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讓開!”小吏的嗬斥聲音穿過前排的流民,傳遍四周,時不時的伴隨著皮鞭抽打的聲音。
就連城衛軍此時也握緊了守住的武器,不停的驅散越來越多的人。
“都他麼的讓開,否則誰也彆想吃了!”一個小吏大聲的喊道。
可能吃不到飯這句話對於饑餓許久的流民來說,影響甚大,堅持到縣城就為了有口吃的,畢竟不是每天官府都會派人施粥。
不一會兒,騷動的人群逐漸穩定下來,讓出了一條道路,讓施粥的隊伍走出去。
顧臨淵看著眼前的一幕,回頭看看了城內的景象,彷佛兩個世界割裂又強行融合在了一起。
“淵哥,你說官府救災,就這麼多的稀粥,能救的過來麼?”阿成看著眼前的一幕說道。
“阿成,你要知道,現在的這些流民在這城牆下聚集,早晚會出問題的,當一個人飯吃不起,活下去都成奢望的時候,能爆發出能量會超出你的認知,當禮義廉恥被饑餓和死亡籠罩的時候,那時候人已經不再是人了,現在官府救災,救的不是災,是人心,是活下去的希望。”顧臨淵對著阿成說道。“況且這麼施粥也是錯誤的解決方式,治標治本,現在應該算是勉強治標,現在你還不懂,以後你會明白的。”
“小兄弟為何這麼說?”此時跟在施粥隊伍後方不遠處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聽到顧臨淵的話後,神情微微一動,對著顧臨淵問道。
“這位大叔,沒什麼”顧臨淵也知道言多必失,剛剛自己隻是對著阿成說話,沒想到這中年人在這情況下竟然能聽到自己和彆人的談話,況且中年人衣著也不像普通的百姓,便不再多言。
“小兄弟看著有點眼熟”中年人似乎是想到什麼,說道“顧秀才是你什麼人?”
“您認識我父親?”顧臨淵一臉詫異的問道。
“整個海州城秀才也沒有多少,而且顧先生也曾是我誠隆商行的賬房管事,之前看著你眼熟,沒想到你是故人之子。至於我,目前是誠隆商行海州的東家,我叫陳宇東,你叫我陳叔就好。”中年人緩聲說道。
顧臨淵聽父親說過,誠隆商行的東家,有學識,溫文爾雅,為人溫和,對下屬不苛刻,願意對落難的百姓伸出援手。
父親還說,如果他不是商人,是當官的,那一定會是一個好官。
父親從沒有對人有如此高的評價,而誠隆商行的東家,父親卻給予了此人很高的認可。
“陳叔,剛剛是我胡言亂語,您就不要在意了”
“你那可不是胡言亂語,胡言亂語能說出救災,其實救的不是災,是人心這樣的話麼?走,我們到旁邊聊聊吧,就當是我們叔侄聊聊天。”陳宇東對這少年也十分好奇。
畢竟這話如果說是一個久經官場的人所說,也不會顯得突兀,但是從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口中所說,那就說明這人有著自己的見解,有著與少年不符合的成熟。
說著拍了拍顧臨淵的肩膀,拉著他往人少的地方走去,找到一塊空地,也不在意形象,直接盤膝而坐,顧臨淵無奈,也是學著陳宇東的樣子坐下。
“小顧,你之前說這施粥的方式錯了,為什麼說錯了?自古以來施粥不都是官府救濟百姓麼?放心的說,此地也就你我二人。”陳宇東對著顧臨淵說道。
“陳叔,那我就說了,您聽聽就好,陳叔,這次的施粥,你們誠隆商行應該有參與吧,應該是縣尊大人邀請當地有名望的人商討過了吧?”
“這些稍微打聽一下,應該就知道縣尊前些日子邀請各大家族到府衙相聚,不算什麼,不過你是如何猜測和這有關呢?”
“其實並不難想到,首先是流民問題,我記得之前流民每天在城外並不多,偶爾多起來,也不過百人左右,現在越來越多,看今天,千餘人,這些流民大多是操持著山東口音,而近些年山東出現饑荒,多是家中受災,扛不住天災的百姓,逃難至此。此時徐州城那邊應該更多,海州這邊會少了很多,但是當海州城這邊出現大量流民的時候,說明山東那邊的大旱已經扛不住,開始出現大規模流民了。”
“這次施粥,能讓城外的流民暫時溫飽,但流民越多,越難控製,尤其是一群吃不飽的人,官府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必然要開倉放糧,但是又不能放的太多。”
顧臨淵看著施粥隊伍後麵跟隨的人群,說道:“再看看後麵隊伍裡跟隨的人員,不少都是能吃飽的,他們也要和城外的流民爭搶,他們有活計,能吃到糧食,可是也要去占點便宜,畢竟是免費的一口吃的,人心的貪婪是止不住的,施粥之前做好相應的方案,可以直接當著這群流民的麵,往粥裡添加沙子攪拌,或者加入甘草等苦澀的東西,這樣除非餓急的災民會吃,後麵尾隨的人必定嫌棄不會去爭搶。”
“又或者以工代賑,看似簡單的四個字,應該有很多地方實施了,但是他們真的做到了麼?最簡單的,招募流民做事,用顏色竹籌法,出工出力的流民每天完成任務後,發放不同顏色的竹籌,到賑災點領取吃食,這些流民可以做什麼?加固城牆,挖河,飲水,開荒等,太多可以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官府沒想到麼,想到了,但是糧食從哪裡來?”
“官府應該有儲備糧,隻要不動用軍儲糧,縣衙的儲備糧應該足夠養活流民三月之久,除非官府儲備糧也沒了。”
聽到這,陳宇東默不作言,不知是確認了事實還是自己無法反駁。
“我想這次施粥是官府士紳豪族想到的折中方法吧?你讓官府出糧?後續災民會越來越多,官府出不起這份糧食,讓士紳出糧救濟?他們如果現在不通過這次災難買賣孩童當作府裡的丫鬟小廝,伺機高價賣糧,那他們就不是士紳豪族了,現在城中的糧價一周漲一次,比上次進城的時候翻了一倍有餘,城中的商戶?現在到處都是起義軍,商戶目前和官府的期望是一致的,求穩,所以這些流民誰能處理?誰敢處理?不能放進城,那就讓他們吃點有力氣後,中間再派幾個手下扮演災民,說往南走,南方富庶,可以讓大家吃飽,這樣這群流民會懷著一點希望,往南而去。”
“府衙裡應該有高人,或者說是眾策群力,想出了不少解決方案,不外乎上中下三策而已。”
“下策直接派兵驅逐這些流民,會引起暴亂,鬨出動靜,會難以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