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楚墓驚魂_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28章 楚墓驚魂(1 / 1)

1994年的梅雨季,荊門古城被一層黏膩的濕氣包裹著。護城河畔的老樟樹落了滿地腐葉,踩上去像踩碎了陳年的光陰。李宜海蹲在河埠頭,手裡把玩著半塊從工地上撿來的碎陶片,指尖摩挲著上麵模糊的雲雷紋——那是楚人的印記,在這片土地下,不知沉睡著多少這樣的寶貝。

三十出頭的李宜海原是城郊的木工,靠著一手好手藝混飯吃,直到去年在城北坡地幫人蓋房時,無意間挖出一座小型楚墓的陪葬坑。坑裡那隻巴掌大的青銅帶鉤,被他偷偷賣給文物販子,換來了抵得上半年工錢的票子。從那時起,他眼裡的荊門就不再是尋常的城池,而是一座鋪滿金銀的地下寶庫。

“海哥,都打聽清楚了。”表弟王三鬼鬼祟祟地湊過來,褲腳還沾著泥點,“那片亂葬崗子底下,有座‘甲’字級的大墓,老一輩都說是楚國王室的旁支墓。前陣子下大雨,坡上塌了個洞,我瞅見裡麵有青膏泥,那是封墓的好東西,裡頭指定有貨!”

李宜海眯起眼,望向城北那片連綿的崗地。那裡荒草叢生,散落著不少殘碑斷碣,平日裡隻有拾荒者和墳塋的守墓人會去。誰能想到,這片看似荒蕪的土地下,藏著足以讓他們一步登天的財富。他掐滅煙頭,心裡的貪婪像野草般瘋長:“再找兩個人,要嘴嚴、力氣大的。備好洛陽鏟、撬棍,等過了這陣雨就動手。”

三天後,夜幕像一塊厚重的黑布罩住了荊門城。李宜海帶著王三、常年在黑市遊蕩的“老油條”張禿子,還有兩個臨時雇來的壯漢,扛著工具鑽進了亂葬崗。雨剛停,泥土濕軟得能陷到腳踝,腐殖土的腥氣混雜著若有若無的檀香,讓空氣裡多了幾分詭異。

“就是這兒。”王三指著一處塌陷的土坑,坑壁上果然露出灰白色的青膏泥。幾人輪流用洛陽鏟下探,當鏟頭帶出帶著朱砂的五花土時,李宜海的心跳驟然加速——這是古墓的封土層,離寶藏不遠了。

挖掘持續了整整一夜。當晨曦微露時,一道黑黢黢的墓道終於出現在眼前。墓道入口用巨大的青石板封堵,上麵刻著模糊的鳥獸圖案,在手電筒的光線下顯得猙獰可怖。“老油條”張禿子突然哆嗦了一下:“海哥,這墓看著邪性,要不……”

“怕了?”李宜海踹了他一腳,“錢到手裡的時候怎麼不怕?”他揮揮手,幾人合力用撬棍撬動石板,伴隨著“吱呀”的巨響,一股混雜著腐朽與香料的寒氣從墓道裡湧出來,讓幾人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墓道儘頭是主墓室,當手電筒的光束掃過墓室中央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一具躺在楠木棺中的女屍靜靜沉睡在那裡,身上穿著繡著鳳鳥圖案的絲綢衣物,肌膚竟然還帶著些許彈性,仿佛隻是睡著了一般。棺槨周圍擺放著青銅鼎、漆器、竹簡等文物,在昏暗的光線下泛著幽幽的光澤。

“我的娘咧……”王三失聲叫道,伸手就要去扯女屍身上的玉佩。“彆動!”李宜海喝止了他,多年的木工經驗讓他對木材有所了解,這楠木棺曆經千年不腐,絕非尋常之物。但貪婪很快壓過了謹慎,他率先上前,小心翼翼地取下女屍頸間的玉璧,那玉璧觸手溫潤,上麵雕刻的龍紋栩栩如生。

幾人像是餓狼撲食般撲向文物,張禿子抱著一尊青銅編鐘不肯撒手,那是戰國時期的打擊樂器,音色渾厚,是難得的珍品。兩個壯漢則忙著將漆器和竹簡塞進帶來的布袋裡,王三更是喪心病狂,一把扯下女屍身上的絲綢衣物,隻留下一具赤裸的屍身暴露在空氣中。李宜海看著這一幕,心裡掠過一絲不安,但手中玉璧的冰涼觸感很快讓他將那點不安拋到了九霄雲外。

黎明時分,幾人滿載而歸。在李宜海的出租屋裡,他們將文物攤在地上,借著晨光清點著“戰果”:玉璧、玉佩、青銅編鐘、漆器、竹簡……足足裝了三個大布袋。“這些東西,夠我們快活一輩子了!”張禿子興奮地搓著手,眼裡滿是貪婪。李宜海將玉璧和幾件小巧的青銅器藏了起來,剩下的分給眾人,再三叮囑:“彆急著出手,等風頭過了再說。”

然而,他們沒有等到風頭過去,厄運卻先一步降臨了。最先出事的是王三。盜墓後的第三個月,王三突然發起高燒,渾身皮膚開始潰爛,醫院查不出病因,隻能眼睜睜看著他日漸消瘦。彌留之際,王三拉著李宜海的手,嘴裡不停念叨著:“那女屍……她看著我呢……”沒幾天,王三就咽了氣,死狀淒慘。

王三的死讓李宜海心裡咯噔一下,但他仍安慰自己隻是巧合。可沒過多久,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那兩個臨時雇來的壯漢,在一次運貨途中遭遇車禍,卡車翻進了山溝,兩人當場死亡。而張禿子則在變賣青銅編鐘時,被文物販子黑吃黑,亂刀砍死在城郊的廢棄工廠裡。

短短一年時間,參與盜墓的五人中,四人接連殞命,隻剩下李宜海一人。消息傳開後,“楚墓詛咒”的說法在荊門城流傳開來。有人說,是那具女屍顯靈,懲罰褻瀆她的盜墓賊;也有人說,是古墓裡的毒氣讓他們中了邪。李宜海整日活在恐懼中,夜裡常常夢到那具女屍站在他床前,渾身赤裸,眼神冰冷地盯著他。他不敢再待在荊門,連夜收拾東西,帶著藏起來的文物逃到了外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逃,就是二十三年。李宜海輾轉多個城市,隱姓埋名,靠打零工為生。他不敢與人深交,不敢去博物館,甚至不敢看到與文物相關的任何東西。那枚玉璧被他藏在貼身的布袋裡,日夜不離身,卻從未敢再拿出來看過。每當夜深人靜,王三臨死前的慘狀和張禿子的血衣就會出現在他的腦海裡,讓他寢食難安。

2017年的冬天,李宜海在南方一座小城的菜市場裡賣菜時,被幾名便衣警察攔住。當冰涼的手銬銬住他手腕的那一刻,他反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二十三年的逃亡生涯,終於結束了。

審訊室裡,燈光慘白。麵對民警的詢問,李宜海緩緩道出了二十三年前的那樁盜墓案。當說到扯下女屍衣物時,他突然捂住臉,肩膀劇烈地顫抖起來:“我後悔啊……那是老祖宗的東西,我們不該動的……”

民警告訴李宜海,當年他們盜墓的那座楚墓,是戰國時期一位貴族夫人的墓葬。那具女屍之所以能保存完好,是因為楚人的防腐技術精湛,而他們的粗暴行為,導致大量珍貴文物遭到破壞,尤其是那批竹簡,因接觸空氣迅速碳化,損失無法估量。至於所謂的“詛咒”,其實是墓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加上他們盜墓後心懷鬼胎,精神高度緊張,才導致了一係列悲劇的發生。

如今,荊門博物館裡,那座楚墓的部分修複文物靜靜陳列著。其中有一塊殘破的鳳鳥紋絲綢,旁邊的說明牌上寫著:“1994年遭盜墓賊破壞,經文物工作者搶救修複。”前來參觀的人們駐足觀看,感歎著楚文化的輝煌,也惋惜著文物所遭受的創傷。

李宜海在監獄裡度過了他的晚年。他常常望著窗外,想起荊門護城河畔的老樟樹,想起那些被他毀掉的文物。他終於明白,那些沉睡在地下的珍寶,承載的是千年的曆史與文明,絕非金錢可以衡量。而貪婪者所遭遇的“詛咒”,不過是對他們褻瀆曆史的懲罰,是文明對無知的警示。

荊門的雨依舊年年落下,衝刷著城市的塵埃,也守護著地下的文明。那些曾經的罪惡與悔恨,都化作了曆史的警鐘,提醒著後人:尊重文物,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的過去;守護文明,才能讓未來更加厚重。

喜歡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請大家收藏:()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漁獵東北:從街溜子到山海王 抗日:我是狙擊手 本心之源 女帝教我當大師,開局全款買凶宅 夜王與白姬之詩 記述 誤綁後,高冷仙尊喊我道侶寶 修仙背靠大佬,我混的風生水起 北平烽火淬青春:鋼鐵誓言 詩酒江湖:開局李白叫我親兄弟