾身發抖,卻一時難以找到更有力的反駁。他指著王審知,痛心疾首道:“王審知!你這是狡辯!是裹挾民意!你今日種下此惡因,來日必食惡果!老夫……老夫絕不與你甘休!”

說罷,他知道再爭論下去已無意義,反而可能讓王審知贏得更多同情,隻得狠狠一跺腳,帶著門生悻悻而去。

這場蒙學堂前的短暫交鋒,雖以鄭玨的退卻告終,但王審知知道,思想的鴻溝並未填平,鬥爭將長期存在。他轉身對馮秀才和驚魂未定的孩子們溫言安撫了幾句,又對圍觀的工匠們說道:“諸位鄉親,讓孩子識幾個字,學點算數,是為了他們好,也是為了泉州好。請大家放心,此學堂隻為助學技,絕無他意。”

經過這番風波,原本忐忑的工匠家長們反而安心了不少,連鄭公那樣的大人物都反對不了,看來司馬大人是鐵了心要辦好事。蒙學堂雖然規模極小,卻終於在爭議和壓力下,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而就在蒙學堂風波平息後不久,節度使府邸傳來噩耗——王潮,終究沒能熬過這個冬天,在一個寒冷的深夜,溘然長逝。臨終前,他緊緊握著王審知的手,重複著那句“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護好這個家……”,溢然長逝。

王潮的病逝,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王審知正式成為福建這片土地的實際掌控者。然而,他接手的,是一個外部強敵環伺、內部思想紛爭、權力結構暗流湧動的複雜局麵。試點蒙學,僅僅是他宏大藍圖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筆,未來的道路上,還有更多的風浪等待著他去麵對。站在兄長的靈柩前,王審知知道,屬於他的時代,真正開始了,而這份擔子,遠比想象中更加沉重。

喜歡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請大家收藏:()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叮!您的拚好飯已送達! 地獄開局,你管這叫養老? 團寵小軍醫,我跟你的器官聊聊天 外星異種馴化手冊[人外] 第九回響 戰神狂醫 漢末職場,小兵迎娶何太後 紈絝博士的王朝爭霸路 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 我真沒想被女神們環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